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將舉辦觀音祈福法會 為聖嚴法師祈福

2020-12-22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訊 2009年1月8日起,法鼓山僧團將於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金山總本山)及各地分支道場,舉辦「觀音祈福法會」,為聖嚴法師祈福。

為聖嚴法師祈福─全球各地分院觀音法會時間表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地點:大殿

上午09:00~11:40《大悲懺》、精進持誦《大悲咒》
下午02:00~04:40《大悲懺》、精進持誦《大悲咒》
晚上06:30~07:30 精進持誦《大悲咒》
晚上08:00~08:40 晚課
逢周六晚上07:00~09:00《大悲懺》

敬邀十方大德珍惜此一殊勝因緣,虔誠參與持咒

中華佛教文化館

1/8(四) 09:30~11:30念佛共修、12:30~14:30藥師經共修
1/9(五) 10:00~12:00觀音法會、12:30~14:30藥師經共修
1/12(一)~1/18(日)
10:00~12:00觀音法會
13:00~15:00觀音法會
15:20~16:20持誦大悲咒
 
農禪寺

元月8日 ~ 18日舉行【觀音祈福法會】,每日共三場,分別如下:

早上09:30-11:00持誦大悲咒
下午14:00-16:00大悲懺;
以及16:00~17:00持誦大悲咒及晚課
晚上19:00-21:00持誦大悲咒。

臺北安和分院

於元月8日 ~ 18日舉行【觀音祈福法會】,時程如下:

早上09:30-11:30持誦大悲咒
中午12:30-13:20持誦《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下午14:00-16:00持誦大悲咒
下午16:00-16:45持誦大悲咒晚課
晚上19:00-21:00持誦大悲咒

桃園齋明寺

98.01.08~18

08:00~19:00 持誦大悲咒
17:00~18:00 晚課
19:00~21:00 禮拜大悲懺

臺中分院

1/08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 持 咒

1/09
09:00-11:30念佛共修
14:00-16:30大悲懺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持 咒

1/10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30-21:30念佛共修

1/11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 持 咒

1/12 星期一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 持 咒

1/13 星期二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 持 咒

1/14 星期三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 持 咒

1/15 星期四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 持 咒

1/16 星期五
09:00-11:30念佛共修
14:00-16:30大悲懺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持 咒

1/17 星期六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30-21:30念佛共修

1/18 星期日
09:00-11:30 大悲懺
14:00-16:30 持 咒
16:30-17:10 晚 課
19:00-21:30 持 咒
19:00-21:30 地藏法會

法會共修地點 臺南分院

1月8日(四)至1月9日(五)每日下午2:30至 4:30 拜一部大悲懺

1月10日及11日(周六及周日)

上午9:00至11:30大悲懺;下午2:00至5:00持大悲咒及晚課

1月14日(三)上午 9:00至11:30持大悲咒 下午2:30~5:00持大悲咒及晚課

1月15日(四) 下午2:30至5:00持大悲咒及晚課; 晚上7:00至9:30大悲懺

1月17日(六) 晚上7:00至9:30大悲懺法會

1月18日(日) 下午2:30至5:00持大悲咒及晚課

法會共修地點 安平精舍

1月12日(一) 下午2:30至5:00持大悲咒,晚課; 晚上7:00至9:30大悲懺

1月13日(二) 下午2:30至5:00持大悲咒,晚課

1月14日(三) 晚上7:00至9:30 大悲懺

1月16日(五) 下午2:30至5:00持大悲咒及晚課;晚上 7:00至9:30大悲懺

高雄紫雲寺

1月8日:晚上7點-9點 大悲懺

1月9日: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懺

1月10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懺、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咒

1月11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懺、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咒

1月12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咒、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懺

1月13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咒、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懺

1月14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懺、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懺

1月15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咒、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懺

1月16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咒、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懺

1月17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懺、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咒

