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市特教校:省級課題《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現狀研究》結題

2021-03-05 閬中市教育科技和體育局

冬陽含笑,歲月沉香。11月9日,《四川省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現狀研究》課題結題鑑定會在閬中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行。樂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教授章永,四川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秀,南充市教科所職教特教室主任李和清、副主任張雪梅,閬中市教研室理論室主任張平,保寧督導責任區主任李蓉參加評審並一致同意該課題結題。

評審專家詳細聽取了課題項目負責人課題研究總結報告和主研單位結題報告,認真查閱了課題研究的過程及成果資料。專家組認為,該課題選題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課題研究工作紮實有效,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方法科學,資料呈現圖文並茂,陳述有理有據。大家對該課題團隊腳踏實地的研究過程和目前取得的豐富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從課題後續研究、成果應用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該課題於2018年6月獲得四川省教育廳批准立項後,同年10月開題,2019年7月提交了中期研究報告,2020年10月提交了結題報告及鑑定材料。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從全省120餘所特教校中選取31所特殊教育學校作為樣本開展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實踐探索、專題研討、外出調研等活動,調查了送教上門政策支持及管理現狀,梳理了各校開展送教服務現狀,了解了送教學生和家庭需求現狀。課題得到了樂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南充市教科所和閬中市教研室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得到了全省各地市州兄弟學校的大力支持。

課題研究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等方式,搭建了一個教師專業成長共同體,初步構建了包括「聯動支持、保障支持、專項支持、策略支持和宣傳支持」的「五維送教支持系統」,形成了《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服務指南》。研究期間,課題組成員有5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一篇文章在成都雙流舉辦的「全國性新型特教學校建設學術研討會」上交流。本課題的結題,實現了該校省級教育科研零的突破。

