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這個廣為流傳的段子麼?
讀書,就是不想有一天在看到山河壯美的時候,只能說出「哇塞」「好美啊」「太震撼」這種大口感嘆的簡單詞彙,而是脫口而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你是什麼時候發現讀書的重要性的?
有的人說發現世界越來越大的時候;
有的人說在面對晉升機會,因為讀書少,知識儲備不足,不得不放棄的時候;
有的人說在運用讀過的書得到第一筆收入的時候……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利用讀書來改變命運?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歷?當我開始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時,急於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於是買了大量暢銷書。當收到這些書的時候,我開始感到很焦慮,總覺得每一本書都是我需要的,於是開始糾結與先讀哪一本。結果可想而知,因為太過急功近利,最終也沒有通過讀書重塑自我,改變命運。
久而久之,就成了「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時間浪費了一大把,卻從來沒有領悟到讀書的真諦。
直到我讀了《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才發現之前的讀書方式完全是錯誤的,難怪沒有成功。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二志成和鄭會一。二志成是韓國著名暢銷書作家,韓國國民導師,共出版圖書20多本,銷量超過200萬冊。
鄭會一,是韓國知名教育專家,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導致無法正常生活,一度幾近瘋狂,後來通過閱讀,獲得勇氣,開始了新的人生。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借一個職場菜鳥通過大量閱讀,並親身實踐最後找到志同道合的愛人,榮升CEO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作者藉助菜鳥升職記的故事介紹了如何實現大量閱讀的方法,怎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一、100天讀33本書,培養閱讀習慣
100天讀33本書的目的是培養閱讀習慣。
第一步:列書單
首先你要找到100天要讀的33本書。什麼類型的書都可以,只要是你感興趣的就可以。當然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選擇晦澀難懂的大部頭書籍。在這一階段,我們的目的是培養閱讀習慣。大部頭書籍一般需要很紮實的專業知識才能讀懂,在培養興趣階段你很可能因為讀不懂而喪失信心,失去讀書的樂趣。
第二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
100天讀33本書平均3天讀一本書。我通常會早起兩小時讀書,因為早起的這段時間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不會受到任何其他事情的幹擾。上下班時間各安排30分鐘。這樣一天就會有3個小時是讀書時間。
讀書方法有很多種,只要選擇適合你就可以。不同的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例如我讀《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時候我選擇利用早起的2小時連續的讀完。在讀《溝通的藝術》時,因為這本書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三部分,所以我選擇分三天來讀這本書。
在這一階段,作者提供了7個成功秘訣:
1. 購買能夠抓住你心的33本書,不論是書的封面、作家還是內容。2. 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大聲地連說三遍「我今天要讀書」這句話!3-1. 在日記本或筆記本上堅持寫讀書日記。同時也簡單地記錄一下書的名字及所讀的頁數等。3-2. 嚴格遵守早晨讀書1個小時。4. 嚴格遵守晚上讀書1個小時。5. 嚴格遵守上下班路上各讀書30分鐘。6. 每天利用開始工作前的時間和午餐時間讀5—10分鐘的名言錄。7. 一定要做到平均1周讀2本書。
每一本書裡都有一個未知的世界,在書裡你會探索到無窮的樂趣。
二、怎樣克服閱讀倦怠期
我們寫作會遇到瓶頸期,減肥會遇到平臺期,讀書也會遇到倦怠期。
讀書和往缸裡灌水是一個道理。我們在往缸裡灌水時,開始一兩滴水是很不顯眼的,水到了一半的時候,再倒一兩滴還是看不出什麼差異,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如何缸也是灌不滿的。不過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試想一滴一滴地堅持灌到最後,那將會是怎樣的結果呢?」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保持每天往水缸裡灌水的習慣。如果沒有興趣,很容易做上一兩次就會放棄,這時候養成習慣就非常重要。不管是雪天還是雨天,即使再累也要堅持往裡注水,缸一定會裝滿的,到那一刻你就會感覺非常有意思了。再感興趣的事也會有厭倦的時候,這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才行。要相信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哪怕是難以察覺的微小進步。並且要對自己充滿希望,還要有鍥而不捨的意志。
當出現閱讀倦怠期時,一定不要忘記我們讀書的初衷。作者認為決心只能堅持三天,時間長了決心會削弱,所以要時常提醒自己最初的目標。
在倦怠期那可以去見那些能幫助你的人,例如書友。如果沒有書友,你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發表書評,以文字的方式去幫助剛開始閱讀的人。還可以去讀一些成功逆襲的人物傳記。
任何時候克服倦怠的力量都在於自身。只有成功克服倦怠期才能成功的邁入下一階段。
三、利用一年的時間,讀100本與自己業務有關的書,培養專業能力
克服了倦怠期,接下來我們利用1年的時間,閱讀100本自己相關專業的書。有人說讀歷史書,你就多了五千年的閱歷。100本書蘊含了3000年功力。
1. 每個月買10本業務領域裡的經典讀物。
2. 一周讀兩本。
3. 在必須知曉的部分下邊畫橫線做標記,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想法。
4. 重要的內容要抄錄或錄音,利用上下班時間,反覆讀或聽,慢慢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東西。
5. 每個周末寫當周所讀兩本書的評論。
在這個階段,每一本書都要做到有效閱讀。有效閱讀就是指把讀過的內容內化成自身的能力。
可以寫讀書筆記,在之後回顧知識點的時候可以重讀讀書筆記。讀筆記要比重新讀書簡單的多。輸入的同時要有所輸出。每天閱讀三小時,那麼就要保證有1.5小時的時間來輸出,你可以把看過的內容講給身邊的人聽。如果身邊沒有人你可以寫書評,也可以根據輸入的內容寫原創文章。文字的輸出會更有效的加深記憶。
四、挑戰一年讀365本書
要想成功,就必須擁有成功者的思維。
首先讀100本有關當代成功CEO的書,不管他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其次讀100本類似塞繆爾·斯邁爾斯的《自我拯救》類自我啟迪的書,當然不是平時常見的可以輕鬆閱讀的那些書。最後再讀165本培養領導才能的書,包括記述偉大人物的傳記、自傳和評傳。
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我們去吃自助餐,如果一開始就擺滿一桌,結果很可能就是吃到胃難受,還會剩下很多,浪費食物的同時還要被扣押金。不如少量多次取餐,反覆品位,享受美食帶來的愉悅。
如果你也想通過讀書來獲取成功,那麼我建議你可以仔細閱讀《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相信你會有不錯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