1月18日:早上9點-11點30分 大悲懺、下午2點-4點30分大悲咒、晚上7點-9點 大悲咒

臺東信行寺

1月8日

19:00~21:00 藥師經共修

1月9日
09:30~11:20 持咒(大悲咒)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0日
09:30~11:2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1日
09:30~11:20 禪坐共修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2日
09:30~11:20 持咒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3日
09:30~11:20 持咒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4日
09:30~11:20 持咒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念佛共修

1月15日
09:30~11:20 持咒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6日
09:30~11:20 持咒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7日
09:30~11:20 持咒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1月18日
09:30~11:20 禪坐共修
14:00~16:30 持咒
16:30~17:10 晚課
19:00~21:00 大悲懺

美國紐約東初禪寺

於1月7日 ~ 18日 舉辦 大悲懺祈福法會

星期一 ~ 星期五 PM 7:00~9:00 大悲懺法會

星期六 PM 2:30 - 4:30 ,PM 7 - 9 各一場

星期日 PM 2::00 - 4:00

加拿大溫哥華道場

1月7日至1月8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11:00~12:00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下午15:00~16:00 晚課 大悲咒

1月9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10:00~12:00 念佛共修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下午15:00~16:00 晚課 大悲咒

1月10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10:00~12:00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佛前大供
下午14:00~17:00 大悲懺 晚課 大悲咒

1月11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09:30~12:00 禪坐共修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下午15:00~16:00 晚課 大悲咒

1月12至1月15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11:00~12:00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下午15:00~16:00 晚課 大悲咒

1月16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10:00~12:00 念佛共修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下午15:00~16:00 晚課 大悲咒

1月17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11:00~12:00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下午14:00~15:00 晚課 大悲咒

