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高興,後果很嚴重」,這個部長說的話值得每位家長好好看看

2020-12-24 廣州日報

3月12日,2019年全國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部長們在這裡直面熱點,回應關切。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

綜合治理「線下減負 線上增負」的文件不久就會發布

記者:這幾年,中小學生的校內負擔減輕了,但同時也出現了另一種社會現象:學校減負社會增負,老師減負家長增負。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問題感覺成效不大,還出現了在電腦上或手機上接受「課外輔導」情況,讓我們很擔心線下減掉的壓力轉移到「線上」去了。請問陳部長,教育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下一步有沒有專門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呢?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謝謝你,你提了一個減負中我們遇到的新問題。去年2月,兩會之前教育部聯合六個部門出臺了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的文件。從那兒開始,我們分四個階段進行綜合治理。

一是排查。我們共排查了40.1萬所培訓機構,搞清了底數。二是整改。在這40.1萬所中,有27.3萬所培訓機構是有問題、不合格的。所謂整改就是對這27.3萬所培訓機構進行治理,給它治病。三是規範。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對校外培訓機構規範發展作出了整體設計、頂層設計,有了制度和規矩。以後,我們的校外培訓機構就要按照這個文件的要求來推進發展。四是鞏固。現在我們做的事就是鞏固整改的成果,27.3萬所有問題的培訓機構已經整治了27萬所,98.9%得到了整改。

但是在整改的過程中就出現了你剛才提到的問題,有一些培訓機構轉移陣地,把戰場開到了線上,我們原來叫做「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在叫做什麼呢?「線下減負,線上增負」。這是一個新問題,戰場轉移了,陣地變化了,方式變異了。我們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已經會同有關部門開始研製綜合治理的文件,不久就會發布。在這個文件出臺之前,我們將比照線下治理的政策措施,對線上這些培訓進行規範。文件出臺之後,我們將和線下一樣,線上線下綜合治理,一定要把負擔過重的問題解決好。

記者:過去一年教育部在重拳打擊校外培訓機構,校內負擔減輕了,但卻出現了「學校減負社會增負、老師減負家長增負」問題。很多家長反映有些作業超出學生能力範圍,教育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有沒有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呢?

教育部部長 陳寶生:你的問題是一個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問題。這裡講的是過重課業負擔,這就是說,不是不要負擔,不要的是過重的課業負擔。我不敢想像,沒有負擔,中國教育將會怎樣,全是負擔,中國教育將會怎樣。教育本來就是一個負重前行的事業,我們現在進行的就是減輕過重課業負擔。你剛才講到的這些現象都是這個範疇的。

這些年,教育部高度重視減負問題,陸續出臺了一些治理措施。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也就是「減負30條」,這就是一個綜合治理的措施。為什麼要出臺這麼一個綜合治理措施呢?因為根據實踐經驗,我們感到,課業負擔過重是一個「多因一果」的症候群,原因是多方面的,就這麼一個結果,要多方面發力,綜合整治,這就是「減負30條」的根據所在。

從哪些方面減呢?這涉及到學校、老師、政府、家長(家庭)和社會。從學校的角度講,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嚴控課程門類和總課時,解決開哪些課、開多長時間這個問題。嚴控課程容量和難度,也就是說,每門課講多少內容,講到什麼水平。

還有一個就是嚴控非零起點教學。大家可別小看這一點,這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都喜歡搞「超前教育」,孩子還沒上學就教了很多知識,以為這樣學生就能健康成長,實際上不是。學生一張白紙交給老師,老師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非零起點教學,就是在這之前左一套、右一套,把孩子畫得「五花八道」的,這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這叫什麼呢?打個比喻,這叫做「張飛畫扇子,愁死齊白石。」我們要嚴禁這種事情發生。

就老師來說,我覺得辦好兩件事。一件事,嚴格依照大綱和課程表教學。大綱是管內容的,課程表是管各門課程相互關係的,是教育規律的體現。另一件事,嚴控作業數量和難度,數量好理解,難度是什麼呢?就是不要給孩子們出刁鑽古怪的題,多出一些師生友好型的題,這樣就可以解決你剛才提到的家長代做的問題了。

