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打孩子之後,孩子如果有這2種反應,可能是心理出了問題

2020-08-25 睿爸育兒經

現在很多年輕的家長可能都覺得打孩子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是可能也不能保證一次都沒有打過孩子。很多父母的想法是,我也不想打孩子啊,但是孩子怎麼都說不聽,我也是沒辦法啊。


父母打孩子之後,孩子如果有這2種反應,可能是心理出了問題

  • 1、孩子眼神中充滿了怨恨,還動手打父母

有時候父母打完孩子,會發現孩子的眼中,充滿了怨恨,甚至還發生過孩子將父母手中的東西奪走,反手打父母的情況發生。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了。

很有可能是孩子經常受到家長的打罵,已經出現了極大的逆反心理,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要威脅孩子,說不定會造成一些悲劇。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真實案例的。2018年末,湖南沅江一起12歲少年弒母案曾轟動一時,12歲的吳某因不服從母親的管教,在母親打罵他過後心生怨恨,拿起刀砍死了自己的母親。

長期的打罵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原本留存在心中的愛意全都轉變成了恨意,總有一天會造成悲劇的發生。


  • 2、孩子不哭不鬧,但是仍然眼神怨恨

軍軍期末考試沒有考好,為此媽媽狠狠地教訓了他一番,但這次媽媽發現,軍軍被打後,竟然沒有哭,而是不鬧也不說話,眼神中充滿恐懼,事後好幾天看到媽媽都下意識地躲避。


媽媽諮詢過專業的心理機構,得到的答案是,孩子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父母總是打罵孩子,不僅會讓孩子安全感缺失,還會讓孩子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甚至以後再也癒合不了。


打罵並不是教育的好方式

上邊的案例相信大家看了都脊背發涼,所以打罵對於孩子,真的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不僅會讓孩子受到傷害,還會讓孩子跟家長的距離越變越遠,再也回不來。


