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多家醫院開通線上診療 疫情中爆發能否改變傳統看病習慣?

2020-12-20 西安網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新的醫療形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就醫習慣。在狙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役中,多家醫院或平臺開通了線上診療通道,網際網路醫療在線問診和活躍人數近期也增長明顯。那麼,網際網路醫院能否順勢迎來新一輪裂變?

  非常時期看病轉到網上

  陝西多條線上問診通道開通

  近日,一條「總懷疑自己得病怎麼辦」的微博熱搜閱讀高達5.7億。在線下診療受阻的特殊時期,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線上問診恐怕是一條可行的解決途徑。

  連日以來,陝西地區已有多家醫院開通了線上診療通道。據陝西省衛健委統計,我省已批准160家醫院開展網際網路診療,其中西京醫院、唐都醫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省人民醫院等大型醫院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已經正式上線,患者可通過訪問醫院的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獲得問診、複診等線上醫療服務。

  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則將義診範圍擴大到全國。微醫網際網路總醫院抗冠專區從1月23日上線,到3月6日中午,該平臺抗冠專區有超過4萬名醫生在線,自開通以來這一專區已提供超過150萬例諮詢。平安好醫生也收穫了極高訪問量,疫情期間該平臺累計訪問人次11.1億,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9倍。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響應需求,為抗擊疫情獻策獻力的平臺接近二十家。包括阿里健康、京東健康、1藥網、健康160、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醫聯、妙手醫生、微脈等主要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基本都開通了公益問診服務並迎來訪問峰值。

  為了抓住增長機會,不少平臺積極通過跨界合作引流。近期西安就有多家樓盤、商業企業和政務機構,對外公布了與網際網路醫療平臺聯手開通線上診療服務或問診課堂的消息。

  易觀千帆統計顯示,網際網路醫療在線問診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已達到671.2萬人,最大漲幅接近160萬人,漲幅達到了31.28%。網際網路醫藥平臺活躍人數峰值達148.21萬。

  疫情成為網際網路醫療「催化劑」

  有利於行業去中心化

  在很多人印象中,在這次疫情發生前,網際網路醫療更多只是一個掛號工具。蛋殼研究院發布的《2019網際網路醫院報告》指出,網際網路醫院其實將醫生、患者、醫院和藥企等各方在線上平臺進行整合,創建了新的醫療生態鏈。目前,網際網路醫院可以提供的服務不僅有掛號問診(文字問診和視頻問診等),還有遠程醫療(遠程會診、遠程診斷、遠程監測)等。

  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看來,本次疫情可能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催化劑」。他表示,疫情期間,在線問診切中了當下需求,不僅能減輕醫院接診壓力,也可以減少病患之間接觸,消除部分交叉感染的威脅。

  由網際網路機構運營的線上平臺已經存在了不短時間。從各平臺日常提供的掛號問診看,大致為填寫諮詢問題-匹配醫生-實現問診。按不同溝通方式,單次診費從幾元至數十元不等。如選擇指定專家問診,那麼診費差距會更大一些,部分名醫在千元以上。當然,從網際網路醫院的設計流程來看,掛號問診只是第一步。不少複診病例中,醫生在對患者病情了解後,會填寫包含診斷結果、醫囑、藥品用法用量等內容的電子處方,並完成藥師審核進行藥品配送。

  「網際網路醫療初衷是希望實現分級診療,特別是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問題,有利於醫療行業去中心化。」萬聯證券西安營業部投顧屈放表示,從服務內容來看,網際網路醫療涉及醫療輔助和醫療核心兩個層面。如:常見的掛號、線上問診等,這些都屬於輔助的醫療服務;核心環節則是網上開藥方、遠程鏡像診斷、手術遠程操作等遠程醫療技術。

  網際網路醫院剛經歷「最好一年」

  全國已達到269家

  近年來,網際網路醫院或醫療平臺在我國的發展風起雲湧,無論是政策面,還是資本支持,以及網民、實體數量等都有較快提升。

  在被視為醫療創業元年的2014年,當時有5000多家網際網路醫療公司成立,2000多款移動醫療APP通過認證,競爭之激烈絲毫不亞於O2O風口上的千團大戰。

  2015年12月,全國首家網際網路醫院——烏鎮網際網路醫院成立。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允許企業依託醫療機構發展網際網路醫院。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允許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至此,「網際網路醫院」的名稱和形式得到官方認可。

  在一些網際網路醫療從業者眼中,「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最好一年。」一是市場快速發展,二是政策的利好加持。2019年8月26日,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發布,網售處方藥不再被禁止。8月30日,國家醫保局出臺《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正式將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納入醫保體系。這兩份文件,加速推動了網際網路醫院在全國落地。148家網際網路醫院在去年1-11月建成,相當於過去5年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數量總和。

