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的班級群裡有「積極媽媽」嗎,在群裡你被自願了嗎?

2020-09-03 綠城張張


畢業季又至,眼下如何給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畢業回憶成了家長的「頭等大事」。很多幼兒園,大中小學都在籌辦畢業旅行,拍畢業照等活動。不知道在參加這些活動中家長是否被自願過,是否有過糟心的經歷?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現在來給大家講一講。

感嘆時光的匆匆,我家老大轉眼就小學畢業了。班級中有一位家長特別積極,暫且稱她為積極媽媽,平時有一些班級活動都是她在淘寶上為大家定製服裝呀、買書啊、道具呀什麼的。為班級做了很大的貢獻,確實應該感謝她。

這不就要畢業了嗎,積極媽媽就開始張羅照畢業照的事情了,並且動作非常的迅速,第一天在群裡說了這個事情,第二天馬上發了兩份套餐在群裡要大家儘快接龍選擇,並且自己先選了錢多的那個。後面的家長也都紛紛選了和她一樣的。可是我就覺得沒有必要花三四百塊錢來照這個畢業照,一兩百足夠了,可是大家都選了錢多的,少數服從多數只能和大家一樣,有一點點無奈。

畢業照很快就在當周的周末開拍了,拍攝過程很順利,唯一的遺憾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有能進到學校裡面去拍攝一些正常上課的場景,但是生活處處都會有遺憾,能夠留下美好的記憶也很不錯。

問題出現在修圖上。相冊收入了一張父母和孩子們的大合照,有一些父母沒有趕到現場,只能是補拍了然後批圖上去。樣圖發在群裡給大家看,當時只是看了縮略圖,沒點開看大圖,覺得還不錯,過了兩天有時間了,點開大圖再看的時候,發現批圖很不認真,在兩個家長的頭部的位置多了一塊耳朵出來,而一個同學的頭上也長出胳膊。我看到後馬上發在群裡並@了積極媽媽,沒有想到她的反應超出了我的想像。

積極媽媽馬上說,做不到像藝術照一樣,只是修了背景。

瞬間無語了,沒有要求像藝術照一樣,可是多個耳朵和其他東西出來,那你修圖太不嚴謹了,又沒有要求修臉,而且只有一張照片是要求批圖添加人物上去的。

我在說這些的時候有一位媽媽也附和了我一句。

積極媽媽馬上說我是挑事,照相館又不是她家開的,所有做這些都是大家熱心才做的,沒有獲得一毛錢的好處。大家都是義務幹活,沒有誰是應該的,如果我熱心,可以在第一次發群的時候就提出來。

後來還說微電影還沒有出來,自己能力有限,無法勝任這個工作,讓有能力的熱心家長來認領這個活。

真是讓人無語,一開始是積極媽媽熱心,積極的聯繫攝影機構的,也是她一直在對接這個事情,那發現了問題不是應該聯繫積極媽媽的嗎?難道直接聯繫攝影機構嗎,如果這麼多家長都要聯繫的話,人家聽誰的。

整個過程中我一個字都沒有提到什麼好處啊、利益什麼的,都是積極媽媽自己在說。難道她是欲蓋彌彰嗎?後面還要撂攤子不幹了,是赤裸裸的威脅哦。

我也不知道是那句話觸動了積極媽媽的神經,讓她的反應這麼的大!這個拍攝班級畢業照的活動是積極媽媽賣力張羅的,又不是別人強加給她的任務,在一開始做這項活動的時候,難道沒有考慮好嗎!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難道不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嗎!

俗話說的好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雖然這句話用在這裡不太合適,但是在班級活動中積極參加的家長,孩子在綜合考評中是可以加分的,既然你要得到好處,就應該有相應的付出吧。之前的活動簡單,打打電話、動動手指頭就可以了,你樂意做。那這次活動麻煩點,活動進行了一半,有問題了就要撂攤子不幹了。天下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相關焦點

