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張建國(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填發獲獎證書是激勵學生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們也發現,在一些學生眼中,教師發放的證書逐漸失去了應有的魅力,有些學生甚至並不在乎能不能獲得證書。其原因在於有些教師在填發獲獎證書時過於隨意:有人直接將空白證書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填寫;有人將填寫證書的工作「批發」給學生幹部;有人只填學生姓名,獲獎內容、發放時間等一概不填;還有人發放證書過於隨意、缺少原則……
此等隨意填發獲獎證書的行為,在教師看來也許無足輕重,但在學生眼中,證書的「含金量」會大打折扣,有些學生甚至對證書逐漸失去興趣。這一令人尷尬的局面該如何扭轉呢?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填寫學生獲獎證書也是教育教學工作。學生拿到書寫認真、內容完整、格式規範的獲獎證書,不但能體會到教師的工作態度,還可以感悟到教師的滿腔熱忱,才能品位到證書帶來的獲得感。反之,教育教學效果則難以盡如人意。
其次,教師必須清楚,發放獲獎證書也要注意「備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發放證書也是如此。怎樣布置頒獎背景,讓哪些學生站在什麼位置,請哪些學生發表「獲獎感言」……教師都應該心中有數。準備充分,才能確保活動過程完整、結構緊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次,教師需要知道,發放獲獎證書應該充滿儀式感。儀式感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頒獎活動的高度重視,也能讓全體學生體會到獲獎證書的價值,進而實現發放獲獎證書的初衷:已經獲獎的學生對榮譽倍加珍惜,力爭「更上一層樓」;沒有獲獎的學生認準學習榜樣,不斷追趕。
總之,教師須將填寫獲獎證書視為一項常態化的教育教學工作,發放獲獎證書之前要注意「備課」,切莫隨意對待、應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