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經濟放水 全球央行在玩一場危險的資產價格遊戲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世界各國央行採取行動確保經濟的正常發展,這可能會把問題攢到以後。

通過下調本就處在低位的利率來支持低迷的全球經濟,貨幣政策制定者或許會助長有可能最終破裂的資產泡沫,並維繫可能持續拖累經濟增長的殭屍企業。在全球債務總額已接近250萬億美元的情況下,他們可能還在鼓勵槓桿的危險升高。

美聯儲降息「會煽動借款人不必要的冒險行為,加深最終到來的下一場經濟衰退」,Mizuho Securities USA LLC美國首席經濟學家Steven Ricchiuto在7月23日的報告中表示。

就在本周,瑞銀執行長Sergio Ermotti警告,放鬆貨幣政策有「製造資產泡沫的風險」。

即便如此,各國央行仍在押注,應對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緊張局勢的短期好處,會超過更寬鬆貨幣政策所帶來長期成本的影響。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和歐洲央行行長馬裡奧·德拉吉已經暗示新的寬鬆措施即將到來,而許多新興經濟體已經下調了借貸成本。

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支持美國央行應對保險性降息持開放態度的觀點。

彭博經濟學家說...

「美聯儲正在邁向降息,而接近潛力的經濟增長、低企的失業率以及貿易不確定性威脅可能降低其影響。當經濟低迷最終到來之際,人們可能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出於保險起見』實施的降息。一個政策空間不能使用兩次。」

歐樂鷹,彭博經濟研究首席經濟學家

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準備前行的另一個理由是,他們相信降低利率不會導致不必要的通脹爆發。事實上,他們已經表示,他們歡迎價格壓力上升,以幫助提高他們認為過低的通脹率。歐洲央行將於周四開會,美聯儲的開會時間是下周。

鮑威爾本人曾提出,美國最近兩輪經濟擴張的終結不是因為通脹率過高,而是因為資產市場泡沫過多。 2000年是股票價格,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的股價。2007年是房價。

鑑於美國股價已經在紀錄高點附近徘徊,而收益率為負值的債券達到大約13萬億美元,人們擔心歷史可能會重演。

「在資產價格高企的時期,你肯定應該有點兒擔心這些資產價格實際上會升溫,」波士頓聯儲行長Eric Rosengren在7月19日接受CNBC電視採訪時表示。他當時暗示,他可能會反對廣泛預期的降息。

美國銀行全球經濟研究主管Ethan Harris表示,如果投資者確信美聯儲實際上會保護他們免受損失,那麼現在還沒有進入泡沫區域的股價可能在未來6到9個月內就會進入這一區域。

「如果持續先發制人地降息,你最終就會造成泡沫,」他說。

並不是只有資產市場才會從降息中受益。那些遇到償債困難的公司也會如此。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在發達經濟體的非金融上市股中,殭屍企業所佔比例已經上升到6%左右,創出數十年來最高水平。所謂的殭屍企業,指的是那些經營利潤長期無法覆蓋償債成本而且增長前景黯淡的公司。

國際清算銀行分析發現,即使考慮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降息依然在殭屍企業的盛行中發揮了作用。該機構還警告,銀行業很容易受到1.3萬億美元槓桿貸款市場動蕩的衝擊。

