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八市」到底在哪

2020-12-18 海峽網

N蕭春雷(作家、媒體人)

我遇到數字就犯暈,廈門人又似乎特別喜歡用數字,結果第一到第九碼頭,我只記住了第一碼頭;第一到第九市場,我知道第二市場(因為它是BRT一個站名),找得到第八市場。有段時間我迷上海鮮,常乘BRT去熙熙攘攘的開禾路魚市轉悠、採購,那條街可真是擁擠,兩邊地攤上擺滿了馬鮫魚、黃翅魚、黃花魚、巴浪魚、鰨魦、螃蟹等水產,琳琅滿目,空氣中充滿了魚腥味。

廈門原有10個市場

我一直以為「八市」(第八市場)就是開禾路口進去的這條魚市街;開禾路與營平路相交,後者另有一個比較規範的「營平農貿市場」。讀到黃紹堅的「尋找民國時期廈門老市場」,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搞錯了,民國時期的八市並不在開禾路上。

老廈門的九大菜市場,其實是上世紀30年代前後市政建設的產物。根據資料,當時一共建了10個市場,9個在廈門市區,1個在鼓浪嶼。廈門的9個市場,按第一到第九命名。原來的菜市場應該都建有樓房,攤點就在室內,樓門口寫有大字招牌,就像保存下來的「第六市場」樓門一樣。

九大市場建成不久,廈門淪陷,城區滿目瘡痍。到了1948年8月,《江聲報》登載了一篇魯鈍的《八大市場之遞嬗》,文中說:廈港的第三市場已經廢棄,妙香路的第五市場變成了住宅,浮嶼角的第四市場、中華路古城口的第一市場、美仁宮的第二市場均蕭條冷落,光景最好的是大同路的第七市場、營平路的第八市場和泰山路的第六市場。這篇文章沒有提到安定路的第九市場。

什麼都在變。80年後的今天,九大市場有的消失,有的改造,有的廢棄,唯一還在營業的只有一個第七市場。第八市場仍在,但人們說的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八市了。民國年間建造的第八市場大樓,矗立在營平路和開平路交叉處南面,仿佛已經被人遺忘,殘餘的兩個入口,一個窗子上掛了方「廈門市食品公司八市副食品商場」的舊匾,像是有人懷舊;另一個門口還掛著「八市水產商店」的舊匾,匾下卻是一個蔬菜攤位。

第八市場的延續

我走進破敗的第八市場大樓,梁柱高大,空間寬敞,一樓堆滿了雜物,二、三樓過道狹小,還有一些住戶,門口都釘著「第八市場」的門牌。一牆之隔,市場的繁華變得遙遠,室內積滿空洞的光陰。毫無疑問,這幢建築就是1933年興建的廈門第八市場。隨著市場發展,室內空間不敷使用,市場遂遷移到外面的營平路上,成為露天的營平農貿市場。事實上,營平農貿市場可以看成第八市場的延續。而營平農貿市場的興旺,帶動了鄰近的開禾路的人氣,使之亦變成熱鬧的魚市。

第八市場得以延續,是因為它有特殊的區位優勢。廈門文史專家李啟宇先生說,第八市場緊靠第一、二碼頭,是廈門最有名的海鮮市場,從前龍溪、海澄的漁民討小海,都將海產品運到這裡售賣,早市或晚市,視潮水而定,每天大約一個小時。擔水巷、開禾路原來並非市場,只有些零星地攤,近二三十年才變得如此熱鬧。開禾路市場雖然熱鬧,但秤頭不大好(短斤少兩),老廈門人還是喜歡去營平農貿市場採購,那裡是固定攤位,要好些。

嚴格說來,開禾路魚市離真正的第八市場還很遠,八市的嫡傳是營平農貿市場,但是約定俗成,也不妨將二者都泛稱為八市。幸好民國時代的第八市場遺址還在,為我們確立了八市的歷史原點。我們因此知道,一個個老市場在萎縮、消失,唯獨八市在壯大,從一幢大樓擴大到幾個街區。

