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人難以只單單傳道的三個原因

2021-01-11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摘 要

作為傳道人,始終把「傳道人就是傳道人」這句話放在心上,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來時刻提醒自己該做什麼、自己到底是什麼。

文 | 中雲

鍾南山這個名字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如今已經是耄耋之年的鐘院士,能夠不顧自己安危,逆流而行,帶頭奔赴抗疫前線,我們用「英雄」這個稱號來稱呼他,一點不為過。

當然,鍾院士的事跡能夠報導出來,產生積極效應,鼓舞更多人參與到抗疫戰線上,這與媒體的傳播有著密切關係。一般人能夠成為公眾的焦點,能夠成為「名人」,一定會很高興,甚至會有點「飄」,然而鍾院士卻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想來想去,只不過還是個醫生。」他表示,過多的公益活動以及媒體採訪給他帶來一些困擾,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醫生,他更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的專業上。

傳道人也是一樣,我們應該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自己是什麼——「傳道人就是傳道人」。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卻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說它難以實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管理者的認識誤區

一個教會的管理者,如果不能認識到「傳道人就是傳道人」這個道理,就會把傳道人當成萬金油,隨意地安排傳道人的事工,有時把很多瑣碎的事工壓在一個人的身上,消耗太多精力與時間的傳道人,便無法靜下心來讀經、學習、預備講章。

有些迂腐的管理者甚至會站在屬靈的至高點,勸誡同工說:「傳道人就要什麼都幹,不然怎麼能講好道呢?」其實,這樣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要注意,傳道人可以會很多,但不能什麼都幹。對於一些規模很小,比如幾十人的教會,傳道人什麼都幹,工作量也有限,尚且還能應付,但如果信徒人數已經到上百上千人,還讓傳道人什麼都做,那就是對講臺不負責任。

使徒行傳6章1至7節記載使徒們提議並揀選執事的事情,使徒們要求揀選執事,就是因為信徒人數的加增,使得他們忙於各項事工,無法專心傳道。「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4),說的就是「傳道人就是傳道人」這個道理。

所以,作為教會的管理者,應當為傳道人提供更多的便利,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祈禱、傳道。當然,必要時可以讓傳道人參與其他事工,但不可讓他們陷在其他事工中。

二、信徒的盲目追捧

一些有講道恩賜的傳道人會被信徒盲目地追捧,無論有什麼困難都會找他們傾訴、禱告。當然,傳道人大多願意服侍弟兄姊妹,一般不會拒絕大家的要求。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教會,如果多數信徒都找一個傳道人傾訴、禱告,那麼將會佔用傳道人很多時間。

其實,信徒遇到問題,尋求信仰上的幫助,有很多途徑,比如,可以自己安靜下來向神禱告,這不僅可以拉近自己與神之間的關係,更能增加自己的信心;或者尋求身邊弟兄姊妹的幫助,與所信任的肢體交通,並一起禱告,也可以使肢體間更加信任、相愛。

三、傳道人的自我膨脹

傳道人也是人,很多時候因為講道講得好,得到別人的誇讚、追捧,甚至因為講道的恩賜而得了「一官半職」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驕傲,忘了自己的身份。

這是一個很可惜卻也很普遍的現象,有些傳道人得到一些認可和職位(包括聖職和行政管理職位)後,便開始忘乎所以,想著如何得到更多的認可和更高的職位,於是腦子裡已經不是神的話語,而是陰謀詭計、奉承馬屁,這樣的傳道人還能講出有生命的信息嗎?他的「道」還能牧養神的子民嗎?如果法利賽人是能說不能行,那麼這樣的傳道人是既不能說也不能行。

