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兒為中心,幼有所育,學前教育法立法的四個目的依據?

2020-09-14 果雪兒中醫國學幼兒園

學前教育法立法的目的依據何在?


果雪兒回答: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一條顯示,其立法的目的依據有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為了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

第二個方面,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第三個方面,規範學前教育實施。

第四個方面,提高全民素質。


可以看出來第一個方面,首先是考慮了適齡兒童的權利,考慮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堅守學前教育責任、秉持啟蒙教育情懷,辦更高質量、更有溫度的中國特色的幼兒園教育,才能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夯實人才之基。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上個世紀,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面對記者的問題——「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先生是這樣回答的:「不是在大學,也不是在實驗室,而是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會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答應小朋友或別人的事要做到;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中國傳統文化裡也有這樣一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在談到他的理想時候,說到:「少者懷之。」果雪兒認為,這裡的「懷之」,不僅僅是包括了保育、養育,也包括了教育。

以幼兒為中心,幼有所育。站立在新時代的時代潮頭,果雪兒堅信,我們必將迎來更好的學前教育發展新階段。


第二個方面和第三個方面,是從幼兒園規範發展的角度來講的。

應該說,當前人民對日益增長的更高質量更美好學前幼兒園教育發展需求,和實際之中存在的學前幼兒園教育發展不平衡不不充分的狀況,是目前最為突出的矛盾。

「入園難」、「入園貴」、「小學化」、城鄉差距、過度逐利、幼師隊伍建設滯後等學前教育問題,成為了目前學前教育改革攻堅過程中難啃的「硬骨頭」。

改劃出紅線的,就要堅決劃出;該幫扶一把的,就要毫不手軟持續扶持。引領學前教育機構規範健康發展,幫助學前教育人員「爬坡過坎」,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共同的期待。


第四個方面,是從面向未來的全民教育發展角度來說的。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學前教育事業,作為國家基礎教育的基礎,乃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

從法律法規方面給與規範保障,不僅僅關係著千萬家庭的切身利益和未來幸福,也才能夠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夯實人才之基。

學前教育的滯後,在很大層面上,直接影響了全民整體素質。


人生初始,重要一步。

作為作為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建設者和推動者,果雪兒攜手北京師範大學幼兒國學教育課題組,推出了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繪本,將與近500萬幼兒園教職員工一起,共同成長,共同期待著學前教育法的正式出臺及實施。