(審核:何進)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就給小編點讚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愛 叫「送教上門」記閬中市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教師群體
    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眼裡,總是充滿著孤獨、無奈和期盼……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老師,他們情牽殘障兒童,常常奔走在邊遠鄉村、大山深處,頂烈日、冒風雨、踏霜雪,把課堂開到了孩子家裡,為他們送去溫暖、快樂和希望……」我的腦中總是想起這幾句話,它是我們特殊教育學校送教活動的真實寫照。
  • 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 情暖「折翼天使」
    9月10日,項城市千佛閣街道辦事處郭莊社區一名學生家長握著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徐震的手感激地說。中明患有先天性身體殘缺,到了入學年齡卻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入校就讀,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針對中明的情況,安排專人上門對其進行教育、康復訓練。
  • STEAM研究雲端評審結題|楓葉省級課題研究結締
    2020年5月19日,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教科規劃辦的組織和協調下,武漢楓葉學校STEAM課題研究迎來了特殊時期的雲端結題。疫情下,在線騰訊會議室、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教發院、楓葉學校會議室三室連線,雲端包括東湖高新區各初小的等一百多位專家和老師參與會議。
  • 『特教園丁』以專業的力量做有品質特殊教育:唐茂盛
    美麗轉身,創辦高起點特校唐茂盛師範畢業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是紹興縣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有著對小學語文教學自己的理解、理念和研究、實踐,是紹興縣、市的名優教師;十幾篇論文、案例獲得過縣、市一等獎,在省級以上教學教育類刊物發表;課堂教學多次在縣、市做示範觀摩;在學校管理和引領辦學的實踐中,堅持規範、特色創新,文化理校,理念辦學。
  • 向著陽光啟航:天府新區特殊教育學校開校典禮
    楊遠東對天府新區特殊教育學校的籌辦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特教校下一步工作和發展提出了要求與希望。希望學校根據特殊孩子的需求,訓練好他們基本生活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向陽生長。
  • 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上門工作(組圖)
    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切實保障我區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嶗山區特殊教育學校對在籍不在校的重度殘疾兒童實施送教上門活動,將康復教育送到學生家中。
  • 萍鄉特殊教育學科帶頭人鄧志萍獲全國「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黃貴國報導:近日,從中國殘聯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授予傅立新等99名同志2019年度「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的決定》(殘聯廳函﹝2019﹞239號)獲悉,經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殘聯共同評選、推薦,中國殘聯和教育部審核,全國99人獲獎,來自上慄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鄧志萍獲此殊榮,全省僅3人獲獎。
  • 送教送研,讓故事催發課堂生機——記2019年春泉州市小學名優教師送教送研暨「故事教學法」省級課題結題研討活動
    送教送研會樂苑,且織且敘好故事。高屋建瓴精神爽,會心一笑皆有得。多姿的五月,爛漫的五月。在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五月裡,各方賢才齊聚,共研成長。5月14日,惠安縣八二三實驗小學又迎來一場「教學盛宴」——泉州市小學名優教師送教送研暨「故事教學法」省級課題結題研討活動。泉州市教科所劉香芹主任,惠安縣教師進修學校黃永堅書記、郭明珍主任蒞臨會場關心指導。
  • 丹鳳縣建立健全送教上門長效機制
    ——建立送教上門學生準確認定長效機制。動態做好殘疾兒童就學方式的認定工作,準確定位送教上門的對象。送教上門的學生為不能到學校就讀、年齡在6-15周歲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嚴禁將能在特教學校就讀,甚至可以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確定為送教上門對象。
  • 儋州特殊教育學校實施教育與康復並重 促學生全面發展
    2016年6月,學校第一屆初中畢業生9人被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高中部錄取(其中5人在高考班就讀)。此外,學校針對重度的三類對象(肢體殘疾、聾啞殘疾、視力殘疾)送教上門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領導下,在全省率先開展,深得家長社會和上級好評。
  • 教育科研結碩果,英語課題展風採 ——記東莞市茶山譽華學校小學英語課題結題報告
    為總結近兩年來我校小學英語教育教研工作成績,展示我校小學英語課題優秀教學成果,分享優秀科研經驗,推動我校英語教學教研的持續提升,2021年1月8日上午,我校在多媒體報告廳舉辦了東莞市茶山譽華學校小學英語課題《民辦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合文化品格培養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
  • 24年用心用行回答何為特教好老師——記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
    她追求優質特教課堂,探索品質特教課程,書寫情味特教人生,甘當杏園追夢人。——題記1996年,肖敏從樂山師範學校聾教育專業畢業,成了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教師。當她沿著藍田小鎮的六角形石板路走進小巷子深處有些擁擠、破舊的校園,看到盲生、聾生和智障學生時,想到他們生活在無聲的、黑暗的、蒙昧的世界裡,肖敏感覺自己的心被攥緊了,有些疼。
  • 成華特教 「疫」考答卷:離校不離教,全域覆蓋在線送教送康,一個也不能少!
    成華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針對差別各異的特殊學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為區域內輕度隨班就讀(普通中小學資源教室)、中重度(特教學校)、極重度(送教上門)的各類殘障兒童少年提供個性化、差異性的教育康復支持和服務,讓每一個特殊孩子不因疫情而停學掉隊。
  • 廬江實驗中學省級電教課題開題論證會圓滿召開
    2020年11月26日下午,廬江實驗中學省級電教課題《利用名師雲課堂促進初中物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研究》開題論證會在二樓會議室召開。縣教體局裝備中心主任、電教館負責人賀建軍、教研室教研員徐自如、邢海根和張貴林等專家蒞臨指導,會議由副校長李健康主持,課題組全體成員參會。
  • 民進中央建議規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
    儘管《殘疾人教育條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都明確提出了要為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的要求,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從2019年7月開始,民進中央組織調研組就這一問題在湖南等地開展深入調研,在掌握了大量一手情況後,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一件《關於規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的提案》,深度關注特殊兒童尤其是重度殘障兒童的教育現狀。
  • 廣東首個特教省級重點實驗室為何落戶嶺南師範學院?
    這是廣東省內首個特殊教育省級重點實驗室,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設立在高校的特教省級重點實驗室。專家參觀廣東省特殊兒童發展與教育重點實驗室。殘疾人和特殊兒童康復的科研服務是複雜的跨學科工程,任重而道遠。2012年,為響應國家教育均衡發展要求,彌補廣東省特殊教育教師嚴重不足狀況,提高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水平,促進廣東省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嶺師成為省內首批開辦特殊教育專業的高校之一,並聘請我國臺灣著名特教專家吳武典教授擔任特教系首任系主任。2017年,嶺師牽頭成立廣東省特殊教育教師發展聯盟,當選理事長單位。
  • 河南省鎮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為殘障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
    河南省鎮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為殘障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 2019-01-18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教上門實踐探索與理念思考
    【關鍵詞】送教上門 實踐 理念 思考【正文】隨著國家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頒布實施,送教上門、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就讀已成為我國目前對特殊兒童教育的三大主要教育方式,送教上門逐步煥發著生機和活力,在我國脫貧攻堅,義務教育"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奔小康的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洪洞縣特殊教育學校創辦兩年多來
  • 朔城區特殊教育學校送教紀實篇五
    七月盛景,夏花絢爛,朔城區特殊教育學校又開啟了新一輪的送教課堂。「送教上門」服務是保障適齡重殘兒童享受義務教育的重要舉措,用心用情為每一位重殘兒童創設有溫度的家庭課堂,將康復訓練、知識講授、生活經驗融於一體,一人一案、多元送教,將他們從封閉隔離的環境引入融合開放的教育環境。
  • 送教上門工作都「送」了什麼?
    對特殊教育更是高看一眼,厚待一分。國家在各層面上積極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送教上門工作,就是針對那些不能夠走入學校課堂的孩子來進行的一種教育補償。國家給每個孩子的費用都在6000左右。而且,國家對待送教的老師給予了一定的補助。那麼基層送教到底做的如何呢?送教都送了些什麼呢?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送的都是愛心,給孩子送了一些生活上的用品以及康復器具,了解到孩子在家裡的一些情況,也給孩子做了一些個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