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判決難兌現「一元拍賣」判決書刑案由誰追贓法無明確規定律師...

2021-01-07 搜狐網

  本報記者儲皖中本報實習生施懷基

  2011年1月21日,雲南省昆明市最繁華的街道南屏街上,一名男子在街上打出廣告:一元錢拍賣175萬元的判決書。同時大聲吆喝,吸引來許多市民的圍觀。

  這名男子叫鄭淑標,福建人。2007年,他被人以合作投資為名,騙取了175萬元。雖然法院兩審都判決對方犯詐騙罪並退還鄭淑標175萬元,但判決卻始終無法執行。鄭淑標多方奔走未果,一氣之下,跑到鬧市區以一元錢的價格進行拍賣,才發生了上面的一幕。

  贏了官司卻無人追贓

  2007年9月,梁紹超謊稱擁有雲南省蘭坪縣蘭坪河東至巖村的承包經營權,邀約福建人鄭淑標進行投資。一個月後,鄭淑標按照自己與宏祺公司(實際上是梁紹超註冊的一家空殼公司)的協議,將200萬元投資款轉入梁紹超妻子王春霞的帳戶上,隨後立即被梁紹超佔有,並用於買房、買基金等。鄭淑標發現被騙後,要求退還投資款。梁紹超退了25萬元,但對於剩下的175萬元卻一直拒絕退還。

  2008年7月21日,梁紹超在昆明關上官渡大酒店被抓獲。隨後,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檢察院對該案提起了公訴。西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審理後,判決梁紹超犯虛假出資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數罪併罰,執行有期徒刑11年;同時,判決繼續追繳贓款175萬元發還被害人鄭淑標。梁紹超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查明事實證據與原判一致,駁回梁紹超上訴,維持原判。

  梁紹超的妻子王春霞在梁紹超被羈押期間,偽造與梁紹超弟弟梁紹華的結婚證騙取了公證書,將其夫妻共同財產出售給第三人,造成了梁紹超資產的縮水,追贓不能。

  在刑事終審裁定書生效後,鄭淑標向法院申請執行,立案庭工作人員答覆該案應由公安追贓。鄭淑標又申請公安追贓,昆明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答覆這是民事上的事情,應由法院執行局管轄。感覺被「踢皮球」的鄭淑標無奈之下,跑到南屏步行街,以一元錢的價格拍賣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刑事裁定書。

  公安法院不追贓都沒錯

  實際上,從全國的範圍看,鄭淑標的案例並非個案。不過,在處理類似刑事判決追贓案件的時候,各地的做法並不一樣:有的地方由法院執行局去追贓,有的地方則由公安或者檢察機關去追贓。而像鄭淑標一樣,找不到人追贓,判決書變成一紙空文的也不乏其人。

  雲南律師馬撈定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出現鄭淑標事件的根由是立法的空白。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並沒有對判決生效後追贓作出具體規定,比如讓誰來追贓,公安?檢察院?還是法院?追贓的程序是怎樣的等。

  他舉例說,廣東曾經作出一個規定,要求刑事判決後的追贓由辦案機關,也就是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來負責。但從全國來看,有類似規定的很少,因而也就出現了鄭淑標這樣百萬判決書成為一紙空文的案例。

  從鄭淑標的案例來看,法院執行局不負責追贓,看上去好像沒錯,因為沒有法律明文規定法院要去追贓;公安機關不去追贓看上去也沒錯,法律也沒有明文要求公安機關必須負責刑事判決之後的追贓。

  如何追贓應立法明確

  馬撈定認為,從鄭淑標個案來看,他可以提起民事訴訟,再通過法院的判決,來請求法院執行。比如,法院可能最終會判決由梁紹華賠償鄭淑標的損失,那麼,鄭淑標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申請法院執行了。但是,這樣無疑又增加了鄭淑標的維權成本。因而,關鍵的還是要通過立法,規定刑事案件判決生效後追贓的程序和負責的機關。

