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妹妹每天都問哥哥哪去了,每次孩子問起來,我們就特別難受……」1月6日,北京的唐女士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提起10歲兒子小可在學校課間跑步猝死,悲從心起,恍惚之間,陽光、帥氣的兒子已經離開20 天。
「昨天(5號)下午溝通,學校讓我們走司法程序。」兒子走後,一家人失去往日的歡笑,可謂度日如年。唐女士認為,原本悲劇有可能避免。
10歲小可的離世,讓家人陷入無盡的悲痛
>>>心源性猝死
課間跑步突然倒地 急救車到已死亡
唐女士夫婦原本兒女雙全,兒子小可就讀於北京豐臺某學校四年級,不幸發生在2020年12月18日,上午9點47分,兒子在課間跑步過程中突然倒地,老師發現後送到校衛生室搶救,後由 120 急救車送往醫院,但10歲的生命止步。唐女士提供的120 院前急救記錄顯示,9點52分120接到電話,而且「車到已死亡」,也就是說10點08分急救車到達學校時,小可已經死亡,「死亡醫學證明書」確認死因是:心源性猝死。
2020 年 12 月 24 日,在當地派出所民警陪同下,家屬前往學校查看的監控視頻顯示,小可跟班跑步中倒地。「班主任第一個發現孩子倒地,她呼叫了其他老師,9 點 48 分30 秒,體育老師橫抱著孩子送衛生室方向;9 點 48 分 49 秒,老師將小可放在地上,改由另一位老師背起繼續送往衛生室;9 點 49 分 50 秒,校醫務人員推來輪椅,將小可放在輪椅上;9 點50 分 30 秒,將小可推進衛生室。」
>>>無搶救設備
學校被指沒醫生只有護士沒除顫器
唐女士表示:「孩子被推進衛生室的監控沒有看到,孩子從倒地到送到衛生室,這個距離大約有70米,我們去現場看,衛生室有兩個小房間,都不大,裡面沒有擺放搶救應急突發事件的儀器設備,只有一些簡單常用的藥品,裡面也沒有監控,我們想要一個全過程完整的監控記錄,學校都沒有提供。」
唐女士表示:「學校領導說他們衛生室沒有除顫器,沒有醫生只有護士,相關資格證也沒有告知我們,而且事發後這位護士一直不願意見我們家長,孩子送到衛生室怎麼做心肺復甦,這些情況一直都沒有告知我們。」
120 院前急救記錄顯示,9點52分120接到電話,「車到已死亡」
>>>黃金4分鐘
質疑老師施救不當「不能盲目搬動」
唐女士認為,學校老師存在現場判斷失誤之嫌,沒有採取正確有效的急救措施,失去了最佳的黃金4分鐘搶救時機。
唐女士通話記錄顯示,當天班主任是在事發8分鐘後才通知家長。「老師當時是9點55分給我打電話,她給我打電話的第一反應,我就問她孩子有沒有心跳,需要做心肺復甦,這是一個常識,老師回答說不知道有沒有心跳,說孩子有呼吸,說別問了,趕緊過來。」
「孩子9點47分倒地到9點52分打急救電話,這中間有5分多鐘,錯過了黃金4分鐘的施救,體育老師沒有採取正確的施救方式,因為就不能搬動孩子。如果老師懂專業知識,立刻採取搶救措施,可能我們就不會失去兒子。」
「就不能搬動孩子,盲目搬動只能造成氣道阻塞,體育老師後來解釋稱,搬動是『考慮到後面還有班級在跑步,所以就給他送到醫務室』,像這種情況,體育老師難道不知道相應的搶救知識嗎?」
唐女士強調,心跳驟停需要第一時間打急救電話的同時,立刻進行心肺復甦,如果能及時救治,存活機率約為 90%。但監控記錄顯示,120是在9點52分才接到電話,現場老師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打120,他們家屬認為學校在此事件中負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
唐女士表示:「我們在和校方溝通時詢問是否對老師做過心肺復甦急救方面的培訓,校方始終不回應。」
此外,唐女士從監控視頻中看到,兒子跑步是在教學樓戶外的走道上倒地的,「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在操場上跑步,而且兒子是脫掉了棉衣,只穿運動衣跑步,當天北京豐臺區是零下9℃至1℃,孩子穿著如此單薄,班主任應盡到管理責任進行勸阻。
>>>有藝術天分
參加學校合唱團喜歡彈鋼琴畫畫
唐女士提供的體檢反饋表證實,小可身體健康。「學校每年都組織體檢,心肺指標均正常,我孩子非常健康,從來沒有心臟病。」
在唐女士眼裡,兒子聰明、乖巧,而且有文藝細胞。「他學習屬於中上等,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樂團參加全國表演,包括彈鋼琴都很有天分,他還喜歡畫畫。」
華商報記者看到的獲獎證書顯示,小可曾獲得語文「百詞驗收」滿分,還曾獲得英語「優學獎」。
家人稱10歲小可平常學習屬於中上,但很有藝術天分
>>>強忍悲痛
妹妹問哥哥哪去了家人只能隱瞞
失去愛子,夫妻倆承受著巨大悲痛,唐女士說:「他還有一個妹妹,妹妹每天都問哥哥哪去了,每次孩子問起來,我們就特別難受,就說哥哥去合唱團演出還沒有回來,瞞著她,她哥哥留下的東西,也不讓我們動。」
夫妻倆不忍看著孩子一直躺在冰冷的醫院太平間裡,2020 年 12 月 20 日,給兒子舉辦了告別儀式。「現在孩子已經火化,還沒有安葬,我們家屬認可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所以沒有做屍檢。」
唐女士表示,事情已經發生,結果無法挽回,這是我們大家都不願看到的。「作為小可的親屬,我們無法忍受心中的萬分悲痛,我們全家都希望事情的善後處理能本著合情合理、客觀公正、真實友善、互相理解的態度去協商,去解決。」
小可曾獲得語文「百詞驗收」滿分
>>>事件全記錄
家屬稱學校晚打120電話5分鐘
1月7日,華商報記者在上班時間多次聯繫學校小學部校領導和小可的班主任,但兩人均未接聽記者的電話。截至發稿前,華商報記者發去採訪簡訊,也未獲回復。
學校出具蓋著公章的事件經過顯示,當天7點35分,小可到校以後未自述身體不適,上早自習、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均未發現異常。9點44分,體育老師要求身體不適的學生出列,小可未報告出列,一直到做準備活動的時候都沒有發現異常。