就政府來說,主要是要在質量標準、課程教材、考試招生、評價體系以及素質教育引導等方面深化改革,從根本上解決負擔過重的問題。還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減負奠定基礎。這就是政府要做的事。

就家長來說,我覺得就兩句話,家長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對孩子要有合理的預期。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家長做不到的決不強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理性引導孩子做。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就社會來說,一是不要傳播似是而非的那些所謂的教育理念。二是不要給一些不良機構做代言人。三是不要給一些號稱懂得教育的「大忽悠」助力。今天我們面臨的現實是,十個人談教育,會產生十一、十二個觀點。所以一定要警惕這些「忽悠」。社會環境非常重要,環境好了,祖國的花朵就會開得更燦爛,祖國的幼苗就會成長得更健康。

從這裡可以看出,減負作為一個「多因一果」的症候群,一定要系統治理。難度很大,但是難度再大也要緊緊抓住不放,落實好「減負30條」。可以這樣說,減負難減負難,減負再難也要減,如果今日不減負,明日負擔重如山。負擔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長,我們的學生會不高興的,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恆地治理下去,不獲全勝決不收手。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

我們有能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記者:您在回答剛才提問時,提到了降低社保費率。我們注意到,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若干條有關降低社保費率的舉措,這是給企業減負,受到企業普遍歡迎。但是我們也聽到一些擔憂,就是擔心這些舉措會不會影響社保基金的持續運行?請問張部長,對此您怎麼看?國家又是出於什麼考慮出臺這些舉措的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張紀南: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針對性,社會關注度也很高。這次中央採取降費率的舉措,尤其是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可以降到16%,最多的省份可以降4個百分點,力度是比較大的。我認為,這些綜合降費舉措主要目的是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活力,推動經濟的發展。

大家知道,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一方面,從現實來看,由於一些歷史原因,我們國家的社保名義費率是偏高的,有一定降費空間。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降低費率以後,企業有了活力,可以不斷擴大再生產,擴大就業,而且門檻降低了,就業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參加社保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社保基金的「蛋糕」就會越做越大,形成良性循環,必然進一步增強社保制度的可持續性。

對於有些同志擔心社保費率降低以後養老保險待遇的發放問題,在這裡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我們有能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今年還將繼續適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養老金「15連調」,讓廣大退休人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我想介紹三個方面的情況,供大家比較判斷:第一,當期收大於支。經過反覆測算,降費率以後,總體上仍能夠保證基金收大於支。第二,累計有結餘。按照最新數據,目前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78萬億元,有比較強的保障能力。第三,戰略有儲備。全國社保基金已經有2萬億元左右的戰略儲備,今後還會繼續加大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力度。同時,還將綜合採取一系列措施,實現社保基金可持續。綜合以上情況,我們能夠保證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請大家放心。謝謝。

突出重點群體

加大減負、培訓、保障力度做好就業工作

記者:問一個和就業有關的問題。最近國內外有人認為,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偏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就業問題,就業形勢也會變得非常嚴峻。請問張部長,今年就業形勢果真如此嗎?如果這樣,人社部打算怎麼辦?謝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張紀南:謝謝你對就業問題的關心,就業涉及到千家萬戶。總書記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去年的就業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取得了積極進展,就業局勢總體上保持了穩定。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是新增就業人數。去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1361萬人,同比增加10萬人,這是連續第6年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二是失業率指標比較低。去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是3.8%,調查失業率是4.9%,同比都是下降的。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是有一些情況也要引起重視:一是就業總量壓力不減。大家知道,我們國家有近14億人口,其中有9億勞動力,這既是就業的壓力,同時也是巨大的人力資源。

二是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凸顯。也就是說,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

三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中央把穩就業放在了「六穩」的首位。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具體部署,而且專門強調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怎麼理解?我個人理解,關鍵是「優先」這兩個字,至少有兩方面的「優先」。一是目標導向優先。把就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優先目標。二是政策支持優先。主要是宏觀政策層面,比如產業政策、財稅政策、貨幣政策、教育政策綜合發力。

