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中秋佳節在國人心目中的位置,頗有些「心心念念」——人們好不容易掙脫了漫長酷暑,迎來了在「秋分」和「寒露」兩個節氣之間的中秋時節。想來,所謂的秋高氣爽,大概就是指的這段時間。而中秋時節裡,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作為有著傳統農耕文化浸染的中國,對於這種收穫的欣喜,會不自覺地蔓延到所有人群中。 「金秋菊黃蟹正肥」,讓人食指大動,也讓這段時間有了爭分奪秒的味蕾記憶。
中秋的流傳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由此可見,古人的中秋節過的隆重而又有味,到了現代,隨著科技的發達,手機族越來越多,回家過中秋很多人都不願意放下手機,所以覺得中秋節除了放假外也沒什麼特別的,其實不是節日的味道淡了,只是我們忽略了節日中的很多細節,在傳統中秋佳節之際,小編呢在這裡祝福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快帶上自己的祝福,回家和家人一起賞月話團圓吧!
圖文內容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