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沒事總是胡思亂想是一種病,得治

2020-09-09 心理諮詢師劉敏

心理學:沒事總是胡思亂想是一種病,得治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在空閒時胡思亂想的習慣,然而,過多的、無意義的思慮對我們的生活無半點好處,只會不斷消耗我們的內在能量。

並且,胡思亂想的時間過多,還容易患上各種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心理學家認為,胡思亂想、過度思考是一種病,得治。

危害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胡思亂想、拖延症、做自己討厭的事是消耗人們內在能量最多的三大因素,其中大約有32.6%的人都在因「胡思亂想」而消耗自身內在能量,並為此苦惱不已。

即使我們的身體沒有做任何動作,但大腦的活躍思考同樣會讓我們感到疲憊。現代人之所以容易感覺「心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內耗」。

即使已經給自己每天的生活制定了精密的計劃,但計劃還沒開始,「今天中午吃什麼?」、「明天穿什麼樣的衣服去參加會議合適?」等念頭就湧進腦中,在這樣的狀態下,哪還有時間去完成計劃呢?

所以,我們必須正視「胡思亂想」這一壞習慣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那麼,如何才能擺脫這種自我消耗的狀態呢?對此,心理學家提出了兩點建議。

建議

建議一:活在當下

長期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裡,會離現實越來越遠。不管你是在擔憂自己的未來,還是在懷念美好的過去,對當下的自己都是無益的。

而活在當下無疑是讓我們活在現實的最好方式。把握當下,珍惜現在,我們的人生才不會有過多的遺憾。當你害怕未知時,也不要擔心會犯錯。只有勇敢踏出了第一步,我們才可能離成功越來越近,實現對自我的突破。

認知心理學領域有一個思維訓練,即當我們面對未知的挑戰時,可以先設想一下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仔細思考後你就會發現,最糟糕的結果與你內心的恐懼,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恐懼,其實只是一種情緒,和事實關係並不大。很多人不願意去踏出第一步,就是害怕面對失敗。但真的失敗了又會如何?

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這一點。事實上,大部分的失敗都是沒有後果的,活在當下,你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建議二: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

在兩性交往中,很多人都喜歡胡思亂想,結果越想越患得患失,這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缺乏安全感會使你不斷消耗自己的內在能量,幻想出很多不切實際的場面。

比如,對方若是沒能及時回你消息,你會懷疑他是不是不愛你了。長此以往,你很難在這段感情中感受到甜蜜和幸福,也就無法擁有一段幸福的親密關係。

所以,當我們胡思亂想時,我們應多問自己一句:「這件事真的是這樣的嗎?會不會是我想多了?」

任何時候,當你有了負面情緒時,都要問自己: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當你這樣問自己時,你的頭腦就會變得清醒很多,對改善你胡思亂想的習慣有很大的作用。這樣能慢慢減少自動化思維對我們的影響。

真正的安全感是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的,我們可以有計劃地去完成一些小目標,當我們完成了目標,就會獲得一種極大的成就感,安全感自然也有了。

「胡思亂想」是人們物質得到滿足後,對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種探索,適當地思考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但如果思慮過多,只會增加我們的心理負擔。所以,如果你也有「胡思亂想」的壞毛病,就從現在開始改正!