這些公司削弱了整個經濟體生產力的增長,不僅因為它們自身的生產力不高,還因為它們擠佔了更具生產力公司可用的資源。

相關焦點

  • 中國銀行分行副行長:央行放水是打著刺激經濟的幌子進行財富掠奪
    近日,中國銀行約翰尼斯堡分行副行長、知名金融學家高德勝在《財經雜誌》發表了一篇長文,直至央行放水的本質就是一場財富掠奪行為,並且還打著刺激經濟、防止衰退的正當名義。
  • 若中國央行放水,美元資本將會趁虛而入,購買中國廉價資產!
    來源:小白讀財經最近一段時間,全球疫情仍然十分嚴重,以美國為代表的許多國家紛紛降息,國內一些經濟學者一直在抱怨為何央行一直不降息,我來幫助大家解答一下原因。我們知道,降息就相當於放水,放水的作用能夠幫助一個經濟體熨平經濟周期,幫助一些本不該死的企業度過危機。
  • 美元資產或即將進入痛苦的價格周期,羅傑斯:或有一種方法能倖存
    因為,重要的是,接下去,等待美聯儲的是如何才能在現在高估值的資產價格下保持美國經濟的增長勢頭,IMF也認為美國在經濟增長時期還在增加財政刺激措施「將明顯提升對美國和全球經濟的風險」,而美國的通脹還會催生全球新一輪通脹周期,進入「真正的加息」時刻,對資本市場而言,這無疑是一壞消息。
  • 樓繼偉:各國貨幣「放水」反映在金融資產價格上漲 退出不當會觸發...
    來源:證券時報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今年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後,各國通過貨幣政策「放水」以應對,但似乎未造成通貨膨脹問題。應對危機時的貨幣「放水」,是否成為了「靈丹妙藥」?12月12日,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就此問題作出了回應,他表示,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不斷地「放水」,反映為金融資產價格,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不反映為一般貨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
  • 大放水?大牛市要來?
    來源:博聞財經比2009年力度還要大的放水,可能就要來了。根據萬得爆料,素有大摩之稱的摩根史坦利預測:全球主要央行將釋放2009年以後見所未見的海量流動性,風險資產將持續走牛,標普500指數預計在2021年還會再漲10%!
  • 全球大「放水」美聯儲或再降息 業內稱避險資產看好A股
    原標題:全球大「放水」美聯儲或再降息,業內稱避險資產看好A股   應對疫情及最大程度降低其對金融、資本市場的影響,全球各國都在不遺餘力。
  • 歐盟撥款+歐央行放水,投資黑山身份配置歐元資產正當時
    ● 12月10日,歐央行在議息決議上表示將施行數量型刺激政策,為PEPP擴大至1.85萬億歐元,延長至2022年3月;將TLTRO延長至2022年6月。 ● 歐元近期走勢強勁,曾在全球支付佔比中首次超過美元。各方專業人士對歐元發展前景表示看好。
  • 全球大放水,通縮預期卻上升了!何處安放我們不多的金錢?
    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如今一些傳統優質資產正面臨「變臉」風險,人民幣資產將順勢而為成為全球資產「避險地」,甚至是可以長期駐紮的「綠洲」。 2020年3月16日,上海外灘上空出現大片魚鱗雲。中新社發 王岡 攝 放水!放水!
  • 大放水,衝垮世界?
    歐洲央行在2014年就開始實行負利率,今年3月以來更是加大馬力持續放水;日本央行則持續購買政府債、企業債,央行總資產已經相當於GDP的107%了;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也以不同方式放水,甚至直接發錢,以推動經濟回暖。很多人自然想問了,政府印那麼多錢,欠那麼多債怎麼還?從現在來說,可能各個國家的政府,壓根就沒想過還。
  • 央行:既要防止總需求慣性下滑 又不能過度放水
    繼續加強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各類影子銀行業務等風險領域的監測分析   「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 全球大放水,資產泡沫重來,存款怎麼辦,做好這三點就可應對
    >疫情衝擊巨大,多國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圖片來源:wind,IMF,海通證券研究所據IMF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下降到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就一直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面對危機,各國的一貫辦法就是,政府舉債,央行印鈔。以美國為例,疫情之後,連續出臺3輪財政刺激政策,合計2.1萬億美元,而第四輪的4840億美元也即將推出。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鄭良海:全球央行集體寬鬆 國內貨幣政策獨立性強
