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活著,上海一家三口人的驚人奮鬥史,感動了整個日本

2021-01-12 騰訊網

付出絕不是隨便出點力那麼簡單,有時候意味著付出一生。下文中的父親,在日本打工15年,期間他只和妻女見過一次面……他用整整15年的堅持,最終改變了家族命運!

這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

父親:丁尚彪

母親:陳忻星

女兒:丁琳

1996-2005年,

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

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

製作成一部名為《含淚活著》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

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

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

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朱榕基在訪問日本時

曾給與了這樣的評價

「我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深受感動。」

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學生意外地「發現」了它後

投資幫助《含淚活著》走進電影院

上映後,幾乎場場爆滿

影院大廳裡,《含淚活著》影片海報旁貼滿了日本觀眾的觀後感:

含著淚看完《含淚活著》,這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

無論是誰,看了這部作品,都無法不為之動容。

咬緊牙關的堅強父親,是真正男人。

片中有許多我們日本人已忘卻或失去的美德。盼主人公一家幸福!

這究竟是怎樣的三口之家?

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

讓這麼多日本人為之感動?

父親:丁尚彪

丁尚彪出生於上海

初中畢業後作為知青下鄉到了安徽農村

後來回到上海

發現自己年紀已大

沒有半點技能

成了上海的底層人

想為家人提供更好生活的他

決定去日本讀書深造

1989年

已經35歲的他揣著借來的42萬日元學費

去了日本

就讀於北海道偏遠山區的一所語言學校

學校附近是一個廢棄了的煤礦

人煙稀少

一年有半年因寒冷封山

連當地的人都說

「我不知道當時中國是什麼情況

可要在這種偏僻的地方

生活下去也實在是困難」

丁尚彪逃離北海道

來到了東京

因籤證過期

成了黑戶口

來日本幾年後

他改變了目標

放棄了之前念大學的想法

而是決定好好賺錢

全力栽培女兒

一個人打數份工

每天清晨就出門工作

到凌晨末班車都沒有了

才步行下班回家

為了省錢

住的是最便宜的不帶浴室的單人房

每天回家後

就用一個塑料布圍起來洗澡

這樣的生活

一過就是7年

丁尚彪是黑戶口

不能回國

因為一旦回國就意味著不能再來日本

於此同時還受到家人的質疑

以為他在這邊過得很好

有了新的家庭

直到拍攝人員去到他的家中

將他的生活放給妻女看

誤會才消除

女兒順利考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後