法利賽人雖然行得不好,起碼腦袋裡裝的還是神的話,而整天想著往上「爬」的傳道人,不僅行偏了,而且腦袋裡已經沒有了神的話。

所以,作為傳道人,始終把「傳道人就是傳道人」這句話放在心上,是非常必要的,以此來時刻提醒自己該做什麼、自己到底是什麼。

雖然「讓傳道人成為傳道人」有著這些困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能認識到這些困難,並願意靠主克服,就一定能夠越來越接近這一目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傳道人」三字的真正意義
    一直認為,「傳道人」三個字,是非常神聖,非常尊嚴的稱呼。每逢想到這三個字,對教會講臺上那些傳講神話語的人,我一直深深的敬重。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先後輾轉過幾個城市,也曾經在鄉鎮工作過。聽過不少傳道人的講道,也接觸過一些傳道人。
  • 張遠來:如何看待「跑江湖」的傳道人?
    至少在一個現代經濟社會,他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也能夠被一些群體接納而成為所謂傳道人。它的成因有一定的複雜性,每個跑江湖的傳道人的情形也吹萬不同。簡述之,有以下原因。1.傳道人的定位不清傳道人之所以成為傳道人,是因為他或者她受召蒙恩,分別以侍奉上帝,服侍人群。他的第一個條件是蒙召,這一點在保羅的每一封書信中都有特別強調。第二個印證是他實實在在地建立了和在牧養教會。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教師的第一責任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教師的第一責任。何為道?聖賢學說為知之道,人品道德為行之道,治學方法為學之道。大家知道能力比知識更重要,卻不清楚能力蘊藏在具體的方法中。三、實踐一體會一例證。四、探索一發現一考證。五、反思一感悟一實證。例1我們知道「三省吾身」的成語,如果沒有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把它付諸實踐,那它只是一個知識的存在。如果把它付諸實踐,它可能提升我們的能力,優化我們的品質。例2《霸王別姬》的場景描述,被司馬遷刻畫的活靈活現,非常感人。
  • 傳道人或想成為傳道人的人如何選擇另一半
    唐崇榮牧師中國四川有個著名的牧師到陳繼圭,有一次神學院裡的一個學生說,我愛一個女生愛得要死,我沒有她不能活一天了,我想快快追她。今天有的人好像你要馬上得到她,否則就感覺世界末日了。我告訴你,如果你馬上得著,可能馬上災難開始。因為你看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美國人曾經懊悔他們曾經選歐巴馬。當時選的時候不是因為他們認識他,而是發現布希不好。但美國人發現布希不好已經遲了四年,因為之前是他們選擇了布希。所以,時間在進展中間,只有有永恆智慧的人才不會被欺騙。
  • 何為傳道人?
    關於傳道人的呼召,分享幾點:1.這個呼召是從神來的,不是從人來的;換句話說,作傳道人的原因是因為神,不是因為人。不是因為沒有別的工作做,不是因為看見傳道的工作好,也不是因為看見沒有人牧養教會,也不是因為別人的鼓勵,等等;這些都是因著人來作傳道工作的。這樣的人是今天教會的禍害,因為他們在從事一份令人尊敬的宗教職業,卻沒有從神來的感動、亮光、負擔、道路、生活。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寫在第34個教師節到來之際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語出韓愈《師說》為人師表,最重傳道,傳道——傳授做人的道理。這是為師者最重的事情,評判一個老師是否真的盡到為師者本分,看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學生是否明白做人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連怎樣做人都搞不不清楚的話,他擁有再好的學習成績都是空中樓閣。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自保也!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師說》一文中總結的很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老師只要把這三點做好,就是一名好老師了,既然如此,我們仔細分析一下,老師做到了沒有?傳道,即傳授道理。試問一下,哪個老師,沒有對自己學生,滔滔不絕的擺事實講道理?三尺講臺上,老師們口若懸河,學生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但是道理說歸說,怎麼聽,如何做,老師有什麼辦法?
  •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錯了
    (請點擊上方+關注本號)咱們從小都在讀「聖賢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於是對此都深信不疑,覺得這就是老師的職責,也是學習的全部。然而,如果整個社會的教育都是這個模式的話,那人類的未來堪憂呀。傳道授業解惑,無非就是灌輸,將自己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當然是應該的,但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為如果只是傳道授業解惑,那我們和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動物的天性就是模仿,小雞出殼後,就會模仿其它雞來採食、飲水,老母雞還會教給它捉蟲子,獅子老虎都會教自己的孩子如何捕獵,不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嘛。
