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樂多中國去年增長慢竟是這原因?它成了日本乳企「全村的希望」

2020-12-20 小食代

文:何丹琳

在日本乳業巨頭在華業務節節敗退的時候,養樂多(華南地區又稱為「益力多」)幾乎成了「全村的希望」。

去年,這家「活菌型乳酸菌乳飲品」生產商在華增長緩慢,原因竟是因為太好賣、生產能力短缺!為此,養樂多近期在中國的新工廠、新公司密集傳出進展——本周二,養樂多正式對外宣布,自6月1日起正式在南通、紹興、蘭州三地成立分公司,同時無錫工廠第二廠房近期也將投產。

小食代留意到,今年5月,這家有80多年歷史的企業公布了截至2019年3月的2018財年(註:日本企業的財政年度通常是按從當年4月1日到來年3月31日來計算的)業績。

隨後,包括日本株式會社養樂多本社社長根岸孝成在內的該公司總部高層舉行了業績會議,詳細披露了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並提到了本月投入運營的新工廠和新子公司。下面,小食代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日本株式會社養樂多本社社長根岸孝成

在華份額高達六成

會上,根岸孝成在談到「養樂多願景2020」第3階段計劃進展時表示,在國際業務方面,養樂多的基本方針是促進現有業務的擴展,並進軍市場(如丹麥和緬甸)。

「國際業務具備長期增長的潛力,我們將主要在亞洲和大洋洲地區開發客戶群,中國和印尼將我們的推動中長期增長。」他說。

左側提及中國、印尼將推動養樂多中長期增長;右下表格披露了亞洲和大洋洲地區2019年3月的2018財年業績

小食代翻閱的會議演示資料顯示,2018財年,在亞洲和大洋洲地區,養樂多的銷售瓶數為2339萬瓶/天,銷售額為109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營業利潤為3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

具體到中國內地市場,2018年1月-12月,養樂多的銷量約為每天賣出752.6萬瓶,同比增長了7.5%。今晚,小食代在一家大型電商平臺看到5瓶一組的養樂多賣10.7元。大家不妨大致推測一下養樂多在華去年的銷售體量。

最後一欄為養樂多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整體銷售表現

會議演示資料還「難得地」讓外界了解到養樂多在華的最新市場份額: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過去6個月裡,在中國內地的冷藏乳酸菌飲料市場,養樂多每個月的市場份額依次為59.8%、62.9%、62.6%、62.8%、63.2%、63.1%(註:橙色部分為養樂多份額,其它為競爭對手,可見養樂多和中國最接近的對手之間,有多達49.9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

養樂多的市場份額表現

換言之,養樂多在華已經佔據了超過六成的份額,在冷藏乳酸菌飲料市場穩坐第一把交椅。雖然「江湖」地位穩固,根岸孝成依然冷靜地指出,一方面,中國的益生菌市場規模正在擴大;另一方面,也存在將冷藏與常溫乳飲料混同銷售的情況,他形容這是「市場亂象」。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Acumen的預測,到2026年全球益生菌市場規模將達到約780億美元,2019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會超過6.6%。

增長停滯及復甦策略

小食代留意到,在隨後的提問環節,養樂多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表現成為了分析師們關注的焦點。有分析師問及:「在中國內地,養樂多2018財年銷量未能增長(多少)......請問您認為還有受到什麼內部因素的影響嗎?」

養樂多方面則回應稱,在2018財年,由於生產能力的限制導致供應短缺,這一財年的銷售活動也出現了異常,例如促銷力度減小。「因此,我們的銷售政策未能有效地推動業績結果。」該公司表示。

隨後,在談到中國消費大環境時,養樂多又提到,購物頻率的下降,如消費次數及購買數量的減少,是由消費者信心下滑所導致,而非個人收入的下降。

另外,有分析師問及在中國內地市場,養樂多最新季度(2019年1月至3月)的每月的銷量和同比情況。據該公司透露,在中國內地市場,今年1月,銷量為603萬瓶/天,同比增長20.5%,2月份為540萬瓶/天,同比增長8.89%,3月為644萬瓶/日,同比增長9.65%。