相關焦點

  • 廈門八市隱藏的美食
    開禾為外市,遊客多,營平為內市,市民多。八市的內市藏著一家打卡到全廈門數一數二,但卻沒那麼多人知道的沙茶麵——友生風味小吃。這家沙茶麵的湯頭難得帶點酒香,搭配滷汁和沙茶醬一起熬煮,招牌的配料是包心肉丸,老闆每天親自從八市另一家店裡選購的,加一份絕對不虧。如果吃膩了沙茶麵,來一碗豬腳面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是本地人都愛的廈門早餐。
  • 廈門「八市」,傳統的海鮮市場的物價怎麼樣,網友:坑得很
    去廈門,想要感受老廈門生活氣息,八市一定不能錯過。很多人眼中的老廈門,大概都是從開元路、八市這邊開始的吧。關於八市,自《十二道鋒味》在此取景後,網上傳得五花八門。有的說這裡坑,同樣的東西,本地人便宜,外地人貴。有的說這裡好,充滿老廈門的民間煙火,有許多地道傳統風味。
  • 廈門八市有兩個印象深刻的美食店
    說得是八市裡的兩家美食店。先說朱記手撕雞,廈門人定不會陌生。原料是用放養的走地雞、走地雞的特點是脂肪少、肉實緊。徒手撕雞這種手法我還是第一次見、只在眨眼功夫。一隻雞就被撕的條條形狀,接著就把雞肉放在盆裡調拌,味道可按顧客自己口味來調、不辣、微辣、重辣 、店員頃刻間就能幫你調試出來。
  • 廈門八市「紙鶴牆」引人注目 原是用塑料瓶標籤製作的
    (記者林銘鴻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林瑜)開平路是通往八市的入口,昨日下午,路口一面色彩斑斕的「紙鶴牆」吸引了過往市民和遊客的注意。原來,這些栩栩如生的紙鶴是利用回收的塑料空瓶上的標籤製成的。  白色、粉色、紅色、藍色、五彩……現場展示的紙鶴共有上千隻,粘貼在一棵棵仿真樹上,既逼真又漂亮,根本無法看出它們原先只是廢舊的塑料瓶標籤。
  • 八市,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海鮮市場,但依然有廈門最市井的味道
    「菜市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而八市對於廈門而言,就是這樣的存在。去廈門旅遊,一定要去八市感受一下屬於廈門的市井味道。八市全名第八海鮮市場,是廈門老牌的菜市場之一,雖然比較老舊,但現如今依舊商販往來,一派熱鬧的景象。逛菜市場是親近當地的最佳方式之一。
  • 廈門八市美食,市場裡深藏不露的小吃,吃貨不容錯過!
    廈門特色小吃馬蹄鐵,一包八元,外皮快到落渣,其中柔軟的糯米就像馬蹄味的糯米餈,廈門八市的隱形店鋪,店面小,每天排隊,有各種餅,招牌餅是馬蹄鐵,有鹹兩味,鹹香超強奪手。滿煎餅,廈門特色小吃,小塊2元,香糯q彈,餡是紅糖夾花生國仁,攤位非常小不顯眼,一不小心就錯過了,現在有兩個攤位,對面排列著,八市著名的水煎包,是煎好的包子,皮薄餡大,一個兩元。
  • 便宜過八市,這家隱藏廈門八市的海鮮排檔不露功與名
    閩南的春節,戶戶必不可少的就是海鮮,海鮮菜市場的出名程度就是廈門八市了,入口處的四通八達,海鮮市場的江湖擁有它不少的市場黑馬,一望無垠的海鮮攤位,看得懂,看不懂的海鮮市場比比皆是,同時閩南的古早味小吃,這裡都很地道且實惠,如果說去八市場不吃東西,也算是白來,優越的地理坐標,貫穿中山路
  • 廈門不僅有八市,這個本地人買花必來市場邊上,充滿古早味!