就業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作為人社部門來講,責無旁貸。我們將主要圍繞「一個突出、三個加大」下功夫。「一個突出」,就是突出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在做好面上就業工作的同時,突出重點群體,重點做好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工作,針對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精準施策、精準發力。

「三個加大」,就是加大減負、加大培訓、加大保障。一是加大減輕企業負擔的力度。企業有活力,就業才能有保障。我們要在「降、返、補」這三個字上做文章。「降」就是降低社保費率。「返」就是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加大失業保險費返還的力度和幅度。「補」就是對於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企業給予社保補貼和貸款貼息等。

二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我們將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培訓1500萬人次以上。勞動者一技在手,終身受益。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既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就業和再就業的能力,提升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水平,也能夠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藉此機會給大家提供一個就業行情,高技能人才始終是市場短缺的,求人倍率一直都大於2。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個高技能人才有兩個以上的崗位等待他。希望新聞媒體朋友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

三是加大保障力度。保障權益,兜牢底線。對於失業人員,我們將完善實名制服務和管理,及時兌現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對於零就業家庭,我們將加大援助和幫扶力度,確保及時動態清零。對於困難群眾的幫扶工作,我們將多方面採取措施,想全想細想到萬一,做深做實做到位。

司法部部長:傅政華

用四個「最嚴」 推動食品藥品安全持續向好

司法部部長傅政華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將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手段、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推動我國食品藥品安全持續向好。

食品藥品安全事關近14億人民,是基本民生問題,也是重大公共安全問題。傅政華指出:「針對食品藥品領域違法犯罪成本低、處罰寬鬆軟的問題,要加強對法律的立改廢釋。」他表示,要不斷強化改進措施,真正使法律長出牙齒,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維護好人民食品藥品安全。

「我們將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手段、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推動我國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持續向好,使人民更滿意,讓群眾吃得安全、用得放心。」傅政華說。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

工薪階層的減稅面是百分之百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12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說,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帶給工薪階層的減稅面是百分之百,其中約8000萬人減了百分之百的稅不用再繳個稅,約6500萬人減稅70%以上。

他介紹,去年10月到今年1月,個稅改革4個月共減稅近2000億元。與去年前9個月個稅收入同比增長20%相比,改革後的4個月個稅收入同比減少14.2%,今年1月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引入後單月同比減少23.5%。

王軍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公布了近2萬億元的一攬子大規模減稅降費舉措,導向精準、規模空前,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其中單減稅規模就相當於當年預算安排稅務部門組織收入的10%以上。「這是一次實打實、硬碰硬,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王軍表示,稅務總局已於3月5日當天向全國稅務系統發出做好準備的通知,並於3月8日決定再取消15項涉及減稅降費措施落地的稅務證明,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減稅降費「實打實、硬碰硬」地落地。

談到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王軍說,2019年是新稅務機構正式運行的第一年。去年機構改革中稅務系統雖撤銷了3.4萬個一級和內設機構,但所有省局、市局、縣局、鄉鎮分局(稅務所)都如期平穩掛牌並進行了「三定」。值得一提的是,有22255名稅務幹部正職轉為副職,但他們無怨無悔,同所有稅務人一起確保改革「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各項工作平穩運行、穩中有進。

