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級別出清+三重利好,運價火速翻3倍,即便漲價行情僅維持1個月,仍能帶來巨大業績彈性(方正證券)
中國航空貨運市場極大依賴於腹倉運力(飛機客艙下層有一個巨大貨艙,叫做機腹貨艙),疫情期間客運航班量大幅下滑造就了歷史級別供給缺口超40%。但航運需求並沒有因此減少,由此造成運價3個月翻3倍。據方正測算,即使僅短期1-2個月漲價行情也能給全貨機企業貢獻巨大毛利,以順豐控股、圓通速遞最受益,中性條件下今年帶來業績彈性分別為6.77、9.43pcts。
一、航空貨運供給側歷史級出清,國際貨運運力下降44%
航空貨運的供給形式有3種:全貨機、客機腹艙、客改貨(客機作貨機使用)。腹艙是我國航空貨運的主要運力來源,佔比近70%。因疫情問題,航空貨運的短期供給衝擊大,近期國內、國際航空貨運運力下降均超40%。民航局已開始鼓勵客戶航司「客改貨」來彌補全貨機運力不足局面。考慮加班機情況,運力缺口仍有14%。
二、對於擁有全貨機的快遞企業,當前面臨的是三重利好行情
在航空運力極度稀缺背景下,航空貨運市場階段性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擁有全貨機的圓通、順豐將從中受益。正面臨三重利好:
1是量升:3/4月全貨機貨量增超25%
2是價漲:歐美航線價格漲近3倍
3是成本降:政策降成本(因疫情因素已出臺降停場費、航路費等費用相關政策)、規模效應降成本(以東航為例,裝載率每提升10%單噸成本降3.2%)
三、即使僅1-2個月漲價行情,彈性依然是巨大的
圓通和順豐是我國上市快遞企業中自有全貨機企業,疫情衝擊下,為補充我國航空貨運運力,圓通、順豐都加大了自身國際航線的開拓力度。
過去全貨機業務順豐和圓通都是虧損的,低毛利率是的全貨機業務對貨運單價呈較高敏感性,以東航為例,在載運率不變情況下,單噸收入每上調10%,其單噸毛利上漲90.7%,因此即使短期1-2個月漲價行情對全貨機企業的毛利貢獻也是巨大。
據方正測算,中性預期下,2020年圓通、順豐航空貨運帶來的歸母淨利潤增幅分別為9.43pcts、6.77pcts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