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遺囑和手寫遺囑,哪個有效?人在國外,如何不回國就能辦公證?律師推介靠譜嗎?如何找到靠譜律師?11月30日,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副廳長張武林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全省13個設區市司法局的相關負責人同步在線,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
有網友諮詢,委託家人購房搖號需要公證,卻因疫情無法回國,該如何辦理公證呢?
「可以通過遠程視頻的辦證服務系統來解決他的困難。」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現場回應說,為了解決這部分當事人的困難,省司法廳組織開發了江蘇省遠程視頻辦證平臺,這位網友雖然身在國外,但是只要登陸平臺,登記註冊後和公證人員預約溝通,按照要求提交相關材料,用手機視頻完成確認程序,和到現場一樣完成辦證手續。
司法行政工作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涉及夫妻配偶之間、父母子女之間處分財產的委託,包括其他人員之間不涉及處分財產的委託,以及不涉及轉移或放棄權利的聲明、籤名等公證事項,都可以用「不見面」的方式在平臺辦理。
張亦軍介紹,今年疫情以來,緊扣民生需求,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牢牢把握住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主線,推出了「一攬子」便民服務舉措,比如法潤民生系列行動、法律扶貧、建設海外法律服務中心等工作,受到群眾的歡迎,打造出有影響力的品牌。此外,圍繞「六穩」「六保」,推出系列服務行動,目前全省兩萬多村社區全部配備了專業的法律顧問,建設了標準化的人民調解社區工作室,培訓了一百個家事類的社區調解員,法律援助的覆蓋人群今年超過八萬人次。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今年,全省司法系統推出了公共法律服務進網格、進家庭、進鄉村、進項目、進園區,為老百姓和企業提供更加貼近方便的法律服務。同時,努力打造更好的法律服務生態環境,提升法律服務的質效,立足於已經建成的省市司法服務熱線網絡等平臺,整合力量、集中服務,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服務和保障。
在公證過程中,工作人員如果存在過失是否被追責,怎樣追責呢?
去年12月16日,在省司法廳參加《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當中,有句容居民的房產公證不公正,導致家人房產產權被轉移變賣的問題。南京市司法局局長黃永祥回應稱,本著依法行政的原則,已經責成鐘山公證處就此事做出深刻檢查,分析原因,明確整改措施,並在年度公證機構的績效獎勵當中進行處罰。此外,會同公證協會對全市的公證機構開展一次嚴格管理的教育,進一步強化公證事項材料的審核,嚴格公證程序的規則,同時我們也及時的指導和督促公證處對相關公證員進行了追責處理。
今年6月份,南通於女士的父親因發生車禍受傷,對方負全責。近期,於女士卻接到自稱律師事務所銷售人員的電話,稱其可以通過代理運作,評定傷殘等級,獲得較高傷殘補償費用。「這種律師銷售是不可信的。」省司法廳律師工作處處長曹揚文現場回應,如果律師在正常的承攬業務的過程當中,通過利誘、誘導來承攬業務,是違反規定的,如果說在實踐當中這種行為如果查實的話,設區市司法局可以對這種行為進行給予警告、罰款或者沒收所得等處罰。
老百姓如何才能找到真正合格的律師?省司法廳副廳長張武林介紹,要挑選優秀律師事務所方法也是很多的,最簡單的辦法是撥打12348法律服務專用電話。全省律師事務所有兩千多家,律師約3.5萬餘人,規模還在逐年增加,律師隊伍的教育管理是長期性根本性問題,要始終把律師的誠信建設、教育管理抓在手上。近幾年來,全省開展了系列工作,包括去年開展三個月的警示教育,查處了32名律師,並下發案例對律師進行警示教育。同時,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還選出很多先進律師典型,今年再次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集中教育警示活動。「絕對不允許在江蘇大地上出現律師隨意侵犯公民權益的行為,也更不允許出現這種虛假銷售等類似的違規違紀情況。」張武林說。
老人過世,是否必須做公證才能取出銀行卡的錢?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處長翟潔君回應,要不要做公證,取決於銀行。銀行基於為儲戶保密的原則,一般說不會把儲戶的錢交給非存款人。基層的公證必須所有繼承人都要來,關於分配他們會做一個完整安排。到公證處做這一類證明通常要出具死亡證明、身份證明、戶籍證明等材料,通常要求所有當事繼承人都要到場。
南京市民現場連線諮詢,爺爺奶奶在臨終前立了兩份遺囑,一份公證遺囑,一份手寫遺囑,到底哪份遺囑是有效的呢?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處長翟潔君現場回應,目前根據《繼承法》的規定,所有的遺囑是按照先後順序的,後面的取代前面的,如果有公證遺囑的話,那麼公證遺囑的效力更高,公證法也明確規定代書、口述、列印的遺囑不可以撤銷或者修改公證遺囑。明年1月1號起,《民法典》正式施行後,關於遺囑的規定,增加了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同時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儘管所有的遺囑效力是一樣的,但是在發生糾紛之後,特別是在訴訟的過程當中,公證的遺囑將具有更高的證明力。
最近,有南京市民反映,他家是低保戶,需要法律援助服務,但是在社區幫他申請了法律援助後,律師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後就沒了消息。遇到這樣的律師該怎麼辦?
「把聯繫方式留給我們,核實後為當事人指派新的律師。」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蘆學林現場回應,接下來會對此事進行核實,如果情況屬實,為其服務的律師沒有盡責,會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法律援助雖然是免費的,但質量絕對是有保障的。」蘆學林說,低保戶是司法部門法律援助的重點群體,當事人提供簡單的身份信息,就可以無償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同時,法律服務質量也是司法部門關注的重點,司法部門採取了很多辦法加強質量監督和指導,例如開展同行評估、定期進行質量抽查、旁聽法援律師出庭等。律師在工作中間懈怠或者不作為,當事人可以向當地的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投訴,司法部門會進行相應的處理。
張武林介紹,為了提高辦案質量,除加強質量監管以外,省司法廳每年還會動員鼓勵全省的優秀律師,或者一級、二級律師、黨員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積極參與到法律援助的案件辦理中來。
「今天現場以及後臺所提出的所有問題,節目後,我們都將進一步梳理分析,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張亦軍在節目最後表示,人民群眾的關心關注永遠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立足點和著力點,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將努力提供好、組織好更有質量更有溫度的法律服務,為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發揮司法系統應有的職能和作用。
交匯點記者 陳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