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4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2020-08-27 甜甜圈伐木累

*本文來源:甜甜圈伐木累,中國最大的家庭教育平臺之一,專注於解決3~12歲孩子的養育問題。

這個年代的孩子,真的什麼都不缺。但卻和許多大人一樣,缺覺

而且缺的還不是一點點,有的孩子從剛出生就開始睡眠不足了。

所以在朋友圈裡,往往能看到,半夜12點還有媽媽各種抱怨「家有『睡渣』寶寶」。

馬上就是世界睡眠日了,本著科學育兒的態度,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睡覺那些事兒~(文末有世界睡眠協會公布的「6大金質睡眠法則」)

為什麼要關注孩子睡眠?

睡覺是我們人的本能,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身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嬰兒平均每天睡眠時間超過16個小時,從出生到6歲,睡眠總時間超過3萬個小時,可見孩子的睡眠質量直接影響他的身心發育狀況。

睡覺對兒童身心發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生長發育心理髮育智力發育

1)生長發育

人的體格發育特別是身高的增長,依賴一種激素,叫做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不像人體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脈衝式分泌,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於長高。

一般來說,晚上21:00~凌晨1:00是孩子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一旦晚睡錯過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生長激素是由孩子的腦垂體分泌的,腦垂體一天的工作量很大,除了要分泌生長激素外,還要分泌性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人體所需的多種激素,也因為「太忙了」,所以它並不是24小時都在分泌生長激素。

2)心理髮育

睡眠的過程,是孩子儲能的過程。睡眠充足,睡眠質量好,第二天白天孩子精神狀態就會很好,如果睡眠不足,孩子第二天就會變得無精打採,且更容易暴躁、焦慮。同時,國外一些研究表明,睡眠障礙與多動症的發生有一定聯繫。

3)智力發育

睡眠不足,長期熬夜等睡眠問題對孩子記憶力的損害是確實存在的

大腦是人體能量消耗和運轉最頻繁的部位。充足的睡眠能保護大腦,恢復精力;

睡眠不足的孩子,第二天的表現多會出現煩躁、萎靡,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等。長此以往,對孩子專注力的形成有極大危害。

那些所謂的學霸是熬夜熬出來的都是騙你的,學霸的正確姿勢往往都是睡得好睡得足,這樣才能保證一天的旺盛精力,以及保持大腦的充分活力!

什麼樣的睡眠是孩子正常的睡眠?

說到什麼才是孩子正常的睡眠,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孩子睡得時間久就是睡得香睡得好。

實際並不是,要判斷孩子的睡眠是否正常,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判斷:一、睡眠時間;二、睡眠類型

先來講講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這個好多育兒書上都有提及,然而,是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要睡滿書上的這些時間呢?

並不是。

下面這個表是中國睡眠醫學會發布的0~ 5 歲兒童推薦睡眠時間。

美國睡眠基金會也發布過睡眠量建議,兩個表之間差別不太大:

不過,這些推薦值的睡眠時間跨度都比較大,特別是0~3個月部分,說實話真的參考也有難度。

兒童到底睡多久,其實一直沒有精確標準,我們更多的是從寶寶的狀態來進行判斷,不要因數值過於焦慮。

說完了睡眠時間,再來說說孩子的睡眠類型。總得來說有兩種,即非快眼動相睡眠(NREM)快眼動相睡眠(REM)。前者由淺入深分為Ⅰ、Ⅱ、Ⅲ、Ⅳ期(SⅠ~SⅣ表示),這一分類方法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1)NREM睡眠——慢波睡眠

NREM睡眠(又稱慢波睡眠,深睡眠)。

由淺入深經歷以下幾個時期:

SⅠ期:意識矇矓,是繼清醒轉入睡眠的過渡階段,亦稱為瞌睡期。

SⅡ期:意識逐漸消失,但尚保持短暫的不連貫的思維活動,肌肉仍保持一定的緊張性,佔睡眠時間的50%~55%。

SⅢ+SⅣ期:SⅢ+SⅣ期合稱為深度慢波睡眠。該期大腦皮質得到充分休息,有人稱為腦睡眠。進入深睡眠狀態後,意識完全喪失,全身肌肉鬆弛,但尚有微弱的肌肉電活動,沒有眼球活動。

