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的百年武術路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首席記者姚偉文圖

  或許偶然,或許有緣,開封馬氏家族與武術相伴百年。這百餘年間,中國滄海桑田,這個家族卻習武不輟,家傳之外,廣納博取,又應時而變,不斷創新。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遭際,他們或以武術取仕途富貴,或憑藉武功在亂世自保,或打拳賣藝安身活命,或在競技場搏金奪銀,或為全民健身推波助瀾……

  這個家族的武術之路,讓人看到了如水般的適應能力。水不凝滯,不偏執,有人讚頌其因時而變、因勢而變的靈活:「舒緩為溪,低吟淺唱;陡峭為瀑,虎嘯龍吟;深而為潭,韜光養晦;浩瀚為海,高歌猛進。」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故有無限生命力。

  據說老子的老師常樅將辭別人世之時,老子向他討遺教:「今後,我將以誰為師?」常樅說:「你當以水為師。」後來,老子發現了水的諸種美德,認為「上善若水」,認為水的存在方式最符合自然法則。經由老子,水以其守拙、齊心、堅忍、博大和靈活,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成為一種最中國的處世之道。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而馬氏家族的武術之路,也大約可以折射近百年武術文化,也可折射民族性格之一端。

  小康之家亂世習武

  1919年中秋節前,扶溝縣城大十字街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位於十字街東南角的清真馬記糕點鋪的生意十分火爆,該鋪櫃檯上擺放四個大盤子,裝著切成小塊的糕點和月餅,顧客爭先品嘗,交口稱道,然後紛紛打開荷包購買。

  節前一個多月,糕點鋪的老掌柜馬貴堂從蘇杭請來了兩位技術高超的糕點師傅,改制模具,調整配料,增添花色,製作出了與扶溝縣一般店鋪迥異的月餅和各種糕點,新穎別致,口味獨特,最終在節前一炮打響,生意異常興隆。但如鄰縣鹿邑的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次生意的成功卻成為日後馬家劇變的因子,並迫使他們遠走他鄉,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生意興隆,馬記糕點鋪格外繁忙,家人帶夥計20多人天天加班製作。儘管如此,晚上關了鋪面吃過晚飯,他們仍在院子裡操練拳腳。這家店鋪很特別,白天是掌柜、夥計,晚上就成了練武的師傅和徒弟。鄰裡們開玩笑說,馬記糕點鋪就是不像鏢局,也像個武館。

  馬貴堂五十開外年紀,身材魁偉,體魄健壯,力氣過人,清末曾考中武舉,熟悉他的人都尊稱他為「馬武舉」。他自幼習練少林紅拳十二趟,並擅長「三醉」絕活——醉劍、醉棍、醉拳,他的醉劍瀟灑,醉棍粗獷,醉拳精湛,都有過人之處。他還精於彈弓,彈丸搭上弦,手起彈飛,精準無比。由於沒趕上好時候,考中武舉並沒有使他進入仕途,馬貴堂卻也成為扶溝縣名聞遐邇的武術教頭。

  那個時代,中原武風極盛,中原武術正處於飛速普及、發展之中。清末民初,社會長期動蕩,官府不能提供安全保障,一時匪患叢生,危害百姓。中原地區本就有著深厚的武術文化,為求自保,老百姓練武之風大盛,習武的人急劇增加。據王廣西先生《中原文化大典•武術卷》統計,清末中原堡寨有一萬多個,習武的人應有數百萬之眾。

  大約回族家庭受程朱理學禁錮較少,馬家兒子女兒都習武,馬貴堂的兒子馬華亭20歲出頭的年紀,更是練出了一身好武藝。馬記糕點鋪人人習武練拳,個個身強力壯,幹起活來生龍活虎,加上生意興隆,日子過得充實愜意。

  秋去冬來,中秋節大賺了一把的馬貴堂,開始盤算下一個黃金季節——春節的生意。農曆十月起,趁著秋收後糧價便宜,馬貴堂開始收購原材料。他拿出家裡多年來的全部積蓄,選購上等白糖、香油、芝麻、白面40餘噸,將店裡原有的三間庫房擴大為六間,原材料一層層在裡面摞了一人多高。

