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為何被移出教科書?老教授:你看劉蘭芝都做了什麼

2020-12-20 騰訊網

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

「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孔雀東南飛》講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之間堅如磐石的愛情故事,同時也不難看出婆媳矛盾尖銳,其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而作為我國史上首部以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它和北朝的《木蘭詩》稱「樂府雙壁」。

但在新教材中,《孔雀東南飛》這篇漢樂府詩卻被刪除了?不過以為是減輕學生們的「負擔」,老教授表示道:你看劉蘭芝都做了些啥?

劉蘭芝是一個多才多藝且知書達理的閨閣女子,13歲時她的母親就教她紡織,14歲便能裁剪衣裳,15歲時又學會了彈箜篌,還會詩詞,賢良淑德,17歲嫁給焦仲卿時,焦仲卿還不過是個小吏。

劉蘭芝從未在丈夫面前擺過臉色,孝敬婆婆,操持家務,洗衣做飯,還得提水、織布,整日忙個不聽,而焦仲卿只管考取功名,不用過多擔心家中事務。

然而劉蘭芝的婆婆,也就是焦仲卿的母親,看著這對小夫妻恩恩愛愛,卻要蠻橫拆散,說:「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要焦仲卿休妻另娶,而在古時,休妻要符合「七出」,《禮記·本命》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

焦仲卿的父親去世得早,母親一把屎一把尿的將他拉扯大,又看著他逐漸成才,按理說,焦仲卿的母親應該是期盼著兒子過上幸福生活,可她看著兒子與劉蘭芝你儂我儂,卻又覺得自己的分量在兒子心中沒那麼重了,因此遷怒於兒媳劉蘭芝,認為劉蘭芝配不上焦仲卿。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劉蘭芝在婆家處處受到刁難,日子越過越難,但卻是處處忍讓,沒有頂撞婆婆,只說焦家的媳婦難做,讓焦仲卿把她送回去。

焦仲卿對劉蘭芝頗有不舍,「糟糠之妻不能忘」,也就對母親說:「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然而焦仲卿越維護劉蘭芝,其母就越刁蠻。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焦仲卿最終在母親面前敗下陣來,又去勸自己的妻子,讓劉蘭芝暫且回娘家住段日子,他還得去太守府裡辦事,事情弄完了再將劉蘭芝接回來。

在焦家的生活不好過,劉蘭芝早已不抱什麼期望,臨走前也是體體面面,向婆婆和小姑子道別,焦仲卿送劉蘭芝回家,途中又向其發誓,如果沒有焦仲卿的母親,他倆不至於鬧到這樣的地步,而聽著焦仲卿的誓言,劉蘭芝最終還是決定回去焦家,待焦仲卿再過來接。

不過劉蘭芝的兄長可看不上焦仲卿,長兄為父,就打算將劉蘭芝嫁給太守的兒子,焦仲卿得知後非常生氣,就跑過來指責劉蘭芝,劉蘭芝萬分委屈,同樣都是被逼迫,焦仲卿卻對她惡語相向,就算劉蘭芝後來另嫁良婿,焦仲卿又有什麼理由去指責?而劉蘭芝卻用死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事實上這篇文也表達了男女追求自由戀愛的強烈願望,最終雙雙殉情,也是希望後人以此為戒,不要步入後塵,到了社會發展迅速的今日,古時的一些理念早已過時,不少專家認為劉蘭芝的所作所為不利於女性的思想解放。

劉蘭芝何錯之有?並沒有,她自知也沒有,她知書達理,始終保持禮節,也懂得反抗,實際是讓人敬佩的,只是殉情的方式相對極端,為了防止「祖國的花朵」效仿,《孔雀東南飛》也就沒有再被選入新教材。你贊同嗎?