2)REM睡眠——快波睡眠

REM睡眠(又稱快波睡眠,淺睡眠,有夢睡眠,異相睡眠)。出現陣發快速眼球轉動為一重要特徵。肌肉張力完全消失,使肌肉得到充分休息,有人稱為軀體睡眠。

研究發現,嬰兒時期的快波睡眠佔睡眠時間的50%,學齡前兒童大腦基本成熟,快波睡眠比例穩定在20%~25%,接近成年人,到老不變。

所以說,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快波睡眠(淺睡眠)非常多,睡眠周期的循環非常快。

一個簡單的嬰兒睡眠周期是這樣的:

孩子在入睡的0-10分鐘處於剛剛開始入睡的狀態;

10-20分鐘進入深睡眠;

20-30分鐘以內是深度睡眠的狀態;

30-40分鐘可能會從深睡眠當中逐漸甦醒;

40-50分鐘左右又重新進入這樣一個淺睡眠的狀態,非常容易清醒。所以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還是在睡了半個小時40分鐘後就醒了,因為那個時候他重新進入淺睡眠,一點點動靜都會醒。

常見的睡眠問題有哪些?

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近些年對兒童睡眠都做過一些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兒童睡眠問題還是比較普遍的,年齡越小,睡眠問題發生率越高,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有三個,睡眠節律紊亂入睡困難頻繁夜醒

睡眠節律紊亂,簡單的說就是白天睡眠難以控制,夜間清醒,入睡過早, 甚至傍晚入睡;

入睡困難,就是大人越哄孩子越不著,醫學界的界定標準是每次入睡平均所需時間超過30分鐘;

頻繁夜醒,顧名思義,是指6個月以上的嬰兒在夜間睡眠時醒來的次數達到3次或者3次以上。

除了以上3種較為常見睡眠問題,孩子們還有有一些異態睡眠,比如磨牙、打鼾、尿床、說夢話、夜驚(夢魘)、肢體痙攣性抽動等等。以上情況至少每周發生3次,持續時間至少一個月,即可判斷為異態睡眠。

孩子出現了以上睡眠問題或異態睡眠,家長就要注意了,嚴重時請帶孩子前往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哪些家長行為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睡眠問題?

孩子還小,各項指標都在發育中,很多時候會受家長的不當行為而影響,那麼我們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呢?

1)光線問題

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古人很少有睡眠問題,因為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在光線暗下來的時候才能更好地進入睡眠狀態。我們間腦底部有一個分泌腺,叫松果體,當光線變暗的時候,生物鐘會傳遞睡眠信號,松果體會分泌褪黑素,讓我們身體體溫下降,並有犯困的感覺,太多的人造燈光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

2)聲音問題

很多家庭怕吵醒寶寶,在寶寶入睡後都特別小心謹慎,儘量避免發出任何聲音。這樣做真的有利於寶寶的睡眠嗎?其實不然!

對於嬰兒來說,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媽媽子宮裡每時每刻聽到各種的聲音,突然處於一個特別安靜的環境,反而令他們感到不安。你是不是發現你的寶寶在戶外睡的更好一些呢?如果是這樣,你有必要調整下家裡的聲音環境,多一些聲音更有利於寶寶的睡眠。

3)空氣品質

因為兒童的呼吸功能和心肺發育不成熟,如果夜間臥室的空氣不流通、含氧量低,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睡眠質量。在上海,每年4~5月很多孩子的睡眠質量會突然莫名下降,因為這個季節是梅雨季節,長期陰雨導致氣壓較低、空氣流動性差。

這時候,家長們要多開窗增加空氣流動,也可以適度使用風扇增強空氣流動。其實,很多大人失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4)過度安撫

很多家長都會抱著哄孩子入睡,孩子越小,抱著睡的時間就越多,有的孩子一放下就醒,一直都得抱著才能睡,時間長了,抱著不夠了,就得搖著睡,然後搖著也不行了,就開始走著睡。

我認識一個家長,他家孩子只有在他開車的時候才能睡著,為了讓孩子睡著,半夜開著車圍著小區轉,結果呢,家長越來越累,孩子睡眠質量也越來越差。

對此,我建議孩子剛出生後就要培養Ta獨立睡眠的習慣,切記過度安撫。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優質的睡眠?

