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群裡打卡成風,有人覺得作秀我卻堅持參與,這些好處你想不到

2020-08-28 女孩養育

自從孩子上學後,班級裡老師會經常要求在群裡打卡和接龍。打卡成了家長參與孩子學習管理的最常見方式,隨著這次疫情網絡學習的普及,線上學習的趨勢日漸明顯,打卡的頻率已經越來越頻繁了。
學校布置任務或者班級要開展一項活動,家長需要在群裡打卡,以統計知曉人數。
閱讀需要拍視頻打卡、體育鍛鍊要發視頻打卡,因為老師要統計參與的人數。
每天完成作業後或者完成布置的指定任務後,也需要在群裡打卡。


這些打卡都是老師要求的,很多家長雖然會覺得打卡比較頻繁,但是基本都會毫無怨言地完成,畢竟這關係到孩子的學習。
但是有一部分家長會在老師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往群裡發孩子學習的圖片和視頻,而其他家長看到了也會參與進來,這樣他們會在群裡你追我趕地進行學習打卡。
這樣就會形成兩種不同的情況:習慣打卡的家長每天都會按時發孩子學習的圖片和視頻到群裡,看著仿佛比賽一樣。

而這一幕在那些沒有參與參與打卡的家長看來就像作秀一樣,很反感:有必要每天都把孩子的學習發出來嗎?默默學習不是更好嗎!
但是作為一名家長,同時也是一名從教十年的老師,我非常支持打卡學習的活動,不管是老師要求的還是家長自發參與的,堅持打卡學習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01 堅持打卡,養成堅持學習的習慣


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那什麼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數學特級教師周建華曾經提到他的一個學生:
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學習非常優秀,然而他的先天稟賦只能說是中等。我曾問他:為什麼學的這樣好?他說:老師我的竅門是,不過夜!

不過也就是今日事今日必,今天沒明白的問題一定要搞清楚,今天的作業必須今天完成,考試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一定要今天糾正!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孩子成績優秀的最重要原因。
我記得我和女兒參加班級群的閱讀打卡活動時,在打卡期間我也有鬆懈的時候,特別是工作累的時候就非常不願意再堅持睡前閱讀,但是因為有打卡活動,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
而女兒她們班的有幾個孩子,在閱讀活動結束後依然堅持每天往群裡發視頻打卡,我點開視頻來看,發現這些孩子的閱讀能力真的很好,基本都能自己閱讀繪本。

而我也跟著他們堅持自覺發閱讀視頻到群裡打卡,到現在女兒每天睡前必須進行閱讀才肯睡覺,對於她來說這已經是一種不需要提醒和監督的本能習慣。
而如果沒有當初打卡的堅持,也許在這個過程的某一天也許我早就放棄了這個閱讀習慣的培養!
所以,在孩子養成習慣的時候,堅持在群裡打卡絕對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因為這是一種外部的監督,是他律,是督促你必須要做到今日事今日必的一個定時鬧鈴!

02 形成積極的外部評價和激勵


學習是什麼?學習的本質其實就是對知識的思考和整合,這是一個非常枯燥的過程。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從中可以看出學習是一個漫長和枯燥的學習過程,這時候就需要外部的刺激和表揚,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這樣孩子才能把學習轉化為自覺的內驅力。

堅持在群裡發打卡作業,做的好的孩子能夠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而且這種堅持的毅力和精神也能夠得到認可,如果還有家長或老師不經意地說一句:你真厲害,堅持那麼久每天打卡閱讀!這一句簡單的話語也許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強大的外部精神激勵。


心理學上,有一個叫雷帕的獎勵實驗:心理學家雷帕把熱愛繪畫的孩子分成了兩個小組,並採用了發獎品和表揚賞識兩種不同的激勵方式。結果在一段時間後,僅獲物質獎勵的孩子漸漸消沉了,而在精神上獲得認可和鼓勵的孩子,在一段時間後會表現出更多的動力和激情。

所以比起孩子你做完今天的作業我就給你玩手機,你這個學期考試進入到班級前十我就獎勵一臺平板等物質獎勵,精神上的表揚和激勵更容易成為孩子堅持學習的驅動力!