  就在馬貴堂努力為家人營造未來的關鍵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那年臘八,北風呼嘯,寒氣逼人,馬記糕點鋪的生意卻十分紅火,夥計們都在店鋪中忙碌,後院卻突然傳來了令人心驚膽戰的

  呼喊:「失火啦——」馬貴堂與眾人趕忙衝向後院,只見庫房濃煙升騰,熊熊火焰從窗口向外猛舔,房子內噼啪作響,十分駭人。他趕忙帶家人、徒弟救火,但當時狂風甚盛,大火勢不可擋,很快將後院變成一片火海……

  改弦更張打拳賣藝

  這場變故,對馬家影響深遠。開封武協的王國安先生曾對馬家歷史多方調研考證,詳細描述了馬家那段經歷。

  那場大火,燒盡了馬貴堂多年的心血和操勞,轉眼間,馬家從小康之家變得一貧如洗,只得搬回三間草房的老宅居住。

  對於馬貴堂來說,那是撕心裂肺的痛,他悔恨交加,臥床不起,兩天水米不進。到第三天,他勉強支撐起身子,看著精神恍惚的兒女,一聲長嘆,淚流滿面,全家頓時哭聲一片。

  待哭聲稍歇,馬貴堂說道:「事已至此,再哭無用。咱家在扶溝怕是活不出精氣神了,去開封闖闖吧,開封地面大,聽說賣個烤紅薯、擺個茶水攤也能養活幾口人。」

  經過幾天準備,馬家七口人告別家鄉父老,推一輛獨輪車前往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一路風霜雨雪,四天後來到開封,在南泰山廟附近找到了一個暫住的地方。

  當時開封每年臘月二十三要「賽會」,城內眾廟會各有絕活,當地民諺說,「城隍廟老會看高蹺,陽光廟老會看舞龍,北鄉盤鼓震天響,泰山廟舞獅第一名」。「泰山廟老會」的「看家玩意兒」是舞獅,但這一年卻缺一個舞獅的主角「領球人」。馬家住下後,適逢「泰山廟老會」招募「領球人」,馬貴堂就讓馬華亭前去應募。馬華亭20歲出頭正當年,平日練得武藝精熟,又逢家庭陷入絕境,激發出巨大能量,他使出渾身解數,技壓群雄,通過了選拔,並獲得了五塊銀元的獎勵。幾天後的「賽會」上,他的動作難度大,編排新穎,表演漂亮灑脫,贏得滿場喝彩,為泰山會賺足了面子,得到了20塊銀元的獎勵。這筆錢讓馬家過了個好年,也站住了腳,更重要的是贏得了一定的名聲。

  隨後,馬家人找到了糊火柴盒之類的零活,辛勤勞作賴以餬口。生計雖然艱難,但閒暇之時,馬貴堂仍帶著一家人堅持習武,除學習家傳少林紅拳和醉拳外,馬貴堂還讓女兒馬素真拜著名拳師李景順為師,讓兒子拜馮玉祥大刀隊隊長許同賢為師,分別學會了彈腿功和查拳,武功更加精進。

  數年後,馬華亭的女兒國英、兒子克勤年紀漸長,武藝漸熟,馬貴堂就轉託人情,讓馬華亭等在大相國寺「畫鍋」「撂地」,打拳賣藝。

  「畫鍋」就是在地上畫個大圈開始表演,叫這個名字,無非是靠它吃飯的意思;「撂地」的意思和「畫鍋」差不多,只不過場地相對固定。在那個年代,相國寺是開封的熱鬧處,寺外是繁華的鬧市,寺前院東西兩廊攤販挨門排戶,二殿前後則有著各種各樣的民間娛樂,說書、唱戲、練武術、摔跤、算卦、變戲法、相聲、玩雜技等,熱鬧非凡。

