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們睡不著了,機器人再次挑戰藝術領域,就連塗鴉都有所突破

2020-12-27 絳紫藝術

機械革命淘汰了大量工人,而早期的人工智慧,又讓許多重複勞動的人得到解放,不過,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人工智慧開始威脅到許多白領的崗位。

在幾年前,馬雲就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未來最具潛力的就是藝術和創意領域,因為這種職業是人工智慧不能替代的,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在最近幾年,人工智慧專家和相應的企業,就將人工智慧應用到藝術領域,由機器人畫家創作出的作品多不勝數。不少人工智慧創作的繪畫作品都賣出了高價。

看似不會被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代替的藝術領域也岌岌可危,這些可以創作藝術品的人工智慧,在人工智慧創作畫作之前,科學家將成千上萬幅畫作輸入到電腦裡,然後由人工智慧進行學習和分析,慢慢學習繪畫的方法。

除了一般的繪畫之外,在最近,人工智慧又獲得了街頭藝術家這一頭銜。

這個可以創作出街頭繪畫的人工智慧叫做「GANksy」,經過5天的密集訓練,這種訓練就是從人類塗鴉藝術家的作品中進行學習,從GANksy學成之後,到現在為止,它已經創作了幾百幅街頭作品了,目前它的一幅畫作可以賣到1000多元。

從畫面上來看,這位名叫GANksy的人工智慧街頭藝術家的作品,主要以黑白繪畫為主,繪畫的方式,非常像鼎鼎大名的街頭藝術家班克斯。

不過科學家稱,這位名叫GANksy的人工智慧並沒有模仿任何一位街頭畫家,它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存在,GANksy有自己的創作風格和自己的創作方式。

雖然人工智慧已經畫出許多幅作品,不過,還是有許多人認為,人工智慧並不能取代創意方面的工作,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可以學習人類的繪畫方式進行創作,但是,它本質上還是需要學習人類的作品,它們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思想和屬於自己的思維,只是機械的記錄它看到的圖片,然後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組合起來,並不能稱為會畫畫。