首先,是營造好的睡眠環境,包括燈光、聲音、溫度、溼度、臥室布置等等;

其次,是規律孩子的正常作息,學齡前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是要在7-8點入睡的,現在很多家庭很難滿足,父母回家就比較晚了,到家都7點了,如果沒有任何的親子時間也非常不合適,最多把孩子的睡眠時間推遲到9點,不能再晚於這個時間了。

形成白天小睡的規律和晚上睡覺的規律後,還要提醒大家:要給寶寶儘量有一個固定的睡前儀式,類似於大人睡覺前洗澡、看書、翻翻手機,然後再睡。

寶寶也是一樣,需要一個儀式、程序幫助他慢慢從一天的生活中平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可以泡腳、聽繪本、聽音樂,然後再慢慢入睡。

睡眠儀式的關鍵在於釋放安撫孩子的情緒,一天下來有的孩子非常疲倦了,刺激非常的多,在這個時候能把他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

晚上睡前時間也是父母跟孩子高質量陪伴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能夠放下手機專心陪孩子玩一會兒。白天可以有和夜間不一樣的程序,可以省略一些比如洗澡等程序,形成一套白天的固定的睡前程序,這樣也能夠讓固定作息在孩子心理產生安全感。

最後,是保證孩子充足合理的營養攝入,有文獻顯示,鈣缺乏、貧血的孩子發生睡眠障礙的比率會更高,患病同樣也會影響寶寶睡眠,所以家長平時就要多注意孩子的膳食平衡喲~

附:

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2013年)優質睡眠建議「3+3」法則:

  3要:

  要在寶寶犯困時放到床上,培養其獨自入睡能力

  要讓寶寶與父母同屋不同床,有助於夜晚連續睡眠

  要用紙尿褲等養育行為方式提高寶寶夜晚睡眠效率:

  3不要:

  不要依賴拍抱或搖晃等安撫方式讓寶寶入睡

  不要讓寶寶只有在餵奶後才能入睡

  不要過度幹擾寶寶夜晚睡眠。

世界睡眠協會公布的6大金質睡眠法則:

  金質睡眠環境:臥室溫度20—25℃,溼度60—70%

  金質入睡時間:晚上9:00前

  金質睡眠時長:10小時之久

  金質睡眠準備式:合理睡前運動,每天同一套固定的程序

  金質睡眠裝備:乾爽紙尿褲

  金質睡眠方式:3、4個月後訓練單獨睡覺

*本文來源:甜甜圈伐木累,中國最大的家庭教育平臺之一,專注於解決3~12歲孩子的養育問題。

相關焦點

  • 睡眠日|你家娃是「睡渣寶寶」還是「睡神寶寶」?
    幾乎每個媽媽回憶娃剛剛出生時的睡眠時總是心有餘悸。特別是「睡渣寶寶」,每晚無盡地嚎哭、驚醒、抱睡都能把媽媽折磨成「女神經」。贏在起跑線,不僅是學習上的起點,更是生理上的起點。身心健康的孩子顯然更易獲得成功的人生。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睡眠不僅僅是生理需求,更是保障生理正常發育的需要。
  • 世界睡眠日倒計時 三大神器助力寶寶金質睡眠
    在3·21世界睡眠日來臨前夕,寶潔之家首秀幫寶適專場「金質睡眠音樂會」在北京舉行。幫寶適攜手嬰幼兒發展專家王榮輝老師及達人媽媽們帶來「三大睡眠神器」,為寶寶整晚安睡保駕護航,真正實現金質睡眠。並在世界睡眠日前夕正式宣布啟動寶寶金質睡眠萬人直播活動,屆時會邀請萬名媽媽參與並親自見證神器的實力。
  • 寶寶睡眠不足影響發育?新生兒「睡眠寶」大全
    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是為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在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初春的第一天,即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
  • 寶寶頻繁夜醒?這幾招讓睡渣寶寶輕鬆改善睡眠!
    好好睡覺,十分重要從孕後期開始,媽媽們可能就開始面對睡眠不足問題了。孩子出生後,以為卸貨能睡個好覺?發現自己太天真了。月子裡的寶寶隔3個小時要餵一次奶。一天七八次大便醒了還要換尿片,洗屁股。出了月子以後,迎來2月鬧,腸絞痛,好不容易安撫睡下,一個屁就蹦醒。熬到百天你以為就完事大吉?
  • 世界睡眠日說說心情短句 最新睡眠日關於睡眠好朋友圈句子祝福語
    4、世界睡眠日,關注中老年快行動,老人睡眠質量差,農村老人更嚴重,多打電話常回家,以免爸媽多牽掛,多與父母嘮家常,幫助老人學豁達,入睡困難看醫生,及早治療護身體。  5、世界睡眠日,給你泡杯「溫馨」的茶,讓人睡眠樂又足,給你衝杯「如意」的奶,讓你睡眠甜又香,給你蓋上「幸福」的被,讓你睡眠安又穩,給你捎去「祝福」的情,讓你睡眠心裡甜!祝你快樂!
  • 一晚上醒5次的寶寶終於睡「整夜覺」了,3招搞定睡渣寶寶
    9個月開始,經過大量看書學習,和別人請教,我終於讓「睡渣」寶寶,一晚上睡到亮了,白天有精神,才覺得輕鬆了不少。其實無數媽媽和我一樣,曾經都被孩子睡眠問題困擾,下面整理了幾個媽媽孩子真實的睡眠案例,一起來分析。
  • 睡眠日|如何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良好的睡眠同均衡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一樣是健康的三大支柱之一。良好的睡眠被列在三項健康標準之首,然而遺憾的是,很多人對睡眠健康的關注和認識不足。
  • 睡眠不足會影響發育,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家長注意這4點
    寶寶出生後,家長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寶寶的身上,因為小寶寶特別脆弱,如果家長照顧不周,寶寶的身體發育可能就會受到影響。良好的睡眠對小寶寶來說特別重要,如果寶寶睡不好,將會直接影響身體發育,還可能會導致智力低下,所以說家長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 為什麼寶寶會入睡難?父母學會這些招,輕鬆搞定「睡渣」寶寶
    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寶不知道黑夜和白天的區別,夜晚會反反覆覆地醒來,且可能是睡覺五分鐘,哄娃兩個小時,這不僅影響到寶寶的睡眠質量、生長發育,同樣地的會影響父母的睡眠,耗盡精力。
  • 嚶嚶嚶,寶寶哭鬧睡不著!如何搞定「睡渣」寶寶
    半夜正在熟睡,突然聽到寶寶開始翻騰哭鬧,使勁睜開迷糊的眼睛,強撐困意跑去寶寶身邊哄她睡覺,相信這是寶媽寶爸們都遇到過的情況。次數少了還好,寶寶如果經常出現睡眠不安、夜間驚醒,一方面可能是寶寶的身體在發出警報信號,另一方面也對照顧寶寶的家長們影響很大。
  • 寶寶睡覺不安穩影響身體?培養好睡眠習慣,寶寶睡得香媽媽也輕鬆