  • 偉大的英國傳道人西緬•查理:安靜,平穩,兢兢業業傳道結出的碩果
    在沒人指點情況下,他主動查閱了聖經和有關基督教的書籍,想了解如何才能讓自己與上帝和好。最終他高興地意識到,在十字架上,基督為他做了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在靈性的黑暗時期,西緬的信仰在成長,並感覺自己被呼召成為福音的傳道者,他的念頭轉向了劍橋市中心的一個當地教會,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 牧長與年輕傳道有矛盾時:當要互相謙卑彼此相愛
    也許教會的服侍人員對於信徒尚且能以愛待之,但同工之間卻可能缺乏彼此相愛的心,甚至彼此之間有時會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其中,教會牧長與年輕傳道人之間的矛盾影響甚大,因為這是兩代人的矛盾,可能會影響教會的未來。筆者試著從矛盾產生的原因和化解的方法兩個角度,談一點自己的看見。
  • 什麼叫「傳道人」?|| 小驢駒論講道(五)
    7個 今天我們來談論一個話題:什麼叫「傳道人」?
  • 【深度】從虛空到真實 ——《傳道書》鳥瞰
    在不同版本的聖經中,「傳道者」有不同的翻譯,比如:老師、傳道人;英文版本的聖經有更多的翻譯,如:Teacher(教師)、Preacher(傳道人,傳講和解析上帝話語的人,今天在教會的各類神職人員可以籠統稱為傳道人preacher)、Philosopher-哲學家,這個詞使我們想起古希臘社會及印度、中國很多從民間興起的哲學大師,他們一般帶領一批學生,教授哲理課程。
  • 平天下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不能想像一個沒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能夠成為好老師。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第一位的。一個老師,如果只知道「授業」、「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了。古人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
  • 八年傳道毛坪嶺
    沿林蔭大道往前走,就是地勢一棟比一棟高的三棟坐北朝南的長長的校舍,每棟有四大間教室、八小間教師住房。每棟中間有過廊。走過過廊,登六級臺階,穿過葡萄架,就到後一棟。後一棟和前一棟之間有寬約十米、長約百米的土地,上面遍植柑子樹。走過第二棟便是第三棟。三長棟校舍靠東側正中圍牆邊,是坐東朝西的一長排廁所;靠西側圍牆邊是坐西朝東的一長排廚屋、一長排大禮堂兼作學生宿舍和一間竹篁蔭蔽中的廁所、雜物屋。
  • 「師者」的本質——傳道
    當今社會,又有哪類教育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唯一的解釋是:缺了傳道。想想看,從小學學習開始,無論是學習什麼科目是不是都在授業、解惑,而忽略了傳道。天人合一,每一個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每一個人的心靈和自然是相通的,每一個人的細胞和自然是相通的,所以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要遵循這個自然法則。
  • 「師者」的本質——傳道!
    當今社會,又有哪類教育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大學畢業、社會失業,上大學、考研究生、考博士成為學生的標配。為什麼大學畢業、社會失業,為什麼我們的家庭觀和社會觀都蕩然無存?唯一的解釋是:缺了傳道。想想看,從小學學習開始,無論是學習什麼科目是不是都在授業、解惑,而忽略了傳道。
  • 家庭也是禾場:傳道人當肩負起照顧妻兒的責任
    這是一個傳道人的原話,也是很多傳道人的感慨。我接觸過很多傳道人,他們的的確確是在忠心愛神、奮勇的傳福音,教會的各個角落中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但唯獨在家庭中看不到他們盡職盡責的樣子。我記得一個小故事中談到:一個牧師在教會中講道,然後師母將被子扔上了講臺,說『願意你一直都活在講臺上不要下來』,什麼原因呢?因為在講臺上講的太好,但實際的生活中卻沒有任何的行動。
  • 家庭教會領袖談: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傳道人?
    若心中有感動、被主呼召、決志奉獻成為全職傳道人,是非常神聖的。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奉獻自己做傳道人?是否意味著只要好好讀經、好好講道,就是合格的傳道人了?是否做傳道人帶領和牧養信徒只要給他們教導有關信仰的知識就可以了呢?日前,一位牧養教會多年的家庭教會領袖以利亞牧師在一次各地教牧同工的聚會中,分享了他自己對此的反省與洞見。
  • 一首讓人沉重的詩歌:傳道者的選擇
    文中配圖來源:攝圖網 編者按:成為傳道人然而,做傳道人也有許多的重擔和艱難。本詩歌是一位傳道人發來的他的心聲。拖著疲憊的身子 走在彷徨的路口 路口深邃而又孤獨
  • 傳道、授業、解惑,顛倒這三個詞會怎樣?
    傳道、授業、解惑,此至今為教師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