每一個孩子內心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會被別人家看到,自己的成績能夠得到肯定,渴望受到老師的關注。所以除了在學校的表現之外,堅持打卡則又增加了一種孩子獲得老師關注和表揚的機會!
為了孩子的學習,作為父母動動手指就能做到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03 父母的陪伴才是打卡的核心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需要專注一生的事業。但是現實又是殘酷的,父母們都要忙於工作,賺錢養家,這種情況下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會少之又少!
我在陪孩子閱讀打卡的那段時間,也是我工作最忙最累的時候,白天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到了晚上睡覺之前,想著還需要閱讀打卡,所以趕緊洗把臉認真地和孩子開始繪本閱讀。

現在回想,如果沒有閱讀打卡的活動,也許我也不會擠出這些時間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所以,與其說我們要堅持打卡的形式,不如說我們無論多忙多累,都要每天擠出一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一起玩耍,聽她說說這一天的所見所聞和心緒浮動,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陪伴!
錢是永遠賺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而孩子的成長卻只有一次。

04 打卡應該成為我們的重要學習習慣


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在班級群裡打卡也是,有的家長認為打卡會破壞孩子學習的專注力,讓孩子養成虛榮心和攀比心。
對於學習自覺性比較強成績優秀的孩子來說,如果一味地打卡的確會弊大於利,但是對於更多的孩子,如果沒有打卡那他們的學習是很難堅持的。
所以對於老師要求的打卡,哪怕麻煩點也應該積極參與,因為培養教育孩子這個過程本來就充滿著繁瑣和複雜,需要我們全力以赴!

如果這個過程我們一直懷著厭煩和抱怨的情緒在做一些事情的話,那孩子也能夠感覺到,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如果是老師沒有強制要求的,我覺得可以自己組建一個學習打卡群,有需求的家長自覺加入,這樣也不至於影響到其他人,但又能夠督促自己和孩子堅持學習和養成習慣!

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從來就沒有捷徑而言,方式也沒有固定模式,但是只要能夠讓孩子堅持投入學習的對於他來說就是好的,希望我們的父母能夠以更開放的心態和孩子一起,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之路!