來源: 新華社、新華網、央視新聞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石鈺、廖嘉明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寶寶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後果很嚴重。」全文627字,閱讀約需1分鐘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召開全體會議聽取「兩高」報告,會後第四場「部長通道」繼續開啟,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不減負,學生不高興,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學生減負」:課業負擔重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召開全體會議聽取「兩高」報告,會後第四場「部長通道」繼續開啟。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上談到學生減負問題表示,老師要嚴控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家長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課業負擔重如山,學生不高興。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教育部部長的話讓記者都笑了
    趕快來跟著小南看熱點吧~昨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接受媒體採訪。但他也現場表態,不獲全勝、絕不收手。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不僅如此,對於目前社會上教育領域所存在的其他問題,陳寶生的俏皮話讓現場笑聲不斷。
  •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今天部長通道上這些話「亮」了
    3月12日,第四場「部長通道」如約而至。13位部委負責人亮相,回應社會關切。至此,今年兩會的「部長通道」共解答了66位媒體記者、網友的89個問題。減稅降費如何落地、怎樣給學生減負......這些事,部長們回應了,一起來看!
  • 寶寶喝奶後不拍嗝,後果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別傻傻不知道
    比較細心的媽媽在照顧自己的寶寶一定會注意非常多的細節。有一本育兒書上有寫到寶寶吃奶後要拍嗝,但是家裡老人大多數都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她們年輕時帶寶寶根本沒這個程序,自己的孩子一樣健健康康的長大了,因此,我們會發現如果是老人給寶寶餵奶的話基本上是不會拍嗝的,這讓許多媽媽也無可奈何。
  •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剛剛,教育部長陳寶生談了這些教育熱點話題
    我不敢想像,沒有負擔,中國的教育會是怎樣,全是負擔,中國的教育將會怎樣。 教育本來就是一個負重前行的事,我們現在進行的就是減輕過重課業負擔。 這些年,教育部高度重視減負工作,陸續出臺了一些治理措施。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減負30條」,這就是一個綜合治理的措施。為什麼要出臺這樣一個綜合治理的措施?
  • 給寶寶剪指甲學問大,亂剪的後果很嚴重,不想傷娃好好了解
    當天晚上,她就連忙帶寶寶到了醫院,醫生說是由於剪的時候方式不當導致的甲溝炎,還好不算嚴重,塗點消炎藥就好,若嚴重就得拔掉趾甲來治療了,想想都替孩子疼。和我們閒聊時說起這事兒,心裡還一陣後怕,說這以後都不敢再給寶寶剪指甲了,但不剪又不行,這可咋辦?帶娃真的是考驗細心和耐心啊,說到給孩子剪指甲這件事,我家那口子也有段不愉快的經歷,有次一緊張,差點給寶寶剪出血。
  • 不好好保護牙齒,後果很嚴重!護牙知識你究竟了解多少?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 口腔健康,從來都不是小事 不好好保護牙齒,後果很嚴重 想想那些不好好保護牙齒 不刷牙就睡覺的日子 是不是有些後怕了呢?
  • 孩子老說屁股癢,家長不要不當一回事,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但是後來事態發生的很嚴重,這位小姑娘他把屁股給撓破了,到醫院檢查發現上邊通紅通紅的,還有很多白點,醫生說其實這是寄生蟲感染病。據說由於夏季天氣比較熱,而且很多孩子可能平時不愛乾淨,所以就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 指甲是手指「鎧甲」,給寶寶亂剪後果嚴重,剪指甲正確攻略看這裡
