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寫字樓下的生命接力,將塗先生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陳婷 唐詩)13分鐘或許只是你刷刷手機就溜走的時間,但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塗先生來說,那是由死到生的距離。12月14日,塗先生突然發生心臟驟停,倒在了公司大樓門口的花圃中,幸好有三位路人經過立即進行現場心肺復甦施救,剛剛在附近「安家」一個月的救命神器AED也發揮作用。寫字樓下的生命接力,將塗先生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命懸一線!中年男子倒地心臟驟停
據了解,12月13日晚,39歲的塗先生老毛病——頸椎又發疼了,他喝了二兩酒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最近一段時間,胸口和胃經常陣陣發疼,他計劃著過些日子就上醫院看看。可這計劃還沒施行,意外就來了。
14日一大早,他匆忙送娃上學,又趕著去上班。8時出頭,他終於趕到公司所在的寫字樓——坂田創匯國際中心,又急急忙忙跑了兩個小坡,有點喘不過氣,「千萬不要遲到了!」塗先生加快腳步,絲毫沒在意身體細微的變化。
8點多,快到寫字樓樓下,他突然感到眼前模糊一片。塗先生只能趕緊停住腳步,慢慢地挪到一旁的花壇,想坐在花壇邊歇息一會兒緩一下勁。沒想到,好不容易走到花壇邊,塗先生就倒在了花壇邊上,他試圖掙扎站起來,可人還沒起來又倒下了,隨後就失去知覺。
此時匆忙趕著上班的陳女士見狀剎住了腳步,她折回花壇,走近塗先生,卻發現他毫無反應。陳女士立即向周圍呼救,並拿出手機撥打120報警。
眼前的這一切被大廈保安員小林看在眼裡。剛開始,小林還以為,那位走路踉踉蹌蹌的人估計是前一天醉酒,想到花壇邊上嘔吐。可看到陳女士返回去打120,「不對勁,那個人是暈倒了!」來不及多想,小林趕緊跑出大廈。
小林扶著塗先生的身體,將原本趴在花壇邊上的他放置到地面上,憑著以前在部隊的經驗呼喚了幾聲。「沒反應,整個人看起來不行了。」小林立即向上級匯報。
13分鐘!生命接力和「死神」賽跑
同樣察覺到塗先生情況不對的還有西裝革履趕著上班的武文(化名)。
武文一看情形不對立馬出手相助:「我學過急救的,讓我試試。」2019年11月,武文就參加急救心肺復甦培訓,還拿到了AHA急救證書。這一次是他第一次救「人」。
挽起衣袖,武文仔細查看塗先生的情況——臉色發紫,人處於瀕死的狀態,呼喚沒有回應。「1001、1002、1003……」武文檢查不到他的脈搏,於是馬上按照課上學到的步驟就為塗先生進行心肺復甦——一邊按壓一邊進行人工呼吸。
數個心肺復甦循環後,小林的一位同事第一時間想起:「我們有AED(體外除顫儀)。」一個月前,這棟大廈剛剛配置好了一臺,此刻就放置在大堂前臺。這時候不正好可以用上嗎?
「趕緊拿過來!」
不到一分鐘,AED送到。武文二話不說,按著說明即刻將電極貼到塗先生身上。「幸好AED的操作很簡單,我只要按照說明做即可。」武文說。電極片貼好後,AED提示要電擊除顫。第一次除顫電擊,第二次除顫電擊,塗先生終於有點反應。武文繼續按壓和人工呼吸。
持續按壓了6、7分鐘,武文此時已經汗如雨下,手臂完全沒有力氣。
但AED提示,要繼續按壓。
「我來!」小林按照武文的方法接力按壓。
已經在創匯國際中心7樓辦公的成先生接到部門秘書的電話,「樓下有人暈倒了。」一分鐘,成先生小跑趕到事發現場。
「我學過急救,我來吧!」成先生不僅學過急救,還是急救培訓的導師。可這也是他第一次救活生生的人。腦子裡一片空白,成先生條件反射性地按壓塗先生的胸口,武文則在一旁進行人工呼吸,兩人互相配合。即使是很熟悉心肺復甦的步驟,但成先生感覺,這和在模型上進行仍有不同,力度、深度都比演練時更大。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生命曙光乍現,塗先生的喘息回來了,呼吸聲也粗了,胸廓有了起伏。成先生繼續按壓。120救護車抵達現場。急救人員在運送塗先生時問了他一聲,他眨了眨眼睛回應了。隨即,他被送到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搶救,被診斷為心肌梗死,並進行緊急心臟支架手術。
救人神器!龍崗已經完成1111臺AED安裝布點
經過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搶救,當天中午11時,塗先生終於轉危為安。直到醒來,塗先生才意識到,自己真的從「鬼門關」走了一遭。躺在病床上,塗先生滿懷感恩地發了一條朋友圈,感謝所有素不相識的人為他「搶回一條命」。
武文和成先生告訴記者,這都是他們第一次心肺復甦實戰,「想想都後怕,這可是活生生的人,萬一按錯了怎麼辦?可在當時,心裡只有救人。」
其實,在這次13分鐘的生命搶救接力中,還有一位沉默的「搶救者」需要感謝,就是創匯國際中心物業人員送來的AED。
AED全稱為「自動體外除顫儀」,它可以提供高能量電流,進行電擊除顫而完成搶救,幫助發生心臟驟停的病人恢復心律,是搶救呼吸、心臟驟停病人的「利器」,被稱為「救命神器」。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55萬人死於心源性猝死,87%發生在醫院外,一般搶救黃金時間是4-5分鐘之內,及時實施心肺復甦和使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記者了解到,為了搶救生命,讓」救命神器「觸手可及,龍崗區政府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在龍崗區公眾場所配備1000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截至12月13日,除了深圳市安裝的352臺AED之外,龍崗區政府嚴謹選址、市區互補,已經補充安裝完759臺AED,第三批選址的論證工作正在進行中。創匯國際中心就是龍崗區安裝AED的布點。
與設備安裝同步進行的全民培訓,第一階段面向區域內上百家社康的268名醫護骨幹進行培訓,再以社區為中心軸,面向近3萬名居民開展了急救培訓。下一階段將面向安裝點人員開展專業培訓,並依託龍崗中心醫院急救培訓基地,面向居民開展公益培訓。
除此之外,龍崗區攝製了《心肺復甦和AED使用教學視頻》,藉助「龍崗第一課」等平臺,面向全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線上培訓,開發了「救在身邊」H5、集AED查詢、急救互動遊戲、知識問答及培訓預約為一體,推出急救科普舞蹈《怦然心動》和原創急救歌曲《心肺復甦指南》,多元化的智慧宣教,讓急救理念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