相關焦點

  •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語文教材刪除?史學家:你看劉蘭芝都做了啥
    魯迅是時代的締造者,不過近些年來「去魯迅化」正在漸漸興起,魯迅的文章晦澀難懂成了被下架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魯迅被選入教科書的作品也是越來越少,其實不僅僅只有魯迅,《孔雀東南飛》也被移出了語文教材。
  •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移出課本?你細品,看看主人公都做了啥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移出課本?
  • 《孔雀東南飛》被移出課本的背後,因材施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畢業多年,至今想起來,仍然朗朗上口,翻看現在的語文課本,卻怎麼也找不到那些曾經背得滾瓜爛熟的文章。是的,近幾年來,很多課本上的內容都被大刀闊斧地刪改,如今的語文課本,再翻閱起來,從內容到封皮,除了陌生,還是陌生。
  • 《孔雀東南飛》為何被移出課本?兩個經典內核反而成了「罪過」
    而在眾多被課本剔除的篇目中,我認為《孔雀東南飛》的刪除實在是一大遺憾。《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第一首敘事長詩,自古以來有「長詩之聖」的美譽。作為漢樂府民歌的扛鼎之作,《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詩》並稱為「樂府雙璧」。
  • 《孔雀東南飛》為什麼被移出教材?專家:三觀不正
    近些年來教材變化最大的應該是語文了,很多經典篇目都被刪除了,史記中的《陳涉世家》、杜甫的《石壕吏》、陳壽的《隆中對》等等。最令網友難以接受的是「樂府雙璧」之一的《孔雀東南飛》也被刪除了。《孔雀東南飛》是古代最長的一首敘事詩,代表著樂府詩的巔峰。
  • 《孔雀東南飛》被移出語文教材,到底錯在哪裡?你看上面說了啥
    在中小學生的教科書中有許多經典的課文,這些課文無不是文學桂冠上的明珠,經典中的經典。比如說《木蘭辭》、《赤壁賦》、《滕王閣序》、《長恨歌》等等,近代的也有《荷塘月色》、《背影》、尤其是魯迅的文章,整個《朝花夕拾》散文集幾乎都選入了。
  • 《孔雀東南飛》,被移出中學語文課本,到底錯在哪了?原因很扎心
    年過四十的中年大叔、老阿姨,忽然發現自己曾經的記憶,或者「偶像」文章被移出,多少會有些失落感的,引起熱議也就理所當然了。這不,北京等地又將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從課本中刪除,在社會上再一次引起了熱議。《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最經典的古文學作品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漢樂府詩的巔峰之作。
  • 孔雀東南飛——焦仲卿母親為何一定要攆走好兒媳劉蘭芝?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我在第一章《孔雀東南飛——流傳千古的愛情其實充滿了自私和背叛》中說過,劉蘭芝之死,焦仲卿難遲其究。又在第二章《孔雀東南飛——劉蘭芝的母兄為何急著將她嫁出?》中闡明劉蘭芝之死的禍首其實是她母兄。那麼作為始作俑者,焦母究竟應對劉蘭芝之死負什麼責任?
  • 《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與焦仲卿是假離婚?
    文/榕枝(一組《孔雀東南飛》圖片)【作者介紹】榕枝,成年女性,熱愛讀書寫作的自由人。有時寫點有關女性的文字,與姐妹們一起成長。【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描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劉蘭芝是一個美麗聰敏的女子,從小學習女紅,既懂詩書,又通音律 ,嫁入夫家,勤勞能幹。焦仲卿的形象塑造的也非常鮮明,他忠於愛情,對劉蘭芝一往情深,對母親既敬又怕,性格中糾結與掙扎並存。
  • 《孔雀東南飛》說課稿
    《孔雀東南飛》說課稿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歌頌了美好的純真愛情。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 《孔雀東南飛》被語文課本移除,原因何在?你看文中說了啥
    《孔雀東南飛》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東漢獻帝年間,主人公焦仲卿、劉蘭芝彼此相愛,最後又雙雙自殺殉情,文中充滿了濃厚的悲情主義色彩,尤其是詩中的名句「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更是家喻戶曉,成為千古名句。其實兩人的悲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武帝也難辭其咎。那麼有的朋友會十分不解,這和漢武帝又有什麼關係?