他幹得比以前還多

以此支持女兒留學的學費和生活

為防止失業

他一口氣考了五個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就這樣

又做了7年

如此拼命打工

只是為了有能力培養自己的孩子

堂堂正正做人

才四十出頭的丁尚彪

因為常年的辛勤勞作

一口牙齒稀稀鬆松

掉了好多

在日15年

他總共和妻女見過一次面

和女兒的見面是去日本的第8年

女兒考上美國的大學

作為中轉站

可以在日本逗留24小時

丁尚彪卻不能去機場接機

因為去機場要用身份證

他們相約在一個「日暮裡」的站點碰面

兩父女有些生疏

丁尚彪離開上海時女兒才讀小學

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學生了

兩人說著簡單的話

「長高了,頭髮怎麼白了」

「你要好好減肥了」

「用不著減肥」

「你開雙眼皮了」

「你不講,不要讓別人知道,這段等下減掉」

兩父女相處不過十幾個小時

分別的時刻已悄悄來臨

父女在地鐵上各自無言

丁尚彪在機場的前一站必須下車

父女一窗之隔

都哭得一塌糊塗

和妻子的見面是去日本的第13年

妻子去美國探望女兒

中間可以停留日本72小時

去接妻子的地鐵上

丁尚彪親自策劃了路線

要陪妻子出去逛逛

見到妻子後

目不轉睛地微笑看著妻子

眼神中都是滿滿的愛意

但離別很快來臨

他依然只能送到機場前一站就下車

和當初送女兒時一樣

這15年

支撐他熬過來的信念

是牆上貼著的這張女兒的照片

他說

「就像賽跑一樣,

這個接力棒我已經拿了這麼遠,

我的目標是把這個接力棒最後交給女兒。」

母親:陳忻星

陳忻星出生於上海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在下鄉的時候與丁尚彪相戀

她一直守在上海的家中

送走丈夫

送走女兒

丈夫走的時候

她說不習慣

以前男人做的事她是不做的

現在斷電修保險絲什麼的都要自己做

她勤儉持家

一個人打工供母女生活

丁尚彪寄回的錢

她都用來還債和存下來給女兒留學用

她也是個堅韌的女人

從女兒去美國開始

申請籤證被拒

她就再申請

又被拒

一年只能申請兩次

她每年都會去

連續5年被拒

一次次拒籤

她都沒有放棄

終於在第12次申請成功

女兒 :丁琳

丁琳從小的夢想就是做一名醫生

她的夢想背後是全家的支撐

我們也可以通過這10年

看到丁琳由一個胖乎乎的

滿臉是痘的高中生

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信的大學生

再蛻變為一個美麗的兒童醫院醫生

讓人感動的是一家人都在感恩彼此

丁尚彪說

謝謝妻子支持他的理想

陳忻星說

女兒最應該感謝的是父親

丁琳說

沒有父母就沒有她的今天

這個紀錄片之所以命名為

《含淚活著》

是因為這15年來

三人都在離別和思念的淚水中度過

但最後

他們終於贏來了大團圓

丁尚彪直到女兒醫學博士畢業才決定回國

回國之前

他特地去了當初到日本的第一站

北海道的語言學校

現在

一家人都已拿到綠卡

定居美國

丁琳成了一名出色的婦產科醫生

也已結婚生子

有了幸福的家庭

從他們的日常照來看

他們現在過得十分富裕

但丁尚彪還是沒有閒下來

憑著自己的技能

在某大型酒店當廚師

還嘗試寫作

並成功在紐約中文報紙上發表文章

有很多人

生活安逸卻天天叫嚷著無聊

丁尚彪卻用15年的含淚堅持

不拋棄,不放棄

直到改變了家族的命運!