1月18日
上午06:00~07:00 早課 大悲咒
上午09:30~17:00 禪一
上午11:00~12:00 大悲咒 觀音聖號
下午16:00~17:00 晚課 大悲咒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緬懷效法聖嚴法師 法鼓山農禪寺各道場同步舉行傳燈儀式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2月20日晚間7點,法鼓山農禪寺以及各分支道場,同步以「傳燈」的莊嚴儀式,緬懷並發願效法聖嚴法師為弘法利生,以生命實踐、體驗佛陀教法,所開展出的慈悲與智慧。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開示時表示,聖嚴法師說:「我的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我們何其有幸,能夠追隨聖嚴師父修學佛法、實踐佛法。感恩今生與聖嚴師父有約,相信這份法緣,不僅是今生有約,而是生生世世與師父有約。 果東法師強調要緬懷聖嚴法師的教澤,讓佛法永遠不斷,便是要傳承、傳持、分享法鼓山的理念、精神,以及具體實踐的方針、方法。
  • 臺灣法鼓山除夕法會 蔡英文等臺灣政要撞鐘祈福
    2月15日(農曆除夕),臺灣法鼓山在法華鐘樓舉辦「除夕撞鐘祈福法會」,蔡英文,賴清德,馬英九,吳敦義等各界嘉賓出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除夕撞鐘祈福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8年2月15日(農曆除夕)晚上9時25分至翌日凌晨零時45分,臺灣法鼓山在法華鐘樓舉辦「除夕撞鐘祈福法會」,蔡英文,賴清德,馬英九,吳敦義等各界嘉賓,與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首座惠敏法師,敲響全球第一座刻有整部《法華經》的青銅梵鍾「法華鍾」,共圓一百零八響鐘聲,藉由渾厚悠遠的鐘聲,為法界一切眾生祈福,並祈願世界少災少難、平安有福。
  • 法鼓山將舉辦國際研討會:紀念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
    聖嚴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9年6月28日至30日,臺灣法鼓山僧團將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漢傳禪法之當代流傳座談與禪修體驗」與「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6月29日至6月30日,為紀念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法鼓山和臺北大學、法鼓文理學院、聖嚴教育基金會共同合辦的「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將透過心靈環保與經濟學、公共治理、財務會計企管、社會學的結合,延續聖嚴法師跨領域對話、弘法的願心。每個單元均有專題演講,發表論文近50篇,上百位學者參與交流,會議精彩可期。
  • 為全球祈福消災免難 法鼓山回向〈大悲咒〉6百餘萬遍
    「《大悲懺》法會」,將各地民眾近期在「雲端」念佛、持咒的祈福心力,悉數回向世間消災免難、眾生心安平安。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親任法會主法,會後並開示修持觀音法門的要領,帶領網路同步共修的信眾,同為現正遭逢疫病、戰爭、天災人禍而受苦受難的地區與民眾做功德祈福回向:「祈願觀音菩薩護念法界眾生,於觀受苦難中悉得智慧、慈悲;復以慈悲、智慧解脫一切苦難」。
  • 法鼓山除夕撞鐘108響 蔡英文馬英九吳敦義三巨頭同框祈福
    法鼓山於4日(農曆除夕)晚間10時,在法華鐘樓舉辦「除夕撞鐘」,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席吳敦義、「內政部長」徐國勇、新北市長侯友宜等,與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一同敲響法鼓山鎮山之寶法華鍾,象徵斷除過去、現在、未來的108種煩惱,並藉由供燈儀式匯聚願力,祈願在人人心中燃起菩提心燈,在新的一年光明吉祥,為人間帶來希望與幸福。
  • 聖嚴法師:我們早就統一了,統一在中國佛教
    2月15日,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在法鼓山舉行。圖為參加追思法會暨植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蕭萬長隨眾僧和信眾送聖嚴法師舍利函前往植存區。  2月15日,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在法鼓山舉行。圖為參加追思法會後,法鼓山眾僧與信眾及馬英九、蕭萬長等送聖嚴法師舍利函前往植存區植存。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聖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圖]
    六月一日下午,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在臺北市舉辦「重建希望——從四川震災談起座談會」。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左二)在座談會上宣布,法鼓山要為四川災區重建做六件實事:為綿陽市安縣秀水鎮重建二所小學;為秀水鎮建一所中學;在秀水鎮建一所醫院;為秀水鎮重建自來水廠;重建新村,為村民蓋房子;設立獎學金幫助受災青少年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學業。曾主持臺灣「九二一」地震重建的蕭萬長(左一)及著名影星李連杰(右二)也出席座談會。
  • 聖嚴法師簡介
    法脈法源聖嚴法師同時傳承臨濟及曹洞兩系法脈,臨濟宗法脈傳自靈源老和尚,法名知剛,法號惟柔,禪法傳承第67代,臨濟正宗第57代;曹洞宗師承東初老人,法名慧空,法號聖嚴,為禪法傳承第62代,曹洞正宗第51代。
  • 法鼓山:1989年,聖嚴法師將金山的新道場命名為「法鼓山」,為一般信...