  在這裡打拳賣藝並不是簡單的事。在熙熙攘攘的鬧市吸引人們注意,贏得眾多看客的掌聲,不但要有真功夫,節目設計還要新奇、醒目,動作還須舒展、漂亮、大方。如果沒有絕活,被人砸場子不說,吸引不了觀眾,根本無法在這裡生存。馬華亭在大相國寺這個舞臺上,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他帶著妹妹和兒女,在這裡牢牢地站穩了腳跟。

  不過一開始他們賺不到多少錢。馬家人功夫地道,馬華亭的醉拳、彈弓絕活,馬素真的雙刀,馬國英的硬氣功,馬克勤的九節鞭,等等,都驚險好看,馬家「畫鍋」之旁,觀眾很多,喝彩聲不斷。但到了掏錢的時候,卻往往很少有出手大方的看客。後來有人給馬貴堂出主意:打拳賣藝收點錢,行話叫「清卦」;練「玩意兒」兼帶賣藥、看病,這叫「混卦」。自古「武醫不分」,你們馬家人世代習武,有一手正骨絕活,還能治療一些疑難雜症,何不走「混卦」路線?

  於是馬家人找出家傳秘方,配製了跌打損傷的藥膏和刀傷藥,在表演達到高潮時,繞場賣藥。由於馬家藥膏十分管用,生意逐漸紅火。

  1936年,馬家攢下足夠的資金,搬進相國寺大門裡西側第一家門面,在那三間高大的門面房上,掛出了「幼亭診所」的招牌。曾經歷劇變的馬家,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靠武術和醫術,終於又掙得了一份家業。

  競技場上揚名立萬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武術逐漸有了向競技體育轉化的趨勢,馬家人初試牛刀,屢獲佳績。1936年,馬克勤參加河南體育比賽,獲得彈弓、踢毽子兩項冠軍銀盾,他的妻子馬玉霞(從小在馬家生活、習武)參加「河南武術省考」女子組打擂,奪取「巾幗擂臺賽」優勝獎,當時的河南省主席劉峙親自為她頒發獎狀、獎品。隨後,優勝選手組成的「河南省武術隊」,曾先後應邀赴武漢、廣州等地表演。

  此後十多年,武術比賽因戰爭停止,直到解放後才逐漸恢復。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運動會」(後定名為「第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在天津舉辦。馬克勤夫妻和大女兒馬春喜都被選入中南局武術隊,準備前往參加。

  為了準備這次運動會,馬華亭專門為孫女「量身定做」了「峨嵋刺」套路。馬華亭在「老開封」中名氣很大,馬家人都是好相貌,他更是魁偉高大,儀表堂堂,他不但武藝精純,更兼在大相國寺「畫鍋」、「撂地」20年,善於編排創新套路吸引觀眾。比如他的彈弓不但打得準,還能打「回頭望月」、「天鵝奪窩」等眾多花樣,人稱「神彈弓」。這一年馬春喜13歲,她自幼聰慧穎悟,習武天分過人,六七歲就在相國寺登場亮相,大場面不怯場。根據孫女天真、活潑、輕盈的特點,馬華亭設計了「峨嵋刺」套路傳授給她,這個套路不但兵器奇特,又糅進了很多輕盈跳躍的動作,如「鷂子翻身」,「燕子抄水」,「倒打紫金冠」等,動作編排新穎,既充分體現兵器特點,又顯示了腰腿功夫,演練起來如行雲流水,優雅灑脫,精彩絕倫,十分叫好。

  在這次體育盛會上,馬春喜的「峨嵋刺」脫穎而出,好評如潮,最終獲得了金獎。而她與母親馬玉霞的「對打拳」表演,也因功夫紮實,配合默契,打鬥逼真,扣人心弦,獲得了全場觀眾的好評。

  隨後,馬春喜被選入「蒞京表演團」,前往北京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專場表演。馬春喜英姿颯爽、滿場飛舞的表演,令這些特殊的觀眾拍手叫好,笑逐顏開。後來,馬春喜的這套動作多次為越南、朝鮮、柬埔寨等國貴賓