為了一個目標而堅持不懈地奮鬥

這種人類才有的精神,永遠讓人感動

平凡如你我的人們

更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

都能健健康康

家人能團聚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含淚活著,上海一家三口人的驚人奮鬥史,感動了全世界
    轉載自酷玩實驗室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作品作者:蛋蛋姐這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1996-2005年,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製作成一部名為《含淚活著》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
  • 含淚活著,上海一家三口的驚人奮鬥史,震撼了整個日本!
    他卑微地在食堂做一名炊事員,靠每月不足100元的工資,支撐一家三口的生活。然後,他用15年打黑工的錢,把女兒送去讀了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本碩博8年,如今一家3口定居美國。他們一家三口,用15年,兩代人的奮鬥改變了命運。這個故事被拍成紀錄片,並震撼了整個日本。在群眾的呼聲中,紀錄片在整個日本院線上映。
  • 含淚活著,上海一家3口的奮鬥史震撼整個日本!
    這是上海的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父親丁尚彪母親陳忻星女兒丁琳1996-2005年,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製作成一部名為《含淚活著》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前中國國務院總理在訪問日本時曾給與了這樣的評價「我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深受感動。」
  • 電影<含淚活著>感動日本
    張麗玲和該系列紀錄片中的《小留學生》一片,榮獲被譽為日本奧斯卡的「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最佳策劃」和「最佳紀錄片」兩項桂冠。     《含淚活著》耗時十年,是張麗玲《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系列紀錄片的封山之作。該片講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後,一家三口的命運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 感動日本的中國人,平凡移民者的史詩——《含淚活著》
    時至今日,當小編打開《含淚活著》這部電影時,依舊為丁尚彪一家三口堅韌拼搏的經歷感動不已。《含淚活著》---是由華人導演張麗玲耗時十年之久製作記錄下這一家三口的聚散離合的作品。這部紀錄片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訪問日本時,評價道:「我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後深受感動。」
  • 《含淚活著》記錄華人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了無數人
    《含淚活著》是華人導演張麗玲執導,丁尚彪、陳忻星等參與演出的紀錄片。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後,一家三口的命運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 《含淚活著》感動日本(圖)
    11月28日,這裡首映表現中國人在日本生活和奮鬥經歷的紀錄影片《含淚活著》。售票廳內,《含淚活著》影片海報旁的留言板上,貼滿了日本觀眾的觀後感。  29歲女性寫道:「深受感動。我離開父母有10年了。有許多相同感受。再次懷念家人的情感。我想今天就給家人打電話。」  37歲女性寫道:「令人心情沉重的劇情。我自問能否成為真正的母親。」
  • 《含淚活著》張麗玲執導,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
    《含淚活著》是華人導演張麗玲執導,丁尚彪、陳忻星等參與演出的紀錄片。影片講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後,一家三口的命運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含淚活著》創富士電視台歷史記錄,改變了許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繼《小留學生》之後再次榮獲"日本放送文化基金獎"紀錄片大獎。《含淚活著》記錄中國人在日本奮鬥經歷,謳歌中華民族美德精神。成片近2個半小時,記錄了在日中國人丁尚彪及其家人十年的心淚歷程,以紀實的手法表現了主人公丁尚彪為了夢想,為了家庭和孩子,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苦苦打拼15年的蹉跎歲月。"