相關焦點

  • 塗鴉藝術家淡定表示,塗鴉本是一門隨時會被抹掉的藝術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通過電話和郵件專訪了這兩位藝術家,請他們談談各自的塗鴉作品和創作理念。藝術家施政:在創作時就知道保留的時間不會長        塗鴉的兩位作者,中國人施政,他說不知道自己算是幹什麼的。
  • 荷蘭藝術家的數字繪畫:源自童年塗鴉
    原標題:荷蘭藝術家的數字繪畫:源自童年塗鴉   荷蘭藝術家的數字繪畫   荷蘭藝術家的數字繪畫   和許多小孩一樣,荷蘭藝術家 Telmo Pieper 四歲的時候就可以在紙上畫各種各樣的動物和人物,雖然畫出的東西在結構外形上總不那麼貼近事實,但卻都充滿了想像力
  • 聖保羅街頭的塗鴉藝術家
    今年31歲的白龍是一位專業塗鴉藝術家,「白龍」是他給自己起的藝名,這次他在隧道入口的牆上創作了一幅長10米、高5米左右的塗鴉,用時5天。下午5時記者再次找到他時,他已經完成了全部繪製,他一面接受採訪,一面審視自己的作品。隧道裡,他的同行們仍在繼續各自的創作。
  • 當大牌遇到塗鴉藝術家之後……
    據全球藝術市場資料庫的領導者 Artprice 公布的《 2017當代藝術市場報告》(ps:在拍賣市場上,藝術家的熱度是根據售出的拍品數目判定)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 10 大藝術家中塗鴉藝術家就佔據了四位,分別是凱斯哈林(Keith Haring)、謝帕德費瑞(Shepard Fairey)、班克斯(Banksy)和卡伍斯(KAWS)。
  • 塗鴉:藝術還是汙染?
    但這種行為很快便引起媒體、主流藝術甚至全社會的關注,塗鴉文字也因此逐漸減少,轉而代之以大型精緻的圖像。學院派藝術家逐漸被塗鴉這種創作模式吸引,塗鴉遂登大雅之堂,慢慢變成主流藝術形式之一。  流行文化助推器  自從被「收編」那天起,塗鴉就成了主流藝術的宣傳工具。
  • 對話|塗鴉藝術家瓊萬:把街頭的能量,把塗鴉帶入美術館
    此次展覽呈現了包括瓊萬在內的八位國際塗鴉藝術家作品,在瓊萬看來,上海當代藝術館為塗鴉藝術家舉行群展代表了中國認可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存在,和過去出現過的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塗鴉將為未來的人們提供一條了解現在的線索,也正因如此,塗鴉作品應該在美術館中被留存下來,而不是隨著城市外觀的變化而消失。
  • 塗鴉藝術如何被士紳化
    在1970年代,當紐約趨向破產衰敗之際,塗鴉藝術突然變得大受歡迎,使得人們將當時困擾紐約的所有社會弊病都與塗鴉聯繫了起來。一群群不守規矩的青少年在街頭遊蕩,任意破壞私人物業和公共基礎設施,他們猶如過街老鼠,被公眾輿論視作將紐約拖進一場反烏託邦噩夢的罪人。
  • 潮眼te丨Coach 大秀也玩藝術?致敬傳奇藝術家玩塗鴉藝術時裝
    Coach 全新一季下城區的靈感其中就加入 80 年代紐約傳奇塗鴉藝術家 Jean-Michel Basquiat 的畫作在時裝上。對此次合作的敬意,Jean-Michel Basquiat 的兩位妹妹和繼母受邀觀秀,侄女 Jessica Kelly 現身走秀。
  • 從歷史看:塗鴉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一種破壞行為?
    但是直到幾個世紀以後的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破壞文物行為這個詞才被創造出來,用來反對文藝復興時期對藝術的醜化。然而,隨著塗鴉越來越多的和有計劃地叛亂和煽動活動聯繫在一起。塗鴉被加上了惡意破壞的標籤。這就是在當今好多塗鴉藝術家都隱藏自己身份的部分原因。
  • 無人機塗鴉:你這麼藝術,咋不上天呢?
    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對創意滿滿的塗鴉大概都不會拒絕吧?比如到韓國一定要去首爾的梨花村或者是去香港必須得拜訪下荷李活道腦洞的藝術家將一面面白牆變成比城市裡奢侈品櫥窗還要美麗的風景不過,要說鬥塗鴉天空才是極限德國一位程序猿就曾經拿無人機當畫筆用天空做畫布玩3d光影塗鴉哼~誰說程序猿沒有藝術細胞吶後來還引領了一波無人機作畫潮流
  • 拉美街頭的塗鴉藝術
    近十年的拉美塗鴉藝術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對社會轉變的產物,在這種轉變中,人們通過塗鴉來實現自己的反叛行為,抗爭可能由城市化給人類精神所帶來的諸多弊端。目前,在拉美各大城市隨處可見那些具有裝飾性圖案的新塗鴉,街頭、地鐵、公交、橋梁、船舶,只要是明顯的公共區域,都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富有想像力的創造。
  • 羅恩·英格裡希:從草根塗鴉人到波普藝術大師