  表演,令那些大人物讚嘆不已。

  馬春喜後來兩度脫離武術界,但最終仍與武術緣分難解。1954年,她入選國家武術隊,師從武學大家李天驥,後來國家武術隊因故解散,她改練體操,達到健將標準,曾代表河南參加全國第一屆青少年運動會體操比賽。1961年,她被保送到北京體育學院體操系,但到了那裡才發現,這個系的全名是體操武術系!似乎是前緣鎖定,她稀裡糊塗又回到武術界,這次師從武學大家、河南老鄉張文廣,她的武術功底得以再上層樓。

  北體畢業後,她沒能從事武術工作,而是被分配到鄭州市十一中任體育老師。1979年,河南省組建武術隊,她才又被「挖」到省體委,出任省武術隊女隊教練,為河南培養了許多著名的武術運動員。後來她又出任河南武術隊總教練,在任期間,兢兢業業,踏實努力,1991年,河南男女武術隊分獲全國武術錦標賽冠亞軍,使她的教練生涯獲得完滿成功。

  馬春喜的妹妹馬春玲、馬春琦及弟弟馬春山也都與武術有著不解之緣,數十年來,他們活躍於武術競技場,均獲得多項殊榮。馬春山的兒子馬振宇承傳家風,多次在省內外武術比賽中拔得頭籌。馬春喜的兩個兒子也長期從事武術運動,屢獲佳績,她的孫女劉若彤年僅八歲,卻已在武術上表現出過人的天分,在香港國際武術節和焦作太極拳交流大賽中斬獲四枚金牌。

  今年10月15日,馬春喜將赴四川宜賓,出任首屆老年人健康大會太極拳劍比賽總裁判,這是她退休後常從事的工作。退休十年來,她從競技武術轉向全民健身,創編了太極扇、太極刀、太極拂塵、太極長穗劍等套路,豐富了太極拳的套路,受到眾多愛好者的喜愛,在民間廣為流傳。她常被邀請到省內外各地傳授這些太極套路,也常到香港、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地,帶出眾多的國際學生。接受採訪時,馬春喜頗有感慨地說,以前擔任競技教練,只是「在院裡弄住二三十個人」,從事全民健身活動後,才感覺這條路很廣、很寬、很精彩。