9點47分跑步當中倒地,班主任劉老師發現以後,體育老師毛老師隨後也發現。9點48分,毛老師和班主任與其他老師立刻將學生送往衛生室。9點49分校醫出來查看情況,其他老師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9點50分送到衛生室後,校醫立刻進行心肺復甦措施,班主任同時撥打家長電話,校醫持續進行心肺復甦。10點13分,120急救車離開學校,送往附近醫院急救。10點30分,120救護車抵達醫院,醫院進行心肺復甦等相關搶救。
唐女士表示,學校提供的施救記錄和他們家屬看到的監控不相符。華商報記者看到,這份事件經過說明中,只有時間記錄,沒有責任認定,也未公布校醫姓名,沒有說明校醫是如何進行心肺復甦施救。學校未明確校方打120電話的具體時間,但120 院前急救記錄顯示是9點52分,如果按這個時間節點計算,小可從9點47分倒地,到校方打120至少晚了5分鐘。
小可曾獲得英語「優學獎」
>>>家長知情權
「校醫」在衛生室搶救記錄未告知
「我們的訴求就是,一定要知道真相,我們有知情權。」唐女士表示,學校始終未將「校醫」在衛生室「立即進行心肺復甦措施」的詳細記錄告知家屬,「我們要求還原這段過程,小可已經走了,他回不來了,我們只求能取得一個真相。」
「我們想要看到的是學校的一個態度,希望學校領導能夠正視問題,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如能達到這個目的,也算我們小可為學校的發展與建設做了一點貢獻。」
唐女士表示,事發後,他們家屬始終保持克制、忍耐和理性,希望學校能給一個清晰的答覆,但沒想到學校一直避實就虛,「一句你們可以走司法程序,就冷冰冰地把我們推出了學校!」唐女士說,「1月5號下午我們再次和校方溝通,學校說他們沒有責任,讓我們走司法程序,讓法院去判,他們連知情權都不告知我們,怎麼走司法程序,孩子是在學校死的,作為死者家屬連知道真相的權利都沒有嗎?」
唐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1月6號下午我們向豐臺區教委信訪部門遞交了材料,他們說是要去學校了解情況,但具體什麼時間能答覆我們家屬沒有說。」
>>>代理律師說法
學校應給教職工普及心肺復常識
「學校有責任,我們正在考慮起訴。」 1月6日,家屬委託律師皇甫大衛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校方在現場急救方面,根據國家教育法以及教育部1776號文件,學校在教職工中應該普及,並讓全體教職工掌握心肺復甦的基本常識和技能。「孩子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如果掌握這方面知識的話,應該採取心肺復甦急救,而不是像後來我們在視頻中看到的盲目搬離開現場。
皇甫大衛表示:「當時把孩子搬離到學校的衛生室,據他們校領導講,衛生室只有一名護士,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在校生人數滿600名以上,就應當配一名醫師,比例是600:1,這個學校現有學生1040人,所以配兩名醫生都是應該的,但這個學校卻沒有配醫生,只有一名護士。這位護士是否取得了護士執業證、具有5年以上相關臨床經驗,包括在哪裡註冊執業,是否有醫療資格證,我們就這些問題都詢問過學校,學校一概不知。」
「據我們事後到衛生室去查看,裡面沒有急救設備,校方是後來才想起來打120,而120來了以後孩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徵,這時候再搶救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皇甫大衛表示,「根據以上事實,我可以負責任地認為學校在這方面是有責任的。」
>>>爭取搶救時間
跪下雙手十字交叉利用手掌
藉助體重有規律地按壓胸部
「這個跟寒冷的季節不穿棉衣可能關係不大。」陝西省人民醫院呼吸二科副主任醫師田應選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表示:「這種尤其是兒童或者青少年的這種猝死,大部分是有心臟原發疾病的,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會有啥大問題,有可能有一些小孩有先天性心臟病或者先天性的心律失常等等。這些疾病的話,要提早去做查體。」
田應選認為:「猝死原因有很多種,尤其是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有時候活動量過大呀,劇烈運動啊,還包括一些潛在的問題,孩子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所以引起猝死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華商報記者諮詢醫生證實,心跳驟停只有「黃金4分鐘」的最佳搶救時間,如果超過4分鐘,死亡機率會增加10%,超過10分鐘,就沒有生還希望了。
醫生建議,遇到心臟驟停的患者,需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同時要爭取搶救時間,現場立即對患者實施心肺復甦。如果沒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等專業設備,可以跪下來,雙手十字交叉,利用手掌、藉助自身體重,有規律地按壓患者胸部,每分鐘按壓100至120次,這是現場施救的有效方法。
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華商報記者諮詢一位學校老師,如果學生屬於特異疾病或特異體質,家長應及時告知學校,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安排體育活動。作為學生,要懂得保護自己,注意身體的異常情況,出現身體不適,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原標題《10歲男生課間跑步猝死,家屬認為施救不當錯過黃金4分鐘,學校稱校醫持續心肺復甦沒責任,律師考慮起訴》
來源:華商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