    隨著經濟運行日趨正常化,資金市場利率創新低後,央行貨幣政策定力已明顯增強。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來,增速迅猛,且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之勢不減。各國為防範阻擊疫情,不得不採取積極措施,實施封城、中斷交通、關閉國境,限制人員流動,企業紛紛停工停產。
  • 如何「放水」
    (一)央行擴表與量化寬鬆(QE)  所謂「放水」,其內涵是指央行向市場提供了增量資金,其專業名詞叫「量化寬鬆」(英文名稱為QE,即Quantitative Easing)或另一種叫「量化質化寬鬆」(英文名稱為QQE,即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asing),在數值上體現為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總資產的增加(
  • 新變化來臨,又有人鼓吹印鈔放水了……
    前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也說,應該把資產價格納入CPI。周小川不是第一個提出這一點的。在他之前,已經有很多學者提出,不要只看消費品價格,還要看資產價格。印鈔放水,鈔票流通是需要時間的。那些最先獲得新印鈔票的人,不會趕緊去買一堆豬肉白菜放家裡,而是會趕緊去買資產。
  • 央行再放水 中國這些行業也危險!
    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的內涵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發展由高速轉由中高速發展,這其中自然會有很多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在此背景下,中國哪些行業最危險或將烏雲蓋頂?很顯然的一點是,瑞郎隔夜的大跌絕非如價格表面呈現的那麼簡單,而背後更深層次的博弈,正在緊鑼密鼓的上演。  本次瑞郎風暴席捲全球外匯市場,部分外匯經紀公司遭受致命打擊,甚至面臨破產。  全球領先的零售外匯經紀公司福匯集團(FXCM)發布公告稱,由於歐元兌瑞郎劇烈波動使得公司股東權益為負2.25億美元,其股價重挫85%,市值從6億美元暴跌至9000萬美元。
  • 中國拋832億美債,美國10天放水4萬億,專家:證明美國經濟很糟糕
    這首先來自於美聯儲在不斷人為地炮製美債這一資產泡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於美東時間10月8日表示,美聯儲將很快再次開始擴大其資產負債表。這也是在美國一些人曾不止一次指責美聯儲放水幅度太小,拖累美國經濟後,美聯儲或進一步「服軟」的跡象。
  • 央行放水是什麼意思?關於降息、降準、M1、M2、社融的那些事
    一、貨幣供應量:M0、M1、M2 貨幣供應量,又稱貨幣存量,是指一國在某一時點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續的總和,一般表現為金融機構的存款、流通中現金等負債,亦即金融機構和政府之外,企業、居民、機關團體等經濟主體的金融資產。
  • 全球資本市場將進入極度泡沫化的「人造牛市」
    在此之前,日本也通過新一輪73萬億日元的財政刺激計劃,日本央行也將繼續維持資產購買。很多市場機構同樣預期美聯儲在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時也可能採用控制收益率曲線的方式來繼續擴張,以提高通脹水平並推動美國經濟的恢復。這意味著在今年貨幣超級寬鬆推動下的資本市場,在新的一年將繼續膨脹,進入極度泡沫化的狀態。
  • 全球債務椅子遊戲:玩家越來越多 能託底的越來越少
    本文作者為華創證券宏觀分析師張瑜,原文標題《全球債務的椅子遊戲》主要內容:全球債務就像一場椅子遊戲金融市場就像在玩搶椅子遊戲,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常態化就是在撤椅子,音樂雖然還在繼續,但是尾聲越來越近,當最終停止的那一刻,就一定有人沒有椅子坐,一屁股摔在地板上。
  • 放水之下,誰是受害者……
    「貨幣大放水」的旗幟,2020年全球各家央行就已經輪番祭出,這樣的辦法在2008年的時候就在全球大範圍使用過,蕭條的周期中,提振經濟成為世界各國首要任務,美聯儲幾乎每次都是帶頭大哥,全球的印鈔票機器都在大馬力開動,一邊是印鈔票,一邊還有降利率,大水就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