  根據衛健委數據,截至2019年11月,全國的網際網路醫院數量已經達到269家。未來隨著產業的成熟,網際網路醫院政策有望進一步方寬,產業成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2020年市場規模或將突破940億元。

  蛋殼研究院認為,網際網路醫院正逐漸從「輕問診」向「核心醫療」延伸。網售處方藥與醫保政策放開,將打通處方藥和保險支付兩項壁壘。在未來,實現醫療、醫藥、醫保互通,以個人健康為中心的閉環式醫療服務體系將是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方向。

  痛點仍在望聞問切、聽診拍片

  網際網路醫療難以給予

  那麼現有的網際網路醫院以什麼形態存在呢?兩年前的那份《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到了兩種網際網路醫院模式:一是以醫療機構為主體,利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拓展服務時間和空間,把網際網路醫院作為醫療機構的第二名稱;二是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和企業已申辦的網際網路醫院,利用網際網路公司提供的平臺,為患者提供服務。

  由於突發的疫情影響,最近傳統醫院開通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比例正不斷提高。不過從商業運營的角度來看,企業申辦的網際網路醫院相對時間更久,仍然算是行業中堅。據健康界研究院統計,全國70.3%的網際網路「醫院」以企業為主體。

  網際網路巨頭與跨界資本是最會洞察市場趨勢的玩家。幾年前醫療創業風起雲湧之際,騰訊、阿里、百度等就曾透過投資、合作、自創等手段開啟在醫療領域的布局。在新一輪網際網路醫院的建設大潮中,除了阿里、騰訊、京東、360等網際網路大佬,在一些由企業主導的網際網路醫院發起方,也不難找到微醫、平安系、巨人系等資本方身影。

  推動行業發展,資本助力必不可少。但目前來看,依靠資本推動的網際網路醫院,運營模式尚不成熟。以港交所上市的平安好醫生為例,去年9月已成為國內首家註冊用戶破3億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但上市以來財報尚未盈利,月活躍用戶、日均諮詢量增長也面臨放緩。

  華泰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與知名的實體醫院口碑在外不同,許多網際網路醫院的品牌認可度不高,用戶粘性不強。站在患者角度,這個行業的痛點就是不信任。畢竟在面對面的線下診療中,既有中醫的望聞問切也有西醫的聽診拍片,這些是網際網路醫療難以給予的。

  不少醫生對入行的態度也比較謹慎。丁香醫生醫學總監田吉順此前表示,很多優秀醫生並不願意加入網際網路醫療中,「安全性是他們最看重的,網際網路醫療的試錯風險較高。」

  能否顛覆傳統看病習慣?

  口碑要比流量更重要

  長期以來,面對醫療的網際網路化,業內一直充斥著兩種極端聲音,一種是有人高呼「醫療無法被網際網路化」,另一種聲音則是「醫療當然要被網際網路化,不僅被網際網路化,而且許多傳統醫院將來也逐漸被淘汰。」

  那麼,網際網路醫療是否會因此次疫情而崛起,並顛覆傳統看病習慣呢?又或者是逐漸退出江湖,重新讓位與傳統的線下診療方式呢?西安創投人士邊隴剛認為,這二者並不是替代關係,網際網路是載體而不是主體,網際網路醫院的價值仍然建立在盤活現有醫療資源之上,「未來線上和線下兩種診療方式很可能同時形成共存並不斷融合。」

  網際網路醫療的前景被看好,有一個理由是滲透率仍然很低。中國網民的規模已經突破8億,但網際網路醫療的用戶規模大概只有3000萬左右,其中活躍用戶所佔比例更低,這對賽道上的選手們來說還有很大空間。因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疫情中爆發的網際網路醫療有望在今年普及發展,正如「非典」成就了電商的崛起一樣。

  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此前表示,隨著5G時代到來,網際網路響應速度越來越快,網際網路門診將得到快速發展,但中國人習慣通過網際網路來看病「預計需要十年。」

  在阻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網際網路醫院正迎來「風口」和「引流」良機。屈放認為,站在公共衛生服務的角度,醫療機構的口碑遠比流量更重要,這也是決定網際網路醫院能走多遠的核心。對於醫療這種重決策性服務來說,更強調患者的了解與信任,這甚至是一種文化的改造。真正能解決患者問題的並不只是應用體驗,更關鍵是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記者李程

