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經歷了十月懷胎的「折磨」,終於誕下了這個愛情的結晶。但是隨著寶寶的出生,許多媽媽多了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不敢大笑、爬樓梯,一不小心就尿了。」
「最怕上廁所排隊,憋不住尿最崩潰!」
……
怎麼產後就容易漏尿呢?
其實,這是被產後壓力性尿失禁給纏上了。
據權威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有高達百分之四十的產婦,在產後42天左右會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的現象。已然,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什麼是產後壓力性尿失禁?
所謂產後壓力性尿失禁,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產後的壓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變鬆弛,是引發產後壓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盆底肌像吊床一樣,在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支撐著我們的子宮、膀胱等盆腔器官。長時間被變大的子宮壓迫,膀胱就會下垂。不堪重負的盆底肌支撐功能也會減弱,同時又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肌肉和韌帶被拉傷,已經處於疲勞狀態,這時候,當有腹部壓力增大的情況發生時(例如:咳嗽,大笑……),就會出現令人極其尷尬的漏尿現象了。
順產媽媽才會出現尿失禁嗎?
很多人認為,只要避免陰道分娩的過程,尿失禁就不會發生。
其實不然,2018年山東省的一項研究結果再次表明,改變分娩方式並不能避免產後壓力性尿失禁的現象發生,任何分娩方式都無法完全避免產後壓力性尿失禁。
在懷孕期間,媽媽們的盆底肌已經受到了很大壓力而逐漸鬆弛。陰道分娩的過程,只不過是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遇到產後壓力性尿失禁該怎麼辦?
照上面的說法,不生孩子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No!No!No!
現代醫學的進步已經讓這樣的尷尬事情能夠得到圓滿的解決了。產後壓力性尿失禁一般分為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
對於手術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將鬆弛的盆底肌懸吊起來,人工進行復位。這樣,膀胱不再受到壓迫,自然就不會漏尿了!當然,手術治療一般適用於中、重度的壓力性尿失禁。一般情況下,還是更建議進行保守治療的。
TIPS:
判斷自己是不是屬於中、重度的壓力性尿失禁,建議媽媽們在產後42天到醫院進行盆底功能檢查。
非手術治療的方法有很多,現在各大醫院都在建立盆底康復中心,大家也可以選擇前往醫院做盆底康復治療。不過,生完孩子後,媽媽們的時間和精力基本上都被孩子佔據了,哪還有閒心顧上自己,覺得尿失禁也不是啥大毛病,忍忍就過去了。這可不成,別忍著忍著就成了慢性病,或者忍出更大的問題來。
不去醫院,還有沒有其他方式供媽媽們選擇?
當然有啊,市場可以滿足消費者所有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家用盆底肌修復儀,可以讓產後的盆底肌提升至產前狀態。
在眾多的產品中,大悅盆底康復治療儀(盆底肌修復儀)是經過市場檢驗的,被消費者所認可的,其擁有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使用範圍清晰地註明了適用場景及症狀,並且採用低頻神經肌肉電刺激與肌電生物反饋技術,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證了舒適、有效。
別看設備小巧,但是可以有效地的康復產後盆底肌,主要功能有產後盆底功能康復、緩解壓力性尿失禁(含產後壓力性尿失禁),輕度盆腔器官脫垂的治療,慢性盆腔疼痛、增強陰道收縮功能,改善盆底肌鬆弛,促進產後陰道復舊。
開始使用大悅產品之前,媽媽們可根據盆底肌標準評估來判斷盆底肌狀況,有針對性地使用大悅盆底康復治療儀做盆底肌鍛鍊,逐步緊緻盆底肌,最終達到解決產後尿失禁的目的。
希望在所有產後媽媽在被「尿失禁」這一問題煩惱時,通過正確的方式、有效的鍛鍊,能夠健康、快樂地度過這段人生最難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