相關焦點

  • 晚上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四個方法幫你遠離胡思亂想
    一、容易胡思亂想的本質原因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胡思亂想的,胡思亂想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白天工作太累了;有人對自己發火;受到別人抱怨;出現計劃之外的事情等等,但是本質原因有以下兩點:1、性格敏感這一類型的人的性格纖細敏感,總是會過分解讀感受到的事物和感覺
  • 晚上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四個方法幫你遠離胡思亂想
    這一類型的人的性格纖細敏感,總是會過分解讀感受到的事物和感覺,尤其是在安靜的黑夜,更容易受到環境影響,一旦情緒泛濫,胡思亂想的腦洞簡直能突破天際。而且他們會把所有錯誤都攬在自己身上,可能白天經理因為業績心情不好,晚上他就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經理心情不好,然後就會對自己開始批判,最後失眠就是常態,嚴重者甚至會得心理疾病。
  • 如果你總是胡思亂想,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在空閒時間胡思亂想,然而,過多的、無意義的思慮只會不斷地消耗自己內在的能量,長此以往,還容易導致患上各種心理疾病。下面,將從心理學角度進行解析,如何修正胡思亂想的壞習慣。越來越多的現代人總是覺得「心累」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內耗」。即使每天給自己制定了很多計劃,但是計劃還沒開始,「今天中午吃什麼?」「明天穿什麼衣服」等念頭蜂擁而至,與自己作戰都來不及,哪有時間完成計劃呢?那麼,如何才能解除這種自我消耗的狀態呢?
  • 有些女人「病」醫生治不了,只有男人治得了,尤其是第三種「病」
    大家好,我是小六,一個專注情感故事的小編,小六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有些女人「病」醫生沒得治,只有男人治得了,尤其是第三種「病」。但是在生活中女人的一些「病」看醫生沒有用,只有男人才能治好女人的病,我們一起來看看是那些病。
  • 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
    這個真的是太能講一講了 因為我本人就是一個特別愛過度思考的人 那什麼叫胡思亂想呢 在心理學上,「胡思亂想」其實有一個專業的術語——過慮 我把他叫做想太多好吧 給大家五個場景看看你們是不是有中其中一兩條呢第一:他今天怎麼沒給我發微信就先睡了?
  • 心理學家:假如你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你是否會半夜想事情到失眠?你的思維方向是否不受控制?你是否總是會將不相關的事情產生聯想?……如果你有以上表現,那麼就代表你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如果你想要擺脫這樣的情形,那麼建議你看完這篇文章。
  • 心理學家:總是胡思亂想的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文/老K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是非常痛苦的心理學家進行過統計,對人體內耗因素進行調查,胡思亂想的習慣位居前三,另外兩項分別是拖延症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在被試者中,受胡思亂想內耗之苦的佔32.6%。很多人在生活中總說自己心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胡思亂想導致,今天老K就和大家從心理學角度專業談談胡思亂想這件事兒。
  • 這是一種病,得治
    但我們倆也不是完全一樣,她一輩子不會做飯,也基本不做飯,但我得做,不做就要餓肚子了。我好像也挺喜歡做飯的,自己想吃什麼做什麼,我覺得挺好的。說實話,你可別小看做家務,只要你誠心想幹,哪都是活。今天光院子我就收拾了兩個小時。乍一看院子什麼都沒有,還算能順的下眼,仔細一看柿子樹下淨是掉下來幹了粘在磚上的柿子皮,因為風颳過,土粘上面了,猛一看跟磚差不多。
  • 心理學家:總是胡思亂想的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文/老K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是非常痛苦的,胡思亂想會消耗你的能量,同時讓你會產生巨大的內心衝突。心理學家進行過統計,對人體內耗因素進行調查,胡思亂想的習慣位居前三,另外兩項分別是拖延症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 心理學:如果你總是胡思亂想,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有許多人在空閒的時候喜歡胡思亂想,大多都是毫無意義的假設或是猜疑,內容並不會對生活產生影響,甚至還會消耗人的內在能量,給自己徒增煩惱,時間久了,容易患上胡思亂想會增加內耗。心理學家進行過統計,對人體內耗因素進行調查,胡思亂想的習慣位居前三,另外兩項分別是拖延症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在被試者中,受胡思亂想內耗之苦的佔32.6%。