  應時而變,馬家的武術之路似乎越來越開闊。

  馬家武術第四代傳人馬春喜為周恩來總理和朝鮮貴賓表演「峨嵋刺」套路。 翻拍資料圖片

相關焦點

  • 百歲老人的百年武術夢
    孫祥練了一輩子的武術,也做了一輩子的武術夢。如今已過百歲的孫祥,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依然可以熟練的打出一套拳術,靈活的耍出一段兒雙刀。   拜名師 學武藝   據孫祥回憶,在他少年時期,當時社會上習武之風鼎盛之極,無論是他所在的楊寺莊,還是附近許多村落,甚至全開封很多地方的習武之人都很多。
  • 施華洛世奇:百年家族,不止一個「閃光點」
    明年,這一古老而神秘的家族企業,將迎來自己的第125個生日。6月19日,在施華洛世奇誕生地——奧地利瓦騰斯山谷中,《哈佛商業評論》對話Robert Buchbauer,探索這家百年家族企業傳承的密碼。
  • 通訊:走出百年孤獨——一個秘魯華裔家族的編年史
    新華社利馬11月18日電 通訊:走出百年孤獨——一個秘魯華裔家族的編年史新華社記者肖春飛 趙暉 申宏100年前,一名廣東男子從中國南方出發,乘船前往南半球的秘魯,經歷了驚濤駭浪的生死考驗之後,抵達了這片陌生的土地。
  • 【家族傳承】李錦記:我們用「家族憲法」撬動百年傳承
    與常規不同,調味品巨頭李錦記低調地以不上市、「家族委員會」、「家族憲法」、「永遠創業精神」支撐起126年傳承四代的驕人成績。 作為廣東省政協委員、李錦記第四代傳人之一的李惠民將經驗寫進了一份「關於廣東百年老店保護和發展」的提案中。「先有『家』,再有『企業』,企業要保持長青,一定要有『思利及人』和『永遠創業』的精神。」李惠民表示。
  • 天神守護的風水寶地和一個家族七百年的興衰史
    在《庸庵筆記》中,論述了一個家族七百年的興衰史與風水之關係,如下為其內容,由於是文言文,我略作簡譯。鬼神默護吉壤世俗篤信地理風水師說,安葬亡親時,如果在風水寶地則子孫富貴多福,否則貧賤衰絕。直到清朝道光年間,尤氏後人忽然控告張氏家族盜買文簡公墓的空餘之地。官府雖然屢次勘察,連年不能判決。原來張氏家族已經葬在那裡好幾世了,年代稍遠,並不知道是尤氏的哪位子孫賣地,且官府因為這是先賢名人的墓地,按例不能不保護。
  • 山西三百年歷史「辛村形意拳」進校園傳承中華武術
    山西三百年歷史「辛村形意拳」進校園傳承中華武術   中新網太原11月29日電(張陽陽)29日上午,在山西太原辛村小學,200多名學生在課間操時間集體練習形意拳基本套路,校方通過武術進校園的方式,讓有著三百年歷史的「辛村形意拳」得到傳承和延續,深受學生喜愛。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書評01百年家族的秘密:六朝何事?比較奇怪的是,不僅曾國藩很熱,曾家的某某後代今天如何如何也成了社會上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就導致了在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治國、平天下的今天,熱點順其自然地轉移到「修身、齊家」的問題上去了,市面上說曾國藩組建湘軍、辦洋務這些事情的書,遠不如《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訓》或類似主題熱銷,一如作者所著的《百年家族的秘密》,這種熱潮讓芸芸眾生做起了「成為一家之曾國藩」的美夢,仿佛認真研讀一番再把這些教條用在下一代身上就又開啟了一個長盛家族
  • 百年家族的背後代表了整個社會階層的固化
    反思什麼呢,反思為什麼國內沒有百年企業,沒有傳承久遠的家族,然後就會用國外的某某企業,某某家族作為正面教材,對國內的社會環境大肆批判,什麼國人不修德行,企業賺黑心錢,應試教育禁錮思想什麼的,然後又拿不出切實的證據,著實令人費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國外的所謂百年家族。
  • 百年騎士團每種血脈建個家族好不好?每種血脈單獨建家族優缺點分析
    百年騎士團每種血脈建個家族好不好?很多玩家對於建家族有什麼講究還不太理解,想知道有沒有必要每種血脈都單獨建一個家族,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了百年騎士團每種血脈單獨建家族優缺點分析,感興趣的玩家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三赴邊疆家國情:一個天津家族的百年援疆故事
    (受訪者提供)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李鯤)9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三赴邊疆家國情:一個天津家族的百年援疆故事》的報導。「我的祖先參加過『趕大營』以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支邊建設,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我想把我們家這段100多年援疆的家國情懷續上。」今年50歲的張代國說。
  • 河南這古村 曾發生武術史上最著名「偷師」故事 卻因此成武林聖地
