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文,七分改。」這句話強調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古今中外,大凡文章寫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大功夫、苦功夫。語言大師老舍先生說過,「文章不厭百回改。」大文豪魯迅先生曾說:「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修改是寫文章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文章質量的重要步驟。文章寫罷不可急於交稿、投稿,要進行認真修改。就我本人的寫作實踐來看,至少要經過三個修改階段,我稱之為「曬三天」。
第一天曬,校對字詞標點。文章寫完後將文章曬置一天,然後再反覆閱讀,對不恰當的字詞和標點進行修改,這是修改文章的第一步。標點符號是一種特殊的文字,在文章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標點符號停頓位置不同,表意也相應不同。寫作中,許多寫作者忽視了標點符號的作用,對標點符號的運用不夠重視,這是要不得的。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是寫作者的文筆基本功。再者就是對字詞的修改。準確使用字詞,是對寫作者的基本要求。糾正語言文字上的毛病,重點放在對字詞的增、刪、改上。具體地說,「增」,就是充實文章的內容,添加必要的字詞。「刪」,就是把多餘的字、詞刪除。「改」就是把使用不當的一些字詞換成表述更為準確的字詞。還要校對一些錯別字、落字、重複的字等。自己要當好自己的「一字之師」,一個字、一個詞的正確表達,就能讓表述更加精準、完美。
第二天曬,修改句子段落。在校對文章字詞的基礎上再曬一天,進入文章修改的第二階段,就是對句子段落進行修改。很多時候,文章寫完後放置兩天再讀,會發現原來的構思、布局有問題,需要修改和調整。尤其是段落間的順序、詳略是否得當,層次是否分明,整體和局部的相互聯繫和結合是否緊密,是文章修改的重點。句子段落修改主要應從段落層次、主次詳略、過渡照應、開頭結尾等方面來考慮。一定要從宏觀出發,微觀入手,整體把握,把重複的內容、囉嗦的語句改得簡潔、明白,把不合理、不通順的語句改得合理、通順,對文章中自相矛盾、前後不連貫、語意有歧義的句子和段落進行修改調整。只有這樣,才會讓文章更加完美。
第三天曬,提升文章境界。字詞、標點、句子、段落修改之後,就進入文章修改的高級階段,這就是文章意境提升階段。初稿寫出來後,要一行一行地細心閱讀,講究閱讀和修改的同步性,一般是邊讀、邊思、邊改,切實達到讀改結合、讀改同步。文稿的修改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需要經過反覆的閱讀和修改,直到滿意為止。首先要做到文從字順,即符合作文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念文章的辦法,即憑藉自己的語感,你會發現有許多感覺不對勁的地方,往往這些地方是不通順的,不符合語言規範的。這些地方就需要修改。其次要做到文採奕奕。這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藝術想像能力和文字表達功夫,講究寫作方法。第三就是統領全篇,提升文章意境。要抒發真感情,弘揚正能量,寫出高水平的文章來。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文章修改的三個階段不是各自完全獨立的,是相互融合、甚至是同時進行的,不可因循拘泥,教條分割。三個過程都進行後,還需要對文章進行最後一次的統攬,從標點、字詞、句子、段落、整個篇章進行再次雕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出文採飛揚、邏輯縝密、說理透徹、表述清晰的佳作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下好文章的修改功夫,是寫出好文章的必要環節。重視對文章的修改,既是對自己負責,對編輯負責,更是對讀者負責。養成認真修改文章的好習慣,是會受益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