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談爭議:「很爛」不是髒話

2020-12-25 澎湃新聞

論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談爭議:「很爛」不是髒話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2-19 12:58

澎湃新聞記者從《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方面獲悉,該學報12月19日通過旗下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聲明暨編輯部徵集商榷稿件啟事》:《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刊發了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撰寫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文章刊發後,在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網絡空間出現了批判、批評、讚許等爭論不休的情況。為此,文章作者通過《江蘇海洋大學學報》所屬的公眾號發布聲明,相關期刊發布徵集商榷稿件啟事,為爭鳴提供便利。

 

(一)《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聲明

所有僅針對《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題目中的「很爛」一詞進行攻擊的行為,都是毫無意義的喧囂。因為:

1.《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中的「很爛」是個評價詞,這個評價是通過文章對康德《道德形上學原理》的分析和論證得出的結論。所以所有不論及和未駁倒我的那些分析和論證的攻擊性言論,就也沒有駁倒我所給出的「很爛」的評價。這在學術辯論中,是起碼的常識。

2.「很爛」不是髒話,而是口語化的評價詞,意思類似於「很差」、「稀爛」、「紕漏百出」、「太不像樣」之類,但又比後者更準確、傳神。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3.沒有任何學術規範規定在論文題目中不能用口語。既然如此,「法無禁止即可為」,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是故,它可以被視為學術論文題目的一種嘗試性創新。

4.所有不服這個「很爛」總評的人,請寫說理性文章反駁,我靜候。非說理性的攻擊,一概不值得浪費時間反應。

(二)《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徵稿啟事

經《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研究,決定面向全社會徵集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的相關學術爭鳴文章,歡迎踴躍投稿。期望本次爭鳴能夠給我國的倫理學發展辯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

相關推薦

評論(364)