  • 《含淚活著》:上海丁尚彪日本打黑工15年,感動島國一億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上海男人是市儈、精明的代表,這些刻板印象是對上海男人的一種無端的中傷。在千萬的上海男人中,有一位上海漢子用自己的十幾年一日的忍耐和努力感動了無數日本人,成為無數人學習的榜樣。青年時期多受磨礪丁尚彪,一個普通的上海男人。丁尚彪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在青少年時期,丁尚彪被安排來到淮北農村,成為了知青。
  • 紀錄片《含淚活著》下周上海紀實頻道中國首播
    2009年11月28日,紀錄片《含淚活著》在東京"波羅的海9"電影廳首映,該影院售票廳內,《含淚活著》海報的留言板上貼滿了觀眾的觀後感,海報中的三個人為主人公丁尚彪一家三口。   該片講述了中國男人在海外的一段奮鬥史,是華人導演張麗玲《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系列紀錄片的完結篇,拍攝耗時10年,輾轉美國、日本、中國(上海)。2009年11月,《含淚活著》在日本院線首映,許多觀眾含淚看完影片,從未做過宣傳卻奪得當年院線票房排行榜首。  遺憾的是,這部影片從來沒有在中國正式公映過。
  • 含淚活著(長篇小說)
    他想靠自己的努力,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學校所處日本北海道最出名的煤礦產區,日語稱之為番外之地,顧名思義是個極為偏遠小鎮。這裡連當地人都難找工作,更何況他們這些語言不通的外鄉人呢?丁尚彪這幫身負債務的中國留學生們,不到一禮拜,便相約集體出逃。在一個飄著小雨的夜晚,他們出逃一路上就像打遊擊戰一樣,不敢走大路,只沿著路邊小道前行,看見車就躲。
  • 《含淚活著》在日本奮鬥十五年,只為女兒去美國留學
    如果有一個城市會讓你一輩子都會記憶,這個城市必定會有一個讓你牽掛的人。他可能是你至親至愛的父母,也有可能陪你走過最初懵懂年代的初戀情人。《含淚活著》結束了,就在畫面淡出燈亮的剎那間,我聽到了好多同學的哭泣聲。我們都被他的生活感動了。
  • 紀錄片:從「含淚活著」到「含笑活著」
    前言:《含淚活著》是一部在日本引起極大反響的紀錄片。導演張麗華用平鋪直敘的鏡頭,將在日華人的生活細緻生動地展現在日本和中國觀眾的面前。有這樣一群中國人,他們忍辱負重,奮鬥在陌生的國度,面對艱難的困境也不輕易放棄,與當時自殺率居高不下的日本社會形成鮮明反差。這部紀錄片播出後,鼓舞了許多當時對生活感到迷茫的人。
  • 《含淚活著》2020年我們應該看一看這部劇,苦盡甘來!
    無意間看到這部《含淚活著》紀錄片,含著淚看完。最大感慨,生活真的好難啊!但苦盡甘來一切值得!2020年尤其值得看一看。丁尚彪去日本打黑工的時代背景時值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大地上,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掀起了一股風潮:去國外打工。當時中國與日本兩個國的發展差距比較大,當然工資差距也大。
  • 《含淚活著》丁尚彪成日本黑戶,為妻女豁命,他選擇做拼命打工人
    偶然間刷到一部紀錄片:《含淚活著》。這部紀錄片真實地記錄了丁尚彪一家人艱難的十五年:經歷了十年動亂,知青丁尚彪和妻子返城回到上海,學業中斷,身無一技之長,令他在這個充滿變革的社會裡舉步維艱。在朋友的鼓勵下,丁尚彪於1989年6月飛往彼岸的日本,開始了求學創業之路。
  • 早二十年去留學,我也許也會含淚活著
    五年之後,張麗玲的作品《含淚活著》剪輯成電影進入日本院線,感動了無數日本觀眾,影片再獲此殊榮。 《含淚活著》的製作耗時十年,也意味著張麗玲《我們的留學生活》系列紀錄片的徹底完結。
  • 《含淚活著》他在日本打黑工,與妻子隔海分離13年,只為送女留學
    《含淚活著》他在日本打黑工,與妻子分離13年,只為送女留學01丁尚彪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工人家庭。1970年初中畢業後插隊落戶,當時他年僅16歲,來到安徽省五河縣,當時最貧困的地區。丁尚彪一家三口丁尚彪因為受大革命的影響,他受教育的機會不多。但是他很有上進心,他一直在為自己尋求留學的機會。1989他靠著向親戚朋友借來的錢。選擇自費去日本留學需要42萬日元。
  • 上海夫妻為供女兒留學,在日本打「黑工」15年,被拍成紀錄片
    旅日華人導演張麗玲,用10年時間跟蹤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含淚活著》。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頃刻間引起觀眾的熱烈回應、好評如潮。正如紀錄片的開頭語:日本,已經連續3年,每年都有將近3萬人自殺,然而卻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在這裡、含淚地活著。一份招生簡章改變了一個中國父親15年的命運丁尚彪,1954年出生於上海,初中畢業時,正趕上城市青年上山下鄉。
  • 中國打工人丁尚彪,在日非法打工15年,勞苦半生感動千萬日本人
    而在今天,我們又憶起一部紀錄了一位"打工人"的過往人生的片子,名為《含淚活著》。【圖】紀錄片《含淚活著》海報影片歷時10年之久,拍攝了一位80年代末進入日本"非法打工"的丁尚彪用用了15年的光陰,在無數次的辛酸淚中和家人兜兜轉轉最終團聚的故事。
  • 再苦,再難,也要含淚活著
    曾經看過一個電影《含淚活著》,這是一個真實的紀錄片。講述著一位普普通通的底層勞動人民,為了女兒和家庭的幸福,隻身一人去日本打工的艱難歷程。許多人跟我一樣,在流著淚看完後心中百感交集,除了充滿堅強活下去的勇氣,還對正經歷著的每一個坎坷,放平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