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了,孩子的老師還天天在群裡監督作業、閱讀打卡等,你怎麼看?

2020-12-17 騰訊網

回家過年了,孩子的老師還天天在群裡監督作業、閱讀打卡等,你怎麼看?

昨晚跟林老師吃飯,林老師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林老師拿起手機看了以後,告訴我:「你看,我們這幫老師多敬業,都放假了,還是每天在家長群裡監督班上的學生寫寒假作業、閱讀打卡。」我在一旁就笑了。這些老師的確是敬業,但是這樣做真的好嗎?這個話題,其實有很多人討論過。

記得有一次放暑假,我和林老師,還有另一位賈老師,我們幾個一起到內蒙古旅遊。其中的賈老師帶著自己的兒子一道,我們一行四人,玩得挺開心。到了晚上,吃過晚飯,我提議去旅館附近的街邊走走,看看熱鬧。賈老師家的兒子在一旁,面有難色。賈老師說,我們就不去了,孩子老師在群裡催了,今天的閱讀任務要完成,然後群裡打卡。我們就先回旅館了。於是,就剩下我和林老師去逛街了。我們倆感慨,現在的孩子真是不容易啊,放個假出門玩幾天都不能安心地玩,「學習」這項任務,就像個陰影一樣,籠罩在孩子身上,怎麼逃也逃不開。老師這樣做,究竟對不對?我們倆都陷入了沉思。

肯定有人說,這樣的老師非常敬業,你孩子遇到這樣的老師,多幸運啊!教師的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放假期間也不例外,同樣需要督促學生的學習。因為學習是一特別需要持之以恆去做的事情,如果學生放假了,教師就疏於督促,很可能會導致假期結束以後,學生成績下滑,或者很久不能進入學習狀態。老師勢必要花費更多的經歷,把學生從放假的狀態「拉」回到學習的軌道上來。

但是,個人倒覺得,這樣的老師並不能單純的用一個「敬業」來概括。記得特級教師吳非說過:「一所學校最可怕之處,在於一群愚蠢的老師在勤奮的工作。」勤奮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對,等於南轅北轍。這種觀點也同樣適用於寒假讓家長和學生在群裡打卡這件事。老師如果不去研究教學方法的技藝,不去研究布置作業的科學性有效性,只懂得用壓榨學生的時間來「逼迫」出學生的成績,那麼,越是「敬業」,越是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的摧殘也越大。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是不支持老師每天在群裡要求學生和家長打卡的。教師也要想到,放假了,也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休息和調整。打卡可以,非要每天都打卡,貌似不妥,你的這個要求就變成了「緊箍咒」,勒在家長和學生的頭上。可以在剛剛放假時,要求每天打卡,過年期間,或者放假中途,可以緩一緩,不用每天打卡。到了快開學,再適當提醒家長和學生關於學習的事情。這樣做,可能會更加科學合理。