    並帶領弟子於關渡平原整地開墾,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將此處命名為「農禪寺」。  一九五九年,退下戎裝的聖嚴法師來到中華文化館,在東初老人的座下二度出家。一九七七年,東初老人無疾坐化,囑聖嚴法師繼承法業,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住持,致力佛法弘化與禪修推廣工作。  由於信眾日增,為了要尋找一個具有長久性、安定性和未來性的道場建築用地,前後費時八年,卻苦無結果。
  • 名言啟示錄:走進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後來回憶說,「在大聖寺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為混亂的時候。」某種程度上,大聖寺的經歷也成為聖嚴法師日後倡導「正信佛教」的原因。1977年,聖嚴法師在接下師傅東初老人的衣缽後,一面嘗試組織禪修活動,一面積極撰寫禪學著作。在聖嚴看來,持守和傳播正信的佛教,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培養。
  • 聖嚴法師圓寂四周年 農禪寺辦水月映空感恩晚會
    聖嚴法師圓寂四周年農禪寺辦水月映空感恩晚會(圖片來源:法鼓山)聖嚴法師是著名的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為了感念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恩德與教澤,臺灣法鼓山將聖嚴法師圓寂的當日定為「法鼓傳燈日」。臺灣農禪寺舉辦水月映空感恩晚會,表達弟子對於師父最深摯的感恩與緬懷。為了感念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恩德與教澤,臺灣法鼓山將聖嚴法師圓寂的當日定為「法鼓傳燈日」。
  • 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
    點燃心燈(資料圖由法鼓山提供)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法鼓山除元宵節時在各地分院舉辦燃燈供佛法會外,也將於2013年2月23日晚間7時至9時30分,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以及十多處海內外分支道場,同步舉辦「傳燈法會」,
  • 靈鷲山水陸法會圓滿送聖 吳敦義蒞會供燈祈福
    下午一點半,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於送聖佛事前親臨水陸法會內壇捻香供燈,為臺灣安樂、兩岸和平、世界大同祈福。吳敦義特別讚嘆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長期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努力不懈,他期許全臺灣及全世界都能享有經濟繁榮、民生富庶、社會和諧的美好生活。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圖)
    2月3日下午4時4分,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享年79歲。噩耗傳出,海內外梵眾驚愕,無不惋惜。聖嚴法師作為當代世界佛教界當代大德之一,在佛教學術、修行與弘法諸方面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曾獲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  大批民眾自發前往法鼓山弔唁。馬英九、林青霞等臺灣政界、演藝界人士親往奠拜。
  • 7月初臺灣法鼓山將舉辦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法鼓山將舉辦第六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 聖嚴法師_佛教_鳳凰網
    釋聖嚴,或尊稱為聖嚴法師(1930年-2009年2月3日),法鼓山的弟子信眾尊稱為「師父」,俗名張志德(張保康),生於江蘇省南通縣,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法鼓山創辦人。
  • 【海濤法師臺灣弘法行】新竹芙洛麗大飯店 無盡悲心觀音祈福大法會 111019
    莊嚴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唐卡垂掛於廳堂正中央,廣大的宴會廳第一次舉辦如此隆重慈悲的法會。壇城前為六道眾生準備著珍饈美饌供養諸佛。今日,生命電視新竹中心於芙洛麗大飯店主辦「大悲無盡觀音祈福法會」。師父開示道:「祈福的對象是誰呢?有些人說是我!『我要發財!』
  • 聖嚴法師荼毗出舍利子和舍利花
    2月10日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法體,8日下午進行荼毗(火化)儀式。雖然聖嚴法師在遺書中載明,要求弟子「勿撿拾堅固子(舍利子)」,但外界仍舊相當關切,聖嚴法師的法體究竟是否燒出舍利。根據當天為聖嚴法師進行荼毗(火化)儀式的管理員透露,聖嚴法師法體的確燒出了舍利子和舍利花,不過,法鼓山也將之視為骨灰。
  • 法鼓山網絡共修零距離 你在哪裡水陸法會就在哪裡
    法鼓山水陸法會於全球設置32個「分處共修」點。(圖片來源:法鼓山) 法鼓山水陸法會兼顧傳統、創新與環保改革,讓眾人在清淨的氛圍中修行。(圖片來源:法鼓山) 法鼓山運用現代網絡影像技術,讓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問題,於水陸法會期間開放「雲端祈福」、「網絡共修」,讓因工作或其他因素無法親至現場的民眾也能參與共修,或透過網絡為自己和親友寫祈福、超薦牌位,並於全球設置32個「分處共修」點,由當地法鼓山道場的法師帶領修行。 法鼓山高雄紫雲寺此次在法會期間轉播「地藏壇」、「藥師壇」、「祈願壇」、「瑜伽焰口壇」、「幽冥戒」、「普佛」、「送聖」等佛事內容。
  • 臺灣法鼓山倡導孝親報恩 啟建「梁皇寶懺法會」
    為倡導孝親報恩的慈悲與智慧,法鼓山在中元期間,於全臺主要分寺、院,亦均將舉行祈福報恩法會,方便民眾就近參與。 8月20日上午8時,農禪寺啟建梁皇寶懺法會。下午14時,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即以《菩提心十隨》、《人生要解》等等金句法語,透過網絡直播向上萬名共修信眾勸勉,以佛法、禪法、心法,將習氣轉化、淡化、淨化,學習放下利害得失心,消除身語意三業行為的偏差,那麼,生活中的承擔,就不會成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