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幣、魚幣……貴州老人30年收藏古錢幣571枚,他的決定令人敬佩

2020-12-19 貴陽網

一枚古幣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一批古幣則是延綿不斷的中華文化的傳承。6 月 18 日,中國歷代古幣展在遵義市檔案館舉行,共展出遵義藏家李連昌先生所收藏古錢幣 396 種共 571 枚。這些古幣,遠有商朝的貝幣、銅貝幣、鬼臉,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等。近有民國時期的中央及各省的銀元、銅板、鎳幣等,不僅完整地記錄了中國貨幣的基本輪廓,更承載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展覽的消息一發布,便吸引了眾多古錢幣及傳統文化愛好者的關注,開展當日更是觀者如雲。令參觀者們感動的是,李連昌先生承諾,此次展覽結束後,所有藏品便將悉數捐贈遵義市檔案館永久保存。

李連昌

歷時 30 餘年,收藏商代至民國錢幣 571 枚

談起此次展覽,今年 75 歲的李連昌先生直說 " 實屬偶然 "。

大約兩個月前,遵義市檔案館調研員羅光陽到家裡徵集檔案文獻時,李連昌說只有一套中國歷史古錢幣了,不知道適不適合檔案館收藏。沒想到對方聽了很興奮,說現在檔案資料的內涵很寬,希望能捐贈給檔案館。

想想珍藏之寶即將得到更專業的保存,李連昌欣慰的同時,也希望能辦一個展覽展示,讓市民們都能夠看一看這套古錢幣,之後再履行捐贈手續,對於這一要求,遵義市檔案館立即答應。

展覽現場

李老說,這批錢幣從商代到民國,每個朝代甚至每個國君,以及農民起義軍、偏安政權等發行的貨幣都齊全了,裝了幾百個盒子。

他長期致力於收集民間散失的地方文獻,1988 年到遵義東郊沙灘村收集遵義文化世家鄭、莫、黎三家古籍時,黎庶昌的後人拿出兩枚日本明治二十年的銀元,並說是黎庶昌從日本帶回來的,手裡還有一些據說是祖上留下來的古錢幣,感覺也有收藏的必要,他把這些錢幣買回來了。

" 只有十幾個錢幣顯得不倫不類,我想錢幣既然貫穿了中華文明的全過程,不妨搞一套從古到民國的錢幣集成,那也有意思。" 李連昌說,此後自己在徵集地方文獻的同時,也開始收集古錢幣。30 多年過去,總算把從商代至民國的鑄幣基本收齊了。" 目前在國內,還未發現超過 600 個錢幣品種的收藏家 "。

為了便於保存和整理,他還特意建了一個目錄,比如商代的古幣,包含有貝幣、銅貝幣、鬼臉等幾種;春秋戰國時期的,有刀幣、布幣、戈幣、人幣、橋幣、樹幣、魚幣等 30 種;秦漢時期,有半兩大錢、五銖至一銖等 10 種;到了民國,則有中央及各省銀元及玉幣、鐵幣、金幣等 74 種。

" 這些錢幣不僅有曾經流通用的銀幣、銅幣、鐵幣、鉛幣、鎳幣外,還有祭祀用的玉幣和賞賜用的金幣,品種豐富,是目前國內收錄歷代錢幣最多的。" 李連昌表示,自己曾找來兩本古幣精裝圖錄書對比,發現自己的藏品,甚至比書上的還完整,可以說是勾勒出了中國錢幣歷時概貌。

春秋戰國的各種古幣

無所謂珍稀奇缺,旨在提供一個中國貨幣的基本輪廓

長期收藏古錢幣,讓李連昌對這一領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說,中國錢幣收藏界有個 " 古錢 50 珍 ",很多人趨之若鶩,其實除 50 珍以外,還有許多更少見的品種,但這些品種卻往往被忽視,比如一些朝代短或發行貨幣很少的朝代,或有的農民起義軍發行的錢幣,存世量更為稀少。

" 比如趙宋伍佰文方形大錢,至今只見我所藏一枚。又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收藏界歸納為布幣、刀幣、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那還有沒收錄的戈幣、魚幣、人幣、樹幣、橋幣、璜幣又該歸在何處呢?" 李連昌表示,"50 珍 " 自己收齊了,但個人收藏無所謂珍稀奇缺,收集全面成為體系,提供一個中國貨幣的基本輪廓,有了這個基礎資料,才能為研究提供全面信息。

宋元時期的伍百文大錢

據遵義市檔案館二級調研員羅光陽介紹,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統一於嬴秦,經歷了四幹多年漫長歷史。收藏家李連昌先生歷 30 餘年之努力,共收集商代至民國錢幣 570 餘種,品類齊全,連續有序,基本勾勒出了中國錢幣歷史概貌,可謂是一部中國古代錢幣史簡況。