  他建議,追贓最好在偵查階段完成,因為從偵查到審查起訴再到審判,公安機關對於財產的流向是其在偵查活動中必須查清楚的事實,一旦發現贓款流向,可以立即採取查封、凍結等措施。而如果由法院追贓,由於存在一個時間差,犯罪嫌疑人極有可能將財產轉移,導致今後更難追贓。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Newshoo)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行政案件案由的暫行規定
    通知強調,要準確理解案由的確定規則。《案由暫行規定》對行政複議案件、行政協議案件、行政賠償案件、一併審查規範性文件案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案件、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等八類特殊行政案件的案由確定規則進行了明確,並指出了實踐中應當注意的相關問題。
  • 最高法案例:當事人可用相反證據推翻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
    裁判要旨 當事人針對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申請再審,實際系擔心判決對該事實的認定會影響其他將來針對其相關訴訟的結果。這種擔心可以理解。但該認定對本案結果並無任何影響,不屬於對本案裁判結果有實質影響的基本事實。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之規定,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雖具有免證性,卻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當事人可以用相反的證據予以推翻。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案件案由的暫行規定》
    2.二、三級案由的確定和分類。二、三級案由是對一級案由的細化。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並無明確的分類標準。三級案由主要是按照法律法規等列舉的行政行為名稱,以及行政行為涉及的權利內容等進行劃分。
  • 【關注】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行政案件案由的暫行規定
    通知強調,要準確理解案由的確定規則。《案由暫行規定》對行政複議案件、行政協議案件、行政賠償案件、一併審查規範性文件案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案件、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等八類特殊行政案件的案由確定規則進行了明確,並指出了實踐中應當注意的相關問題。
  • 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行政案件案由的暫行規定
    《案由暫行規定》對行政複議案件、行政協議案件、行政賠償案件、一併審查規範性文件案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不履行法定職責案件、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案件、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等八類特殊行政案件的案由確定規則進行了明確,並指出了實踐中應當注意的相關問題。
  • 最高院判例:行政機關履行法院生效判決有異議,能否起訴?
    然而在相關的法律規定中,對於行政機關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可訴性有相關的規定。案例分析:2013年,苗女士等人所在大裡村進行城中村改造。苗女士一直未籤訂安置補償協議,後其房屋被拆除。法條速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第七項規定:「行政機關根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協助執行通知書作出的執行行為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但行政機關擴大執行範圍或者採取違法方式實施的除外」。
  • 山西太原律師┃【最高院•裁判文書】上級法院提起再審發回重審後形成的重審生效判決是否為再審判決以及重審是否屬於審判監督程序
    如在(2016)最高法民申873號案中,當事人再審申請的對象是再審發回重審後,經重審二審所形成的生效判決,裁定認為「該判決屬於本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再審判決。當事人對再審判決提出的再審申請,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生效判決對遲延履行利息起始計算日期未明確 應如何計算?
    生效判決對遲延履行利息起始計算日期未明確,雙方當事人對此有不同理解時,執行部門無權對執行依據作解釋。那麼,應如何計算呢?今天,淘債寶小編用以下案例為大家詳細說明。法院判決:判決執行法院將43萬餘元全部認定為本金不當,裁定撤銷執行執行裁定,應依法重新計算本案遲延履行利息①遲延履行利息起始計算日期應依生效判決確定,但執行依據僅明確了民政局自判決生效之日起3個月內負責清算義務,並未明確遲延履行利息起始計算日期。
  • 為什麼一審判決要在十五天後才生效,而二審判決則立即生效?
    而二審判決書的結尾卻是另一番用語:「本判決為終審判決」,或「本判決一經送達立即生效」等。也就是說,當事人只要看到了二審判決書,也就意味著它已經生效了。為什麼一審和二審會存在這種區別呢?這就要說到我國的民事審判基本制度——兩審終審制度。
  • 最高法判例:行政機關為執行法院生效判決作出的補償決定是否可訴