    17世紀中葉,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優秀武術精華,結合導引吐納,中醫經絡等學說,創編出一套既能用於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型內功拳種——「太極拳」。在中國古代,對於傳承看得極重,太極拳作為一門家傳拳法,自陳王廷創編以來的數百年間,一直也遵守著傳內不傳外的規矩。
  • 百年家族商學院-曹志巍金字塔思維與效能提升-塗偉強專訪
    曹志巍百年家族商學院培訓,塗偉強報導,百年家族商學院在線教育金字塔思維與效能提升>【課程背景及課程模型】百年家族商學院培訓,塗偉強報導,百年家族商學院在線教育錯誤的結果源於錯誤的行動,錯誤的行動源於錯誤的思維。
  • ...攜手少林寺培養武術國際生招生引關注 扒一扒我國武術學院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河大將攜手少林寺培養武術國際生招生引關注 扒一扒我國武術學院有哪些 河大將攜手少林寺培養武術國際生可謂是讓人非常驚喜了,不少人喜歡武術的學生都躍躍欲試。 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學將與世界 的少林寺大學進一步合作。
  • 丁克斷遺傳病基因 家族百年四代「漸凍人」
    原標題:家族百年四代「漸凍人」 | 他和兄弟姐妹決定丁克斬斷遺傳病基因  因為最近的一篇自媒體網文,張戟的「漸凍人家族」第一次被拽至輿論中心。這幾天,張戟收到了不少來自朋友、同事的留言,網上的每一條評論,他都仔細讀了。
  • 世界五大富豪家族,資產富可敵國,其中還有一個中國家族!
    但是其實更富有的還是做家族生意的人,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大家族,說是富可敵國也不誇張哦,讓咱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究竟多厲害!首先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有一種說法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實力已經到了可以控制世界的程度,手中掌握了高達50萬億美元的資產。
  • 【學會分享】翰墨傳家三百年,岐黃濟世十四代——從馬氏家族看醫讀文化
    本文就介紹馬氏家族的醫讀文化現象。2006年由郭謙著,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走進世紀文化名門——影響中國百年的文化世家》一書面市,書中「描述了22個對中國100多年文化史有著極其重大影響的家族」,我的家族便是其中之一。雖則如此,文化世家的馬氏家族之淵藪,則是醫學世家。馬氏家族的始遷祖馬銀潢出身於明末皇宮,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詩文禮樂,懂醫。
  • 百年老字號餘仁生大起大落 太能生娃也不是好事,家族企業的弊病
    1910年,「餘仁生」新加坡店開辦,至今,這家108年的老中藥店依舊在橋南路開著。從那時起,餘東旋一家開始由馬來西亞遷移到新加坡居住。另外,遷移新加坡,也是一個影響家族企業的重大決策。相比之下,餘義明的太祖父餘廣培就不會「產人」,雖有二房妻子,卻只生餘東璇一個兒子,另外還保養一個女兒。孩子那麼多,家業傳承是一道坎,為防止家人爭產、家族內訌,早於1933年,餘東璇就立下遺囑:13個兒子均分家產,11個女兒只分得部分現金,而11個妻子不留遺產。
  • 流傳了數百年,家族後代名氣傳遍全球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這樣一個「秘密」,就是在當下我國中有很多資產雄厚的富豪家族。他們家族資產能達到百億、千億之多,但富豪榜中卻「看不到」他們的名字,低調、內斂成為了這些富豪家庭的特徵。這個家族就是貝氏家族,俗話說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我國曾出現過很多有名的富豪家族,但在時間的「洗刷」下他們的消失殆盡了,只有極少部分富豪家族能流傳下來,像貝氏家族這樣流傳了數百年、十幾代的更是少之又少。據傳,貝氏家族的起源在數百年前,經過數百年後貝氏家族依舊存在並且其後代中,也出現過一些享譽全國的名人。
  • 武術精英齊聚一堂 中華武術會舉辦百周年慶典
    10月13日,中華武術會在東亞富豪酒店,舉行了規模盛大的百年慶典活動。武術會旗下的各路武術精英,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嘆為觀止的武術饕餮盛宴。
  • 何鴻燊之後,這個百年家族是否還有人能扛起大旗?
    古今中外,能興盛百年的大家族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如果只看大中華圈,這樣的家族就更少了。內地的馬化騰、馬雲家族發達還不到三十年;臺灣的郭臺銘、蔡衍明家族也不過五十多年;香港的李嘉誠、李兆基家族,初代創始人還沒在背後坐鎮呢。比較出名的,影響力比較大的,恐怕只有一個何鴻燊家族興盛過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