    許多遊客都知道廈門有個八市,而且這些年來風頭正盛,很多明星都來打卡。那麼有第八市場,應該也有第一、第二等等這些市場啊,今天來說說廈門二市。在廈禾路上,坐公交車會聽到「二市」站,但實際上,現在的二市已不復存在,原址建了美仁宮大廈,大廈底部保留有一個市場,算是二市的延續。
  • 廈門薑母鴨,景區美食街為什麼很難吃,正宗的到底藏在哪?
    真正屬於廈門本地的特色菜,其實是不多的。我們在中山路、鼓浪嶼、曾厝垵看到的海蠣煎、土筍凍,薑母鴨其實最早是起源於隔壁城市泉州,後來才傳入廈門、臺灣一帶,如今是屬於閩臺共享的地方特色菜。因為廈門旅遊業比較強勁,這幾道閩南特色菜在這座城市賣得格外火。就以薑母鴨來說,在廈門的美食街,你總能看到它的身影。四個人一隻鴨,人均25元左右,就能夠解決一頓午餐,很受遊客歡迎。但很多人表示,廈門的薑母鴨一點都不好吃。其實有這樣的體驗感受,我是理解的。
  • 說到碼頭海鮮,那就不得不提廈門八市,當地人都會去逛的海鮮市場
    作為一個沿海的旅遊城市,廈門吸引眾多遊客,不光光是因為環境好,能看到海,大家到此一遊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奔著海鮮來的。說到碼頭海鮮,那就不得不提廈門的八市,當地人都會去逛的海鮮市場。八市是廈門第八菜市場的簡稱,這是一個在此地上學、上班的人,就算沒有來過,也聽說過的地方~現在也有許多遊客根據旅遊攻略,特地來打卡~夏商水產批發市場和廈門第八菜市場是廈門兩個最大的活鮮市場,不過由於夏商水產批發市場地理位置比較偏,知名度也不如第八菜市場高,所以大家還是對八市比較有印象。
  • 寶藏城市廈門八市,明星都來這裡打卡,美味小吃太誘人了!
    除了三亞的第一個農貿市場,中國另一個受歡迎的蔬菜市場是廈門的八市場。市場變成旅遊打卡的地方,在網上流行起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廈門八市在過去的兩年裡經歷了這樣的轉變。與第一市場相比,八市不僅受到遊客的追捧,也有很多明星打卡,頻繁出現在電視劇和電影中。近年來的知名影片,如《西虹市首富》、《烈日灼心》、《瘋狂的賽車》等。可以看到這個廈門人熟悉的老菜市場。
  • 讓陳曉卿印象深刻的廈門八市,除了龜粿,還有什麼好吃的小吃呢
    曾執導《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陳曉卿先生,在最新一期《圓桌派》第四季中,提到了廈門八市,並且對其印象深刻。他說,要了解一個城市最近距離的就是它的菜市場,就如同「肌膚相親」一般,而且菜市場周圍總是埋伏著許多好吃的,曾經同行的一位東北女孩,竟然連吃8個紅龜粿,把當地人都嚇壞了。
  • 鼓浪嶼應該是廈門最有名的景點了,八市海鮮的確是很多
    去廈門旅遊,給大家推薦這條路線:鼓浪嶼、八市、中山路,鼓浪嶼:應該是廈門最有名的景點了,建議安排時間半天以上,必要支出就是船票了,在網上就可以訂票了,到時候直接刷身份證登船,這個是包含來回的。再次提醒,最好是要提前買票,不然很可能行程安排不上。
  • 深夜食客丨從網紅菜市場「八市」說起?一步一腳印探訪廈門的醉人...
    (一)面線糊和炸五香裡的美食秘密 廈門八市是指廈門第八菜市場,八市包含了開禾菜市場和營平菜市場 想起八市,廈門人的腦海裡一定是這樣一幅畫面:白色外飾的騎樓、大小攤位五顏六色的筐籃、裝滿物什的鐵皮小推車、小店攤主麻利稱貨碼貨時印著花紋的袖套、空氣中瀰漫的海水鹹腥的味道、一來一往的報價和殺價…… 幾十年來,八市始終坐落在這灣小小的漁港,用大自然的禮贈和怡人的古早味道,給予廈門人最深切溫暖的城市記憶。
