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媒體法新社社8月5日表示,此前滙豐銀行主動「配合」美國政府將華為順利送入美國政府的「實體清單」中,而現在滙豐銀行有可能進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行列。此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在7月份的第三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不久後將會發布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按照商務部的說法,被列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的企業至少觸及4條評判標準,這四條準則分別是:第一,該實體行為是否屬於非商業目的而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第二,該實體是否對中國企業或者相關企業造成實質性的損害;第三,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封鎖、斷供或者其他歧視性的行為;第四,該實體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者潛在的威脅。
而法新社媒體表示,英國的滙豐銀行因為主動配合美國政府的調查而對華為造成了損害,給了美國禁止華為的依據,已經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利益,極有可能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具體細節是在2013年華為被外媒爆料與一家伊朗公司存在「不正當」的商業往來,而華為為了澄清這件事情,當時時任華為CEO的孟晚舟給了滙豐銀行一份PPT以此來對此事做出進一步的解釋,但是在2017年年底英國滙豐銀行卻將這份PPT秘密轉交給美國的司法部,也就是做給了美國政府一個禁止華為的依據,而且更為可笑的是滙豐銀行還終止和華為的合作關係。滙豐銀行這一系列行為已與商務部給出的「不可開實體清單」準則高度相符。
而就在前幾日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英國滙豐銀行是否被列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做出了回應,華春瑩表示:中國很多企業在英國投資開開展業務,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一貫要求中國企業遵循當地的法律來開展業務,當然我們也希望在英企業都能夠得到英國政府的開放,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這對於企業對英國的持續信任產生很大的影響。相反在中國的外國企業,中國政府會一如既往地保障其合法經營權益,對於違反中國法律的企業我們將依法調查處理。
而英國泰晤士報稱這就意味著滙豐銀行有很大的可能進入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雖然滙豐銀行在中國開展業務將近20年,但是一旦違反中國的法律就有可能被立案調查,如果滙豐銀行沒有及時的解決目前面臨的困境,那麼滙豐銀行就有可能在徹底失去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