  •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真的是因為婆媳不合哥嫂嫌棄而死的嗎(下)
    上篇我們說到劉蘭芝被迫回了娘家,那麼回到娘家的劉蘭芝又面臨什麼呢?自掛東南枝劉蘭芝悲慘的一生可以反映出那個時代女人的命運,而劉蘭芝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而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同樣對感情忠貞不二的焦仲卿,在其赴清池之後,自掛東南枝。在地下長相廝守。
  • 孔雀東南飛背後是「媽寶男」焦仲卿,劉蘭芝怎麼可能會不受委屈呢
    孔雀東南飛是一則民間愛情故事,後來也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因為電視劇我也只看了幾集,所以並不知道改動大不大。電視劇中的劉蘭芝和焦仲卿開始並不相識,焦仲卿只是和劉蘭芝的哥哥認識,而劉蘭芝的哥哥卻明天都忙著攀附權貴,以至於父親病重都不理會。
  • 《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投河自盡前為何要脫鞋?有何說法?
    《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這個故事取材於東漢獻帝時期廬江郡發生的一樁婚姻悲劇。原本劉蘭芝與焦仲卿夫婦二人生活美滿,婚姻和睦,但焦仲卿的母親卻對劉蘭芝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是看不慣這個兒媳婦。劉蘭芝是個賢良恭順的女子,不願丈夫夾在中間為難,便主動要求丈夫將她遣送回家。
  •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歌頌了美好的純真愛情。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孔雀東南飛》:劉蘭芝不討婆婆喜,究竟為什麼?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長篇敘事詩。這首長詩抓住了古代社會中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主這個普遍的、有著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對當時吃人的封建禮教提出了強烈的控訴。《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叫劉蘭芝。她美麗善良,勤勞能幹,17歲嫁給府吏焦仲卿,夫妻感情很好。儘管蘭芝「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可婆婆還是嫌她懶惰。
  • 《孔雀東南飛》,如果焦仲卿與劉蘭芝沒有殉情,孫權定會殺掉他們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漢民族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講述的是郡府小吏焦仲卿與妻子劉蘭芝的愛情悲劇,在倫理綱常森嚴的時代氛圍裡,兩人深愛彼此卻被無情拆散,只好一個「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另一個「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引為千古慘劇。
  • 《孔雀東南飛》九問九思
    《孔雀東南飛》九問九思 王福安(西安市田家炳中學)從教二十多年來,《孔雀東南飛》也教了十多遍了。我是個愛問愛思的人,在這十多遍的教學中,總是在問自己,問學生,也被學生問,也總在思考。教學的過程,也是問的過程,也是思的過程。
  • 《孔雀東南飛》為什麼被稱為漢代五言詩的裡程碑
    《孔雀東南飛》結構上十分細密,開頭「孔雀東南飛,十裡一徘徊」,和結尾「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相互呼應,前者用了比興手法寫劉蘭芝勤儉持家卻不為婆婆所容,想要離開卻不舍丈夫的心境,後者是寫焦仲卿得知妻子已經投河自盡,自己想要殉情卻放不下母親的猶豫不決。
  • 劉蘭芝那麼好,為何焦母還要休了她?教授:你看看劉蘭芝都做了啥
    記得一次去看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紀念館。在安徽廬江近郊,一個稀稀拉拉的園子,看來還沒有充分挖掘出傳說的含金量。灰撲撲空落落的房間,劉蘭芝正在織布,比起《孔雀東南飛》裡的百媚千嬌,明顯骨骼粗大眉目粗獷,顯得勞動婦女了一點,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審美取向。焦仲卿站在劉蘭芝身後,探出頭去,那架勢,更類似琴挑的潘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