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個人觀點,單人項目的運動,看的就是最具含金量的冠軍數,在網球界,就是四大滿貫。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有望爭奪goat的球員只有三巨頭,這是一個其他球員被聯手鉗制的時代,對他們來說,也是個暗無天日的時代。
現役最年輕的大滿貫冠軍,是1988年出生的西裡奇,90後球員至今未曾嘗到大滿貫捧杯的滋味,最接近的是今年澳網的蒂姆,他曾一度2-1領先德約科維奇,卻還是折戟而歸。他也不年輕了,26歲的年齡已經可以算是邁入生涯巔峰期,他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打破三巨頭對新生代球員的統治呢?
來看三巨頭的大滿貫戰績
費德勒:20個大滿貫冠軍,納達爾:19個大滿貫,德約科維奇:17個大滿貫
為什麼不列出其他數據,比如世界第一周數,大師賽冠軍,奧運冠軍等等獎項了呢?因為在我看來,大滿貫是一個最重要的衡量標準,特別是隨著三巨頭的年歲增大,為了避免受到密集賽事的影響,都儘量選擇打一兩站熱身賽後直接進入大滿貫的角逐。
你會發現越來越少人討論保分之類的話題,也不會為了一兩站大師賽的勝敗而吵得不可開交。可能那批隨著三巨頭長大的少年也慢慢長大了吧,佛系看球,而大滿貫是不能錯過的。
如果三巨頭現在同時退役,那麼費德勒會是當之無愧的goat,無論是從大滿貫數量還是全球影響力來說,但別忘了,納達爾33歲,德約32歲。
費德勒或許只能試圖從溫網尋求突破,但也是舉步維艱,19年溫網那麼好的發揮都沒能拿下德約,而20澳網的半決賽讓我們看到了,一旦費德勒不能用搶點迅速拿下比賽,被德約用底線的防守拖住的話,勝利的天平大概率會倒向塞爾維亞人。
而對於納達爾來說,法網是他的後花園這一說法,我從未持懷疑態度,詹俊老師將他稱為「紅土之神」也不是毫無根據的,問題則在於他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受膝傷影響而戴上的繃帶向我們述說著納達爾的打法對身體的摧殘有多深,不再凌厲的跑動就好像拿起了一把只能三連發的加特林。
我認為,德約對於goat的奮起直追是最有希望的。首先,他和費德勒一樣,有著科學的動力鏈,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高強度訓練及比賽對於身體的損耗,這一點十分重要,動力鏈不清晰的穆雷便是遭遇了足以影響職業生涯的傷病,這都是在長期的積累中埋下的隱患。
德約的防反相較於主動進攻是比較佔優勢的,正反手均衡的特點讓他能夠在底線的拉鋸中不落下風,至於網前的高壓,那就真是看天吃飯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上網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哪那麼容易出第二個費德勒呢?
如果你持有不同觀點也很正常,因為形勢是瞬息萬變的,況且goat的評選註定是充滿了唇槍舌劍,費德勒十幾年生涯積攢起來的超高人氣讓他在「全球影響力」這方面獨佔鰲頭,很有可能後無來者,他去年高達8400萬美元的代言費就說明了這一點。
但費德勒的世界第一周數,單打冠軍等等數據都有可能被納德超越,而納達爾或許會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法網,德約在硬地和草地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而且在面對新生代球員時,三巨頭展現出來的賽場經驗是需要時間沉澱的。
我姑且預測一下,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沒有傷病和賽事暫停),至少在未來一到兩年裡,新生代球員仍然嘗不到大滿貫冠軍的滋味,但還是會出現比分十分膠著的比賽,類似於蒂姆和德約的澳網決賽。
三巨頭的統治力會慢慢減退,我們也不好說他們最終的大滿貫冠軍數會停留在哪個數字,這可能要等到仨人全部退役才能見分曉,或許到了那時,我們才能明確goat的最終歸屬。
在你看來,誰最有可能成為goat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希望各位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