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睡眠質量絕對是父母最關心的事情。有調查表明,我國1~6歲的兒童睡眠時間普遍不足,其中近5成兒童睡眠有問題。
俗話說,「愛睡的孩子長得快長得高」,睡眠對孩子的生長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現實情況是,父母們每天為了哄「睡渣寶寶」們費心費力,就像打持久戰一般,效果還不好…..
睡眠不足,會有哪些危害?
1.睡不夠,娃會長不高
寶寶的身高大部分是遺傳父母,但也有一小部分是靠後天的,遺傳的因素無法改變。但若想長高,把握後天還是有可能的,後天的部分除了跟營養、鍛鍊等因素有關之外,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
生長激素白天的分泌量很少,大部分是在入睡後分泌的 。一般分泌的高峰出現在入睡後 45~90 分鐘左右,與深度睡眠的時間基本一致。
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改變,或者長期處於淺睡眠,生長激素的高峰也會隨著改變,也就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保證孩子能睡眠規律並睡的踏實,孩子才能長得更快。
2.睡不好,對娃智力有影響
兒童期的神經系統處於發育階段,睡眠特別是深睡眠時可以促進大腦皮層接受感覺刺激,進行信息整合,從而促進兒童智力、記憶力及認知能力的發育。
另外,充足的睡眠可以使神經系統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有助於兒童提高學習能力和記憶力。
而長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出現頭昏、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甚至影響精神和情緒。
3.睡不好,寶寶抵抗力低
睡眠沒有保證,身體各組織器官不能得到充分休息,抵抗疾病的能力自然下降。
人在睡眠的狀態中,同樣需要耗損能量,而在睡眠的狀態中,呼吸減緩、血流下降且肌肉放鬆,消耗的能量相對較少,故此時期正是蛋白質合成與修復的階段,可以達到恢復體力的效果。
睡眠減少將會使免疫細胞的功能降低,容易導致各種疾病發生,神經衰弱、食慾下降等,還容易感冒。
4.睡不夠,性格更暴躁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睡眠處在「生命金字塔」的最底端。這種最低層次的需要如果長期得不到滿足,會引起精神上的煩躁、焦慮、情緒不穩等問題。
有經驗的媽媽應該都深有體會,寶寶睡眠不足,就會很「難帶」,愛鬧騰,經常把大人折騰得夠嗆的。
寶寶每天要睡多久合適?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每天到底睡多久才合適?「美國睡眠基金會」給出的睡眠建議時間,下面的數據供參考。(註:圖中的時間是白天+夜晚的全天睡眠時間建議。)
(0-3個月)推薦睡眠時間:14-17小時
(4-11個月)推薦睡眠:12-15小時
(幼兒1-2歲)推薦睡眠:11-14小時
(3-5歲)推薦睡眠:10-13小時
只要孩子睡眠在建議時間內,睡眠質量好,白天精力充沛就可以,時間多少差一點,寶媽們也不用太擔心。
培養孩子的良好睡眠習慣很重要
☆學會識別孩子睡覺信號
孩子想睡覺時會揉眼睛、拉耳朵、發呆,這時父母助把力,孩子很容易快速入睡。當孩子睡覺時突然哭鬧,不要過於迅速地作出反應,可以先等幾分鐘,大多數孩子晚上醒來幾分鐘後又會自然入睡。
☆創造一個溫馨的睡眠環境。
保持臥室的安靜,排除電視或其他嘈雜聲音幹擾。睡前避免孩子看刺激恐怖的電視節目或吃太多東西、做太多運動,更不要在睡前訓斥孩子。
☆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每天學習、遊戲、飲食和睡眠的時間,要相對固定,形成習慣,不要隨意改變。對於「夜貓子」式的孩子,白天可讓他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運動量。
各位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寶寶的睡眠問題,給他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這樣寶寶才能健康成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