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 同樣是誣告陷害,為何處理結果不同?

2020-11-04 渭源廉政

歡迎關注渭源廉政」!

◆ ◆ ◆ ◆ ◆

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個人臆造……一切只因心中有怨氣,想要洩私憤。10月22日,江蘇省無錫市紀委監委通報了兩起企業人員誣告陷害公職人員案件——

蘇州市某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負責人嶽惠芳及其妻子的堂弟周曉偉,因涉嫌誣告陷害罪被無錫市公安局新吳分局立案偵查並刑事拘留;

宜興市某廣告有限公司負責人陸欣因對他人誹謗,被宜興市公安局行政拘留七日。

兩起案件都是對被舉報的公職人員心生怨恨,且在聽聞其「近期可能提拔的消息」後實施了有關行為。如此任性妄為,無異於給自己「挖坑」。

對於通過正規渠道且在受理範圍內的檢舉控告,紀檢監察機關都將依規依紀依法接收。無錫市紀委監委信訪室主任任俊介紹,嶽惠芳等3人的相關信訪舉報件都是通過郵寄信件方式反映,且反映對象是公職人員。因此,在收到信訪舉報件後,擁有受理權限的紀檢監察機關按照黨章黨規黨紀和信訪舉報工作有關規定啟動工作程序。

本以為「報復」成功的舉報人,卻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經初步核實,發現舉報件反映的問題失實,且舉報人存在涉嫌誣告陷害行為,遂啟動相應查證。

《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明確,採取捏造事實、偽造材料等方式反映問題,意圖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響、名譽損失或者責任追究的,屬於誣告陷害。但有人提出疑問,同樣是誣告陷害公職人員,為何一個涉嫌誣告陷害罪,另一個構成誹謗?無錫市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戴志敏解釋,是結合具體情形分析研判的結果。

「一個涉嫌犯罪,一個接受行政處罰。」戴志敏介紹,上述兩種定性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誣告陷害的有關規定:

刑法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則對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行為處以行政處罰。

結合通報來看,嶽惠芳和周曉偉為增加舉報的「可信度」,先後編造關於無錫某開發區管委會領導經常出入的私人會所及其照顧某公司工程的照片,隨後又將網上搜索到的舉報信範文張冠李戴,在加入個人臆造的內容後,連同所拍照片製作成6封匿名舉報信,分別寄給江蘇省紀委監委、無錫市紀委監委。

不難判斷,嶽、周二人的一番操作指向明確,意在把「與工程中標公司有利益關係、出入私人會所、收受巨額賄賂、生活作風混亂」等問題強加在被舉報人身上。而這些「證據」足以使當事人受到刑事追究。基於行為情節的嚴重性,定性為誣告陷害。

相較而言,陸欣編造匿名舉報信的意圖是阻止宜興市某國有企業領導提拔。因所反映的作風問題,哪怕屬實也不至於讓當事人受到刑事追究,只會對被舉報人的名譽造成影響,缺乏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主觀故意,因此構成誹謗。

紀檢監察機關對屬於誣告陷害的,都會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或者移交有關機關依法處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因嶽惠芳等人非黨員且非公職人員的身份,只受到當地公安部門處理。若是公職人員涉嫌誣告陷害的情況呢?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他們會先受到相應黨紀政務處分,再依據情形輕重,決定是否移交公安部門或者檢察機關處理。

「誣告陷害行為不僅浪費信訪舉報資源,增加紀檢監察機關調查成本,更容易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甚至『逆淘汰』現象。」無錫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王喚春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在暢通檢舉控告渠道、營造良好監督環境的同時,必須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為幹事創業者撐腰,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案例由江蘇省無錫市紀委監委提供)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渭源廉政