    秦蘭枝申請再審稱:1.(2015)鄭行初字第584號行政判決僅是對鄭州高新區管委會應當履行補償安置職責的確認,並未直接對補償數額作出判決,且該訴系履行補償職責之訴,不能成為提起國家賠償之訴的阻卻事由。2.秦蘭枝要求賠償的權利與應依法獲得補償安置的權利不衝突,一審判決以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在國家賠償程序中已做出補償決定為由否定秦蘭枝提起賠償之訴的權利,於法無據。
  • 法院判決書成「白條」 行為給付之訴遭遇「執行難」
    行為給付之訴遭遇「執行難」  郭宏鵬 江俊濤  歷經4年6審,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令廈門雄震集團公司(下稱雄震集團)與紀女士籤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但是,由於雄震集團拒絕執行法院的生效判決,紀女士手上的判決書成了一張「白條」。
  • 遼寧大連10歲女童遇害案追蹤:加害人父母未執行判決被拘留,涉案房屋將拍賣
    10月9日,從小琪母親賀美玲及其代理律師田參軍處了解到,他們國慶假期前接到法院通知,蔡某某父母因未執行法院生效判決被司法拘留15日,目前正在執行拘留中。另外,蔡某某父母名下的一套房屋已進入拍賣程序,將於11月2日在京東司法拍賣平臺進行公開拍賣。此前,記者從賀美玲及田參軍處了解到,他們接受一審判決結果,不再上訴。但是直至判決生效,蔡某某的父母也沒有按照法院判決進行公開賠禮道歉及賠償。
  • 當事人可用相反證據推翻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
    ▌裁判要旨:當事人針對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申請再審,實際系擔心判決對該事實的認定會影響其他將來針對其相關訴訟的結果。這種擔心可以理解。但該認定對本案結果並無任何影響,不屬於對本案裁判結果有實質影響的基本事實。
  • 無法執行的最高法院生效判決
    另判令判決生效十日之內,被上訴人之一信達投資賠付10億元違約金,被上訴人之二信達置業返還前述地塊(不含B地塊)、移交項目資料並對10億元違約金負連帶責任。(詳見中國青年報2017年5月4日《最高法判出10億元違約金》)  最高法院判決送達即生效,判決生效後的10天內,信達投資和信達置業並未按照判決要求主動履約。中信國安全資控股的信達置業在前述地塊上的施工仍在進行。
  • 最高法:公安機關在案件判決生效後扣押合法財產系違法
    2014年6月18日,遼寧本溪中院一審判決北鵬公司、劉華、劉傑犯非法佔用農地罪,免予刑事處罰。判決生效了,但判決卻未對遼寧省公安廳及直屬遼河公安局在此案偵查過程中扣押的財務文件和2000萬元作出處理。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受理北鵬公司提出的國家賠償申請後,一系列舉措、處理方式以及最後作出的賠償決定,都為此類案件樹立了典範。
  • 「判決確定之日」應指「判決生效之日」
    刑法第73條第3款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到底是指哪一日,法律和相關的司法解釋並無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也存在分歧。有觀點認為,「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之日」;筆者認為,「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生效之日」。   首先,將「判決確定之日」理解為「判決生效之日」符合立法本意。
  • 刑事判決後就立即生效嗎?《刑事訴訟法》:生效時間這麼計算
    生活中,有很多刑事案例,在法院判決後,大多數被害人都希望還自己一個公道,在法院宣布刑事判決後,都期盼了解刑事判決的生效時間。其實,刑事判決書作為法律文書,具有法律效力。且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任何文書都有其生效日期,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法院公布刑事判決書後刑事判決書也不是立即生效的。而在我國刑法中也明確規定了刑事判決書的生效時間,那麼,刑事判決書生效時間到底是怎樣計算的呢?到底什麼時候生效呢?
  • 大連 13 歲殺人男孩,其父母因不執行判決被拘留,房子將拍賣
    8月10日,法院作出判決,被告方賠償原告128萬餘元,並於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在遼寧省級平面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誰知在判決生效後,蔡某某的父母一直未露面也未履行法院判決。9月7日,被害女孩的母親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當地法院已經受理。
  • 最高法判例:行政機關為執行法院生效判決作出的補償安置決定是否可訴?
    秦蘭枝申請再審稱:1.(2015)鄭行初字第584號行政判決僅是對鄭州高新區管委會應當履行補償安置職責的確認,並未直接對補償數額作出判決,且該訴系履行補償職責之訴,不能成為提起國家賠償之訴的阻卻事由。2.秦蘭枝要求賠償的權利與應依法獲得補償安置的權利不衝突,一審判決以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在國家賠償程序中已做出補償決定為由否定秦蘭枝提起賠償之訴的權利,於法無據。
  • 民事判決書改革,判決生效即有執行效力,對老賴來說會是惡夢?
    (當事人提起上訴的,以上訴法院生效判決為準),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須依法按期履行判決,逾期未履行的,應向本院報告財產狀況,並不得有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本條款即為執行通知,違反本條規定的,本案申請執行後,人民法院可依法對相關當事人採取列入失信名單、罰款、拘留等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