  • 班級群裡有個「積極媽媽」,家長吐槽:多次被「自願」,糟心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家長微信群」漸漸成為了學校、各班級活動不可或缺的交流平臺。老師們也會及時在微信群裡通報孩子每天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或者發布一些重要的通知事宜。如果家長們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及時地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家長微信群」確實給家校溝通帶來很大的便利,但同時也給家長們增添了一些「跑偏」的煩惱。
  • 「班級群」裡的3種家長,讓老師為難他人反感,你在其中嗎?
    微信溝通群的確有著它獨特的積極意義,但是讓眾多家長、老師聚集在一起,矛盾一不小心就也會隨著出現,畢竟不是所有家長都能遵守規則,總存在那麼幾個特殊的&34;,特別是班級群可能存在的三種類型的家長,不只是讓老師為難,也讓其他家長反感,你在其中嗎?
  • 班級群裡,媽媽別做這「4件事」,不僅影響自己形象,還連累孩子
    班級群雖然給各位媽媽提供了一個了解孩子在校狀態的渠道,但是一位資深班主任直言,在班級群裡各位媽媽最好別做這四件事,否則很容易影響自己和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然而有的媽媽總習慣於在群裡直接指責老師,讓老師在學生和其他家長面前顏面盡失。試想,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喜歡這樣的學生家長嗎。
  • 老師在微信群裡讓學生捐款,說是自願,總感覺味道變了呢
    圖片來自網絡有的孩子會用平時存下來的零花錢來捐款,也有孩子會拿壓歲錢捐款,還有小朋友會管家裡索要(小編是那種管家裡要錢的孩子),不管哪種來錢方式,內心中都會有一種能幫助其他小朋友,愛心捐款活動,是為了體現了師生們博愛、奉獻、團結、向上的高尚品質,還讓學生懂得什麼是有愛的集體,大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風雨同路,共渡難關!由於生活的便利有了手機,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這項活動也被落實到手機上了,直接就在群裡捐款,明明是特別正能量的獻愛心的活動,可是怎麼感覺味道就不一樣了呢。
  • 【立群規】在「班級微信群」裡的家長都看看吧~
    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如此一刷屏,很多沒有第一時間看手機的家長,很有可能錯過老師公布的重要信息。多多本身也是小學生媽媽,這個問題多多遇到過很多次,也聽周圍的媽媽們抱怨過很多次。甚至還有媽媽會指名道姓地說:「那個XX的媽媽太煩人了,刷屏大王!」「XX孩子的爺爺、姥爺、爸爸、媽媽都在群裡,一家子有時還在微信群裡聊天,真是太過分了!」……這是個問題嗎?
  • 剛入學加了6個群,家長一臉懵!班級群這些「潛規則」你知道嗎?
    家長則可以單獨建立孩子的照片相冊,可以發視頻,發作業。丁丁媽媽說,QQ的三個群,是老師委託兩位家長志願者建的,並作為兩名管理員,估計以後可以幫忙統計,老師也在QQ群裡,方便檢查學生作業。「這幾天,班級微信群挺活躍,但是三個QQ作業群還靜悄悄的。」有班級建N個群,也有班級一個群都不建的!
  • 老師把孩子成績發班級群,有錯嗎?
    剛在網上看到,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把學生在校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了家長群裡,引發了部分家長的不滿,有家長揚言要這位班主任登門道歉,否則,就要告到教育局。還有家長在群裡說孩子受到了傷害,有自殘可能,這位有著教齡15年老教師,內心深感惶恐,不得不遞交了辭職信。
  • 班級群裡的「潛伏」
    以紅包的方式發在群裡,備註好孩子的名字。夏花好的,老師。現在就付款哦!你是誰啊???我才是這個班級的班主任啊!你哪個石頭裡蹦出來的?各位家長千萬別信他,他是個騙子,我只有一個帳號呀!班主任(替身)告辭。。。。
  • 班級群裡別做「三類媽媽」,讓老師為難他人反感,家長自我反省
    ,即使上學後也總會活躍在班級的家長群裡,然而有些媽媽卻不知道,自己的有些行為很讓人生厭。可是自從創建了群以後,君君感覺就疲憊不堪,課堂上本就已經很心累了,還要在群裡應付寶媽們堆積如山的各種提問與要求,有時怕回復晚了怕怠慢了家長,可若是抱著手機不放,又影響了工作。更關鍵的是,,有些寶媽在群裡發各種廣告連結或砍價連結的;有各種誇獎讚美老師的;有提問「十萬個為什麼」的;甚至有要求老師拍孩子上課照片的......這讓君君感到很心塞。
  • 班級微信群事件!
    要知道,在這個班級群裡我可是第一個敢懟老師的人!從前的微信群裡家長對老師的話永遠是:收到!老師辛苦了!謝謝老師之類的!在校外等待女兒放學的時間裡,因為太生氣我甚至輕微有點發抖。我這個人脾氣急受不了誤解和誹謗。我有錯我接受批評,但是我沒錯我也不受氣!期間,有位家長私聊我,勸我別太激動,畢竟咱孩子在人家手裡攥著呢!
  • 班級群裡不受待見的五種家長,使人反感,老師也不喜歡
