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寫好長江故事,長江大保護,水環境...

2020-12-14 環保在線

  2020年12月10日,江西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擴大)會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會議強調,要堅決全面徹底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努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並且,切實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檢驗、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使命、作為「作示範、勇爭先」的必然要求,深入推進環境保護、汙染防治、生態修復,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以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會議指出,要聚焦重點任務,著力推動問題整改見底見效;要強化系統治理,全面加大生態修復和保護力度;要堅持生態優先,不斷提升綠色發展質量水平;要痛下決心根治「積重之疾」;要萬眾一心築牢「生態之屏」;要勠力同心激發「活力之源」。
 

  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對於有著152公裡長江岸線的江西來說,長江經濟帶是繞不開的癥結。探索一條具有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長江大保護」,高質量發展之路,是江西近年來不斷努力的方向。
 

  全局來看,江西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想根基,統籌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著力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致力於綠色崛起和生態文明示範建設。
 

  以「共抓大保護」為抓手,協調推進「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緊抓岸線綠色新動能轉換,「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後果嚴責」。目前,江西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38項重點改革任務全部出臺,35項具體改革成果列入國家推廣清單。
 

  日前,江西長江經濟帶水站全部建成聯網,有效聯網率達100%,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建設任務。此後,江西將實現長江經濟帶水質監測基礎預警,有效提升全省水環境監管能力。
 

  據悉,江西計劃2020年建成119個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站,所有監測站均實現地表水9個指標(水溫、pH、溶解氧、電導率、濁度、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連續自動監測能力。
 

  針對非法盜採行為,江西重拳出擊。2009年,九江就設立了鄱陽湖綜合流動執法檢查點。初步統計,2018年以來,九江已經行政處罰非法涉砂行為1300多起,同時在推進長江、鄱陽湖區過剩的「三無」採砂船舶切割淘汰工作方面也為長江水環境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江西10月在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協同攻堅,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禁捕退捕各項任務,為長江共抓大保護、實現綠色發展作出貢獻。
 

  「紮實推進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探索建立鄱陽湖新型捕撈制度」「推動漁業轉型升級」等,都將一一落實到位。
 

