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貞山教授的《「社會生態人」新人性假設與人的全面發展——基於價值哲學的視角》,幫助我們審視「客觀世界以及人類自身與客觀世界的關係」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參考範式,對於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啟迪。
---------------
鍾貞山教授所著《「社會生態人」新人性假設與人的全面發展——基於價值哲學的視角》,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價值哲學的獨特視角對「人性危機」「生態危機」和「心態危機」進行了深刻審視分析,對「人-境和諧共生」狀態下的理想人性進行美好展望,構建了「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的理論模型,提出了諸多值得借鑑和參考的塑造「社會生態人」人格進而有效破解「三大危機」的實踐路徑,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精品力作。
第一,從理論特色的視域看,「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具有很強的現實關切性和鮮明的問題導向。作者聚焦當今時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我之關係的實然狀態,指出要在根源問題即人性問題上發力,要引導人性從實然狀態向應然狀態轉變。而人性的應然狀態究竟應當如何?為探索這一命題,作者立足社會現實,以唯物辯證的科學態度和濃厚強烈的人文情懷系統回顧和考察了人性假設理論的歷史演進與時代價值,吸納鏡鑑傳統人性假設理論,從而創造性地構建出「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
第二,從發生認識論的視域來看,「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具有厚重的學理支撐和深刻的現實依據。「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雖然是作者的獨特理論創造,但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有著厚重的學理支撐和深刻的現實依據。作者以馬克思主義人性觀為社會生態人人性生成的哲學基礎,以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對人性的新期待為考量依據,以「自然的價值」和「人性的自然生成」為價值源泉,揚棄了「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理性人假設」等單一向度的人性假設模型,從而創造性地構建出「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
第三,從本體論的視域來看,「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具有明確的科學內涵。作者從素質、品質和特徵表現三個維度對「社會生態人」進行了概念界定,指出「所謂社會生態人,就是指順應生態發展規律,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共生並協同進化的人」;從層次結構和和互動關係兩個維度精闢闡釋了「社會生態人」的人性要素,即生態理性、和諧情感、完全意志和適度欲望。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從「社會生態人」對自然、社會、生態和人生的基本態度和倫理構想方面提出了「社會生態人」的倫理價值觀,從而全面而詳細地揭示出「社會生態人」的科學內涵。
第四,從價值論的視域來看,「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具有深厚的價值意蘊。作者在探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關係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價值哲學的分析尺度,科學揭示出「社會生態人」的價值意蘊。一是關於「社會生態人」的人性發展價值,作者對傳統人性假設實現了揚棄,對馬克思主義人性觀實現了創造性的繼承與發展,展現了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價值,凸顯了人性發展的實踐價值。二是關於「社會生態人」的社會生存價值,作者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邏輯思維,從「社會生態人」的價值生成、價值依據和價值選擇三個維度對此作出了系統解釋。三是「社會生態人」的思想道德價值,作者從「社會生態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和倫理價值兩個方面對此進行了深刻闡釋,作出了科學回答。
第五,從實踐論的視域來看,「社會生態人」這一新人性假設模型具有突出的實踐導向性。首先,作者綜合運用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相關知識闡釋了「社會生態人」的人格內涵及其特徵,從生態人格、道德人格、和諧人格三個方面對「社會生態人」的人格內涵進行界定與闡述,並揭示其三大特徵,即平衡和諧與全面發展的統一、道德實踐與主體間性的統一、生態精神與道德自律的統一。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指明了「社會生態人」人格的塑造理路,即培育生態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營造人與自然及社會和諧的生態文化;「社會生態人」人格的道德教化。「社會生態人」的人格塑造是一個十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過程,需要在制度上建立長效機制,為此提供重要保障。基於「社會生態人」人格塑造的這一重要特點,作者以長遠的眼光提出要建立「社會生態人」正義制度。
作者在書中的「結論與展望」部分指出:「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認識自身、創造文明的歷史。人類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每一次進步都有賴於人們對客觀世界的重新審視,其結果也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誠如此言,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遍及世界的嚴峻形勢下,人類對「客觀世界以及人類自身與客觀世界的關係」進行新的反思與審視,就顯得尤為緊迫,這是全人類的共同任務,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鍾貞山教授的《「社會生態人」新人性假設與人的全面發展——基於價值哲學的視角》,無疑為我們反思和審視「客觀世界以及人類自身與客觀世界的關係」提供了一種很好的參考範式,對於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啟迪。
(本文為山東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邏輯理路研究」(2020F35)、山東大學「研究生課程思政」專項計劃「協同學理論視域下輔導員參與研究生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機理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周明明(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