    現在的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裡都有一個微信班級群,班級群裡「住著」許許多多的爸爸媽媽和各科教師。在班級群裡,老師們會發布學校的重要通知,布置各科作業。家長們呢,有問題會在微信群裡與老師溝通。特別是經過今年的疫情之後,老師與家長的溝通越來越離不開班級群了。
  • 班級群裡「這幾類」媽媽,讓老師為難其他家長排斥,媽媽們要反思
    因為年輕,各方面也更有激情,小姑子授課之餘,也一直擔任著班主任一職。平時和學生家長打交道的也比較多。新學期開學了,前幾天閒聊說到班級群裡的「媽媽們」,小姑子直言,班級群裡的家長真的是哪個層次的都有。作為一名老師,小姑子表示,媽媽們關心自家孩子,這可以理解。不過班級群裡「這幾類」媽媽,不僅讓老師們為難,還讓其他家長也很排斥。有時候真的讓人喜歡不起來。
  • 幼兒園老師要求交「班級裝修費」,媽媽質疑,分分鐘被踢出家長群
    幼兒園老師讓交「班級裝修費」,媽媽反對後,轉眼就被踢出群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分享出了自己的經歷,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注意。原來這位媽媽突然收到了老師發在群裡的消息,老師說為了能讓孩子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學習條件,需要家長集資繳一下「班級裝修費」。
  • 孩子考試成績差,家長在班級群裡問原因,被老師懟:是不是有病!
    這兩天網上的一個帖子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家長因為學生成績退步太大,在班級群裡詢問老師原因以及全班平均分數,沒想到卻被老師反懟:「你應當到醫院看看是不是有病!」。這幾年,隨著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對老師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甚至支持老師對學生進行體罰,這些做法,無不出於對老師的信任。
  • 「班主任說」千萬別做:班級微信群裡那個招人煩的家長
    隨著微信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家長微信群」逐漸成了每個班級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老師們會通報孩子們的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家長們有疑問也會在微信群上與老師溝通。但伴隨著便利的同時,很多家長的行為讓微信群「變了味」,給老師和家長們增添了許多煩惱。曾經有一段時間,老葛班主任一度想關閉班級微信群,問其原因,其皺著眉頭說:「是家長們的『熱情』太過了!」
  • 班級群裡打卡成風,有人覺得作秀我卻堅持參與,這些好處你想不到
    自從孩子上學後,班級裡老師會經常要求在群裡打卡和接龍。打卡成了家長參與孩子學習管理的最常見方式,隨著這次疫情網絡學習的普及,線上學習的趨勢日漸明顯,打卡的頻率已經越來越頻繁了。學校布置任務或者班級要開展一項活動,家長需要在群裡打卡,以統計知曉人數。閱讀需要拍視頻打卡、體育鍛鍊要發視頻打卡,因為老師要統計參與的人數。
  • 一位幼師在班級群裡霸氣說道:再有家長發布連結直接解散班級群
    前幾天,某幼兒園老師剛剛接手中班孩子時立了這樣的微信班級群規:中一班交流群群規第一:不準在群裡發拼團、砍價、眾籌、各種小程序連結和廣告等,違者踢出群!第三:互相認識的家長不要在群裡閒聊。這個群是家長交流孩子學習的群,幼兒園有什麼事園長和我會在群裡及時通知大家的。大家若是有關於自家孩子學習或者是哪方面的問題時,跟我私聊。
  • 幼兒園班級群聊天記錄火了,家長有多「奇葩」,老師就有多無奈
    這時候,他們就會在班級群裡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不過這樣真的好嗎?在老師的工作時間、在班級群裡,這不就是明擺著「我不信任你」的嘴臉嗎?,恍如看到了商機,馬上發出了一個連結,然後就在班級群裡大肆宣傳起來。,就要信任老師的能力,不要總是在群裡問自己孩子的狀況,這就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
  • 家長在班級群裡罵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
    如今,科技發達,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也不再像從前一樣挨個打電話或者讓學生來傳話,而是只需建立一個班級群,老師發一個通知,所有家長就會同時受到該通知,然後家長在班級群裡回復一下,這樣一個消息就算成功送達。
  • 在群裡匿名聊天的人,是你嗎?
    只要有群存在的地方,就有水群的痕跡。在實際聊天的過程中,匿名水群的走向表現出一種差異性,這種差異性與是否有管理、老師的威嚴、學生群體構成、課程類型等因素密切相關,比如說一個嚴厲且關注群聊的老師所建的群聊裡就很少出現混亂甚至連水群也沒有,即使有,也很快被遏制;由不同院系年級構成的大型綜合課程群裡就會魚目混雜,出現大規模水群,而小型的、互通的班級群中卻很少見到匿名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