  聽說,江西有個「遛娃勝地」,湖面寬闊,飛鳥成群,藍天如洗,碧草芳菲,充滿自然的喧囂,也飽含靜謐的深沉,棧道、草海、觀景橋,構成了心的歸宿——鄱陽湖,入長江。
 

  未來,你還會在江西領略到更多這樣的風景。

相關焦點

  • 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江西努力書寫綠色崛起新篇章 在有著152公裡長江岸線的江西省,沿江生態正在發生喜人變化。近年來,江西在推進長江大保護中堅持生態為先,創新舉措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探索出一條別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圖為遊客乘竹筏遊覽龍虎山。新華社中國發展網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 江西以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夯實責任基礎,變「單打獨鬥」為「齊抓共管」在江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的領導構架下,下設綠色發展、自然資源保護、城市汙染防治、交通運輸汙染防治、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工業汙染防治、農業農村汙染防治、河湖水庫生態環境保護等10個專業委員會,涵蓋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各個領域,構建了齊抓共管、聯防聯治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 劉奇: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根據中國網消息,今天上午,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易煉紅圍繞「感恩奮進再出發 描繪江西新畫卷」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在答記者問環節,中國日報記者提問:提到江西,很多人通常會想到優美的生態環境,2016年8月江西被列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 國開行江西分行助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下一步,國開行江西分行將以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為契機,繼續發揮融資融智支持,為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泰興:長江生態廊道工程復工 加速打造共抓大保護樣板
    (記者 李鑫 劉晶)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市進一步做好「生態+」 文章,打造12公裡長江生態溼地和綠色廊道工程,目前項目已經復工,6月份將全面建成。
  • 朱虹:綠色文化助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江西綠色文化...
    開展這項工作,既是當前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戰略需求。廬山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西全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堅持全流域、全方位、全體系、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紮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著力保護好、建設好、發揮好綠色生態優勢。
  • 看長江,就是在看中國——寫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船行至上海吳淞口,遠望長江滾滾入海,再赴舟山體驗江海聯運,最終來到浙江麗水,探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8000多公裡的水陸行程中,走過220個採訪點,全景式展現長江沿線的生態之美、發展之美、文化之美和民生幸福之美,見證這條橫貫中國「金腰帶」的轉型發展之路,營造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濃厚氛圍。
  • 「網紅省鳥」「環境管家」「兩山銀行」——來自長江邊的江西故事
    新華社南昌11月19日電  題:「網紅省鳥」「環境管家」「兩山銀行」——來自長江邊的江西故事  新華社記者劉健、陳毓珊、餘賢紅  全球98%以上的白鶴用翅膀「投票」,選擇在鄱陽湖區越冬;約佔全國種群數量一半的「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在鄱陽湖區生活
  • 三峽集團:從「開發長江」轉向「保護長江」
    多年來,由於汙水肆意排放,過度採砂和捕撈,導致長江這條承載當代中國近半經濟總量的中華民族母親河的生態環境持續惡化。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指出「三峽集團要發揮好應有作用,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這為三峽集團從事長江大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張家港:共推長江大保護 打造最美「第一灣」
    近年來,張家港市通過實施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對整體區域進行了環保拆遷、碼頭清理及生態整治。  為著力解決港城人民「臨江不見江,近水難親水」等問題,張家港市投資2億元用於實施百年江堤提升工程,同步開展水產養殖清理、生產岸線騰退、生態環境修復、交通道路優化等整治提升工程。
  • 江蘇聚力環境美 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潘羽忠表示,我省一方面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一方面加強重要水體保護。長江幹流江蘇段10個斷面均為Ⅱ類,41條主要入江支流的45個斷面優Ⅲ比例91.1%;強化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太湖湖體水質從2007年的Ⅴ類改善為Ⅳ類,連續12年實現「兩個確保」目標。
  • ...擴大)會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部署電視電話會上強調
    現場觀看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和省公安廳暗訪拍攝的警示片。省長江辦、省生態環境廳負責同志匯報有關情況,江西銅業集團、上饒市、萍鄉市、撫州市、贛州市負責同志作了發言。   劉奇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以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歷史擔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長江大保護巡禮·南京建鄴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置身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盤棋」,站位「美麗中國」「美麗江蘇」大坐標 ,建鄴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與「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同頻共振,統籌生態、生產與生活空間,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 看長江,就是在看中國
    新華全媒頭條推出《擘畫新時代中國發展新坐標》《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長江村裡話長江》《輕舟正過萬重山》等組稿,全媒體、多維度展示長江新變化,對中央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部署做全面解讀;《大江奔流:一葉綠茶泡出「七彩部落」》《長江日記:萬千「河長」拱衛一江清水》等以小切口反映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變化,見微知著,引發跨越時空的深刻思考。
  • 推進長江大保護,直播打卡南京魅力濱江
    2035」主題宣傳活動,邀請網絡大V、媒體記者從魚嘴溼地公園碼頭順流而下,從江面近距離感受近年來我市長江岸線保護、生態修復成果以及濱江岸線城市客廳的面貌,擁抱母親河打卡魅力濱江新岸線。近年來,市規劃資源局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圍繞「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城市定位和「兩統一」核心職責,一方面堅持「以江為軸、擁江發展」的城市戰略,打造風景如畫的長江岸線,完善濱江城市公共空間功能,彰顯城市客廳獨特魅力,一方面落實「長江大保護」理念,完成長江沿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
  • 江蘇: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魚米之鄉」,天更藍水更清作為全國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資源最少、人均環境容量最小的省,「重化圍江」、霧霾罩城、臭水繞城一度讓「魚米之鄉」江蘇蒙塵,生態環境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讓「水韻江蘇」詩意再現!
  • 保護長江生態對武漢全面有利 長江生態保護勢在必行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狠抓長江生態大保護,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開展長江大保護行動。連續4天來,省黨代會代表持續熱議這一話題。 關鍵詞「河長制」要一推到底永久執行「省黨代會報告中,『長江』二字有17處,充分說明省委對長江流域的可持續發展和水資源環境的保護非常重視。」省黨代會代表、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水利工程系水工教研室黨支部書記楊豔表示,為人民治水興水管水,「河長制」要一推到底,永久執行。
  • 長江大保護環境小記者招新中 大學生、高中生都來報名了
    她就希望像馮驥才這樣的名人大家可以關注長江保護,隨後她給馮驥才寫了一封信。沒想到,馮驥才真的給她回信並贈送了一本書。在書的首頁,馮驥才寫道,你對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夥伴命運的關愛令我感動,送一本小書給你做為紀念。意想不到收到了馮老的回信,傅雪臻特別開心,從那以後也積極參與各類環保活動。」劉曉麗說。
  • 綠色明珠映清江 江西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產業美篇
    原標題: 綠色明珠映清江——江西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系列報導之產業美篇    這裡,產出了江西第一根火柴、第一顆釘子、第一塊肥皂、第一艘輪船;這裡,是江西老工業基地,是江西唯一通江達海的港口城市。    如今,這座千年古城正奮力華麗轉身:拆除雜亂的碼頭、推倒冒黑煙的煙囪、清除成堆的工廠廢渣……    觀滴水可知滄海。江西,以九江沿線作為「橋頭堡」,正在加速融入長江經濟帶,努力打造長江流域綠色發展的一顆璀璨明珠。
  • 最高法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附全文)
    據陶凱元介紹,最高人民法院自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以來,已經連續四年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年度白皮書。但就專項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發布白皮書,還是第一次,因此,今天發布的是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謀劃,部署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