羅光陽表示,李連昌先生此次捐贈的價值,一是豐富了遵義市檔案館的館藏檔案,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另外,這批古幣對弘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貨幣文化很有意義,實屬難得。" 中國擁有 4000 多年的貨幣歷史,通過這些完整而連續的貨幣,很好地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他說。

展覽現場

收藏文獻大都捐贈出去,自己作詩一首紀念

李連昌先生的收藏歷史和故事以及慷慨捐贈,已經不是第一次。

1980 年代,他因修志工作經常接觸到民間文物,從上世紀中期就開始收集地方歷史文獻,至今共從民間徵集到千餘冊,其中沙灘文化文獻 200 餘冊,地方文獻 200 餘冊,遵義抗戰文獻 1000 餘種。這些文獻中,沙灘文化文獻捐給了貴州省博物館和遵義市博物館,地方文獻則捐給了遵義師範學院,遵義抗戰文獻分別捐贈遵義市檔案館和湄潭縣檔案館。

中國古代錢幣和遵義老照片,是這位老人在徵集文獻過程中的副產品。

談起此次捐贈的原因,李老說一方面歷史文獻對於個人而言僅是好古者的玩物,社會價值才是它真正的意義所在,最終應回歸社會,為社會所利用;二是自己年紀大了,所有藏品也應回歸社會,這樣自己也放心。

為了紀念此次捐贈,李老還專門作詩一首:" 殷商泉水揜澄悠,長逐青蚨無厭求。苦旅沙彌乞古貝,久熬雞腳煉穌油。功成福報因緣好,路到柳橋神鬼愁。該放手時須放手,始終歸一乃天籌。"

來源:貴州都市報(記者 趙毫)