養樂多在華南地區又叫做「益力多」

「在中國(內地),養樂多預計銷售高峰期(2019年7月至9月)將實現高位增長,那麼在2019年4-6月的增長目標是多少呢?」又有分析師問道。

養樂多表示,不方便透露具體數字,但「復甦趨勢正在出現」。該公司指出,三家新的分公司和無錫新工廠將於6月開始運營,「這將帶來實現增長所需的銷售和生產資源」。

最後,還有分析師問到,養樂多中國在2019年1月至12月的「日銷售增長目標」。養樂多方面認為,隨著經濟復甦,銷售額將會增加,「我們將把增長率定位在高個位數。

新子公司和新廠

「進入今年,我們的佛山工廠在3月份開始投產,無錫的第二個工廠也將從6月開始投產。隨著產能的擴大,我們也將加強銷售體系,開設三個新的銷售分公司,並從6月開始運營。」根岸孝成上月在業績會上提到。

如今,這事兒有了下文。小食代留意到,本周二,養樂多在一份通報中宣布,自6月1日起正式在南通、紹興、蘭州三地成立分公司,並開展全冷鏈配送和銷售業務。至此,養樂多集團自2002年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已擁有46家分(子)公司。

養樂多員工用冷藏車運送產品

「這為養樂多集團的中國事業注入了新動力,意味著養樂多在華東和西北市場的布局進一步擴大,也確保了養樂多從生產、運輸到終端銷售均由養樂多的員工親自完成。」該公司在通報表示。

除了加強區域配送和銷售,養樂多還正在中國內地市場擴大產能。該公司在上述通報中同時宣布,養樂多無錫工廠第二廠房近期也正式投產。

養樂多無錫工廠

小食代了解到,養樂多的無錫工廠在2015年投產,原有一個廠房,此次第二廠房建成投產後,無錫工廠總生產能力可達到380萬瓶/日。

小食代翻閱的上述會議演示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養樂多在中國內地共有7處生產基地,包括廣州工廠的第二廠房和第二廠房,上海工廠,天津工廠,佛山工廠,以及無錫工廠的第二廠房和第二廠房。

最右側一列顯示的是養樂多低糖的計劃產能,中間列顯示的是養樂多原味產品的計劃產能

可以看到,養樂多目前絕大部分的產能主要用來生產原味養樂多產品,只有部分工廠的部分產能用來生產「養樂多低糖」產品。按照資料所示的規劃,新建成的無錫工廠的全部產能都將用來生產原味養樂多產品。

這也大致可以反映出養樂多低糖和原味產品的銷售比例,目前,養樂多低糖產品在總銷售額中的佔比應該還很小。

養樂多原味產品和養樂多低糖產品

除了擴大產能和加強區域銷售,養樂多還在積極地推動益生菌飲料的消費者教育。

小食代留意到,養樂多每年都會在其「客服強化月」期間,推出一系列消費者互動活動,宣傳益生菌健康信息。據悉,今年的「客服強化月」期間,該公司在全國35個城市開展了459場活動,覆蓋超過10萬消費者。

養樂多今年上半年的消費者人數變化

今年上半年,養樂多的消費者人數有所增長。小食代翻閱的上述會議演示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養樂多的消費者數量為7.1824億人,而截至2019年6月底的消費者數量為7.3215億人,新增1391萬人。

最後,不說不知道,養樂多和法國食品巨頭達能之間還有合作。早在2004年,達能和養樂多的合作就開始了,對其持股長期高達21.29%。

不過,達能在去年3月完成了對其持有的養樂多約14%股權的出售,或作價13億歐元,但是仍然持有養樂多約6.61%的股權且仍是其最大的股東。此外,雙方在印度建立了對半持股的合資企業。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這家合資公司希望能實現雙位數增長。