編輯:王嘉

相關焦點

  • 北京協和醫院「線上診療」增至19專科
    7月16日起,全國患者可通過北京協和醫院App「線上診療」功能預約19個專科、220餘位協和醫生的複診號,在線問診近百個常見病、慢性病,向專家諮詢疑難重症診治方案。協和自5月底開通「線上診療」服務以來,已累計為近1000名患者進行了線上診療。
  • 北京兒童醫院可以線上看病了,想預約看這裡→
    20日起,北京兒童醫院正式開通網際網路診療,患者通過手機即可實現在線複診、在線開藥和處方藥品配送到家服務。疫情之下,對於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長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具體來說,首批上線網際網路診療功能的科室包括內分泌遺傳代謝科、風溼免疫科、心臟內科、過敏反應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皮膚科,更多其它科室也將於近期陸續上線。北京兒童醫院表示,疫情結束後,這項服務會繼續推廣,方便患者就醫。從面對面就醫、到隔著手機屏幕看病,究竟效果如何?
  • 數讀在線醫療 | 疫情期間如何看病?線上問診或能幫忙
    疫情期間,不少民眾有了其他小病小恙也不敢去醫院,而線上問診似乎提供了有效出路,亦可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之苦。我們以在線醫療平臺微醫網為例,數讀中國在線醫療。截至2019年6月,成立於2010年的微醫網連接了全國30個省市的2700多家醫院、29萬餘名醫生,擁有超過2億實名註冊用戶,其中健康險付費用戶超過1100萬,歷年累計服務人次超過9.2億。
  • 上海38家醫院迅速亮相網絡戰場!門診全預約是趨勢,現在是改變就診...
    正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階段,帶孩子去醫院看病怕有風險,市民崔女士2月20日打開了上海市兒童醫院的線上問診平臺,很快收到了呼吸科醫生回復,「可以吃,但建議不要超過兩周。」圖說:兒童醫院線上問診平臺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記者從上海市衛健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了解到,上海38家市級醫院已全部開通網際網路線上問診,減少不必要的醫院往返、逗留與交叉感染,同時開通的還有門診全預約服務。網際網路已成為疫情防控的「第二戰場」。
  • 疫情形勢下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展望
    根據馮文等調研分析,在1月20日至2月3日的10天期間,就有19家公司開通新冠肺炎線上諮詢服務,其中66.7%提供衍生健康問題諮詢,少數開展遠程會診。據不完全統計,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阿里健康、健康160、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企鵝杏仁、微醫、醫聯、妙手醫生和微脈等十多家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響應,為抗擊疫情獻策獻力。
  • 避免交叉感染 福州多家醫院開通網上診療
    新華網福州2月6日電(劉豐)近日,福州多家醫院發布疫情防控期停診信息。不過,為方便病人就醫,避免交叉感染,醫院紛紛利用網際網路醫院優勢開通網上診療。  福建省立醫院:該院網際網路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網際網路診治諮詢平臺」已上線,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等科室專家提供在線諮詢問診服務,接受有乾咳、乏力、發熱等症狀的病友諮詢。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該院網際網路醫院開通「發熱門診(兒科)義診諮詢」服務,每天服務時間為8:00—21:00,提供一對一的免費在線諮詢服務。
  • 好大夫在線霍鍵: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迎來爆發期,破解「看病難」問題
    在11月6日舉行的「健康·綠色·創新——2020(第二屆)中國大健康大文旅高峰發展論壇暨後疫情時代經濟新格局研討會」上,好大夫在線市場總監霍鍵在演講中表示,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有了爆發的機會,公眾對網際網路醫療的認知跨越了一大步。好大夫希望建立穩定的醫患關係,改善國人的就醫流程。網際網路醫療不能替代實體醫療,但可以做有利的補充,搭建起醫生和患者之間溝通的橋梁。
  •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下班也能看病 兒醫專家實現靈活預約
    為看專家,家長往往要「請假」帶娃看病的狀況也將得到改變。北京東區兒童醫院依託首都優質兒醫平臺專家庫資源,為患兒家長開通專屬醫療服務,可指定專家、雙方靈活約定就診時間。同時,醫院還可提供多人團隊精細化服務一名小患兒的「多對一」的特約看診服務。
  • 西安多家三甲醫院已恢復門診服務 近期就醫你需要了解這些
    西安多家三甲醫院恢復門診服務,部分醫院採取分時段就診,院內患者不多。西部網訊(記者 張棋)近日,隨著各行業的復工復產,西安多家三甲醫院已經恢復了正常門診服務,但記者了解到,各醫院恢復門診情況有所不同。交大一附院工作人員說,近幾日前來就診的患者人數還在不斷增加,為患者提供就醫服務的同時做好疫情防控也同樣重要。記者了解到,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目前每個科室都已正常開診,每日就診人數在2000人左右,就診人數在不斷增加中。為最大程度避免院內感染,醫院開通了線上、線下同時掛號渠道,患者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現場掛號或領取預約號就診,建議大夥優先網上預約掛號。
  • 不用搶號,晚上也能找專家看病,武漢實體醫院從線下跑步進入雲端
