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期間,關於給老師送禮物、教師減負、落實教師待遇等話題成為熱議。在教師待遇方面,近期有三個消息引起我的關注。
一是教育部再次發出要求,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必須在今年年底前落實到位。
二是貴州大方縣對教育一點也不「大方」,多年來累計拖欠教師工資達4.7億元之多。
三是浙江金華多地的教師收入已超過公務員。據「金華晚報」在教師節當天報導的消息,201年金華市所屬的浦江、武義等地,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已高於公務員,義烏市教師2019年年終獎達到91800元;永康市從2018年開始,教師年終獎金參照公務員標準執行。
目前,教師工資收入在全國19大行業中排名第7位。總體來說,教師待遇是在好轉的。這從各地教師招聘中就可以看到,除非是些偏遠山區的,總體還是能招滿的,在很多地方,競爭還很大。至於說偏遠地方的,目前也有特崗等渠道在補充。即使是公務員,每年也都有崗位出現無人報考的情況,這都很正常。
但現在的教師待遇和招聘上,存在冷熱不均的現象。就如上文,貴州大方長期挪用教育經費,拖欠教師工資。而浙江金華,已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所屬的義烏教師年終獎還能超9萬。
對你來說,年終獎9萬讓你「酸」了嗎?說實話,作者我是小「酸」了下,畢竟我一年的收入還不到九萬。但這個「酸」更多是羨慕和肯定,羨慕這些教師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收入,肯定義烏當地在落實教師待遇上的努力。
小「酸」之後,也思考了下。包括教師、醫生、公務員等在內,收入待遇的「兩極分化」,已經非常普遍。不要說全國,就是某個省裡面,簡單說教師待遇好還是不好,都是以偏概全的。同樣是一個市裡的同層次公務員,每年在公積金、績效獎勵上的差距,差出一兩萬元是很正常的。老師、醫生這些,也是同樣。
所以,以後不能張口就說「老師待遇不好,或者老師待遇很好」之類的,因為不同地方的老師,認同感完全不同。
我們也要認識到,在待遇問題上,很少會有人感到完全滿意,有人說公務員更輕鬆,所以教師待遇必須超過公務員才科學。估計這是位老師說的吧,誰說公務員就一定輕鬆?所以,想辦法提高教師待遇,這固然沒錯,但如何確保好教師待遇,不要搞得「飢一頓飽一頓」,讓待遇合法化、制度化,然後把各地教師的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我認為更加關鍵。
還有在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也要想辦法把真正的好老師招進來、留下來。教師這個職業之所以特殊,是因為教育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比如體罰、性侵學生,可能就對學生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如嫌棄工資低、待遇不好,完全可以去另尋高就,但拿學生開刀就必須嚴懲。所以,健全教師識別退出機制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