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減肥膏藥竟導致皮炎!接觸性皮炎有哪些症狀
減肥是當下不少愛美女性的頭等大事,各種減肥產品如數家珍,但有的減肥藥膏塗抹後卻會出現紅腫,水皰,經醫生鑑定是接觸性皮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接觸性皮炎呢?
減肥膏藥或導致接觸性皮炎
一名嚴重接觸性皮炎患者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竟是擦減肥膏藥導致的。專家提醒,減肥膏藥應謹慎使用,一些不當的減肥方法也最好不要盲目「實踐」。
這名患者是在網上購買的減肥膏藥。她在腹部、腰部塗抹後,發現皮膚發紅,有火辣辣的感覺,幾天後腹部皮膚出現大片紅腫、水皰,停用減肥膏藥後水皰繼續潰爛,並導致高燒。醫院檢查後確定,她是使用減肥膏藥導致重度接觸性皮炎。
皮膚科教授介紹,減肥膏藥類產品大多含有辣椒素等刺激性物質,不同體質的人使用的效果及副作用不一樣。很多減肥膏藥還含有化學成分,其導致的接觸性皮炎無法預防。因此,在選擇減肥膏藥等產品時,最好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產品。在使用前,最好在手腕、手背等局部塗抹試用幾次,切忌隨意加大使用劑量和次數。
接觸性皮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接觸性皮炎表現不一,從暫時性潮紅到伴有大泡形成的嚴重腫脹,常有瘙癢和水泡形成。皮膚的任何部位均可因接觸到過敏或刺激物(包括空氣傳播物)而受累。其特點是皮炎首先僅限於接觸部位,以後可播散到其他部位。
病程長短不一。假使病因去除,單純的紅斑在數天內消退,水泡乾枯。水泡和大泡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可發生破潰,滲出和結痂。假如炎症消退則有鱗屑,有時皮膚會發生暫時性增厚。繼續與致病因子接觸或出現並發病(如受到刺激或外用藥過敏,表皮剝脫,感染)會使皮炎持久存在。
接觸性皮炎西醫治療:
1、系統治療:常使用抗組胺藥物,如第一代的克敏嗪、安太樂、苯海拉明及第二代的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特非那丁等;皮損較重時可考慮短期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20~40mg分次口服;或在急性期病情嚴重時用琥珀酸氫考200~300mg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靜滴,每日一次,待病情控制後逐漸減量並改為口服直至停藥。
2、局部根據不同的病情選取不同的外用藥劑型:紅斑、丘疹及水皰未破,無滲出,採用爐甘石洗劑;紅腫、糜爛、滲液皮損用3%硼酸溶液溼敷;丘疹、結痂皮損外用氧化鋅糊膏或糖皮質激素霜;苔蘚化、皸裂皮損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或10%~20%尿素軟膏,可行封包。
3、繼發感染者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4、發生於眼皮、口周及外生殖器部位的皮損,應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或高濃度藥劑,可用2%苯海拉明霜或1%的氫化可的松霜。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