相關焦點

  • 家長在班級群這樣懟老師,有人覺得太過分,有人卻暗暗叫好
    昨天看到一個帖子,說某地經開區某學校,因為一個孩子經常不寫作業,老師班級群裡點名家長,讓家長過問,誰知道家長卻不買帳,在群裡公開懟起老師,聲稱:「你教他啊,我又不會,不要天天手機微信沒完沒了,我的話放在這裡,我孩子在學校不聽話,不寫作業,只要不死不殘,你們隨意。
  • 你孩子的班級群裡有「積極媽媽」嗎,在群裡你被自願了嗎?
    不知道在參加這些活動中家長是否被自願過,是否有過糟心的經歷?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現在來給大家講一講。感嘆時光的匆匆,我家老大轉眼就小學畢業了。班級中有一位家長特別積極,暫且稱她為積極媽媽,平時有一些班級活動都是她在淘寶上為大家定製服裝呀、買書啊、道具呀什麼的。為班級做了很大的貢獻,確實應該感謝她。
  • 閱讀打卡、聽寫打卡、練習打卡,開學必備的班級打卡工具!
    這些練習的一個重要共同點就是需要長期堅持,只有堅持養成習慣了,學習成績就一定能夠得到提升。養成習慣的一個重要方法:打卡班小二也提供了專為班級定製的打卡功能,這個班級打卡功能有什麼優勢呢?我們先看看老師們是怎樣說的。
  • 小學生辦堅持協會:有人堅持不喝酒 有人堅持彈鋼琴
    周泓錦說,會員裡有人堅持練字、看書、寫日記、背單詞、彈鋼琴、鍛鍊身體等;也有人堅持改掉壞習慣,比如,堅持不抽菸、不喝酒、不晚起、不長時間打電子遊戲等等。「堅持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堅持下去。」對此,周泓錦還特別談到自己看到的頗有感悟的兩個公式。「第一個公式是1.01的365次方≈37.8。假設你現在是1,每天在此基礎上進步1/100,一年之後就變成37.8個這樣的自己了。
  • 班級群上演「宮心計」?忽略了班級群的核心意義,勞心勞力又何必
    我是一年級新生家長,班級群從9月1號組建到今天教師節,正好10天。在家長會那一天,老師說班級群主要用於老師發放重要通知,如果老師沒有寫明要回復的,希望家長不要回復,以免刷屏影響其他家長看通知。確實有問題需要跟老師溝通的,建議私聊。班級群的前9天群裡挺清靜的,都是老師發的作業,第二天要準備的學習用品之類的,家長也非常克制,沒有回覆「收到」、「老師辛苦了」之類的話。
  • 一位幼師在班級群裡霸氣說道:再有家長發布連結直接解散班級群
    前幾天,某幼兒園老師剛剛接手中班孩子時立了這樣的微信班級群規:中一班交流群群規第一:不準在群裡發拼團、砍價、眾籌、各種小程序連結和廣告等,違者踢出群!第三:互相認識的家長不要在群裡閒聊。這個群是家長交流孩子學習的群,幼兒園有什麼事園長和我會在群裡及時通知大家的。大家若是有關於自家孩子學習或者是哪方面的問題時,跟我私聊。
  • 除了哈哈哈哈,你的群聊記錄裡最多是這些詞!
    而在群裡最經常出現的某些文字、表情,往往就代表了這個群的風格。糰子君就在生活中發現了這7種微信群裡常出現的內容,其中一定也有你在的那一類。 不同於只有同學們的班級群,通知群裡往往有著導員&班導的存在,群裡的同學們一改在其他群裡表情包漫天的狀態,所有的對話濃縮成:「收到請回復。」
  • 高考後班級群裡沒人說話了
    我依然輕鬆,也依然沒有什麼傷感的。今天打開QQ班級群,已經寂靜了一個多月了。記憶裡,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在閃爍那個紅點的呢? 回憶一番,是在高考成績出來後的那天,在準確點是在大家查分後吧。分數出來前,群裡仍然有同學的遊戲戰績分享和遊戲邀請,有女生在聊愛豆,也常能見到群裡的活躍分子。
  • 撕我?先看你什麼段位,誰敢挑戰我,試試看:班級群激烈罵戰
    在一個三年級班級群裡,有些家長聊喝酒的話題,一位博士媽媽看不下去了,直接開懟。「這裡沒人聽你說喝酒,你給老子滾!」也許大家各讓一步,也就沒後面什麼事啦。結果事態越發激烈,最後各種「罵式」紛紛登場。事態升級到了人身攻擊,最奪人耳目的是這位社會科學院的女博士,副教授家長,一位特別引進人才的「一覽眾山小」式的霸氣側漏的應戰:「撕我,你不配,看看你什麼段位。」「有人想告領導是吧?
  • 為啥會有人一畢業就「秒退班級群」,八成是這「3類人」
    畢業就「秒退班級群」的學生黨,八成是這「3類人」,一個不中算我輸不喜歡老師的同學相信這是很多退班級群的同學的原因,學生都是正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會有一些叛逆心理,對於老師苦口婆心的教導,通常都不能夠理解,甚至會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故意批評自己,所以就會對老師產生反感情緒,老師對每個同學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把學習成績提高,但是在這些同學眼裡,老師是在針對自己,對自己有偏見,因此畢業之後就會果斷的退群
  • 能跑就不要走,堅持跑步,帶來的好處,可能是你想不到的