放寒假了,老師還天天在群裡監督作業、閱讀打卡的行為,您認為這樣做好嗎?這樣的教師是敬業的老師嗎?歡迎對此問題討論、留言。

相關焦點

  • 對與錯:班主任寒假在班級群監督學生作業,家長怪教師越俎代庖
    放寒假班主任還在班級群天天監督學生作業這個問題,最近不知為何也是讓一部分家長吐槽滿滿。這些家長不滿的對象涉及到老師、手機和教師群裡的其他家長。這和我最近看到的一個搞笑視頻有點類似,孩子小的時候摔倒,父親一邊踢地罵其不好一邊哄孩子。
  • 「不退群還留著過年嗎?」孩子畢業家長秒退群,老師問原因被打臉
    「不退群留著過年嗎?天天打開群消息都是99+誰受得了,沒什麼重要的事,還一群人云亦云的拍馬屁的人,留著是給自己添堵!」這名老師感到震驚,他從未想過作為家校溝通的家長群會給別人帶來這樣的感覺,也不敢相信其他家長都是這麼想的。
  • 體育作業如何指導,如何培養體育精神,遠比打卡監督重要
    但每個學生體質不同,除了監督學生回家堅持練習,更重要的是針對性的一對一指導,幫助家長和學生更加科學有效地進行練習提升成績,提升身體體能,避免盲目錯誤練習造成身體傷害,幫助孩子培養他的體育精神。>很多家長在班級群裡經常會問如何糾正體育動作,家長不知道如何指導。
  • 小孩閱讀、做家務,家長發朋友圈打卡?網友:太難了
    她說,她並不是不喜歡親子閱讀這種形式,而是不喜歡每天都要拍下來,打卡發給老師,然後發到群裡或是朋友圈。當然,她後來說了一嘴,看到朋友圈打卡,她又開始焦慮:別的孩子已經認識那麼多字,有的孩子還開始看英文。【小學生】打卡打卡,學生、家長和老師累得夠嗆小學生家長對打卡更不陌生。
  • 班級群裡打卡成風,有人覺得作秀我卻堅持參與,這些好處你想不到
    自從孩子上學後,班級裡老師會經常要求在群裡打卡和接龍。打卡成了家長參與孩子學習管理的最常見方式,隨著這次疫情網絡學習的普及,線上學習的趨勢日漸明顯,打卡的頻率已經越來越頻繁了。學校布置任務或者班級要開展一項活動,家長需要在群裡打卡,以統計知曉人數。閱讀需要拍視頻打卡、體育鍛鍊要發視頻打卡,因為老師要統計參與的人數。
  • 「我把孩子作業批改了你幹什麼?」老師看完果斷退群,家長炸了鍋
    九月是開學季節,孩子們開學了,孩子又回到了學校,下面來聊聊一件關於家長與老師的事情。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是接受過義務教育,但是現在小學的教學內容已經進行了改革。許多老師要求父母監督孩子每天完成作業,然後檢查批改完孩子的作業上交給老師。
  • 關於老師將孩子作業布置到手機裡,你怎麼看?
    個人覺得,現在的這個老師布置學生作業的制度是個大問題。一方面整天防止和教育引導孩子不要迷戀玩手機。一方面卻整天把作業布置到手機裡。這很矛盾。布置作業到手機裡,原本是為了老師和家鄉共同監督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防止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偷懶,家長又不知道布置的什麼作業,還以為孩子把作業寫完了。這才是把作業發到群裡的初衷。結果現在卻變相成了老師把作業發到群裡,讓家長監督並完成老師應該檢查批閱的工作。完全是變了味了。
  • 寒假作業「每天定時定量」,群裡從早到晚叮叮噹噹響個不停……這樣好嗎?
    在廈門,今年寒假,也有越來越多學校(特別是小學和初中)把作業精準到天,每天發布當天寒假作業,學生家長每天要在群裡打卡,有家長很困惑,感覺沒有放假,寒假比上學還忙。@網友A我家孩子一年級,從放假開始天天語文打卡,數學打卡,還有一堆背誦默寫,感覺一天到晚盯著孩子的作業轉,其他啥也別想了,感覺壓力山大。
  • 「老師,我把孩子作業判了你幹什麼?」深夜家長群炸鍋,老師退群
    有的家長說,拉家長群是讓老師來反映問題的,不是讓老師來給家長發布作業的,也不是讓老師來命令家長下載APP的,要不是怕老師給孩子穿小鞋,早就想在群裡罵老師了。每天都要昧著良心在群裡誇老師,不發言就怕老師特殊對待,只能理性複製粘貼,關鍵是老師還特地選什麼家委會來替自己擋雷,真是看不下去了。還有的家長說,老師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就找家長幫忙批改作業,可家長也很忙啊。
  • 「我把孩子作業改好了你幹什麼?」老師看完立馬退群,家長炸了鍋
    近年來,孩子的父母接受了80-90年義務教育後,小學的課程內容發生了變化。很多老師要求孩子檢查作業,每天做完作業後交給老師。其中一個學生還沒講完,第二天監護人就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喝茶。老師給家長「助教」教師要求他們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事情一發生,家長們集體怒了。其中一位家長大膽地在群裡開懟:老師,我想問你:我已經把孩子的作業都批改好了。你是做什麼的一句話,學校的老師卻安靜了,沒有回覆,家長接著說:「我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了。」我沒把作業帶回來告訴我。如果只有孩子去取書,我可以直接把他送到書店。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  有益孩子就安排。  支持意見  家長監督孩子做作業  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市區一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說,孩子入學後,他和妻子每天必做的工作包括檢查閱讀、背誦和默寫,周末和節假日可能還有製作手抄報、完成手工製作等作業。
  • 「我把孩子作業判了你幹什麼?」老師看完立馬退群,家長炸了鍋