    這種藝術形式最早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之後因為以安迪·沃霍爾為代表的一批明星及藝術家的影響力而在美國得到長足發展,讓波普出現在了時裝、香菸、膠紙、搖滾唱片等物品之上。所謂波普藝術,簡而言之便是將身邊的物品,如漫畫、電影海報、明星、高跟鞋等消費品通過解構、拼貼、重複等手法進行藝術創作。英格裡希就是繼安迪·沃霍爾之後,又一位被稱作近代波普藝術重量級教父的藝術家。
  • 哥倫比亞塗鴉藝術家stinkfish,充滿活力、令人興致勃勃的塗鴉
    Stinkfish,原名Dulce Hogar,哥倫比亞天賦卓越的塗鴉藝術家。比起浮誇式的塗鴉風格,他更喜歡創作一些帶有迷幻色彩和主題的大型壁畫塗鴉,塗鴉內容則是藝術性的描繪各種隨意的面孔,這些面孔來自旅行過程中拍攝的有趣的當地人肖像。
  • 藝術家們看起來都是奇奇怪怪的嗎?
    給我同樣感覺的,還有這些藝術家本人,他們私底下的穿搭,也是有點奇奇怪怪的。▲英國的塗鴉畫家Mr.Doodle今年跟好多品牌出了聯名款,PUMA和FENDI都合作過,相信大家應該對這個圖案都很眼熟了。▲他本人穿的衣服也是畫滿了塗鴉。不止衣服,他的鞋子帽子包包,身上的一切,都必須畫滿才行。
  • 無塗鴉不歡!這座雪梨邊上的小城市超級有藝術氛圍!
    在這裡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吵鬧街市,有的只是一條又一條安靜的街區,讓生活在這裡的人或者是來到這裡旅遊的人都能夠享受到內心的平靜。Newtown之所以會成為人們選擇的旅遊聖地,不僅是因為這個地方那種讓人內心平靜的環境,更是因為這個地方有著很與眾不同的藝術氣息。而且不光是遊客會來到這個地方觀光,就連藝術家也都很喜歡來感受這裡濃厚的藝術氛圍。
  • 一幅簡單的線條塗鴉就能賺大錢,藝術家:關鍵是創意
    我們羨慕藝術家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更羨慕他們不菲的收入,但是,並不是任何一個畫家都可以憑藉繪畫賺到錢。繪畫能力,要知道並不完全等同於賺錢的能力。一幅油畫,畫半年的時間,最終價格還不如一幅用半天時間畫出來的塗鴉,這樣的情況對於畫家來說很正常,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位藝術家說出了關鍵點,那就是創意。記得前段時間,有一幅十分簡單的動物塗鴉,印滿了手機殼和電腦包。
  • 插畫|「塗鴉」藝術的起源
    上一期介紹了電子插畫和遊戲插畫,這一期小編就介紹一下「塗鴉」藝術起源。塗鴉藝術和「嘻哈」音樂一樣都起源於紐約的布朗克斯區。塗鴉藝術家大多是來自社會底層的窮人,他們大多是一些有才華的人並且極富表現欲望,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心甘情願地常年出沒在紐約的黑夜裡,為的只是讓行人看一眼自己的作品。漸漸地,畫家們的塗鴉畫布不再局限於街頭巷尾那厚重的磚牆和廢棄的廠房範圍內,諸多具有塗鴉精神的插畫作品漸漸地出現在各種載體上。如:紙張、服飾(衣服、鞋帽),甚至是居家空間中。
  • 好書|人人都是藝術家!治癒系塗鴉簡筆畫!
    治癒系の簡筆畫塗鴉 對於Lemao來說,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可愛美好的。 Lemao經常把她的作品分享到微博上,很多喜歡畫畫的人都跟著她的分享畫了很多主題的簡筆畫塗鴉
  • 海內外塗鴉街頭藝術家以城市為畫布 打造上海最美一公裡
    創作中的藝術家施政 周卓傲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4日電(周卓傲)近期,一條馬路上的藝術展在上海普陀開放了。在600米的莫幹山路街區上,藝術家們用牆面作為畫布,繪製了一場「露天街頭塗鴉藝術展」。不同於其他藝術展只對外呈現作品,最美一公裡「共生」——天安·千樹城市公共空間藝術主題展契合了街頭藝術的屬性,從布展、創作到最後展出,全過程都在莫幹山路開放進行,期間還有不少路過的行人和藝術家們進行交流互動。據介紹,此次「共生展」吸引了32位海內外塗鴉街頭藝術家及團體,他們用手中筆刷,噴漆,畫筆,在蘇州河畔的公共空間勾勒出「最美一公裡」的「共生」畫布。
  • 誰說塗鴉不藝術?畫家巧妙利用樹木,畫出充滿藝術感的街頭塗鴉
    對於畫畫這種藝術形式而言,人類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作畫方式,也許就是巖畫了,巖畫,顧名思義,就是畫在巖石上的畫,在此之後,人類開始在平整而又光滑的牆壁上開始畫畫,而這正是如今很多街頭塗鴉藝術家所喜愛的創作形式。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幾千年來,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地出現了各種形式的畫種,比如油畫、水彩畫、素描、速寫、國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