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民族語言講禁毒 百姓聽得懂效果好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黎平縣:民族語言講禁毒 百姓聽得懂效果好

  近日,黎平縣禁毒委禁毒宣講員到該縣九潮鎮大榕村新寨瑤寨開展禁毒宣傳。

  宣講員用地地道道的瑤語向瑤寨群眾講解了「什麼是毒品」「毒品的種類及危害」「如何預防青少年兒童接觸毒品」等知識,提高瑤族群眾識毒、防毒、拒毒意識,警示家長要教育好、管理好子女,督促青少年遠離毒品。

  據了解,近期黎平縣已在全縣26個鄉鎮(街道)用侗、苗、瑤等少數民族語言宣講禁毒知識20餘場次,受眾達2100餘人。 那志奎謝清文攝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用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授「法律故事」
    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法院黨組把開展「七五」普法宣傳教育納入全院審判工作總體布局,聯繫審判實際,各部門齊抓共管,按各自所 處的民事、刑事、執行及生態等各個不同領域,用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授「法律故事」,法官們進村入戶,坐堂與外巡相結合,讓 案件辦理在陽光下運行。
  • 姚洋: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講中國的故事
    【摘要】世界不理解中國,並不能完全怪罪於西方學者的偏見,靜心自省,我們就會發現,中國學者也許沒有能夠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把中國的故事講清楚。但是,世界不理解中國,並不能完全怪罪於西方學者的偏見,靜心自省,我們就會發現,中國學者也許沒有能夠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把中國的故事講清楚。  對於學者來說,「世界聽得懂的語言」就是學術語言。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語言。我個人認為,當代中國學者、特別是人文、社科學者最激動人心的任務,是用自己學科的語言,講清楚中國的故事。
  • 「世界聽得懂的語言」是什麼語言
    原標題:「世界聽得懂的語言」是什麼語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中國從一個極端貧困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中上收入水平的國家。即使未來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的經濟總量也定將超過世界的三分之一,即恢復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我國佔世界的份額。但是,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回歸。
  • 擁抱現代醫學 中醫藥要講「世界聽得懂的語言」
    「中醫藥的發展必須實事求是,既要汲取中醫藥豐富的養料,深入挖掘它的價值點,又要善於利用現代醫學的技術和成果,講世界都聽得懂的語言,用公認的標準證明自己。」在日前中醫藥領域的一次研討會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的這番話引發共鳴。
  • 擁抱現代醫學中醫藥要講「世界聽得懂的語言」
    新華社發【聊健康】「中醫藥的發展必須實事求是,既要汲取中醫藥豐富的養料,深入挖掘它的價值點,又要善於利用現代醫學的技術和成果,講世界都聽得懂的語言,用公認的標準證明自己。」在日前中醫藥領域的一次研討會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的這番話引發共鳴。何謂「世界聽得懂的語言」?
  •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黨的聲音傳入百姓家
    大家好,這裡是小丹說事兒,今天小丹為您播報的是:疫情防控不大意,電信詐騙要注意。 」連日來,慶雲鎮各村喇叭上廣泛播放著第一期的「小丹說事」。「在喇叭上播放的小丹說的這幾個事,群眾普遍都說好,語言通俗易懂,真正講到群眾的心裡去,更能引起群眾的關注,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慶雲鎮崔家村黨員司全德在微信群中說。拉近與百姓距離。
  • 央視特約評論員楊禹:聽得到法 聽得懂理 聽得進情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9年召開和參與的29場新聞發布會,有量、有質,有聲、有影,講法、講理、講情,讓公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不能自滿,但足以自信。新華社@新華視點、人民日報等關注報導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工作。
  • 國家民委:辯證認識普通話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關係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與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於5月17日舉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就國家通用文字語言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之間的關係發問。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丹珠昂奔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應該科學地、辯證地、統一地去認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    第一,憲法裡有這樣兩條。
  • 「我的扶貧故事」世間安得兩全法 唯願百姓笑開顏丨黎平縣敖市鎮...
    我叫楊小燕,2012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貴州黔東南黎平縣敖市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主任,2018年4月以來擔任黎平縣敖市鎮敖市村第12組、13組、14組的包組幹部(敖市村第五網格員),該網格共3個村民小組,97戶396人,其中貧困戶15戶38人。
