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想要孩子長個子,別再一味地補充營養了,秘訣在這裡,別不信
每個父母都是喜歡孩子能夠個子高高地,有一雙讓人羨慕的大長腿。但如何才能讓孩子長個子呢?
可能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孩子補鈣,補充營養。但這樣的有效麼?可能很多時候,餵出來的都是一個個地小胖子吧!要知道對於胖子來說,一般都是與高個子絕緣的喲!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讓孩子長個子呢?其實孩子長個子的秘訣就是3歲前靠營養,3歲後靠飢與寒,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也捨不得這麼做的吧!為什麼這麼說呢?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父母在育兒方面,可能有著也些錯誤的育兒觀念,認為孩子身高發育不好,跟營養有關。認為孩子長不高,其實就是孩子吃得少,營養不夠,缺鈣導致的。真的麼?
其實不然,古語有云:「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大意就是,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其實就是不能讓孩子吃得太飽、穿得太暖。這可與如今大多數父母的做法是背道而馳的,你說呢?
可能很多父母對此,都會產生質疑,這樣真的能行麼?不會是在坑娃吧!其實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就是,溫室的植物,很難長成參天大樹,更不要說,經歷風雨了喲,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你說呢?
可能有些父母會疑惑,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又怎麼能夠長個子呢?我們說的「飢與寒」,並不是讓孩子餓著或者冷著。而是凡事過猶不及,需要讓孩子適當感受和體驗「飢與寒」。
當然,3歲以前的孩子,是不適宜讓孩子體驗「飢與寒」的,3歲前的孩子,應該儘量給孩子足夠豐富的營養,以滿足寶寶快速發育的需求。
但當寶寶3歲後,就不能讓孩子每次吃的太飽了,不然孩子體重會快速增長,慢慢變成小胖子的。還可能出現一系列肥胖疾病。
我們要知道,孩子3歲後,身高增長,其實主要是生長激素的,而生長激素的分泌,除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是處於高峰期外,其實當人體血糖水平較低的時候,也是會快速分泌的,從而促進身高發育。
而人在飢餓的時候,血糖水平就會相應降低,生長激素快速分泌,相反地,如果寶寶沒吃都吃得很飽,那麼寶寶的血糖水平偏高,也是會 影響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不利於孩子的身高發育。
因此,想要孩子長得高,就不要每次都將寶寶餵得飽飽地,而是應該讓孩子吃7、8分飽,可能有人會擔心孩子會餓著,那麼可以少食多餐,此外,助於別讓孩子吃太多零食,可以多讓孩子吃些水果或者堅果作為營養補充。
這不僅有助於孩子身高發育,對寶寶的腸胃也是有好處的,要知道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善,吃太多,不僅容易增加寶寶腸胃負擔,還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影響寶寶健康發育。
讓孩子適當感受飢餓與寒冷,少吃零食,才能避免孩子挑食、厭食,寶寶才會認真吃飯。此外,孩子體溫一般都比成人要高一些,並且也是冷得熱不得的,一熱就容易出問題的。因此,不要總是以「媽媽覺得孩子冷」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給孩子穿很多,蓋很多,這樣反而會導致孩子容易出汗,踢被子,而感冒生病。
雖然給孩子穿得不那麼暖和,會有點涼涼地,但也不用太過擔心,孩子都是好動的,身體很容易就暖和的,不會感覺冷的。反而還有助於增強孩子身體素質,以及禦寒能力。你知道麼?
不是吃得越多,發育越好
促進孩子身體健康發育,並不是讓孩子吃的越飽越好,而是要讓孩子吃得營養豐富,每頓攝入的食物豐富,儘量多一些,這樣孩子才能夠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從而促進身體健康發育,但並不需要孩子吃很多。
可能有時候,孩子吃得多,會感覺比其他孩子要壯一些,發育快一些的,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孩子其實是越來越胖了,在身高發育方面,並沒有什麼優勢,反而會被那些瘦弱的孩子拉開距離。
因此,孩子吃得營養過剩,雖然可能會促進孩子骨骼發育,但是卻有點揠苗助長了,可能會導致孩子骨骺線提前閉合,斷送了孩子長高的前程。
盲目補鈣
一些父母為了孩子長個子,就讓孩子從小吃鈣片,喝骨頭湯,其實這樣補鈣並不好。鈣片和骨頭湯中的鈣,並不能很好地被人體吸收,一旦吃鈣片過多,還可能引發一些其他問題,比如出現結石,導致孩子骨骼線提前閉合等問題。
其實給孩子補鈣,還是食補為佳,最好的補鈣食物,其實是牛奶、芝麻醬、蝦皮、豆製品、奶製品等食物
此外,就需要父母培養孩子良好地習慣,早睡早起,10點前入睡,7點後再起床,才更有利於孩子長個子。並且還是需要多讓孩子堅持運動,多曬曬太陽,這些都是有助於孩子長個子的。
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恨不得將方方面面都做到最好,這樣的心理,做父母的都是能夠理解的,但是慢慢地卻一步步變成了,對孩子的溺愛,從而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你知道麼?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