    我告訴她寶寶的睡眠規律是可以進行培養的,這是一種習慣,只不過在前期需要父母對寶寶的睡眠多加留意,不過睡眠習慣一旦養成,對於寶寶睡覺這件事也就是小菜一碟,父母會輕鬆許多,尤其是媽媽對寶寶的睡眠規律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
  • 哄睡拉鋸戰!學會這三招,輕鬆催眠「睡渣」寶寶
    文/阿布媽媽聊育兒說起家裡的「睡渣」寶寶,寶媽們可能有吐不完的苦水,既擔心睡眠不足影響寶寶身體發育,又被因為寶寶的旺盛精力累的身心俱疲,不禁感嘆一聲真的是太難了!,睡眠時間一下子就減少了,白天睡一會兒,晚上就不睡了,入睡特別困難。
  • 睡渣寶寶逆襲成天使,你只需這幾招(上篇)
    如果把世界上的小寶寶們分為兩類,那一定是輕鬆入睡的天使寶寶,和折磨死人的睡渣寶寶了。今天就來說說怎樣讓睡渣寶寶逆襲。首先,我們要確定一個目標:睡成怎樣才能算天使寶寶?睡好沒有標準方法家有睡渣寶寶的家長們,相信已經看了很多睡眠訓練的方法,但為什麼不奏效呢?我也很想直接告訴你「標準答案」,怎麼怎麼讓寶寶睡得又快又安穩,但事實是壓根就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哪一招可以讓天下的小孩秒睡。即便哪招好用,同一個小孩今天這招有用,明天可能就莫名其妙失效了。
  • 新手媽媽哄睡困難抱睡辛苦,不利於寶寶發育,一條毛巾輕鬆搞定
    半夜全家出動哄娃,誰都睡不安穩。新手媽媽哄睡困難抱睡辛苦,不利於寶寶發育,一條毛巾輕鬆搞定夏麗是一個新手寶媽,寶寶剛出生時5斤多一點,雖然夏麗整個孕期長了30多斤,沒想到被孩子吸收的不是很多,雖然體重輕點,但是身體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
  • 「睡渣」變「睡天使」?我只用了這幾招,專治寶寶頻繁夜醒!
    對於家長來說,小寶寶能吃能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這樣的小寶寶會讓家長們非常省心。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家裡的小寶寶睡眠不好,在夜裡總是頻繁驚醒,那對家長來說就相當吃力了。因為寶寶夜間頻繁驚醒,一方面會影響寶寶自己的生長發育,造成慢性消耗。
  • .| 朋友,「世界睡眠日」了解一下?
    有調查顯示,我國50.3%的人是睡眠「困難戶」,不少人24點後仍不睡。   如何改善睡眠?打鼾、多夢、失眠等怎麼破?明天就是世界睡眠日,一起來聊聊「睡覺」這件事兒。   【世界睡眠日是什麼?】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
  • 孩子睡眠不好影響身體發育,媽媽這樣培養睡眠習慣,孩子睡得更香
    我告訴她寶寶的睡眠規律是可以進行培養的,這是一種習慣,只不過在前期需要父母對寶寶的睡眠多加留意,不過睡眠習慣一旦養成,對於寶寶睡覺這件事也就是小菜一碟,父母會輕鬆許多,尤其是媽媽對寶寶的睡眠規律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書籍《善解童貞》也提到:&34;分離&34;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感很強,所以媽媽的作息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寶寶
  • 寶寶睡不夠會影響發育嗎?0-5歲寶寶每天要睡多久?
    在孩子的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睡眠質量絕對是父母最關心的事情。有調查表明,我國1~6歲的兒童睡眠時間普遍不足,其中近5成兒童睡眠有問題。可現實情況是,父母們每天為了哄「睡渣寶寶」們費心費力,就像打持久戰一般,效果還不好….. 睡眠不足,會有哪些危害?
  • 搞定「睡渣寶寶」,媽媽只需這樣做
    搞定「睡渣寶寶」,媽媽只需這樣做 2020-12-26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寶寶睡眠是長身體的需要,但是睡多了也不好,三種情況需要叫醒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比較長,除了必要的吃奶、哭和便便之外,差不多90%的時間都在睡覺。小寶寶睡眠時間長,也是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求。不過寶寶的睡眠時間應該適當,太長或者太短,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5歲以下睡眠指南,對於寶寶的睡眠時間給予了指導:3個月前的寶寶,每天累計睡眠時間在14-17小時屬於正常範圍;4-11個月的寶寶,每天累計睡眠時間在12-15小時相對適中;1-2歲的寶寶,每天睡眠時間在11-1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