    隨著近些年,孩子們的父母的是接受過義務教育的80-90後,小學教學內容課改,不少老師就要求家長每天要監督孩子把作業做完,再把孩子作業檢查後交給老師。有其中一項沒有完成的同學,家長第二天都會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喝茶。
  • 「讓家長做作業,你幫我交學費啊」,家長在群裡辱罵老師,被拘留
    一學生家長在群裡大罵英語老師,原因:因為家長對英語教師布置作業的行為不滿。;「動不動就網上作業,你幫我交學費啊」;後續了解到,該家長稱,英語老師布置了線上英文作業,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不懂英文,無法監督女兒完成作業。在連續的語音中,該家長表達了對英語老師的不滿,並伴有辱罵性話語。
  • 語文老師出妙招幫家長「減負」,作業打卡曬圖巧治孩子磨蹭
    「XX,這兩天作業的進步很大,表揚!」13日晚上6:30開始,武漢洪山區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三(9)班的QQ群便閃個不停,家長們開始拍照上傳孩子做的家庭作業,語文老師彭慧燕邊在線批改,邊給出建議。彭慧燕老師和孩子們在一起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這樣的「夜間交流」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開學後,許多家長跟我訴說苦惱:孩子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很馬虎,不知道怎麼辦?」
  • 孩子生病沒寫作業,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爸爸:你算什麼東西
    前言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很擔憂,都希望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的照顧和點撥,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孩子受到老師的不公平待遇,或者在班級群裡受到老師的點名批評,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之間,也缺少溝通和理解,雖然雙方都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好
  • 孩子作業沒寫完,被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家長發出照片後眾人沉默
    導讀:孩子作業沒寫完,被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家長發出照片後眾人沉默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作業沒寫完,被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家長發出照片後眾人沉默!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朋友圈裡打卡21天交作業 刷屏對孩子們真的有效嗎?
    相信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圍觀過某某同學的百日閱讀、21天練琴、我運動我快樂等「打卡」小視頻。尤其是每天晚上八九點鐘,更是各類打卡信息集中刷屏的階段。經常會有人笑稱:雖然不認識某家的小孩,但是也見證了孩子們學習、成長的全過程。 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成為大家完成作業的「陣地」?
  • 家長幫孩子完成作業,發到班級群打卡後反而被老師表揚
    相信這段時間以來孩子們在家學習除了可能老師會要求看一些網課,或者根據老師發的資料進行預習、自學以及複習等等之外,同時也會布置一些拓展類、手工類的作業。不語雖然算不得是什麼專業人士,但是這些年也沒少替朋友們幫這類的忙,有的只是出出主意也就算了,有些甚至還得親自幫他們去做。反而再看看自己孩子……老師布置的這類作業,從孩子剛上學到現在,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完成的。當然, 個別時候我們也會上手幫忙,共同完成,但是從未有過說我們全權代勞的情況。
  • 老師群內布置作業,家長崩潰咆哮:別發啦!俺都不會叫我怎麼做?
    因為形形色色的家長聚到一個群裡,每個人對教育的態度和觀念都有著自己的小想法,又要和老師磨合、配合。孩子稍有過錯,老師丟一條消息一張照片到群裡,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被點名忒丟面子,哪那麼容易啊?這不,最近家長群又出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一位英語老師在家長群裡發布消息,提示家長在群裡交作業,如果不按照交作業就要在群裡「提醒」了。
  • 數學老師網課教一元一次方程,在群裡發作業,家長:怎麼還要錢?
    班級群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群裡家長眾多,魚龍混雜,基本上什麼樣的家長都有。有的家長一直在「潛水」,不管老師發什麼信息,這種家長都不聞不問;有的家長看群消息往往斷章取義,一句話還沒看明白就急眼了,比如我接下去要說的這個家長。 據了解,一名數學老師在上網課,教的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