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旺報》主辦的「兩岸高峰論壇系列」之「紀念孫中山150歲誕辰——對當前兩岸關係的啟示」27日在臺北舉辦。論壇邀請島內專家學者,就如何看待民進黨「去孫化」、如何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如何從孫中山的青年工作中借鑑經驗等議題展開討論。
應邀出席的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說,民進黨「去孫化」,要使其「形神俱滅」。「形」是指對於孫中山的紀念,要讓社會忘記他。「神」是指意識形態,孫中山的思想,要切斷孫中山與臺灣的連接,我們對此應該警惕。臺灣社會對孫中山沒有負面情緒,只要恢復歷史真相,「去孫化」的企圖便難實現。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認為,孫中山的遺訓「和平、奮鬥、救中國」,在當前的兩岸關係下更發人深省。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去年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表示,要對兩岸關係提出建設性的主張,希望能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其中涉及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要把兩岸的政治關係講清楚。孫中山提出的「和平」、「平等」、「天下為公」、「王道」等,可以作為思考未來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非常重要的精神指標。在「分治不分裂」的基礎上簽署和平協議,為兩岸真正開創和平道路,這才是我們今天紀念孫中山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臺灣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稱,第一,要加強孫中山和臺灣青年的連接,必須通過新媒體和網絡的力量,通過新展示形式拉近孫中山與青年的距離。第二,要通過偶像,讓繼承孫中山思想的人走入年輕人並成為偶像,從接受偶像進而接受背後的孫中山思想。第三,要讓孫中山思想的實踐與青年有連接,相關實踐已在大陸逐漸展現,要把這些事實告訴臺灣年輕人,進而使其認識到臺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記者張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