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調了嗎?我覺得自己唱得還不錯啊
唱歌跑調的情況,身邊比比皆是,不少人在網上吐槽。
有網友說:「上學時宿舍就有室友唱歌老不在調上,但是她本人從來不覺得自己跑調了,還很喜歡睡覺前給我們唱她新學的歌,前兩年各種崩潰,後兩年她一唱我們就輪流收拾她。」也有網友自曝:「別人一聽就能記住,我學唱歌卻那麼痛苦,小學學唱歌就像初學英語一樣,要用符號標註才能記住!現在英語學會了,歌還是學不會。」
外國科學家說,其實,唱歌跑調是一種病。
早在1878年,英國科普作家格蘭特·艾倫就描述了失歌症者。2002年第一份研究失歌症的論文才正式發表,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是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伊莎貝拉·珀利茲。
近年來,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比爾·湯普森教授對失歌症進行了新研究,研究表明,有4%的人患有這種唱歌不著調的毛病。研究稱,這些人擁有正常的聽力、智力和記憶力,卻完全無法感知音樂。他們不能準確地唱出一首歌,不過他們往往意識不到,以為自己唱得還不錯。而且對他們來說大多數曲調聽起來都差不多,如果聽不到歌詞,即使很熟悉的歌曲他們也聽不出來,不和諧的和弦令大多數人避之不及,他們卻不覺得難聽。
此外,還有研究者認為失歌症患者不單純是音樂上的不足,可能還存在溝通障礙,如辨別不出對方語言中傳達的生氣、害怕或諷刺等情緒。他們經常會遺漏對方通過語調表達的「弦外之音」。
診斷
跑調是天生的,因為對音高感受弱
既然失歌症就是唱歌跑調,那麼到底什麼叫跑調?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陳建華說,音樂有四大元素,第一元素是音高,第二元素是節奏,第三元素是強弱,第四元素是音色。音高被排在第一的位置,可見它的重要,「跑調,就是音高不準,分不清各音符之間音高的差異。就像爬樓梯,腳步跨大或者跨小了,沒有踩到那層臺階上。」
陳建華說,一個人對音高的感受是天生的,有人非常強,有人非常弱,所謂「失歌症」,就是對音高感受弱。就像音樂的記憶力也是天生的一樣,有些人對數字、文字記憶差,但是對音樂旋律的記憶力特別好,聽一遍兩遍就記住了,這是一種特殊音樂記憶力。但是記憶力好,不代表唱得好。
可見,對音高感受的強弱並不能與音樂才能劃等號,陳建華說,就是音樂學院招到的學生中也有聲音條件非常好,一首歌唱得非常好,但是換唱其他歌曲就跑調的人。他也遇到古箏彈得非常好,但是唱歌跑調的人。
跑調與嗓子無關,可能與大腦額葉發育有關,加上喜歡表現
那麼失歌症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有些人認為,唱歌跑調是嗓子條件不好,言之鑿鑿地說是天生音域不寬。不過南京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鄧毅否認了這種說法,跑調和音域是否寬廣不是一回事。「音域是先天和後天的共同影響,先天的自身條件以外,後天環境的薰陶可以改變,但像慢性喉炎、聲帶息肉等器官性的病變,會引起聲音啞,從而影響音域,但是失歌症,和器官的構造沒有關聯,可能跟大腦遺傳有一定的關係。」
於是,記者聯繫上了腦科方面的專家。
南京腦科醫院老年神經科副主任、醫學博士張麗認為,失歌症可能是與大腦左側額葉的發育有關。「習慣使用右手(右利手者)的人,語言功能區在左半腦,以額葉為主。額葉在大腦靠額頭的位置,佔大腦表面的三分之一,主要跟語言、運動、精神活動有關係。左半腦額葉區的運動性語言中樞,管理語言、性格、判斷力、注意力、書寫等功能。」張麗說,所謂運動性語言中樞,就是指把情感表達清楚,而唱歌就是一種把聲音模仿出來的表達,所以推斷失歌症與大腦左側額葉的發育有關。
「同時,表現欲也加劇了失歌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介紹,這說的是性格方面,患失歌症的人通常認為什麼事都能幹好,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喜歡表現,如此一來,先天的「缺陷」和後天的「表現欲」相結合,才導致了「失歌症」的產生。袁勇貴建議,如果想要緩解「失歌症」的情況,應該先從糾正患者過強的表現欲開始,比方說可以採用將「失歌症」患者的歌曲錄下來,讓他自己聽一聽的方法。
爭議:失歌症能不能治好?