    結果沒多久,寶寶的指甲邊緣就發炎了,特別嚴重,流膿了都! 小珂都傻眼了,連忙請假帶著娃去了醫院。醫生做了處理後,告訴同事,正是因為給寶寶剪指甲的方式不對,才造成嚴重的後果。
  • 寶寶嘴裡長了黃白色的小點,家長不要做這個動作!後果嚴重
    一位寶媽在後臺留言諮詢說:「家裡的寶寶才一個多月,有天在給他餵奶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些煩躁不安,吃奶過程中還用力地咬了媽媽好幾回。」寶媽:「仔細檢查他嘴巴的時候,發現寶寶上顎牙床上長出了兩三個米粒樣大小的黃白色顆粒。家裡老人家說這個情況,要用針挑破,否則影響孩子吃奶。
  • 夏天寶寶高燒不退,醫生說出實情,婆婆才知錯,原來後果這麼嚴重
    後來我見她老是給寶寶裹一層又一層的,就說了幾句,咱都這麼熱,更何況孩子呢,孩子又不會說話,捂的哪裡不舒服了,孩子也不知道表達,捂出毛病怎麼辦,婆婆就不聽,就說她以前就是這麼養孩子的,現在孩子不也是健健康康的嘛。這段時間看孩子臉老是紅撲撲的,身上也可熱,而且還一直在出汗,量了體溫已經超過38℃了,婆婆還說沒事,說小孩子的體溫本來就比成人的高點。
  • 寶寶不好好吃飯,體質差,家長如何給寶寶調理
    「老師,我家孩子吃了山藥雞內金後也好好吃飯了,吃啥都香,現在還主動要吃飯,以前總是吵著讓他吃飯,他都不吃。」這是前幾天,和一位寶媽聊天的時候反饋給我的,其實,很多寶媽都在抱怨說她們家寶寶不好好吃飯,睡眠時間少,體質也很差,還經常生病,個子比同齡的寶寶矮,很讓人擔心,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但是真的是寶寶天生體質差的原因嗎?
  • 不要再讓寶寶用溼紙巾了,危害多,後果嚴重
    日常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會購買很多的溼紙巾來用,這個東西用起來十分的方便,而且價格也不貴。不過大家是否知道呢,這種東西最好不要讓小孩子來用,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危害,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溼紙巾究竟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呢?
  • 兩個月的寶寶一天都不好好吃奶怎麼辦?
    聽見隔壁鄰居家同是兩個月大的寶寶一餐能喝到150毫升,於是回去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給自家寶寶餵這麼多。其實,每個寶寶都不可能每天定時定量維持好好吃奶的狀態,就像大人也有時候面對一餐桌的美食卻沒有食慾一樣。揠苗助長式的餵養,讓寶寶吃奶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大人的要求被迫進食。過度餵養的直接後果就是寶寶在吃奶這件事情上找不到樂趣,吃奶不再是寶寶渴望要做的事情,反而變成了一種負擔。
  • 寶寶不好好吃飯,是不是真的可以餓他幾頓呢?
    然而,自己當媽以後才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可能遇到這樣的問題,即使最開始能好好吃飯,也可能過一陣子就不好好吃飯了。 不少父母嘴裡說著:「餓一頓就好」,而實際行動卻是:「寶貝,你不吃飯,爸媽/奶奶/姥姥心疼死了。」於是,就會上演追著餵飯的戲碼,甚至嚴重到每天都會這樣,然而孩子卻越來越不愛吃飯。
  • 寶寶不好好吃飯,是不是真的可以餓他幾頓呢?
    然而,自己當媽以後才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可能遇到這樣的問題,即使最開始能好好吃飯,也可能過一陣子就不好好吃飯了。不少父母嘴裡說著:「餓一頓就好」,而實際行動卻是:「寶貝你不吃飯,爸媽/奶奶/姥姥都心疼死了。」於是,就會上演追著餵飯的戲碼,甚至嚴重到每天都會這樣,然而孩子卻越來越不愛吃飯。1、寶寶不好好吃飯,是不是真的可以餓他幾頓?
  • 別再搖晃寶寶了 後果非常嚴重
    前不久,四川省廣元市一對夫婦發現3個月的寶寶出現皮膚發黃、咳嗽、頭部搖晃的現象,後來孩子的症狀加重,出現嗜睡、抽搐現象,換了幾家醫院,孩子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醫生確診孩子顱內出血,並伴有腦疝形成,所幸搶救及時,孩子已無大礙。
  • 給寶寶餵藥千萬不要強灌,後果很嚴重
    作者:寶寶知道 磨人@么精我家寶寶一直吃的是母乳,感覺體質挺好的,他是在八個月的時候才得了平生的第一次感冒,因為是第一次吃感冒藥,所以醫生特意囑咐給寶寶的藥量減半再減半,吃的藥的分量都是很少的,而且感冒也不嚴重,所以我給寶寶泡了1/4包的氨酚黃那敏顆粒。
  • 寶寶黃疸要曬太陽、停母乳?做錯了後果很嚴重
    但不要太過緊張了,膽紅素濃度達到大於425~510μmol/L(25~30mg/dl)才會對寶寶造成嚴重傷害,做好預防是關鍵。 寶寶黃疸可能與媽媽血型有關 O型血女性第一胎不容易發生溶血,但只要第一胎生出A型血或者B型血的孩子,母親體內就會產生紅細胞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