    楊洋供圖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加快步伐1月24日18點,為解決發熱門診病人的看病問題,同濟醫院的線上發熱門診正式推出,300多位專家積極響應。疫情,成了武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加速的發端。「那時我們沒有獲批網際網路醫院資質,還不能開診,只能接受諮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門診部務部主任孫璇介紹,疫情嚴重,必須儘快開通網絡上診療功能,滿足市民的看病需求。2月3日,該院獲批資質。同樣臨危開診的還有湖北省中醫院。
  • 廣東多家口腔醫院現已開通線上諮詢服務
    近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口腔專科醫院等部分機構診療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暫停口腔門診治療!在這特殊的疫情期間,如果您正好碰上:牙痛難忍牙齒矯正器出現問題牙髓炎、冠周炎急性期、根尖周炎急性發作等和口腔和牙齒相關的問題時該怎麼辦?難道要讓口腔疾病任其發展?不!
  • 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線上診療「新模式」|網際網路醫療|醫療大數據|...
    2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再次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再度強調要充分發揮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科學組織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有效開展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切實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的實時監管工作。
  • 先預約再就診,各大醫院看病究竟難不難?
    「我父親去年一直在301醫院的神經外科就診,專家醫術高明,讓老人的病情得到了緩解,可疫情期間不得不暫停治療,現在我們想繼續去看病,但試了一個星期也掛不上那位專家的號。」家住北京的王女士,最近一直為父親看病的事發愁。為了能儘快掛號,王女士動員愛人和女兒女婿輪流在醫院微信掛號平臺和京醫通上「守候」,一旦發現號源馬上告訴她,以便「下單」。
  • 西安多家醫院緊急提醒!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針對目前比較緊張的疫情防控現狀,近日西安多家醫院提高疫情防控要求,對住院患者和陪人只認可本院核酸檢測報告,提醒就診者注意。
  • 發熱咳嗽別往醫院擠,長沙這些醫院開通線上門診
    別急著往醫院擠,目前長沙多家醫院上線了線上門診、網際網路+發熱門診等,在線提供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的個人及家庭防控、診療等專業知識免費諮詢。 需要注意的是,長沙多家醫院調整了門診開放時間,就診前請了解好這些信息。
  • 左手醫生提供技術支持 陝西多家醫院上線新冠肺炎篩查及問診諮詢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衛傑)新冠肺炎疫情近期的發展,極大地激起公眾的自我防控意識和旺盛的醫療服務需求。由於線下醫療資源目前主要投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再加上防控隔離的局限,這催生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勢頭。
  • 6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上線,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的春天已經到來?
    在政策、需求的雙輪驅動下,網際網路醫院借著新基建的東風,迎來爆發式增長。火熱的產業數據背後,「互醫」從業者卻潑了一盆冷水。他們普遍認為,後疫情時代的網際網路醫療剛剛拉開全面發展的帷幕。與其他應用領域相比,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要慢得多。
  • 6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上線 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的春天已經到來?
    但疫情從客觀上改變了醫療服務的主流場景——在防控導致的嚴格隔離、限制出行等背景下,網際網路診療有了更大、更全面的應用場景,在供需兩端都釋放了巨大的潛力。在需求方,國家衛健委屬管醫院的網際網路診療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倍,一些第三方平臺的網際網路診療諮詢增長20多倍。
  • 江城多家大醫院紛紛上線網際網路醫院,手機點一點,醫生網上見
    2017年,武漢市中心醫院成為湖北省首家「網際網路醫院試點單位」。隨後的幾年,多家醫院先後試水網際網路醫療。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醫療方式。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現實下,助推網際網路醫院加速到來,武漢多家大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紛紛上線。
  • 線上看病也能醫保「買單」!江蘇省首個網際網路醫院進駐醫保APP項目...
    現代快報訊(記者 嚴君臣 文/攝)通過系統實現遠程線上問診,醫生開出處方後,藥劑科迅速按方配藥,通過快遞當天配送到患者家中……如今,通過網絡,南通百姓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的醫保診療購藥服務。3月31日上午,南通市六院網際網路醫院進駐南通醫保APP項目啟動儀式正式舉行,現場開出第一張網際網路醫院醫保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