編輯丨張 鵬

審核丨霍楊軍

@渭源廉政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相關焦點

  • 中央紀委關注無錫誣告公職人員案:同樣是陷害為何處理結果不同?
    10月22日,江蘇省無錫市紀委監委通報了兩起企業人員誣告陷害公職人員案件——蘇州市某園林綠化建設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負責人嶽惠芳及其妻子的堂弟周曉偉,因涉嫌誣告陷害罪被無錫市公安局新吳分局立案偵查並刑事拘留;宜興市某廣告有限公司負責人陸欣因對他人誹謗,被宜興市公安局行政拘留七日。
  • 誣告陷害行為,將受到嚴肅處理!
    1什麼是誣告陷害?採取捏造事實、偽造材料等方式反映問題,意圖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響、名譽損失或者責任追究的,屬於誣告陷害。2哪些誣告陷害行為會受到處理?所有的誣告陷害行為,一經查證屬實都將依規依紀依法受到嚴肅處理。
  • 【啄木鳥】誣告陷害行為,將受到嚴肅處理!
    1 什麼是誣告陷害?採取捏造事實、偽造材料等方式反映問題,意圖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響、名譽損失或者責任追究的,屬於誣告陷害。2 哪些誣告陷害行為會受到處理?所有的誣告陷害行為,一經查證屬實都將依規依紀依法受到嚴肅處理。
  • 鮑毓明案件的誣告陷害問題
    公安部、最高檢聯合督導組通報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案調查結果,沒有發現韓某某被鮑某某言語洗腦、實施精神控制發生性關係的情況!沒有證據證明鮑毓明涉嫌性侵!也就是說,鮑毓明無罪!官方的調查結論給這起鬧得沸沸揚揚的性侵事件蓋棺定論。當然,鮑毓明隱瞞外籍申請律師執業等情況,最後被吊銷律師執業證和驅逐出境。
  • 政策| 查處誣告陷害行為!雲南出臺辦法,向誣告者「亮劍」!
    什麼是誣告陷害行為?誣告陷害行為由誰來查處、誰來認定?對誣告陷害人怎樣處理?對通過誣告陷害獲得的不正當利益怎麼處理?4、對誣告陷害人怎樣處理?對通過誣告陷害獲得的不正當利益怎麼處理?誣告陷害人是中共黨員、監察對象的,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或黨紀、政務處分。誣告陷害人涉嫌違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 市紀委監委對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和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辦法的解讀
    問哪些行為屬於誣告陷害?由誰來查處?由誰來認定?答:採取捏造事實、偽造材料等方式反映問題,意圖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響、名譽損失或者責任追究的,屬於誣告陷害。檢舉控告人不具有誣陷他人的主觀故意,屬於不了解實情、誤信他人傳言導致認識偏差的檢舉控告,則應當認定為錯告,不能按誣告陷害行為處理。調查核實誣告陷害行為原則上由原承辦部門(單位)負責。對檢舉控告人不屬於承辦部門 ( 單位)核查權限範圍的,由具有管轄權的紀檢監察機關(機構)核查或按規定交有關機關調查處理。
  • 什麼情況下會形成誣告陷害罪,量刑如何,與誹謗有何不同?
    一、哪些行為會構成「誣告陷害罪」?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故意捏造他人(明確的對象)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或有關機關告發、造成了嚴重後果,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二、誣告陷害罪與誹謗有哪些區別?
  • 對誣告陷害行為亮劍,廓清政治生態
    【光明論壇】 據媒體報導,湖北省紀委公開宣布嚴查誣告陷害行為3個月後,省內首例「誣告陷害公職人員案」一審落槌,當事人62歲的孫緒宏因誣告一民警,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近期,中央紀委發布了多起誣告陷害典型案例,全國多地分別有查處誣告陷害的案例見諸報端。
  • 捏造問題線索誣告民警 蘄春一居民犯誣告陷害罪獲刑一年
    6月16日上午,湖北蘄春縣人民法院依法對蘄春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孫某某誣告陷害案進行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孫某某犯誣告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據介紹,此案是湖北省紀委監委出臺的《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為受到不實舉報幹部澄清正名工作辦法》《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工作辦法》實施以來(2020年3月15日開始實施),全省首例因誣告陷害黨員幹部獲刑的案件。據了解,現年62歲的孫某某系蘄春漕河鎮吳莊社區居民,2013年孫某某與劉某產生糾紛,報警後由城東派出所民警萬某依法處理。
