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
回憶起你的學生時代,
你腦海裡首先浮現的畫面是什麼?
是這樣樸素的教室、舊舊的書桌?
還是仔細包好的書皮,
和教室後門老師的身影?
亦或是寬敞明亮的教室裡,
老師好聽的聲音?
你的青春屬於哪間教室?
不難發現,我們的生活在變好,
教學環境也日新月異,
就以老師們上課最不可缺少的「黑板」來說,
在這些年裡,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黑板,是一位18世紀的教育學家發明的——這位中學的校長,用自己發明的黑板和彩色粉筆,給學生上地理課。
從此以後,黑板漂洋過海,進入課堂。從簡易的木製黑板,到會反光的水泥黑板、易碎的毛玻璃黑板,再到新型複合材料黑板,第一代黑板在近百年間,都是老師們上課必不可少的「助手」。
三尺講臺、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披著一層白色粉筆灰的老師是那個時候的課堂裡最鮮明的特徵。
記憶裡,老師的手裡似乎總是拿著根粉筆,要麼是左手拿書右手粉筆板書,站在正面板書前,要麼是背著身擦黑板籠罩在粉塵蘑菇雲下。
八十年代初期青縣學生上課
課堂必不可少的利器,卻也是老師們的頭號健康隱患。
粉筆的主要成分是鹼性物質,經常接觸粉筆的手指往往會出現皮膚乾燥、皸裂等情況。
課堂上,老師邊講解邊反覆擦寫,粉筆灰很容易通過嘴巴被「吸」進身體裡。粉筆灰的顆粒較大,有很強的病菌吸附能力,大量的粉筆灰損害了老師們的肺部組織,引起呼吸系統相關的炎症,粉筆灰也是乾燥性鼻炎等上呼吸道病變的主要誘因。
時間流轉間,那時的老師慢慢老去,那時的學生有些也當了老師,教室還是那個教室,但又出現了些變化……
粉筆灰不僅影響教室環境,更對老師的身體造成了嚴重的損傷,無塵粉筆應運而生。
事實上,無塵粉筆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在80年代,一位從業近四十年的數學老師如此形容無塵粉筆:「我每上四節課, 經常都要換粉筆二十多次, 頭上、手上、講義、書包、衣袖、褲子全都是白灰, 講壇下更是堆滿粉筆頭、粉筆灰。但講臺上擺著粉筆盒, 竟赫然寫著『無塵粉筆』。」
現在常見的無塵粉筆
所謂無塵粉筆,就是在普通粉筆中加入了粘合劑(油脂類或聚醇類物質)和填料,讓粉筆灰不易飛散。但如這位老教師所言,這種粉筆對降低粉塵汙染效果並不明顯,而使用上也不如普通粉筆方便,無塵粉筆出現後,使用率一直有限。
而那個時候的教室裡,多出新的設備——數學和物理老師們很喜歡用的「初代」投影儀(也叫幻燈機)起到了黑板的作用,倒是讓老師們減少了使用粉筆的時間。投影儀最初是一位教會教士發明的幻燈機,應用鏡頭及鏡子反射光線的原理,將一連串的圖片反射在牆面上。
你還記不記得老師手拿一疊寫滿了知識的塑料片,放在投影儀的燈下,塑料片的內容就跑到了白幕上。這種初代投影儀讓老師們可以暫時從粉筆灰中解脫。
現在的教室和記憶裡仿佛完全不同了。
大部分學校都普及了白板、「電子白板(就是嵌在黑板裡的電子顯示屏」等設備,部分學校也已經開始使用電子觸控螢幕(學術一點說是電子交互式白板,可以直接用手在屏幕上寫字,相當於一個放大的iPad),監控設備……
交互式電子白板最初是1991年加拿大的一家公司發明的,而2005年左右,國內開始了電子白板的開發,幾年間連續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從開始的又貴又難用,到現在交互式電子白板,100%的技術和生產都掌控在國內廠商手中。
可以說,現在教室裡比較常用的這類電子交互式白板,只有中國可以製造出來!請把自豪打在留言裡!
甚至有些學校還有配備了VR眼鏡等智能裝備的智慧教室,這些高科技設備都讓上課變得更高效,對老師身體也更健康。
而今年,因為疫情,讓這些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有網絡,居家上課的大半年裡,老師們化身主播,他們從「後窗大佬」變身「直播達人」,給大家貢獻了很多的歡樂源泉:上課沒有開麥克風、懟臉直拍還要開十級美顏、李佳琪式兜售題目……
原本課堂上有點嚴肅的老師,竟然如此可愛!
可見,網絡的發展,給師生上課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如果不是設備的升級,不可能有現在豐富的課堂內容。如果沒有網絡的發展,就不可能有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現實,也不可能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能接觸到名師的課堂。
學習知識從來都不是僅僅局限於課堂的,許多學校開始將課程延伸到教室之外,通過社會實踐等形式,讓學生們更真切地去感受書面上的知識。
比如在中國科技館,學生們通過親自操作那些展品,可以真實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同時,科技館內也有科學課堂,跟著老師一起做科學小實驗也會讓孩子們對科學充滿好奇之心。
看!科技館內這麼多的體驗形式,給孩子帶來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是老師們的課外「好幫手」哦!
不論科技怎麼進步,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所謂言傳身教,一位好的老師,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更健康地成長。
不管你已經工作多年還是仍在校園裡,應該都遇到過許多不同性格、不同教學方式的老師,在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裡,請真心地給曾經給過你引導的老師表達一聲謝意,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印象最深刻的老師】你還記得他是誰嗎?
創作:中國科技館新媒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