相關焦點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論文標題這麼野?
    文|邢妍妍最近,哲學學者韓東屏一篇題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文章引發輿論熱議。對於有眾多網友指稱其不該把「很爛」這樣的髒話用在學術論文標題中一事,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而是口語化的評價詞,意思類似於「很差」「稀爛」「紕漏百出」「太不像樣」之類,但又比後者更準確、傳神,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他還表示自己靜候有人寫理性文章反駁。
  • 這篇論文火了!題名《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作者回應質疑
    《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刊發了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撰寫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查看原文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文章刊發後,因題名使用」很爛「一詞,在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網絡空間出現了批判、批評、讚許等爭論不休的情況。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刊發期刊主編:尊重作者,未改標題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哲學學者韓東屏的一篇文章引發社會輿論廣泛討論。在一份最新聲明中,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自己靜候有人寫說理性文章反駁。12月18日,韓東屏主動向編輯部發來了作者聲明。「從韓老師的聲明裡能看出他很自信,我們也願意提供平臺引導正常的學術討論。有了積極引導,會對社會科學的發展有好處的。」李義良說。根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這篇名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論文近期引發國內學術界熱議。
  • 「康德的倫理學很爛」,不過是一次「出位」的學術表演
    文/田丁(大學老師)編輯 丁慧 實習生 施可兒 校對 趙琳最近兩天,一篇哲學論文引爆了朋友圈,這篇題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文章,只看標題就可知道,其在朋友圈走紅,並不讓人意外,至少它的標題神似當下爆款營銷網文的套路。
  • 馬上評|說康德的倫理學「很爛」,這樣的破圈很low
    馬上評|說康德的倫理學「很爛」,這樣的破圈很low 澎湃特約評論員 守一 2020-12-19 21:02 來源:澎湃新聞
  • 學術爭鳴應容得下「康德倫理學很爛」這幾個字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論文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有人稱其「挑刺式的研究毫無學術價值,本末倒置,有博取名聲之疑」,還有人認為「學報不是網絡論壇,這個詞根本就不該在一個學術論文中出現」,評價以反對聲為主。針對輿論的批評,論文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哲學院教授韓東屏表示,「很爛」並非髒話,自己靜候有人寫說理性文章反駁。
  • 期刊發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你怎麼看?
    這是 社科學術圈 推送的第2259篇文章   近日,一篇名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的論文引發學術圈的關注。論文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韓東屏教授,文章發表於《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該文在網絡上引發質疑,主要關注點在於論文題目的「很爛」一詞。面對爭論,近日《江蘇海洋大學學報》官方微信號知匯海洋發布了作者及編輯部的回應文章。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引質疑,作者回應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  文章引發網友討論  近日,哲學學者韓東屏的《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該文在網絡上引發質疑,主要關注點在於論文題目的「很爛」一詞。  目前在知乎等網絡平臺上,「如何看待華科哲學系教授韓東屏發表的論文《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的討論信息已引發十餘萬讀者閱讀,更貼討論者眾多。《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一文最早是通過《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微信公眾號發布的。
  • 說康德倫理學「很爛」,這不是教授該有的樣子
    近日,一篇學術論文的標題「出圈」了。《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刊發了韓東屏教授的一篇文章,標題為《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引發社會關注。   近日,一篇學術論文的標題「出圈」了。
  • 康德的倫理學其實很爛
    ——《道德形上學原理》批判康德的倫理學在學界廣受推崇,但其實很爛。
  • 論文作者要標註QQ和微信號?這不是聳人聽聞
    你有沒有遇到過,在閱讀一篇文獻時有一種強烈與作者面對面溝通的渴望。特別是最新出版的CNS文章中介紹的一種創新方法時,在實驗室反覆搗鼓都無法重複結果,這個時候你一定不是質疑論文,而是急切地想與作者溝通。而與作者溝通的唯一方式,只有E-mail。
  • ...碩士學位論文 湖北大學 涉嫌抄襲 倫理學 論文目錄-社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在中國知網上找到了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倫理學專業研究生陶濤2008年5月發表的碩士學位論文《康德的道德自由觀》,以及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外國哲學專業、研究方向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研究生高君路2014年5月發表的碩士學位論文《康德道德自由論探究》。經澎湃新聞記者比對發現,兩篇論文部分內容基本一樣。陶濤的碩士學位論文比高君路的碩士學位論文發表早6年。
  • 評論:每篇「爛」博士論文背後都有個「爛」導師
    博士論文能夠順利在學校通過,說明某些導師極不負責任。除了學生,更該批評的是導師。最近,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在博客吐槽他審讀過的一篇博士論文,並貼出部分論文內容,並稱該論文差到讓他憤怒。他寫道,強烈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追查論文的相關單位和作者的責任,並做出相應的處理。為什麼說這篇論文差呢?這是一篇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的博士論文,陳吉德以一個小標題為例:「綜合近年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來分析這《拆彈部隊》和《阿凡達》兩部代表性的強的電影以及奧斯卡對數字時代電影攝影的審美傾向」。陳吉德指出,此標題不僅長而不當,而且出現了多個明顯語法錯誤。
  • "導師崇高師娘優美"作者:靈感來自康德 不懂勿罵
    (原標題:「導師崇高師娘優美」作者:靈感來自康德充滿想像,不懂勿罵)
  • 吳宗憲怒懟臺灣網紅,稱對方是爛咖,直播中大飆髒話
    吳宗憲三個女兒正所謂人紅是非多,輿論不斷發酵。吳宗憲在Facebook上開直播直接回應此事,大飆髒話,氣到不行。吳宗憲稱對方就是莫名其妙的男網紅,平時拍一些短片。突然被批評被討厭,讓吳宗憲咽不下這口氣,直接回懟對方是爛咖。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
    研究成果要發論文,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們第一時間會選擇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可就在最近的一年內,很多高校明確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預警名單。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最新一例來自於雲南省昆明學院。該學院科研處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期刊」。
  • 多維文化視角中的倫理學
    與傳統中國思想家的著述集哲學史研究和哲學思考於一身的情況相似,耿寧此前的幾部重要著作《胡塞爾與康德》《哲學的觀念與方法》《人生第一等事》,同樣既不能單一地歸入哲學史著作,也不能單一地歸入哲學著作的範疇。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耿寧在完成他的博士論文與任教資格論文後便轉向了哲學倫理學的研究與思考。在他那裡有一個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倫理學轉向。
  • 「黑名單」能否堵死「爛期刊」—新聞—科學網
    該學院科研處根據20份全國高校、醫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單」,統計梳理了17個被5家以上機構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師在近期投稿時注意長期影響,決定是否避開存在爭議的期刊」。 在昆明學院科研處公布的「期刊黑名單」中,Medicine和Oncotarget以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 這並非首例高校公開發布的期刊預警名單。
  • 爛俗人對文藝的攻擊(作者:高雨冬)
    爛俗人對文藝的攻擊文/高雨冬 (雨冬江南)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但最泛濫成災無處不在的應該就非「爛俗人」莫屬了。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羨慕嫉妒恨。人有我有,人無我也有的時候,就會被無的一方拼命模仿效仿,但無論經過怎樣的努力還是達不到甚至夠不到邊沾不到皮毛的時候就會對這一事物由愛生恨,進而攻擊陷害乃至毀滅。就是我們幼兒時候小朋友搶玩具都能領教的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這就是最原始的人的劣根性。結局其實是自己淪為了俗人,有甚者被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大眾冠上了「爛俗人」的稱號。
  • 餘生很貴,遠離那些「爛人爛事」
    那些事情,看起來很美,其實是「雞肋」。做起來浪費時間,不做,又心有不甘。「不浪費才是真正的擁有」。比方說,你購買了一個跑步機,為了鍛鍊身體,本來是很好的構想,但你跑了幾天以後,並沒有堅持下來,結果,機器被長期閒置,灰塵都滿了。這就是你做的一件「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