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農村人過大年,大人們給小輩開壓歲錢是一項老規矩。
你家鄉過大年,大人們給小輩開壓歲錢是個什麼樣的狀況呢?
歡迎你聽我老崔話三農!今天咱們就聊聊這過大年開壓歲錢的一些有趣的事兒。
老崔家鄉所屬之晉東南地區,過大年的時候,大人們給小輩們開壓歲錢,自然也是一項老規矩。有資格領取你壓歲錢的,一般都是自己的兒子、閨女;兒子,閨女成家有了小孩子後,就不再給兒子,閨女開壓歲錢了,而是直接開給了孫子、孫女或外孫、外孫女;還有自己兄弟姐妹的兒子、閨女;兄弟姐妹的兒子、閨女成家後有了孩子後,還要接著開。但給自己兒子、閨女以及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開的壓歲錢,和給兄弟姐妹的兒子、閨女以及他(她)們的孩子開的壓歲錢,要拉開一檔次的。
除此之外,還會有另外幾種情況,也是需要大人們給小輩們開壓歲錢的。這第一,那就是你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兒子、閨女以及他(她)結婚成家後有的孩子。第二,那就是本來不是什麼親戚,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結成的乾親戚,過大年的時候,也得大人們給乾親戚的小輩開壓歲錢;不過,這乾親戚的小輩們成家後,過年開壓歲錢這一項老規矩就自動作廢停止了。第三,就是給自己工作單位的主要領導的小輩們開壓歲錢,不過,開這種壓歲錢的人不是太多,而且也不規律。套用一句官場客套話,就是因人、因事、因時而宜。
老崔上面和你聊了這過大年你給誰都開壓歲錢話題。下面再來和你聊下這壓歲錢的變與不變的話題。
這所謂的變,指的就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的富有程度,壓歲錢的歷史也在不斷發展變化。記得老崔小時候過年,父母給的壓歲錢有五毛的時候,最多不超過一塊錢;過罷大年走親戚,最親的舅舅開的壓歲錢是一毛,也有兩毛錢的時候,最差的時候老崔還得到過舅舅的五個核桃,可能是真沒錢,只好用自家房後的核桃樹結的核桃來替代了。
後來,農村改革開放,農民漸漸富裕了起來,在這過年開壓歲錢的事情上,人們也漸漸大方了起來:老崔結婚成家有了小孩後,給孩子們開的壓歲錢,也是從五元漲到十元;再後來,又從十元漲到五十;待老崔孩子結婚成家,有了孫子、孫女和外孫、外孫女之後,先是每人一百,最近兩年又漲至三百;就這,在老崔老家這地方還不算是多的。今年臘月聽妻子講,人家有的已經給到了五百,聽說過最多的是一千。老崔對妻子講,咱掙得不多,覺著開三百已經很不錯了,想必孩子們也能理解,咱不能和別人比,人比人要氣死人,妻子點頭稱是。
這所謂的不變,指的就是你給你自己孩子和兄弟姐妹的孩子,以及自己和兄弟姐妹的孩子的孩子過年開壓歲錢,是一個定律,是一個一成不變的老規矩:它不隨你與兄弟姐妹走的近與遠,關係處得好與壞而改變,該是多少是多少;不能說走的近的或關係處得好的就多開些,走得不那麼近的或關係處得不那麼好的,就少開些,如這樣就會節外生枝,平添許多麻煩;當然,如果在你與兄弟姐妹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因某種原因斷絕了關係的情況下,則另當別類。如果只是你們兄弟姐妹平輩之間鬧矛盾斷絕了來往,而小輩們之間沒有摻和進來,這過年時的壓歲錢不得照樣開,否則,可以不開。
老崔老家這過大年的壓歲錢,就是這麼個發展史,就是這麼個老規矩。
不知你那裡這過大年開壓歲錢有啥禮數,又有怎樣的有趣事兒。老崔很歡迎你不妨也說來聽聽,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