  • 跑調是一種病,得治
    也有網友自曝:「別人一聽就能記住,我學唱歌卻那麼痛苦,小學學唱歌就像初學英語一樣,要用符號標註才能記住!現在英語學會了,歌還是學不會。」外國科學家說,其實,唱歌跑調是一種病。早在1878年,英國科普作家格蘭特·艾倫就描述了失歌症者。2002年第一份研究失歌症的論文才正式發表,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是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伊莎貝拉·珀利茲。
  • 學心理學的都是心理有病的?
    「你是不是有病啊?」據說這是「學心理學的」被問的排名第一的問題。學心理學的都是有心理疾病的,那不學心理學的就是沒有心理疾病的嗎?答案是肯定是否定的。「你是不是有病啊?沒病你學什麼心理學?」這話怎麼聽都是「有病的才學心理學」。
  • 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30分鐘自愈果真見成效
    我清楚的知道,胡思亂想只是庸人自擾。可這兩天,大腦不受控制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計劃了。現在為止,仍然理不出思路。不斷地詢問自己,究竟在想什麼?沒有答案,只是一種陰沉。是我年紀大了,多愁善感?沒事,會好的。本來沒有多大的事情,總是閒來無事,把它擴大。另一方面,是掌握知識方面吧,連續的錯題不斷地打擊我的自信心。反而,不敢觸碰難題了。本以為什麼都懂,一做題全都錯;這個壓力?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還是考試?我可不可以說是代表一類人啊?
  • 這是一種病,該怎麼治?
    羽球上癮是病得治 喜歡打羽毛球的漢紙和妹紙都知道有一種病叫 6、身上總是有不同球館的會員卡。 7、你無法想像一周沒摸球拍。
  • 總是吼孩子是一種病!
    孩子總是那麼輕易地原諒父母。也許正是因為能這樣輕鬆地獲得孩子原諒。所以很多的父母就覺得吼吼孩子沒關係啊。還有一部分的父母會說:」我有脾氣未必要憋著啊,把自己憋死?我們小時候不都是被打罵著長大的,不也很好嗎?」面對這麼有道理的反問,我也是無話可說。  02 但是你真的知道孩子被吼時的感受嗎?
  • 為什么女生總是喜歡說我沒事,當女生說沒事的時候當真你就輸了
    都說女人心海底針,小編覺得這句話屬實是有些道理的,女孩子總是喜歡不明不白的生氣,甚至有時候自己都想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小一件事情能讓自己這麼生氣。而女生在不開心的時候總是喜歡說反話,比如說「我沒事,你玩吧。」「我要睡覺了,你也早點睡覺,晚安。」
  • 其實,佛系是一種病
    佛系是一種病態心理佛系,百度百科的解釋是不爭不搶,隨遇而安,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很淡,總是怕麻煩。對集體活動不感興趣,總是糾結著不想去。一旦去了,在人群中不知道該幹什麼,尷尬到極點。敏感羞怯,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不信任對方能接受全部的自己。
  • 不要總是胡思亂想,要對自己和朋友有信心
    很多人在交往時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愛胡思亂想,甚至認為朋友對自己充滿惡意。這很像是一種被害妄想症,是一種對人與人關係帶有懷疑的行為。其實,這更多的來自於內心的一種自卑,對自己不自信,從而對別人也充滿著懷疑。日積月累,就會對自己的人際交往產生很大的影響。
  • 為什麼小型魚缸裡,總是只死一種觀賞魚,其他品種的魚兒都沒事?
    魚友們飼養小型觀賞魚,特別是在混養魚缸裡,我們經常會發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明魚缸裡飼養有很多品種的小型觀賞魚,唯獨只有一種觀賞魚它們喜歡患病,甚至於大量死亡。而其他品種的觀賞魚都能夠活得好好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去避免嗎?
  • 承淡安:灸治婦女病,簡易又靈妙
    月經病,都被灸治醫好了,身體也強壯起來,工作也非常有精神,想到娘家侄女月華的痛經病,每月總要困在床上三四天,翻來覆去地喊哭著,飯也不能吃,吃了就會吐,雖然常常請醫吃藥,總是時輕時重地每月發作。她的身材卻很矮小,不及人家,面色總是黃黃的,好像有病的一樣,性情不愛說話,沒有人家那麼活潑。常常喊頭痛,肚痛,眼睛昏花,什麼不舒服之類的。她的母親早就過世了,跟著姑母種幾畝地過活。姑母知道她有痛經病和白帶病,可是因為經濟問題,沒有辦法吃藥治療。—天她的姑母在鎮上聽到親戚家裡的人說,有一位醫生用灸法醫治婦女月經病很是靈驗,不用花錢吃藥,經過先生一次指導,以後還可以自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