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百科
帶過孩子的父母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自己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吃好飯,洗刷過會就想睡覺,可寶寶卻怎麼也不願意睡,父母為此非常煩惱,首先就是自己無法得到很好的休息,頭腦昏昏沉沉會影響到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其次也擔心孩子晚上熬夜會不會對正常身體發育造成影響,最後家長們也很想知道,寶寶每天的正常睡眠時間應該是多少呢?怎麼才能判斷寶寶的睡眠是否足夠?
睡眠時間長並不等於睡眠足夠,但睡眠時數是一個觀察入門指標。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比平均數值少了一、兩個小時以上,就應該找出原因去改善它。那么爸媽該怎麼樣判斷呢?除了了解不同年齡的睡眠時數之外,更要觀察孩子的睡眠型態,以及情緒反應和學習狀況,如果孩子睡眠不足,就容易鬧情緒、發脾氣、唱反調,沒辦法和別人合作,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也會因為難以專心而變差。所以,只要孩子是開心或安定地醒來,不顯得疲倦、煩躁,言行舉動和平常一樣穩定,就表示他的睡眠是足夠的。
06歲孩子的睡眠長度與型態:有時候小寶寶的狀況並不容易被察覺,有可能在延長了睡眠時間之後,或是改善了睡眠環境或照顧方式之後,才發現寶寶的情緒比以前更穩定,居家生活上表現得更合作,遊戲學習時也更快樂和專心,這時爸媽才領悟到原來以前寶寶的睡眠並不充足。以下針對各年齡的睡眠狀態,提供給爸媽參考。
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長達1618個小時,但每一段睡眠都不長,全天不分日夜大約有六或七個睡眠時段,平均分布在24小時當中,短一點才20分鐘,最長可能56個小時,平均為23個小時左右。在這個階段,家人最好能採取互相補位方式,輪流照顧寶寶;就算是短暫的時段,爸媽也要趁機會休息,才能有長期抗戰的精力。
01歲寶寶的腦神經發育逐漸成熟,每一段睡眠就會延長,睡眠時間也會慢慢轉移到晚上。3個月大的寶寶,一天的睡眠分成約四、五段,其中2/3都在晚上,70%的孩子可以在十一、二點之後,持續睡56個小時,直到天亮喝奶。絕大部分的寶寶到了6個月大都可以一覺到天亮。通常也會在上、下午各小睡一次,每次12小時。當寶寶3個月大時,爸媽夜晚總算可以睡個比較安穩的覺。而寶寶6個月大,睡眠的長度與節奏都更清楚後,爸媽可以運用寶寶小睡的時段,做自己想做的事。
1歲以上的寶寶夜晚睡眠時間減少到約12小時,小睡時間與次數也調整;2歲以後,只需午睡一次,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減少。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白天與黑夜的區隔愈來愈明顯,爸媽可多運用白天和寶寶玩遊戲或進行戶外活動,晚上則可以說說故事,做安靜的活動。
有一些3歲孩子會不想午睡,大部分孩子在4歲以後,白天也不太會睡覺。但研究發現小睡有助於孩子維持下一個清醒時段的專注力,所以還是要鼓勵孩子適度小睡,頭腦才會更清晰。這個階段,孩子白天、晚上的睡眠型態和成人已經沒有多大差別,建議爸媽要更注重家庭生活的規律,全家一起建立正常的作息。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