相關焦點

  • 兩錢幣發燒友收藏古錢上萬枚 出資創辦錢幣博物館
    在上世紀80年代,高郵疏浚大運河時,就發現了大批歷代古錢幣,其中以鐵錢居多。高郵的聶廣鴻和呂紹奇酷愛收藏古錢幣,兩人收藏的古鐵錢、銅錢均超過萬枚……」近日,江蘇衛視《走讀江南》欄目組再次來到揚州,聚焦高郵古錢幣,拍攝專題片。  此前,《走讀江南》已經推出過「揚州美食」、「夜揚州」等多檔揚州主題節目,引起強烈反響。本期節目預計將在月底播出。
  • 古錢幣裡觸摸歷史脈搏
    可以說,手握一枚小小的古錢幣,即可以觸摸中國歷史的脈搏。2016年國內錢幣秋拍大幕11月開啟在即,古錢幣作為收藏中的熱點,一直受到很多藏友的關注。近日,記者採訪到古錢幣收藏家孟昭軍,他結合自身30多年的淘寶經驗,暢談和分析古錢幣收藏行業內的熱門和趨勢。
  • 錢幣展現幣王「1萬元」揭開古錢幣收藏價格表
    錢幣展現幣王1萬元蘇三幣亮相鑑賞會,它」獨特之處還在於,以前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和以後發行的第三、第四、第五套人民幣中,再也沒有出現過叄圓面值,堪稱「空前絕後」,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標價10.8萬。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壹萬圓牧馬圖(相當於第二套人民幣的1元)被稱為收藏市場的「票王」,在拍賣會當中曾經創下了200萬的交易記錄,鑑賞會上標價500萬。
  • 高價回收:的哥凌晨「撿」到51枚古錢幣,最貴一枚竟然市場值價值100萬!
    張師傅翻查了報失系統,但沒有相關線索,他只好在把信息登記上傳後把失物暫放到保管櫃處。據失主劉先生介紹,這些古錢幣總價值大約300萬元。最貴的一枚雙龍幣價值高達100萬元,光鑑定費就要1萬多。「嘉靖通寶」為世界上最大的古錢幣。
  • 情有獨鍾古錢幣?農村家裡有這7種古錢幣?價值百萬別當廢品賣了
    爸爸喜歡收集研究古錢幣,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也漸漸迷上了古錢幣。爸爸經常把他多餘的古錢幣送給我,時間一久,我也收集了100多枚,從秦朝的「半兩」錢到民國時期的銅元共幾十個品種,我把它們都精心收藏在一個集幣冊裡。每當閒暇時間,我都會拿出集幣冊,手持放大鏡,細細欣賞。
  • 幣修(一)|古錢幣收藏的基本知識,懂了這些才算「真入門」吧
    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來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古錢幣的分級一般是按照存世量來定的,但這個數是變化的,因為民間的古錢幣根本無法統計,而且經常有古錢幣大量出土,所以古錢幣分級以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古錢幣的分級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R分級的。
  • 什麼樣的古錢幣才真正價值百萬?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辨識一下百萬級別的古錢幣,古錢幣又可以劃分為:方孔錢、布幣、刀幣等等,今天榜單便包含了主要類別的高級別錢幣。·齊「齊返邦長大刀」背「上」六字刀(185毫米),該刀因面有六字而又俗稱六字刀,泉界歷來對第二字譯文頗有爭議,有建邦、返邦、逓邦之說,不管何種釋文,均反映出此刀為當時齊國因特殊用途而鑄,具體紀念性質,應為我國貨幣史上第一枚紀念幣,因其存世絕少,身世迷離,成為刀中至尊,幣中大珍。
  • 古錢幣知識雜燴,隨便說了點
    古幣收藏知識古錢幣又稱之為泉、布、帛,孔方兄等。現在已成為新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突出。收藏和鑑賞古錢幣需掌握包括貨幣史、錢幣學、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古漢語等諸多知識,有些錢幣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實則是珍品,行家們則很容易從不太懂古錢幣價值的賣家手中獲得珍寶。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識。
  • 7枚國號錢,個個是古泉名珍,尤其第二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古錢幣文化燦若繁星。從殷商時期的無文銅貝到近現代的機鑄幣,歷經三千多年的歲月洗禮愈發光彩奪目。從先秦時期的貝幣,布幣,刀幣,魚幣等仿物形制幣到秦漢時期的銖兩錢,再到後來的通寶錢,年號錢和國號錢等不勝枚舉。其中的國號錢又是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象徵,今天小編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特殊的國號錢,以大字開頭的國號錢。 一、大夏真興
  • 帶你走進古錢幣
    &nbsp>潘湧湧有著數千枚不同時期的代表藏品,多年來他致力於中國貨幣學的研究、古錢幣收藏和貨幣史知識的普及。本期學習讀書會上,潘湧湧將收藏和研究所得與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和錢幣應運而生的背景進行有機的串聯,帶大家走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錢幣文化。
  • 生化危機7古錢幣在哪 生化危機7十八枚古錢幣位置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一個稍微偏向於成就黨收集類的攻略——古錢幣   第一枚   在一開始你觀看demo中的錄像帶的時候,在四周查看一下找到撬鎖工具,然後用撬鎖工具打開廚房的抽屜,裡面會有一張照片,撿起照片就回出現第一枚硬幣。   第二枚   當你在主房間裡面找到開口鑰匙的時候,打開廚房旁邊的房間,進去之後找到紅色的割草機,進行調查就能夠找到第二枚硬幣。
  • 寧鄉又現"藏寶洞":挖出萬餘枚古錢幣 疑與"靖康之難"有關
    寧鄉市流沙河鎮花林村後灣組村民喻科良在修整村裡的一口塘基時,挖出上萬枚古錢幣。通訊員 供圖 1萬多枚古錢幣被挖出,並且疑與「靖康之難」有關。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向雷紅 李向 劉靜 視頻/何佳潔 「先是幾個銅錢滾了出來,再往裡挖,越挖越多」 「挖大塘塘基時發現的,有一百公斤的樣子。」來自寧鄉市流沙河鎮的喻科良是古錢幣發現者。
  • 掌握古錢幣的基本特徵,學習自己辨別真假錢幣
    對於古錢幣的收藏知識,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應該還不夠全面,在收藏時難免會因為對古錢幣的一些特徵掌握不夠而上當受騙。 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各個朝代古錢幣的一些基本特徵,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辨別真假錢幣。
  • 陝西兩男子帶金屬探測儀在拆遷屋轉悠,盜到9枚古錢幣
    接到報警後,天漢路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與文物稽查大隊一起將正在盜掘古錢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聶某抓獲,並繳獲古錢幣9枚。據了解,王某某、聶某兩人見錢眼開,經過私下商議,自行購買金屬探測儀、鐵鍬等工具,駕駛摩託車從聶馮來到秦漢新城轄區實施盜掘,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
  • 店主的決定令人敬佩
    店主的決定令人敬佩 2020-05-20 0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男子30年收藏15萬枚火柴盒貼畫 欲編圖譜(圖)
    張鵬展示他的「火花」。鞠永平 供圖  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貼畫。隨著打火機的普及,火柴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鎮江有位「火花大王」張鵬,30年收藏了近15萬枚各不相同的火花,其中反映鎮江地方特色的火花,達到近2000枚,幾乎不重樣。昨天,張鵬向記者表示,他準備編寫一本「鎮江火花圖譜」,以此來宣傳古城的歷史文化。
  • 騙子演雙簧贊皇老人買「古錢幣」被騙12萬
    倆人無意中從網上得到一套買賣「古錢幣」詐騙套路,於是,利用人貪小便宜的心理下餌實施詐騙的表演開始了。石某能言當掮客,王某不善言辭當賣主,上演買賣「古錢幣」雙簧,起初,由於王某演技太拙劣,總說錯臺詞,幾次行騙都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