相關焦點

  • 乳企混戰中國市場 喜樂多、養樂多誰才是山寨?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近日,消費者王娟(化名)在北京豐臺區一家物美超市購物時,本來想購買「喜樂多」,拿回家卻發現是「養樂多」,原因是兩種飲料的包裝非常相像。一個是遠涉重洋來自日本的品牌,一個是地地道道本土生產的國產品牌,本應毫無關聯的兩家企業的產品,為何如此相像呢?王娟感到非常不解。
  • 養樂多也有化妝品,已在中國開賣
    與養樂多飲品相同,養樂多化妝品也突出「乳酸菌」這一賣點,其產品口號為「以乳酸菌之力,助肌膚自然之力」。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養樂多對中國市場有著更大的野心。雖然,養樂多低溫乳酸菌飲料實現了中國益生菌飲料市場超六成份額,但隨著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入局,養樂多的市場份額面臨被瓜分的風險。
  • 暢銷85年的養樂多,賣起了「乳酸菌」化妝品?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7月23日,日本養樂多集團旗下化妝品品牌「Yakult海外旗艦店」正式入駐天貓國際,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擴張無疑暴露養樂多對中國市場的野心。不過,對於養樂多來說,無論化妝品在中國的銷售成績如何,它還是那個只靠乳酸菌飲料就能打下江山的公司。
  • 四川菊樂「酸樂奶」上市 區域乳企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強者恆強,伊利耗資近58億大手筆回購,區域乳企菊樂股份還在艱難上市,中國乳企已經進入後乳業時代,留給區域性乳企的時間至多2-3年。  近日,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菊樂股份」)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擬於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 市場份額猛增,養樂多急擴中國產能
    這是廣州益力多自2014年第二家工廠竣工投產後,時隔5年再有新工廠落成。在業內人士看來,養樂多市場份額達六成,但由於產能不足,2018年養樂多的增速放緩到個位數,為了保持高市佔率的地位,養樂多亟需擴充產能。並且,中國作為養樂多的第二大市場,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養樂多需要實現規模優勢,保證自身的持續競爭力。
  • 全球知名活性乳酸菌乳飲品——養樂多正式亮相廈門(圖)
    也許今後,這將成為廈門人見面問候的時髦話題。因為從今天起,素以引領全球「健腸運動」而聞名的知名活性乳酸菌乳飲品——養樂多將正式在廈門上市。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產能、物流倉儲及銷售配送等方面,養樂多已具備面向廈門鋪貨的條件,廈門的消費者今起可陸續在各大賣場、超市中購買到養樂多。」
  • 養樂多搶灘三四線市場 去年在華日均銷售760萬瓶
    ●長江商報記者 曹雪嬌    入華十八年,養樂多正式向中國三四線城市下沉。    近日,養樂多與江蘇無錫高新區籤署合作協議,擬在無錫投資建立第二工廠,繼續擴產。去年9月,養樂多無錫工廠第二棟廠房才竣工投產。除此之外,養樂多還宣布今年在湖南衡陽、安徽蕪湖和廣東肇慶3個城市開設新辦事處。
  • 養樂多賣化妝品的醉翁之意
    但隨著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入局,養樂多的市場份額面臨被瓜分的風險。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養樂多來說,化妝品電商成本低,是很好的試水渠道,養樂多很有可能根據網上銷售的成績來制定進軍中國的戰略。乳酸菌化妝品目前,「Yakult海外旗艦店」產品全部為養樂多日本本土化妝品,品牌包括樂珂多等,產品涵蓋水乳、精華等品類,價格區間為100-2000元不等。
  • 賣了82年,為什麼養樂多每瓶只賣2.2元?
    這種銷售模式讓養樂多嘗到了甜頭,養樂多在全球招募了8萬多名「養樂多媽媽」,在中國28個城市的33個配送中心,同樣有著1500多名「養樂多媽媽」。如果你看電視,在養樂多廣告結束那一刻,鏡頭中總是會出現經典的「養樂多媽媽」的形象。面對多口味、系列化、全面開花的中國式市場邏輯,養樂多在乳類市場顯得特別另類。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中國狀況如何?
    儘管明治中國方面表示其牛奶業務未受此影響,但明治乳業盈利乏力卻是不爭事實。伴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購買力下降及進口高端乳品競爭加劇,業內預計明治乳業在華將迎來新的挑戰。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
