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很擔憂,都希望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的照顧和點撥,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孩子受到老師的不公平待遇,或者在班級群裡受到老師的點名批評,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之間,也缺少溝通和理解,雖然雙方都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好,但是有時候卻發生了很多的衝突。
案例
一個孩子沒有寫作業,受到老師的批評,而爸爸也毫不含糊,直接在班級群裡怒懟老師:你算什麼東西。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原來,這是一位孩子沒有做作業,老師在群裡直接就點名指出幾位家長,追問孩子為什麼沒有寫作業,一位孩子的爸爸解釋道:孩子生病了,我沒有讓他寫,聽到爸爸的解釋,老師直接就說:你應該及時的說明情況,這話還用我說嗎?
聽到老師的話,這位爸爸也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怒氣,直接就在班級群裡說:你算什麼東西,我要向你說明情況。消息一出,班級群裡也是一片尷尬。
有的網友表示,作為老師在得知同學生病了,卻沒有先關心孩子的病情,而是去抱怨家長,關心孩子作業的事情,說話語氣還這麼強硬,相信很多家長聽到這樣的話都會選擇回懟,確實,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方式也要注意,明確自己的立場,清楚自己的定位,雙方一起努力的朝一個方向使勁,這樣才會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分析
那麼家長和老師之間相處,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雙方站明自己的立場
作為老師,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明確自己的工作,不要認為什麼事情都是家長要來做的,同時也要積極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拿家長批改作業的事情說起,現在又很多地方都明確規定,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作為老師不僅要幫助孩子學習,生活中也要多關心孩子,伴隨孩子一起成長,而家長,也要給孩子做好後勤工作,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環境,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這樣孩子才會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不要太看重成績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不要太看重成績,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和進步情況,教育孩子不僅僅是要看成績,還要看孩子的性格,品質,素質等等,一個好孩子不僅僅是要看成績,如果只用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好壞,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同時也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太多的壓力,導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傷害。
老師和家長要相互尊重
老師和家長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有時候可能想法和意見不同,這時候也需要好好的溝通,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注意自己的溝通方式,說話不要太僵硬,這樣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誤會和麻煩,影響雙方的相處,只有老師和家長之間相互尊重,孩子才會更好的成長。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