  • 讓身邊人說身邊事 用百姓話講百姓事
    (合川區委宣傳部供圖)把透徹的理論講透徹,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切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連日來,我市各地精心組織「學習新思想 唱響能行好 奪取雙勝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微宣講活動,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攻堅克難、奮勇前行的力量。
  • 四川:這場健康科普講座很接地氣 藏區群眾紛紛表示聽得懂
    白玉縣當地社區居民認真聽取健康科普講座  「在藏區為老百姓講健康科普,最主要的是要讓他們聽得懂,並在生活中有所行動。」  陳豔是一名志願者,她是本次講座的講師,有多年健康知識講座經驗的她,擅長將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接地氣的語言講給老百姓聽。具體如何講才能讓老百姓聽得懂?不用複雜的醫學詞,而是用接地氣的比喻。陳豔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她在講女性健康時,會講到墮胎的危害,她就把子宮比喻孕育生命的土地,子宮內膜比喻成土壤,墮胎會讓子宮內膜變薄受損,那麼,土壤遭到破壞,土地就變成沙漠。
  •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科學!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博士課堂」在中國...
    為將這一理念落地,學校主打「博士課堂」項目,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講科學。自2016年開設「博士課堂」至今,學校已有超過73位博士教師參與其中,並按教育部科學課門類完成了70餘門前沿科學課程的開發,提供課時逾962節,覆蓋大灣區中小學校超1萬人次。深圳市南山區從2018年設立「科學傳播貢獻獎」,學校「博士課堂」團隊教師連續三年包攬全部獎項。
  • 伊川縣五中全會精神「百姓宣講團」開講
    21日上午,伊川縣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百姓宣講團」首場宣講走進江左鎮楊窯村。在該村文化大講堂,結合孝老敬老愛老餃子宴的舉辦,宣講團成員用群眾語言,到田間和地頭,向村民們進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21日上午,伊川縣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百姓宣講團」首場宣講走進江左鎮楊窯村。
  • 講好禁毒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面對這份「特禮」,王亞楠內心除了收穫榮譽的喜悅之外,更多的還是那份責任和擔當——如何在今後的講解員崗位上創新,講好禁毒故事,傳承紅色基因。13年來,她以傳播中華歷史文化為己任,講好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禁毒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禁毒風採。13年,她為65萬觀眾提供了中英文導賞服務超過7260個小時,完成重大講解任務90次。
  • 怎樣講題孩子才能聽得懂?
    我們成年人的理解方式是可以抽象的,孩子需要形象的一些適合的方式,當我們給孩子講題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書上的概念。我們如何設計相應的情景劇、相應的試驗、相應的生活中的場景,一定是孩子熟悉的場景,讓孩子有感覺。
  • 大部分外地人都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可算知道了
    導語:大部分外地人都聽不懂粵語,而客家人潮汕人卻聽得懂?可算知道了中國地廣人又多,這就使得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方言。就連一個地級市下的縣城之間的方言都是不同的。要是沒有在某個地區常年生活的話,是非常難聽得懂當地的方言的,更不用說要講這地方的語言了。很多廣東人開口說粵語的話,大部分的外地人是聽不懂的,當然除了客家和潮汕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要學會一門新的語言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 一個有趣的話題:上帝聽得懂英語嗎?
    後來,多少去思考了一個問題,就是不同的宗教,都是以哪種世俗的語言為「正宗」、「根本」。實話實說,沒想太明白。沒想太明白,遲疑著要不要繼續去想的當兒,看了一則有趣的視頻,提到「上帝聽不聽得懂英語」,倒像倏然受了啟發。
  • 美軍雙航母再闖南海,飛彈是五角大樓聽得懂的唯一語言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7月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在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東海、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並向好發展。在此形勢下,個別域外國家從一己私利出發,頻繁炒作東海、南海有關問題,甚至派遣大規模先進軍艦、飛機進入相關海域,推動軍事化,威脅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黎平縣舉辦手工木工培訓班
    黎平縣舉辦手工木工培訓班 發布時間:2019-05-23 17:43:49      來源:貴州網   為提升民間匠人和鄉村手工業者理論水平,
  • 貴州黎平縣:內引外輸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今年6月,看到黎平縣發布的引才公告,了解有關引才政策後,龍立美背起行囊來到黎平,「引才環境不錯,崗位也適合,就到這邊來了。」「沒有人才,發展就很難。為了吸引優秀人才,今年,黎平縣搶早制定計劃、落實方案、發布公告,並與部分高校進行點對點溝通,這批引進的人才綜合素質很高。」黎平縣長王春雷介紹,為達到後發先至、跨越發展的目標,黎平縣在人才引進方面堅持大數量、高質量、大手筆的理念不動搖。