  • 誣告陷害公職人員,判了!
    6月16日,蘄春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並當庭宣判:犯罪嫌疑人孫某某犯誣告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今年3月15日,《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為受到不實舉報幹部澄清正名工作辦法》《湖北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工作辦法》正式實施。此案是兩個辦法實施以來,全省首例因誣告陷害公職人員入刑的案件。
  • 誣告陷害害人害己
    ,意圖使他人以強姦罪受到刑事追究,應以誣告陷害罪追究被告人姜某文、張某某的刑事責任。判決被告人姜某文犯誣告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決被告人張某某犯誣告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條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羅冠軍被女友誣告陷害?誣告陷害罪如何認定,應該怎麼判?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捏造」,是指無中生有,虛構犯罪事實,意圖使被誣告者受到錯誤偵查、起訴、審判等。「虛假告發」,是指行為人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單位進行告發。
  • 誣告陷害帶來哪些惡劣影響
    然而,陽光之下總有陰影,混雜於廣大民眾的揭發檢舉之中,時常會出現各種類型的誣告陷害,給正趨轉好的政治生態帶來不小的衝擊,正可謂高壓反腐下的「誣告負效應」。此種「誣告負效應」不容忽視,在全國各地存在一定的「普遍多發症」。各種誣告產生的社會背景複雜多樣,誣告者的私心動機也「不可告人」。
  • 法學評論:梁穎告強姦又道歉,構成誣告陷害罪嗎?
    基於強姦案的嚴重性,司法機關對於強姦案件的處理往往十分果斷,只要有人報案,公安機關都會第一時間傳喚當事人。因為強姦犯罪發生在嫌疑人和被害婦女之間,犯罪場所通常較為隱蔽,故而當事人的口供常常是警方判斷案件是否真實發生的重要依據。
  • 【公告】關於查處誣告陷害信訪舉報有關規定的公告
    ,意圖影響個人、幹擾組織,使黨的組織、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受到黨紀國法追究或者名譽受到不良影響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認定為誣告陷害信訪舉報行為:(一)出於政治目的,玩弄權術,陷害、抹黑、詆毀他人的;(二)偽造材料,誣告陷害,幹擾換屆選舉和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三)由於個人恩怨,捏造事實,打擊報復他人的;(四)由於嫉妒心理,造謠生事,栽贓嫁禍,發洩私憤的
  • 雲南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辦法...
    第十一條 認定屬於誣告陷害的,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誣告陷害人依規依紀依法處理:(一)誣告陷害人是中共黨員的,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組織處理或黨紀處分;(二)誣告陷害人是監察對象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等有關規定
  • 愛她,才要「強暴」她:羅冠軍女友是誣告陷害嗎?
    (1)誣告陷害罪的構成要件從《刑法》條文的規定來看,誣告陷害是「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從犯罪構成的角度分析,本罪的違法要素和責任要素分別是:違法要素:行為對象(他人)+捏造事實並告發(足以引起司法機關追究)+情節嚴重(引起司法機關追究)。
  • 山西向涉組涉幹誣告陷害行為「亮劍」
    為深入貫徹中央及省委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有關精神,近日,省委組織部制定《關於全省組織人事部門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時為受不實反映幹部澄清正名的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向誣告陷害行為亮劍,為好幹部撐腰鼓勁,推動形成激濁揚清、幹事創業的良好生態。
  • 誣告陷害罪的構成〡實務
    【法律條文】《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 買熱搜、告強姦又道歉,梁穎構成誣告陷害罪嗎?
    基於強姦案的嚴重性,司法機關對於強姦案件的處理往往十分果斷,只要有人報案,公安機關都會第一時間傳喚當事人。因為強姦犯罪發生在嫌疑人和被害婦女之間,犯罪場所通常較為隱蔽,故而當事人的口供常常是警方判斷案件是否真實發生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