    跑步是一項中等強度的運動,一直以來都備受大家的爭議,有人認為怕不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更有益於身體的健康和肌肉的發達,平時一天跑個10公裡都不帶喘一下的,身體也是棒棒的。但是又有人覺得跑步很危險,是一項強度、危險係數都很高的運動,如果過量跑步很可能會損傷膝蓋、造成關節扭傷等。對於這些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剛入學加了6個群,家長一臉懵!班級群這些「潛規則」你知道嗎?
    在有些學校,除了有班級群,還有學校大群,進學校大群的好處在於信息更透徹全面,弊端在於你是否HOLD住。家住浦東的王先生,孩子在今年考入了一所私立學校,入學報到後加入了兩個群,一個是學校大群,在分班前大家在其中互相討論;另一個是後來的班級群。
  • 班級群裡的「潛伏」
    先把自己頭像和暱稱換成班主任的,然後開始我的計劃!!嘿嘿嘿嘿......以紅包的方式發在群裡,備註好孩子的名字。夏花好的,老師。現在就付款哦!你是誰啊???我才是這個班級的班主任啊!你哪個石頭裡蹦出來的?各位家長千萬別信他,他是個騙子,我只有一個帳號呀!班主任(替身)告辭。。。。
  • 「我堅持,我收穫」早慧幼兒園起點閱讀讀書月
    本次活動宗旨在引導幼兒與經典好書交朋友,激發師生讀書、親子共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融化在兒童的心靈裡,銘刻在兒童的腦海中並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組織和開展好本次活動,我園制定了"我堅持,我收穫"21天閱讀好習慣養成讀書活動方案。各班確定並領取適合本年齡段幼兒閱讀的圖書。
  • 女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發飆:我是博士、副教授,誰敢踢我,試試看
    一天晚上,幾個家長在班級微信群裡討論有關酒的話題,一位徐姓學生的媽媽在群裡回了一句「夠了,喝死你們!」不得不說這位女博士確實厲害,中科院博士,就職於玉林師範,人家老公孩子還是北京戶口,在寸金寸土的北京還買得起房,光是這些都已經甩掉了絕大部分中國人幾百條街了,人家怎麼就沒資本懟別人了? 可是,我總覺得這裡面有些不對勁,一個高學歷的人就這素質嗎?金錢、地位、身份並不等同於一個人的素質。
  • 大搞政治作秀的官員落馬後,這個微信群也解散了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近期,江西寧都縣官方網站公布的《中共寧都縣委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提到,針對「不良風氣汙染較為嚴重」問題,寧都作出了包括解散「寧都形象」微信群在內的6項措施,該群正是被指「熱衷表面文章,大搞政治作秀
  • 現在家長有三難,打卡、手工、活動忙!作為家長你都參與過什麼?
    前兩天寫的文章《我想退出家長群》,有一個暱稱看起來像是一個寶爸的粉絲在評論裡是這樣寫的對於家長而言,每天晚上,給孩子學習打卡,就是自律的表現,比如說你會這樣寫:「我是XX學校XX班級的小朋友,正在參加由XX舉辦的21天打卡活動,我已經打卡
  • 近八成大學生「打卡」自我監督
    「你已堅持學習英語X天」「恭喜你完成今日運動量」……近年,一些大學生時常在個人社交媒體平臺分享「打卡」記錄。  為調查大學生為何熱衷「打卡」,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近百所高校的大學生發放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8.9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參與過自我監督類的「打卡」,其中50.15%的受訪者坦言自己「打卡」堅持時間處於半個月以內,34.84%受訪者能堅持到半個月到3個月,能夠堅持到3個月以上的受訪大學生佔15.02%。
  • 回家過年了,孩子的老師還天天在群裡監督作業、閱讀打卡等,你怎麼看?
    回家過年了,孩子的老師還天天在群裡監督作業、閱讀打卡等,你怎麼看? 昨晚跟林老師吃飯,林老師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林老師拿起手機看了以後,告訴我:「你看,我們這幫老師多敬業,都放假了,還是每天在家長群裡監督班上的學生寫寒假作業、閱讀打卡。」我在一旁就笑了。
  • 班級群聊步步驚心?一線班主任告訴你群聊的正確打開方式
    例如「班級群聊」。起初有了群,歡喜異常;之後在群裡,如履薄冰。,幫助大家輕鬆參與群聊。我想,我的雙重身份應該能增強這些建議的可行性和可信度:「群」字當頭,切記話語是有環境的既然是「群聊」,就要顧及「群」的存在。這是整個班級中,老師和各位父母都在一起群,這個特殊的環境,決定了每一位父母在這個群聊中,要顧全大局,不要私聊。「群」字當頭,不說私人話題,或者是和班級管理、教學無關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