所以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真的不要使用打罵的方式,明明有更好的方式,為什麼要使用這種兩敗俱傷的方法呢?家長一定要忍住自己的怒氣,先冷靜下來,再好好的跟孩子交流,絕對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溫暖的教育方式會使家庭氛圍變得很好,所以各位家長們,下次孩子再犯錯誤,不要再採取打罵的方式來教育了好嗎?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後,如果他的反應出現這兩種變化,要警惕娃心理有問題了
    近些年來,體罰孩子已經成為了熱點,而對孩子的家暴舉動也被搬上了法律的層次。但又有哪位家長真的願意對孩子拳打腳踢呢?可是當孩子極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的說教是不管用的。孩子在第一次挨打的時候便有可能產生很大的心理陰影,有些孩子便開始在內心當中對爸爸媽媽改變形象了,甚至有些孩子不免會對爸爸媽媽產生敵對和抗拒心理。
  • 如果孩子被罵後是這3種反應,父母趕緊停止,孩子反應很危險
    大部分的父母都捨不得打孩子,就會選擇通過批評的方式來教訓孩子。父母經常責怪孩子,孩子查出抑鬱症周女士有一個十幾歲的兒子,周女士並不是一位全職媽媽,相反她在事業上面非常成功。1.孩子極度沉默有的孩子在被父母批評的時候一言不發,全程都保持著一種沉默的狀態,不管父母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孩子也沒有任何的反應。
  • 你打過自己孩子嗎?當你打孩子時,如果孩子有這幾種反應要警惕!
    很多父母的想法是,「我也不想打孩子啊,但孩子就是不聽話,非要打一頓才老實」,我們暫不從父母的角度分析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只從被打孩子的反應來聊一聊,打孩子可能會帶來哪些傷害。如果孩子被父母打時,出現了下面這3種反應,有可能是心理出了問題,父母就要警惕了!
  • 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
    導讀: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被打罵時,如果是這2種反應,其實是在「喊救命」,父母注意
    楚先生看著兒子一言不發的樣子就更生氣了,一個男孩子怎麼能有這樣的性格呢?之後楚先生也因為孩子的成績和性格說過他幾次,孩子一直像個木頭人一樣沒什麼反應。一段時間之後老師說孩子最近好像越來越內向了,平時和同學都不怎麼說話,經常都是自己一個人,問楚先生孩子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 孩子被打時如果出現這3種反應,家長千萬要注意
    你敢說你沒打過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打孩子是家長習以為常的舉動,雖說家長的本意並非如此,但孩子就是不聽話,家長也只好無奈出此下策。但家長打孩子的這種舉動究竟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你有想過嗎?一旦孩子出現以下3種反應,家長就千萬要注意了!
  • 你打過孩子嗎?如果孩子有2種反應,要立即停手
    頭開始兒子還會哭著認錯,求雯雯原諒,但打的次數多了,雯雯就發現,兒子挨打一點反應都沒有,就算自己下手很重,兒子也是一動不動。孩子小時候淘氣,家長打兩頓出出氣這很正常,可孩子畢竟是孩子,挨打時會怕疼,挨打後多半會做出哭泣求原諒的舉動,但如果是站著一動不動,任由家長打罵,家長就要注意了!
  • 如果孩子有這4種「表現」,心理可能已經不健康了,家長別忽視
    但是我發現身邊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家長,認為孩子就是無憂無慮的,不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實際上,即使是孩子也有煩惱的事情,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變成心理問題。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4種表現,很有可能心理已經不健康了。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最想傾訴的人。因此,當孩子出現特別情緒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
  • 孩子被家長打後的反應,其中2種是孩子在「求救」,家長及時收手
    中國有句留下來的古話「打是情罵是愛」,孩子犯了錯,家長狠下心來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並且銘記於心下次不再犯,這是家長出於愛孩子、為孩子將來好的表現。孩子可能犯的錯有千萬種:習慣問題、行為問題、思想問題等。如果家長在對待孩子身上出現的各種錯誤都選擇打的方式的來處理的話,對孩子來說可能會起到反效果,最後錯誤沒改過來,反而還愈演愈烈,傷害親子關係。
  • 如果打孩子的時候,他突然有這兩種異常的反應,父母要趕緊停手
    如果打孩子的時候,他突然有這兩種異常的變化,父母要立即停手: 變化一:由大哭大鬧變成了咬牙切齒 10歲的天天很是淘氣,學齡前就常常翻箱倒櫃,上梁揭瓦。上學後更是頻頻惹事。今天把同學的衣服弄髒了,明天又把同桌的書給撕破了。
  • 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有哪些行為表現屬於心理問題呢?1、寶寶的情緒突然變極端雖說小孩一天一個樣,如果平時孩子的情緒都很好,某天突然變得極端,例如攻擊性比較強或者喜歡獨自玩耍,跟他說話不搭理而且還不愛開口,怕生。那麼家長就得多關注下寶寶的心理了。
  • 孩子被吼後出現這樣的反應,父母要重視,可能「心理」出現問題了
    如果家長在責罵孩子後,孩子出現這樣的反應,家長就需要引起重視,可能孩子的「心理」已經出現問題。>很多孩子在被家長嚴厲責罵之後,第一反應就是下意識的道歉,這其實就已經說明家長的粗暴行為已經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了深深的恐懼,因為經常被家長責罵,所以這些孩子會處於一種十分驚懼不安的精神狀態。
  • 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導讀: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有這三種行為,可能心理已經有問題了!建議父母都看看
    父母都比較重視孩子身體健康,但往往卻會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孩子有些心理問題父母都很難發現。但是難發現,不代表不能發現,孩子有些心理問題會通過孩子平時的一些行為表現出來。
  • 父母吵架之後,孩子這幾種表現,說明孩子心理發生了巨變
    有的父母非常喜歡吵架,即便有了孩子,在孩子面前仍然你一言我一語,甚至大喊大叫,更為嚴重的甚至動手打了起來,吵架過後兩個人的關係可能和好如初,可是卻給孩子的心理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一次孩子可能無所謂,多次之後孩子的行為就會表現出來自己的心理正在發生巨變。
  • 如果你打罵孩子時,孩子出現這兩種反應,請家長停手別打了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這些都是傳統教育觀的體現,所以這也養成了很多家長習慣打孩子,認為孩子有問題,打兩頓就好了,如果沒好那就是打的少了,再打兩頓就好了。,打孩子也是一樣的,可以在孩子不太聽話時打他教育他,但是要拿捏好度,不要過度,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
  • 孩子有這3種表現,父母一定要打,如果不打,將來老後孩子打你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這觀念國內父母植入得很深,導致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溺愛。但。。。如果孩子有這3種表現,一定要打,不打就代表你沒威信,孩子就會不服你的管教,長大就更麻煩了。看到孫子哭,奶奶太不高興,可能始終有些慣著孫子吧。小編支持媽媽的做法,如果媽媽看到孫子打老人後,不加以制止,以後這小孩會更變本加厲,將來老後,說不定連父母都打。所以,建議父母孝敬老人時,一定要讓孩子看到你對老人的重視和尊重。潛移默化的給孩子傳遞孝心,孩子以後也就不敢隨意在老人面前撒野了。
  • 打孩子在所難免,若孩子被打時出現這些反應,父母一定要停下來
    文l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動手打孩子的情況,似乎不可避免,倘若孩子在被打時有這幾種反應,父母當及時住手。父母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討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 孩子喜歡的顏色暗藏性格,如果喜歡這2種顏色,孩子可能是在求救
    這種情況其實與我們的經歷及心理變化有關,不同時段喜歡的顏色可能代表著不同的性格變化。此前樂嘉曾做過一個性格色彩測試,這個測試結果顯示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判斷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說,父母可以根據孩子喜歡的顏色,觀察他們的內心想法,從而判斷孩子此刻的的性格變化。這個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很多人測試之後都表示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 家中孩子有這兩種現象,不要忽視了,可能是心理問題
    很多家長往往都是第1次當父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自然會有一些忽視,難免會出現一些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除了關注於孩子的學業之外,還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孩子的這兩種現象,因為如果你發現了,那麼可能關係到他的心理問題,所以不要忽視了第1種現象,那就是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