  • 養樂多引入「Yakult」化妝品,擴大在華業務版圖
    養樂多開始賣換妝品了。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日本Yakult養樂多集團旗下化妝品品牌「Yakult海外旗艦店」正式入駐天貓國際。與養樂多飲品相同,養樂多化妝品也突出「乳酸菌」這一賣點,其產品口號為「以乳酸菌之力,助肌膚自然之力」。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養樂多對中國市場有著更大的野心。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
  • 暢銷82年銷售額破20億 養樂多如何成為全球最牛產品?
    這種銷售模式讓養樂多嘗到了甜頭,養樂多在全球招募了 8 萬多名「養樂多媽媽」,在中國 28 個城市的 33 個配送中心,同樣有著 1500 多名「養樂多媽媽」。單品打天下:一瓶養樂多隻賣2.2元面對多口味、系列化、全面開花的中國式市場邏輯,養樂多在乳類市場顯得特別另類。
  • 高端奶粉佔比達67%,乳企如何借勢增長?
    從近年各大乳企公布的財報來看,高端、超高端奶粉銷售額所佔總營收比重越來越高;尼爾森數據也顯示,中國嬰配粉市場高端、超高端產品佔比已連續四年增長,2019年高端奶粉佔比達到67%。但隨著奶粉高端化趨勢越來越顯著,奶粉價格也逐漸水漲船高。
  • 養樂多投資3億美元在無錫高新區新建第二工廠
    據悉,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無錫市新籤約的首個外商投資重大項目。數據顯示,今年1-3月,無錫高新區規上工業產值佔全市比重達28.9%,較去年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3月同比增長7.7%,創單月歷史新高。
  • 乳企跨界分食烘焙「大蛋糕」
    日前,光明乳業首家烘焙麵包店「光明悠焙」在上海開業,這也是光明乳業繼進軍冷飲市場後,跨界的又一嘗試。此外,恆天然、新希望、蒙牛等乳企都瞄準了這一市場機遇,欲將烘焙打造成新的市場連接樞紐,助力企業發展。小烤箱「大蛋糕」烘焙市場規模數千億隨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結構升級,我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而從明治、和光堂、森永陸續退出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到山東朝日綠源乳業巨虧「賣身」新希望,再到明治低溫液奶入華多年難獲盈利,業內認為日本乳企在中國市場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狀態。幾經轉折,明治奶粉於2013年退出中國。但僅隔一個月,明治就公布了其蘇州工廠生產的酸奶和鮮奶產品在蘇州、上海、杭州、寧波四地上市的消息,成為首個大規模進入中國低溫乳品市場的外資乳企。目前,明治在中國銷售的乳品主要為「明治醇壹」牛乳、保加利亞式酸奶、乳酸菌飲料及餐飲用產品,以牛乳和酸奶產品最為常見。中國市場在售明治乳品。
  • 繼娃哈哈、光明後,達能再陷分手局,這次是日本養樂多
    聯姻20年的達能和養樂多終於分手了。對養樂多來說,這場聯姻曾被日媒稱為「吞噬」和「詛咒」。可重獲自由的它,會一直樂下去麼?所以,即便當時有許多大藥廠,希望以極高的價格買下養樂多的獨佔權利,代田稔也沒有動搖。這也能解釋,在與達能的合作中,養樂多曾訂下達能不可繼續增持其公司股份的約定。 快消君還說個小故事,在菲律賓地區,曾有68000個菲律賓人民在Facebook 上請願,要求養樂多生產1升裝。然而,養樂多公司非常任性,完全沒有理會。
  • 日本養樂多公司收益激增 中國和東南亞市場貢獻率高
    日本養樂多公司收益激增 中國和東南亞市場貢獻率高 2014年05月14日15:52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日本養樂多公司(Yakult)13日公布的結算數據顯示,2014年3月期的銷售額為3503億日元(約合27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8%,去稅後淨利潤為225億日元(約合13.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7.6%。
  • 達能和養樂多終於「分手」了,有何內情?
    上周,法國食品巨頭達能宣布以近5億歐元出清所持的全部養樂多股份,從而不再擔任這家日本同行的股東,也為這段長達20年的「資本聯姻」劃上了句號。這意味著,養樂多終於完全「獨立」了。 在日方看來,這背後的原因之一或是雙方的「生意理念」並未達成一致。有消息人士向日經亞洲表示,達能並沒有很好地了解養樂多的傳統商業模式,該模式起源於日本。 「我們無法讓達能充分了解我們的專業知識,包括通過養樂多媽媽(Yakult Ladies)項目進行銷售,這是我們打造的獨特送貨上門銷售網絡。」來自養樂多的消息人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