相關焦點

  • 學前教育法立法的目的依據何在?
    果雪兒回答: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一條顯示,其立法的目的依據有四個方面堅守學前教育責任、秉持啟蒙教育情懷,辦更高質量、更有溫度的中國特色的幼兒園教育,才能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夯實人才之基。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上個世紀,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面對記者的問題:「在您的一生裡,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的?」
  • 高小玫:實現幼有所育關係國家未來
    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會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高小玫:  我的發言題目是:實現幼有所育關係國家未來。  幼有所育,是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民生目標之一。汪洋主席在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將幼教師資培養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議題作為全國政協2019年議政建言的重要內容,我們認為非常必要。
  • 轉 | 中國學前教育立法的前世與今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附PDF下載)
    參考文獻:吳遵民、黃欣、屈璐.我國學前教育立法的若干思考.復旦教育論壇.2018(01).梁慧娟.我國地方學前教育立法的內容分析及其啟示——以三個地方性學前教育法規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13(04).龐麗娟、韓小雨.學前教育立法:思考與進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 德州: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優育」
    辛寶麗攝「沒想到,村裡也有了公辦園,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幼兒園,我再也不用為他上學發愁了。」12月21日,在慶雲縣常家鎮中心幼兒園大胡分園門口接孩子的劉莉說,幼兒園不僅收費合理,而且軟硬體設備配置一流,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所幼兒園的前身是大胡中學。
  • 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專家談《學前教育法...
    為進一步闡明《草案》的內涵、價值、意義,本期學前周刊特邀相關專家進行解讀,以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表達意見,推進《學前教育法》順利出臺。基於這一總體定位,《草案》明確提出「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規範學前教育實施,提高全民素質」,這既是對立法目的的概括,也是對立法宗旨的集中表述。要實現這一點,《學前教育法》立法和實施中必須堅持一些重要原則。
  • 《廣州市幼兒園條例》表決通過 立法推動「幼有優育」
    為實現「幼有優育」,《條例》明確幼兒園應當以公益性和普惠性為導向,堅持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參與。用地上優先保障、新增教育經費優先向幼兒教育傾斜、每個鎮、街道轄區內至少有一所公辦園——《條例》從多方面推動幼兒教育發展,違反《條例》相關規定將面臨最高20萬元的罰款。
  • 儋州補齊學前教育短板 收購民辦學位 保障幼有所育
    儋州市補齊學前教育短板,收購民辦學位,利用農村小學校舍增設附屬幼兒園,用足公辦園閒置學位,保障幼有所育,推進「公辦園幼兒佔比50%」的工作取得成效,今年春季適齡兒童入園率91%。儋州市常住學前適齡兒童42537人,2020年春季學期全市在園幼兒38688人,入園率91%,比上學期增加5028人。
  • 成都幼兒早教評論:3歲以下幼兒四川超355萬,誰來帶?
    建言  教育專家熊丙奇:為「幼有所育」立法的時機到了  0到3歲的孩子誰來帶?教育專家熊丙奇更是專門撰文談了這個問題。他提到,從2010年起,我國為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推出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77.4%,提前實現了2020年教育規劃綱要的目標。但是要實現「幼有所育」,還必須啃硬骨頭。
  • 奕陽教育研究院《學前教育公共政策觀察第50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
    教育部已將學前教育法確定為2012年教育立法重點項目,擬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儘快啟動立法調研、起草工作。開展學前教育法研究起草工作被列入教育部當年工作重點;《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再次明確「要推進《學前教育法》起草工作」。
  • 園本教研「尋足探徑」為幼有所育貢獻「育英方案」
    11月13日,王林園長帶領太原市育英幼兒園團隊,應山西省幼教中心之邀,參加了「新時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教研員能力提升研修班」園本教研展示活動,與參會人員共研園本教研之「思」與「踐」。育英人在三年課程建設中強內功,通過多維引領示範樹品牌,在互鑑互訪、課程建設中不斷貢獻「幼有所育」的育英方案。
  • 十九大報告為什麼提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如何推進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民生三問·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⑨)核心閱讀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藍迪「微塾在線」啟動 幼有所育促進教育公平
    4月28日,藍迪「微塾在線」產品全球發布會在西影廠影巢INNEST大樓藍迪教育全球市場中心舉行。大會現場,藍迪「微塾在線」正式啟動,「藍迪媽媽」李藝橋、24H創始人鄧巖、藍迪發展CEO孔春生、COO巫保民、CIO徐巍先生參加活動並進行了精彩分享。
  • 立法,如何深入影響學前教育?
    湖北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何浩等人2015年調研發現,在武陵山區某市的500多所幼兒園中,大、中、小班幼兒超過50人的分別為33%、24%、10%。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劉佔蘭2015年的調研發現,有些貧困地區的班額甚至高達160多人。劉佔蘭的調研還發現,有的縣幼兒園師幼比平均為1∶23.3,有的達到1∶36.1。
  • 如何理解民法總則立法目的和依據
    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據是既相互區別又緊密相關的問題。立法目的是立法追求的價值目標,立法根據則是立法近前的直接依據。立法目的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立法價值根據。多數國家民法典並無此項規定,通常只在學說上倡導公法私法的區分,並明確私法的目標是維護私人利益。
  • 學前教育法草案、的來龍去脈是怎麼樣的?相關的基本內容如何?
    今年的9月8日,第36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發布,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10月7日。作為作為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果雪兒攜手北京師範大學幼兒國學教育課題組,推出了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繪本,接下來,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們,分享下這部學前教育法草案。
  • 你理解錯了,但實現幼有所育卻是真的
    「這次國家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的集中治理,解讀為私立幼兒園退出歷史舞臺,是對學前政策的嚴重誤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通知》要求,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當由當地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但堅決不能辦成營利性幼兒園。在這個通知中並沒有提出取消私立幼兒園的條款,未來一段時間內私立幼兒園將將會長期存在。
  • 保護學前兒童遊戲權,僅有《學前教育法》還不夠
    (9月7日中國新聞網)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發聲:保護學前兒童遊戲權,僅有《學前教育法》還不夠。近十年一些著名的關於兒童福利的國際立法,如《兒童權利宣言》《兒童權利公約》更是把遊戲與娛樂規定為兒童的基本社會權利。國內也有專家指出,遊戲權是學前兒童受教育權的核心內容,遊戲權的實現有益於幼兒身心各方面發展,對於公民意識和自由精神的養成也具有重要價值。
  • 普法專欄 | 我國學前教育現狀分析及立法建議
    地方學前教育條例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可為國家《學前教育法》的制定奠定基礎提供參考。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已經取得長足發展,需要制定專門的《學前教育法》對此領域進行規制調整;其次,制定《學前教育法》具備了足夠的社會基礎、政策基礎,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的關注程度,以及政府不斷公布的各項學前教育相關政策均推動著《學前教育法》的出臺;另外,根據我國自2003年以來的學前教育立法調研,以及各地的學前教育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均為《學前教育法》的制定奠定基礎,同時伴隨我國立法程序的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