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春風送暖,樹木萌發出新芽,終於連北方大地,也蒙上了一層嫩嫩的綠色。
風和日麗的春天,也是孩子們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爸媽們做好監督,別讓生活中常見的壞習慣,影響了孩子發育長個子。
春季的「猛長期」,避免這3件事,別耽誤孩子長個子
閨蜜的寶寶小軒12歲了,今年夏天就要小學畢業,升入初中。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開學的時間延後了不少,小軒整天宅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
爸爸媽媽都已經陸續復工,也沒有太多時間盯著小軒,小軒白天吃零食、晚上熬夜打遊戲,玩得那叫一個開心。
看到小軒幾個月的時間胖了好幾斤,身高倒是一點沒長,閨蜜整體愁眉苦臉的:「這點肉都往橫了長,個頭一點也沒竄起來,這以後可咋整?」
光跟著犯愁可沒用,小孩子很少能意識到長高個的重要性,主要還得依賴家長的監督。
身高70%來自於遺傳的影響,另外的30%呢,跟後天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只要把孩子的生活習慣這一因素抓牢,長高個子其實很簡單。
最怕的就是爸爸媽媽們不在意,錯過了孩子長高的關鍵期,等到寶寶骨垢閉合,之後再想挽回也難了。
多維度的「猛長期」
年齡
系統地來看,孩子的身高「猛長期」有兩段,一段是0~3歲的嬰兒時期,另一段是10~14歲的青春期。
嬰兒期:這個階段的寶寶生長速度驚人,幾乎是肉眼可見地長高。0~1歲期間可以長高約25cm;1~2歲間可以長高10~12cm,2~3歲間可以長高8cm左右。青春期:進入青春期(女寶10~12歲開始,男寶12~14歲開始),孩子們的食量可能會突然增加,這期間個子突飛猛長,一年可以長高7~12cm,彈性非常大。時間
生長激素的全盛時期,主要在夜間的11點~次日凌晨1點,早晨的7點鐘左右。春季也是生長激素較為旺盛的時期,「春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杜絕影響長高的壞習慣
1. 經常熬夜晚睡
疫情原因的影響下,很多孩子被迫宅在家裡上網課,不出門活動,夜裡也就不容易困,總是熬夜、睡得晚。
教育部文件中規定,小學生不能少於10小時睡眠時間,初中生則需9個小時,高中生也需要每天8小時睡眠。
都說睡覺的時候長個子,這話不假。在夜間的生長激素旺盛階段,孩子需要處在睡眠狀態,才可以實現長高。爸媽們做好監督,最好讓孩子11點前進入睡眠狀態。
2. 飲食結構不良
小孩子很容易被花裡胡哨的零食吸引,尤其是充滿油脂的薯片、街邊的燒烤攤等。
零食雖然好吃,但含有過高的油脂和鹽分,缺少孩子生長必須的維生素,營養結構非常匱乏。總吃零食的孩子,正餐的食量就會變少,影響到孩子長個子。
飲食建議:給孩子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可以每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配合一些時蔬,餐後加一點水果,做到飲食結構均衡。
▼ 小tips:
還在哺乳期的小嬰兒,飲食主要靠媽媽的奶水供給。4個月以內的寶寶,儘量先不要斷夜奶,給寶寶充足的營養,才是長高的必須因素。
3. 懶散不愛運動
隨著各個城市逐漸解禁,生活慢慢開始進入了正常的軌道。宅在家裡懶散的寶寶們,可以去人群稀少的戶外玩耍了。
運動推薦:拉伸型的運動雖然可以短時間變高,但長期來看並沒有很好的效果。而全身的有氧運動,能夠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推薦慢跑、遊泳、跳繩、籃球等運動。
◆ 嬰兒的運動
① 0~3歲的小寶寶,主要的運動方式還停留在爬行,可以讓寶寶嘗試多爬、快步走動、拍球等運動。
② 還不會爬的寶寶怎麼辦呢,對小嬰兒來說,多趴也是一項運動,可以讓寶寶每天嘗試多趴,鍛鍊寶寶抬頭等。
寶寶練趴的時候媽媽要注意,儘量在硬板床、地板上面練習,身邊不要有毛絨玩具等雜物,避免堵塞寶寶口鼻導致缺氧。運動要留心,安全第一哦!
【孕育島寄語】
孩子的身高,是爸爸媽媽關心的頭等大事。在這個季節「猛長期」,監督寶寶長高高~
【今日話題】
你的寶寶有沒有進入猛長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