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睡覺,很多老母親的內心是崩潰的。十月懷胎的辛苦,生產時的疼痛,這些都不是最難熬的,最難熬的是生產後睡不了一個安穩覺。
夜奶,換尿片,夜奶,換尿片......幾個回合下來,四五點鐘了,趕緊抓緊小睡一會,畢竟還有一天的戰鬥要打!
結果剛剛有點困意,就聽到磨人精咿呀咿呀的聲音~討債鬼醒了!!!
娃咋醒這麼早,老母親可是被你折騰一晚上......
要是光折騰大人也就算了,大不了熬最晚的夜,塗最貴的眼霜,寶媽們更擔心的是孩子的健康。
寶寶睡不夠會不會影響大腦發育?
晚上幾點入睡最好?
寶寶每天睡多久算正常?
睡的太晚會不會長不高?
為了找到答案,小編翻了無數的資料,現在就讓我頂著黑眼圈和大家分享關於寶寶睡眠的知識吧!
在不同階段,每個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長略有不同,比如成人每晚7~9個小時足矣,而學齡前兒童基本在10個小時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時長」只是個參考數據,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具體到睡眠時間上也是如此。
比標準範圍略少或微多都沒有什麼問題,大家不要把寶寶睡覺時長當成一項任務,相比較時長,更應該注重睡眠質量
比如: 觀察寶寶精神狀態是否良好;觀察飲食是否正常;觀察生長發育是否平穩上升......
說完睡眠時長的問題,接下來就輪到幾點睡的問題。
有一種說法,說寶寶晚上10點前必須要入睡,因為說生長激素只在晚上十點左右分泌,否則影響身高!
很多家長嚴卡時間點,10點之前一定要讓寶寶入睡,其實,生長激素的分泌並沒有固定的時間點, 生長激素的分泌主要和深睡眠有關。
生長激素在白天和晚上都會分泌,但只有在晚上睡覺時會大量分泌,且在進入深睡期時達到高峰。如果孩子睡覺時間推遲一小時,生長激素高峰期也會被推後1小時左右。
所以,想要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不能死磕睡覺時間,重點是保證深度睡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睡眠質量。
當然,為了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長,還是儘量要早睡。
1、營造睡前氣氛
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家裡燈光調暗,其他家庭成員不要喧譁,儘量保持一個安靜、溫暖的環境。
2、制定作息表,嚴格執行
寶爸寶媽們可自行制定作息表,制定好後就嚴格執行。如果寶寶晚睡已經習慣了,也不要讓孩子一下子早睡,而要循序漸進,譬如這一星期規定晚上10點半睡覺,下一星期再改成10點。
3、白天多運動
白天可以讓孩子多消耗一下體力,小寶寶多趴、多爬,大寶寶多跑跑跳跳,讓寶寶把多餘的體力消耗掉,晚上才需要睡覺來補充精力。
4、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要明白,孩子的作息是否規律與家人的作息有很大關係。
有些父母自己習慣熬夜,習慣晚睡,這樣帶出來的孩子也會有晚睡的習慣。這可不是孩子「覺少」,而是家長帶的壞習慣。
寶寶正在生長發育迅猛期,必須保證充足睡眠,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寶寶做好榜樣。或者先把孩子哄睡了,自己再尋找自由。
需要特別點名的就是爸爸,以上這些千萬要嚴格執行哦,否則哄睡大業前功盡棄,還將迎來寶媽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