  • 20元,帶你廈門八市吃到飽
    這幾天的廈門,把這句話詮釋得極為到位。都立夏了,傍晚走在開元路老街,不披件外套,還真有些冷。很多人眼中的老廈門,大概就是從開元路、八市這邊開始的吧。芋包王、鍋邊糊、酸筍面……幾代人固執而安逸守著的一個個小攤與補鍋、修車、照相館……這些快要搬進博物館的時代小鋪,還有路邊的三兩老友,吃茶、話仙、博「十胡」……傳承著老廈門特有的民間煙火!
  • 我國第一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不是廣東江蘇,你知道是哪嗎?
    福建省現在開通的高鐵是溫州-福州鐵路,經過福建省福州、寧德市兩個地級市,於2009年開通。 第二條是福州-廈門高鐵,經過福州、莆田、泉州和廈門四個地級市,於2011年開通。 第三條是龍巖-廈門鐵路,經過龍巖、漳州、廈門三個地級市,於2012年開通。
  • 遇見廈門·夜訪廈門第八市菜市場,尋覓這座城市裡最原始的味道
    在廈門,擁有這座老城味道、老城痕跡的地方莫屬廈門第八菜市場(簡稱八市)。在上個世紀,廈門一共擁有九個菜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城市的發展,現在只剩下一個八市正常運轉。在八市,深藏著許多古早味老店,閩南特色美食,在這裡應有盡有。手撕雞,五香卷,烤鴨,蝦麵,沙茶麵,竹筍凍,糕點…都是誘人的美味。
  • 廈門一市到九市,藏著你或許不知道的美食地圖!
    去廈門,一定要去一次八市,這裡藏著廈門人生活的縮影,而在廈門人的生活裡,不止八市,那些消失的,沒消失的一市到九市,它們的前世今生,都藏著一張廈門的美食地圖。香貢貢三市店 地址:碧山路153-101三市的標記大概只能在市場邊的香貢貢的招牌上找到。配稀飯的肉鬆、解饞的肉脯、肉條……店裡主打肉製品,總會出現在菜市場邊的香貢貢也記錄著不少廈門人的記憶。
  • 老北京年貨必備點心「京八件」重上市面,到底哪八樣卻五花八門亂紛紛
    北京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年貨裡都繞不過傳統點心「京八件」。但「京八件」到底是哪八件,您能答得上來嗎?筆者最近在市場上轉了轉,發現答案五花八門……各家皆不同前門煤市街,是北京一條遊客密集的商業街,沿街有一溜兒掛著「稻香村」招牌的店鋪。
  • 去廈門別再直奔鼓浪嶼,推薦給你們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八市」
    廈門一直被指定為「廈門文藝之都」,深受文藝青年的喜愛。無論是去鼓浪嶼、廈門大學、沙坡尾、曾厝垵、中山路等地,文藝青年的風格永遠是一種不吃煙火的旅行時光。廈門的審美,清新,安靜等等都在其中。當然,這並不是說文清的文學之旅不好,而是說廈門的風景不能只靠文藝來粉飾,就算是文藝,也要嘗嘗人間煙火,這就夠真實的了。八城,是偶然的相遇。但是旅行結束後發現這個地方已經出名了,很多廈門攻略都是用——的讚美來填充的。裡面全是海鮮,心思簡單,最早有廈門的味道。想知道真正的老廈門,只有八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