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營銷大師Seth Godin前不久提出,近百年來組織強調的都是可衡量的職業技能,而對於決策、團隊協作、看清真相、激勵別人等卻稱為是可有可無的軟技能,往往迴避去評價和發展培養,但實際上這些才是對組織成功至關重要的真技能。無獨有偶,最近經濟思想智庫The Hamilton Project也有類似的發現,溝通、協作、領導、自我激勵等非認知技能對於教育績效和職業成功愈發不可或缺。儘管一些人天生具備這方面的一些技能,但就像Godin指出那樣,The Hamilton Project也發現這些技能是可以習得的。在人工智慧日益取代傳統職業的背景下,具備情商、創造力以及人員管理等技能將是未來找到一份工作的關鍵。
簡歷上面光填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分數再也不夠了。除了一般職位要求以外,僱主正在尋找面試者的其他技能。
像數學、英語這類主題的認知技能一直被用來衡量應聘者的水平。但經濟智庫The Hamilton Project報告說,非認知技能對於教育績效和職業成功也不可或缺——而且越來越不可或缺。
非認知技能是你的「軟技能」:像跟人溝通如何,跟別人合作得如何,領導團隊的水平如何,以及自我激勵的程度如何等。
這項報告指出,這些軟技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最終取決於一個人的性格:比方說「一些人天生就更容易與其他人打交道。」此外,報告還將發現與個人及其父母受教育程度進行了緊密結合。
然而,報告同時指出,這些技能是可以學會的。
技能不足
The Hamilton Project提到了對美國招聘經理的一項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除了更傳統和可衡量的能力以外,這些經理對於應聘者是否具備適當的非認知技能一樣關心。
報告稱:「不到20%的招聘經理說最近的畢業生缺乏工作所需的數學技能,但有超過一半的人說最近的畢業生缺乏對細節的關注。同樣比例的招聘經理發現他們在寫作能力和溝通方面存在不足——而這兩個分別屬於單個技能的認知和非認知部分。越有1/3的招聘經理說最近的畢業生缺乏數據分析和團隊協作技能。」
軟技能為什麼重要?
The Hamilton Project認為,非認知技能對於勞動力市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4個關鍵的經濟因素。
1、相對於過去今天的工作要求更多的非認知技能
這張圖表明,在今天,涉及與人合作的任務(需要更好的非認知技能)的重要性已經比1980年底和1990年代提高了許多。像對社交技能和服務技能的需求已經分別增長了16%和17%,而對高等數學的要求僅增長了5個百分點。
綠色:服務性任務;橙色:社會性任務;紫色:數學型任務;藍色:常規任務
2、勞動力市場日益看重非認知技能
這些圖表顯示了工資與不同技能類型的關聯。
認知技能和非認知技能水平越高,收入水平也越高
3、更有可能獲得全職工作
下面兩張圖說明了非認知和認知技能是如何提升的,以及工資和獲得全職工作的可能性也相應獲得提高的。這一點並不奇怪,但數據也表明了隨著時間轉移非認知技能是如何變得越來越重要的。
左圖表明參加課外活動對於更年輕的人的收入影響更積極;右圖表明社交技能對於更年輕的人獲得全職工作的影響更大
4、非認知技能更少的人落後於人
最後這張圖表明具備前25%非認知技能的人幾乎都能完成高中學業,而且超過半數拿到了學位。
再見,資格證書
一些公司的確正在把資格證書放到一邊,轉而採用自己的評估辦法來考核應聘者。2015年時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就說自己準備採用自己內部的評估程序和計算能力測試。該公司稱「安永正在引領工作潮流,挑戰傳統思維和做事方法。變革我們的招聘流程將為有才華無背景的人打開機會之門。」
世界經濟論壇未來工作報告認為,情商、創造力以及人員管理將是2020年最需要的技能之一。該報告還指出:「變化不等人:商業領袖、教育者已經徵服都需要通過積極培養和再培訓提高每個人的軟技能,這樣大家猜能從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