反方:唱的都是鋼琴縫裡的音,拉不回來了
北京民族大學聲樂老師孫姝君說:「跑調分兩種,一種是先天性音樂缺失,開玩笑地說,就是唱的不是鋼琴琴鍵上的音,而是鋼琴縫裡的音。還有一種是因為缺乏技術方法和訓練,不知道音的具體音高,從而唱不到標準音高,出現走音。」
怎麼判斷是先天跑調還是技術性走音呢?孫老師說,比如在鋼琴上彈出一個音高不是很高的音。你只要能哼出調來,那麼就不是先天性的。
孫老師說,一般來說,相近的音高不容易走音。音高跨度較大的音,更容易走音。而跑調,與音之間跨度的大小就沒什麼關聯了,不論什麼音都唱不準。「天生的跑調是訓練不好的,但走音可以改變。」
正方:通過視唱練耳,人人都能成為音樂家
不過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陳建華對此倒是有不同意見。
陳建華認為,跑調的問題可以通過視唱練耳來解決。通過視唱、讀譜、練耳,提高對音高的解析度。「我們常說五音不全,其實音樂上沒有這個話。沒有一個人不能搞音樂。經過訓練人人都能成為音樂家,只是人的天賦有好有壞。從專業上來說不承認有『失歌症』病。」
推而廣之
跑調的人空間感也差?
外國科學家們還大膽推測,或許在大腦裡,音高還跟空間存在著某些關聯。
據果殼網的一篇文章介紹,2007年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研究結果提示,人對音樂中音高部分的處理可能與空間認知能力有關。研究選擇了失歌者、普通人、音樂家三組不同的人作為研究對象,然後對他們的音樂能力以及空間認知能力進行測定。音樂能力的測定主要依據音樂能力測評表——蒙特婁失歌症系列測評,空間認知能力則體現在對立體圖形的旋轉能力方面(就是空間想像力)。研究者們發現,失歌者的空間處理能力較其他兩組差許多。不過,在被要求同時進行空間處理和音高識別任務時,正常人和音樂家的錯誤率就會較單獨完成一項任務時明顯升高,而失歌者則無顯著改變。
研究人員就此推測,在人的大腦中,空間處理與旋律識別這兩個認知過程之間存在一定的重疊,當同時進行這兩項進程時,可能因存在衝突而使得正常人和音樂家的錯誤率明顯升高,而失歌症與空間處理能力受損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所以他們單獨或是同時進行空間處理和音高識別的錯誤率沒有差別。
不過,記者詢問了腦科方面的幾位專家,都認為兩者沒有直接關聯。「左側半腦以語言為主,右側半腦以空間為主。右利手的人空間感、幾何、美術等能力都與右半腦的額葉有關,與掌控語言的左側額葉的發育沒什麼關聯。」另外,生活中大家也有這樣的經驗,一般男生方向感比較好,開車比較厲害,而女孩子方向感一般比較差,但是女孩子唱歌跑調的少。
微推薦
合縱音樂學院
@
夜未央丨微信號:sohonight
合縱文化丨微信號:aagart
蘇荷酒吧丨微信號:ilovesoho
雜咖丨微信號:za-cup
南寧胡桃裡 丨微信號:hutaoli-nn
合縱星勢力丨微信號:AAG-star
以上為小編私藏的微信號分享給喜歡的朋友,點擊本文標題下方「合縱音樂學院」一鍵關注,了解更多信息。
——有心、有趣、有料合縱音樂學院——
合縱音樂學院由合縱文化集團與擁有數十年教學經驗的香港金浪音樂中心聯手創辦,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大陸與香港合辦的職業藝人教育機構,主要負責藝人的選拔、籤約、培訓、製作、包裝、經紀與個人職業規劃。合縱音樂學院以高薪就業為依託,專注於培養職業藝人。合縱旗下走出的藝人代表有金池、李祥祥、張恆遠、肖懿航、林軍、陳楚生、尼克、成青等一批活躍於娛樂圈的明星。
————————————————
職業歌手、DJ、音樂製作、燈J、VJ火熱招生中……
招生電話:075586098186/13066999960
新浪微博:@合縱音樂學院
官方網站:www.hezongmusi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